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摘 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是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小学阶段正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关心的课题之一。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创新
一、前言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不断的创新,人是创新中最重要的元素,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中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去过国外考查的回来都反馈,我们的孩子在考试能力上远超过国外同龄孩子,但是创新能力远远不如人家。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智力开发和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依然看到为考试而学习的情况,课堂成了考试训练场,小学生在教师的安排进行机械的记忆和联系,这种学习方式完全扼杀了小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培养创新能力,必须对当前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改变。
二、正文
1、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善于创新
教育家陶行知曾讲过,处处都是创造之地。数学课堂上正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场所。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就是让小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知识,不墨守成规,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见解,不管这种想法是成熟还是幼稚,都是小学生想象力的体现,都需要教师的鼓励和保护。而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缺少沟通和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无从谈起。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比较差,对待未知的事物又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作为数学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那些学生在上课时规规矩矩坐着,教室一点声音也没有的课堂是不利于小学生思考和发挥的。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谐的关系。教师授课时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启发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和信心,善于发现那些用不平常的方式来观察和思考理解事物的学生,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不要马上打断或者大声呵斥,而是用鼓励性的话语,例如“再试试看”、“你一定可以,再想想”之类,将会极大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新性。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少,思维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他们对身边出现的、看得见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数学学科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抽象知识,这些抽象性的概念与知识给小学生理解增加了很大难度。这时就需要数学教师能将数学知识以情境化的形式呈现,情境的创设有多种途径,可以给学生讲故事,可以让小学生猜谜语,也可以领着小学生一起做游戏,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他们的参与中,也掌握了知识,而且还能举一反三,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例如在讲分数的时候,为了让小学生有更清楚的认识,教师首先讲了一个故事:在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路上,天气特别的炎热,大家都口渴的难受,这时候孙悟空去找了一个西瓜,猪八戒非常高兴,让唐僧赶紧的分西瓜,唐僧先分给孙悟空六分之一的西瓜,再分给猪八戒三分之一的西瓜,猪八戒很生气,说道“师傅真偏心,6肯定比3大呀,我要大西瓜,我不要小西瓜。”唐僧只好答应了,就分给猪八戒六分之一西瓜。然后老师问小学生:“大家说说,猪八戒是占便宜了,还是吃亏了。”小学生们议论纷纷,大家迫切想知道结果,这时教师开始讲分数的有关知识,小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
3、强化思维训练、使学生勤于创新
创新能力的培养核心是创新思维的培养,思维能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没有思维训练就谈不上创新。数学本身就具有高度的逻辑性,能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素材。教师要把握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思维的独创性得以培养。例如可以用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100以内数的加法”的知识时,在黑板上画出一辆大旅游车,车前面几个小学生拿着牌子,上面写着不同的班级和人数,然后老师告诉小学生这辆车只能坐80个小学生,然后让小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老师,你怎么安排小学生来坐车呢?很多小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搭配想法,老师对各种搭配方法给予表扬和肯定,并评选出最适合的搭配方法。再例如,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们计算一下从家门口到学校的距离大概是多远,看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好。这样的问题最适合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结果小学生们提供了很多的方案,有的小学生先用尺子量了量自己步伐的长度,然后数一数自己从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步,将二者相乘就得到问题的答案。有的小学生小拿手表计算一下自己一分钟能够走多远,然后计算一下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将二者相乘就得到问题的答案。可见,只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得到创新的能力。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引入到数学课堂,使得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通过图像的形、声、色、光以及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做到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比如目前数学教学中最流行的辅助软件《几何画板》,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由害怕、厌恶数学变成喜爱。
三、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各种适合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汪秉彝,吕传汉.创新与中小学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报,2000,9(4)
[2]钱炎.寻求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点[J].数学教学通讯,2006,(03)
[3]辛自强.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创新
一、前言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不断的创新,人是创新中最重要的元素,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中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去过国外考查的回来都反馈,我们的孩子在考试能力上远超过国外同龄孩子,但是创新能力远远不如人家。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智力开发和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依然看到为考试而学习的情况,课堂成了考试训练场,小学生在教师的安排进行机械的记忆和联系,这种学习方式完全扼杀了小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培养创新能力,必须对当前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改变。
二、正文
1、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善于创新
教育家陶行知曾讲过,处处都是创造之地。数学课堂上正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场所。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就是让小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知识,不墨守成规,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见解,不管这种想法是成熟还是幼稚,都是小学生想象力的体现,都需要教师的鼓励和保护。而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缺少沟通和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无从谈起。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比较差,对待未知的事物又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作为数学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那些学生在上课时规规矩矩坐着,教室一点声音也没有的课堂是不利于小学生思考和发挥的。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谐的关系。教师授课时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启发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和信心,善于发现那些用不平常的方式来观察和思考理解事物的学生,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不要马上打断或者大声呵斥,而是用鼓励性的话语,例如“再试试看”、“你一定可以,再想想”之类,将会极大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新性。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少,思维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他们对身边出现的、看得见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数学学科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抽象知识,这些抽象性的概念与知识给小学生理解增加了很大难度。这时就需要数学教师能将数学知识以情境化的形式呈现,情境的创设有多种途径,可以给学生讲故事,可以让小学生猜谜语,也可以领着小学生一起做游戏,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他们的参与中,也掌握了知识,而且还能举一反三,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例如在讲分数的时候,为了让小学生有更清楚的认识,教师首先讲了一个故事:在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路上,天气特别的炎热,大家都口渴的难受,这时候孙悟空去找了一个西瓜,猪八戒非常高兴,让唐僧赶紧的分西瓜,唐僧先分给孙悟空六分之一的西瓜,再分给猪八戒三分之一的西瓜,猪八戒很生气,说道“师傅真偏心,6肯定比3大呀,我要大西瓜,我不要小西瓜。”唐僧只好答应了,就分给猪八戒六分之一西瓜。然后老师问小学生:“大家说说,猪八戒是占便宜了,还是吃亏了。”小学生们议论纷纷,大家迫切想知道结果,这时教师开始讲分数的有关知识,小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
3、强化思维训练、使学生勤于创新
创新能力的培养核心是创新思维的培养,思维能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没有思维训练就谈不上创新。数学本身就具有高度的逻辑性,能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素材。教师要把握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思维的独创性得以培养。例如可以用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100以内数的加法”的知识时,在黑板上画出一辆大旅游车,车前面几个小学生拿着牌子,上面写着不同的班级和人数,然后老师告诉小学生这辆车只能坐80个小学生,然后让小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老师,你怎么安排小学生来坐车呢?很多小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搭配想法,老师对各种搭配方法给予表扬和肯定,并评选出最适合的搭配方法。再例如,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们计算一下从家门口到学校的距离大概是多远,看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好。这样的问题最适合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结果小学生们提供了很多的方案,有的小学生先用尺子量了量自己步伐的长度,然后数一数自己从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步,将二者相乘就得到问题的答案。有的小学生小拿手表计算一下自己一分钟能够走多远,然后计算一下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将二者相乘就得到问题的答案。可见,只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得到创新的能力。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引入到数学课堂,使得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通过图像的形、声、色、光以及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做到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比如目前数学教学中最流行的辅助软件《几何画板》,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由害怕、厌恶数学变成喜爱。
三、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各种适合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汪秉彝,吕传汉.创新与中小学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报,2000,9(4)
[2]钱炎.寻求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点[J].数学教学通讯,2006,(03)
[3]辛自强.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