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句农谚,如今我们都知道要想庄稼长得好,施肥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我国古代社会,人们对肥料的认识可谓经历了漫长的时期。
我国远古时期,地广人稀,粗放型的种植方式已经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所以施肥并不在人们的思考范围之内。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可开发耕地的减少,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发展农业生产单靠扩大种植面积是不行的,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中收获更多粮食,成为古代人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发现人工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于是人们在以后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最终使我国的制肥施肥技术不断创新发展。
古人将肥料称为“粪”,但这个“粪”和我们今天理解的“粪”还是有差距的,它不光是人畜的粪便,还包括草肥、杂肥(如蚕粪、豆科植物秸秆、骨汁)等,而且肥料的种类随着人们生产经验的丰富不断增加,来源日益广泛。
春秋战国时草肥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烧”,就是把杂草烧成草木灰;另一种是“沤”,就是把杂草铲除,然后利用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沤烂成肥。西汉时,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休闲地让杂草丛生,到春耕时,耕翻杂草作为肥源。而到西晋时,人们则开始种植绿肥,这是我国人工种植绿肥的开端。南北朝时,我国的绿肥栽培由南方水稻区传播到北方旱作栽培区。绿肥种植一般采取轮作方式,主要利用大田作物的休闲季节和大田作物轮种。古人还意识到绿肥种植以后,各个时期植株有机构成不同,因此對不同时间掩青的肥效,掩青以后适宜种植何种作物都有研究和记载。栽培绿肥的发明,为我国农业生产开辟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肥源,在农业生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至宋元时期,随着江南土地的大量开发和稻麦二熟制等多种复种形式的出现,对肥料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为此古人创造了多种肥料积制方式,如唐代的厩肥堆制,当时称为“踏粪”,这种粪就是最早的堆肥。宋代的杂肥沤制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酵素,就是将各种生物垃圾沤渍,任其腐烂,日久成肥,这是我国制造沤肥的开端。还有是饼肥发酵,就是将渣饼杵碎和熏土拌和,堆起发酵,等到发霉长毛之后,摊开翻堆,内外调换,这样堆翻三四次以后直到不再发热,就可以使用,这是一种预防饼肥直接施用烧苗的措施。再有是烧制火粪。火粪有两种,一种是“凡扫除之土,烧燃之灰,簸扬之糠秕,断稿落叶,积而焚之”,这和现在烧制焦泥灰的办法有点相仿;另一种是“积土同草木堆叠烧之,土热冷定,用碌碡碾细而用之”,这和如今的熏土已经完全相同了。至明清时期,肥料的积制方法得到了改进,出现了熏制肥料,通过火烧肥料,促使粪肥的氧化、腐熟,从而提高肥效。还有合成肥料,这是明代的一大创造,是一种动物、植物、无机物相混合的肥料,古人称为“粪丹”,这种肥料养分高,浓度大。明清时期还大力提倡一种积肥方法就是养猪积肥,将猪由散养变为圈养,减少粪尿流失,这又是北方养猪的一大进步。
施肥技术方面,春秋战国时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多粪肥田,即施肥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于是随之产生了以肥改土、因土施肥的技术,当时称为“土化之法”,还有专门的官职“草人”来“掌土化之法”,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宋元时为了保存肥料,还设计了一些有效的保肥措施,如粪屋,田头粪窑,至今南方仍在采用。明清时期更明确提出了播种之前要垫底(基肥),播种以后要接力(追肥)的概念和施肥“三宜”(时宜、土宜、物宜)原则。
以上就是我国古人在农田肥料方面体现的集体智慧,这也是我国传统农业由粗放耕作向精耕细作发展的重要体现。如今,化肥以其便利易得几乎取代了传统肥料,但是传统肥料对于土地以及农作物的积极作用则是现代化肥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更多出现和使用我们传统的有机肥,使农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稳步前进。
我国远古时期,地广人稀,粗放型的种植方式已经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所以施肥并不在人们的思考范围之内。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可开发耕地的减少,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发展农业生产单靠扩大种植面积是不行的,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中收获更多粮食,成为古代人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发现人工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于是人们在以后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最终使我国的制肥施肥技术不断创新发展。
古人将肥料称为“粪”,但这个“粪”和我们今天理解的“粪”还是有差距的,它不光是人畜的粪便,还包括草肥、杂肥(如蚕粪、豆科植物秸秆、骨汁)等,而且肥料的种类随着人们生产经验的丰富不断增加,来源日益广泛。
春秋战国时草肥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烧”,就是把杂草烧成草木灰;另一种是“沤”,就是把杂草铲除,然后利用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沤烂成肥。西汉时,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休闲地让杂草丛生,到春耕时,耕翻杂草作为肥源。而到西晋时,人们则开始种植绿肥,这是我国人工种植绿肥的开端。南北朝时,我国的绿肥栽培由南方水稻区传播到北方旱作栽培区。绿肥种植一般采取轮作方式,主要利用大田作物的休闲季节和大田作物轮种。古人还意识到绿肥种植以后,各个时期植株有机构成不同,因此對不同时间掩青的肥效,掩青以后适宜种植何种作物都有研究和记载。栽培绿肥的发明,为我国农业生产开辟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肥源,在农业生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至宋元时期,随着江南土地的大量开发和稻麦二熟制等多种复种形式的出现,对肥料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为此古人创造了多种肥料积制方式,如唐代的厩肥堆制,当时称为“踏粪”,这种粪就是最早的堆肥。宋代的杂肥沤制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酵素,就是将各种生物垃圾沤渍,任其腐烂,日久成肥,这是我国制造沤肥的开端。还有是饼肥发酵,就是将渣饼杵碎和熏土拌和,堆起发酵,等到发霉长毛之后,摊开翻堆,内外调换,这样堆翻三四次以后直到不再发热,就可以使用,这是一种预防饼肥直接施用烧苗的措施。再有是烧制火粪。火粪有两种,一种是“凡扫除之土,烧燃之灰,簸扬之糠秕,断稿落叶,积而焚之”,这和现在烧制焦泥灰的办法有点相仿;另一种是“积土同草木堆叠烧之,土热冷定,用碌碡碾细而用之”,这和如今的熏土已经完全相同了。至明清时期,肥料的积制方法得到了改进,出现了熏制肥料,通过火烧肥料,促使粪肥的氧化、腐熟,从而提高肥效。还有合成肥料,这是明代的一大创造,是一种动物、植物、无机物相混合的肥料,古人称为“粪丹”,这种肥料养分高,浓度大。明清时期还大力提倡一种积肥方法就是养猪积肥,将猪由散养变为圈养,减少粪尿流失,这又是北方养猪的一大进步。
施肥技术方面,春秋战国时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多粪肥田,即施肥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于是随之产生了以肥改土、因土施肥的技术,当时称为“土化之法”,还有专门的官职“草人”来“掌土化之法”,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宋元时为了保存肥料,还设计了一些有效的保肥措施,如粪屋,田头粪窑,至今南方仍在采用。明清时期更明确提出了播种之前要垫底(基肥),播种以后要接力(追肥)的概念和施肥“三宜”(时宜、土宜、物宜)原则。
以上就是我国古人在农田肥料方面体现的集体智慧,这也是我国传统农业由粗放耕作向精耕细作发展的重要体现。如今,化肥以其便利易得几乎取代了传统肥料,但是传统肥料对于土地以及农作物的积极作用则是现代化肥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更多出现和使用我们传统的有机肥,使农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