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互联网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探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5play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互联网 ”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对“互联网 ”的运用进行探究。文章首先概述了“互联网 ”及研究性学习;其次提出了“互联网 ”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学习氛围方面、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以及学习方法三方面;最后提出了应用注意点,包括把握应用的“度”以及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应用方式两方面。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互联网 ”;研究性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之下,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将互联网与语文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对“互联网 ”的应用进行探析,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互联网 ”及研究性学习概述
  (一)“互联网 ”
  “ ”的本身就是一种改变,就是一种跨界与融合。只有敢于将跨界这一步踏出去,才会更加坚定好创新的基础。融合的本身指的是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的融合,融合会在两者或者多者之间吸取各自的长处,来使自身的能力提高,从中也不会产生排斥。“互联网 ”便是将“互联网”这一元素与其他的元素相结合,实现跨界融合,达到创新的效果。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将教学活动与“互联网”想融合,可以使教学的氛围、教学的方法等发生改变,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探究活动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学习教材中的知识,自主地探究教材外与教材相连的知识,自主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从而对知识掌握程度加深的一种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之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仅仅只是引导的作用,重点在学生的探究活动,所以该种方式能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互联网 ”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中的应用
  (一)利用“互联网 ”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利用“互联网 ”可以营造一种研究性学习氛围。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 ”创设一种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这一情境中不断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这一节课的相关背景,讓学生了解,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思考,在这一背景之下文人可能会有的感触。接着引入课文,在课堂引入时可以从互联网中找寻一段音乐,教师进行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看江水浩荡千古、心怀豪情壮志”的形象,在这一形象中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
  (二)利用“互联网 ”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联网 ”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因为探究性学习的本质便是“探究”,是思维的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各种有联系的事物连接起来,使学生的认识加深。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候,教师可以将古今中外关于“荷花”的相关诗词、文章进行总结,使学生从中进行对比、探讨,让学生在文字的天地中“逍遥游”。
  (三)利用“互联网 ”进行拓展迁移创新学习方法
  不同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有不同的作用,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对日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 ”来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拓展迁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加深。例如“微课”这一方法,教师可以将重点的学生容易记混淆的知识做成小视频,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还可以构建网上交流平台,让学生将不懂的问题在平台上发布,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得到答案,还能了解他人的思路,从而促进自身研究性能力的提升。
  三、运用“互联网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注意点
  (一)把握应用的“度”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其中内容良莠不齐,部分高中生的自制能力不足,出现了一些“网瘾”学生。鉴于此,教师在运用“互联网 ”时候需要注重运用的“度”,不能过多使用,以免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致使最后学生仅仅只是记住了互联网上丰富的图像等,而没有记住需要记忆的知识,这样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二)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应用方式
  新时代的高中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的,而互联网的传播媒介较多,如“微信”“微博”等“微”软件,或者是“贴吧”“博客”等平台,学生偏好也不一样,故而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了解学生对互联网的应用情况,从学生的基础出发选择合适的应用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方能使教学效果最佳化。
  四、结语
  本文是对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互联网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探究,文章在概述了“互联网 ”及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之后对“互联网 ”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并提出了在应用中的注意点,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进行探讨,使语文课程的改革更为便利,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附 注
  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7]GHB3090)。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育中情感智慧的缺失已成为限制欠发达地区语文教育发展的一块短板。语文教师的情感智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体现出的情感能力,其对欠发达地区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人格培养,师生的和谐交往,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因此,要改善欠发达地区语文教育面临的困境,就必须充分认识语文教育中教师情感智慧的价值。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语文教育;情感智慧;情感教学  【中
【摘要】思维训练是写作训练的核心与难点。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图形化思维工具,可以有效突破写作过程中的诸多难点,诸如构思中的充分合理联想、立意的独特创新性以及临场素材的精准遴选。在学习写作过程中,师生可以依托思维导图,“教学做合一”,从而让我们进入到更宽广更深入更具个性的自由写作境界。  【关键词】主题教学;初中;散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主题教学的定义  窦桂梅老师是主题
【摘要】古诗文教学必须以引导诵读和激发想象为抓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是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意的基础,而合理、  丰富、个性化的想象又使学生的诵读更具形象、充满情感,二者相辅相成,“比翼双飞”。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展开想象,悟诗境,品诗情,与作者“心心相印”,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诵读;想象;相辅相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修订版《
【摘要】在当下大多数农村学校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以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存在的教学方式中的不足,结合×乡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为例,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不足之处导致的教学现状”“教学方式不足之处出现的原因”以及“教学方式不足该如何解决”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有效地改变农村学校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方式;语文课堂;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要从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出发,小学生逐步掌握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  惯。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理想的途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并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學的重要组
【摘要】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每一个作品都值得我们去深深地研究分析,并且笔者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是值得一读再读的,这也是我们当今教学所提倡的经典重读。而本文是就鲁迅先生两篇著名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最特别的共同之处“神来之笔”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这两篇文章被收录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对于初中学生有很重大的教育意义和人生启示。本文从这两篇文
【摘要】九年级语文教学注重分数,使本应该富有情趣和人文教育意义的语文变得枯燥乏味。事实上,巧用课前三分钟,也可以让九年级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本文主要从课前三分钟的必要性、实施策略以及课前三分钟的实施要求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九年级;课前三分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
【摘要】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具有积极启示作用。本文认为,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创造教育目标在培养创新能力,核心在培养创新思维,关键在改进当前思维训练的方式,并以《皇帝的新装》为例,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以期对语文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思维训练;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创造教育,即培养创
【摘要】作文指导要在文章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语言锤炼上力求做到“四新”,即:标题新、材料新、结构新、言词新。  【关键词】作文教学;指导;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师往往为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立意肤浅、选材平庸、结构紊乱、语言贫乏,甚至无病呻吟、人云亦云等问题而苦恼。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水平尽快提升呢?  一
【摘要】毛泽东诗词豪迈奔放,《沁园春·长沙》是公认的代表作。本文旨在通过文本挖掘,探讨其词背后的意蕴,体悟豪情,欣  赏壮景,品味格调,感受理想。  【关键词】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意蕴;格调;理想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词以婉约为正宗,自苏东坡始,豪放词才正式开宗立派,继之以辛弃疾。“苏辛”以降,真正以豪放见长者,或者专工豪放者,未有也。盖因作豪放之词,须有大胸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