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给山西经济金融发展带来的挑战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xu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山西省不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着力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提供保障。2015年3月,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省长李小鹏与各银行领导座谈,向金融机构征求意见,对金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收集,共收集108个问题,一一交由相关部门研究处理,并要求拿出每一项问题的解决方案;人民银行太原中支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积极协调银企关系,同时以征信管理系统为依托,推进山西信用体系建设。整体来看,我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一些问题对经济金融发展形成挑战。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山西;经济金融;挑战
  一、山西省金融生态环境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山西省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煤炭、冶金、电力和焦炭四大传统行业占全省工业的75%,产业结构单一;高科技、高附加值行业占比较小,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有效培育起来,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自2012年以来,受煤炭等主导行业持续下行,山西经济经历“断崖式”增长,经济增速由2010年一季度的20%,一路下滑至2015年的3.1%,位于全国倒数第二。经济持续下滑,在此背景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出现恶化:
  1.银行信贷风险持续高企。截至2015年12月末,山西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881.6亿元,比年初增加12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75%,比年初上升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持续“双升”。受企业回款不畅、资金周转困难影响,银行垫款成为隐性不良资产来源;同时,正常类、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概率有所加大,银行信贷风险将呈现持续高企态势,逼近警戒线,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形势最为严峻。12月末,股份制商业银行持续“双升”,且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率均明显提高。12月末,全省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42亿元,较年初增加73亿元,不良额占全省不良贷款总额的58.9%;不良贷款率为3.96%,较年初提高1.72个百分点。二是不同规模企业的不良贷款呈现两端分布。大型企业不良贷款规模居全省首位,小型企业形势也不容乐观。截至2015年12月末,全省大型企业不良贷款余额占全省企业不良贷款总额的将近一半;小型企业不良贷款余额占全省企业不良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不良贷款率的情况正好相反,微型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贷款呈现出大面积劣变的趋势。三是采矿业的不良贷款反弹幅度最大。11月末,采矿业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大幅提高1.03个百分点,主要集中于煤炭行业,煤炭行业主要指标维持下滑势头,煤企生产经营困难局面加剧,整个行业的信贷风险承压加大。
  2.风险事件不断增加。2015年上半年,山西发生了工商银行代销的中信·古冶集团信托计划1号、2号,招商银行代销的“泛亚”产品等多起风险事件,同时还有部分银行销售的涉及联盛、海鑫等企业贷款的理财产品,目前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风险事件涉事企业多为煤炭行业,其牵涉面广、相关利益方多,加大了风险处置的难度。同时,由于部分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薄弱,存在借、冒名贷款,私自销售第三方理财产品等违规行为,也引发了多起风险事件。风险事件的增加,一方面降低了公众对银行的信任感,容易导致银行信用危机,直接影响银行的业务开展和未来发展;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银行内控和风控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均为金融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导致金融生态环境出现恶化。
  3.担保圈风险持续发酵。山西一些大型的煤炭、钢铁行业民营企业,由于行业持续下行,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信贷违约风险逐渐暴露。这些企业多采用担保、互保等方式从银行获得贷款,一家企业出现信贷危机,很快会通过担保链、担保圈等途径持续扩散风险,呈现出融资额大、风险传播快、波及面广等特点,给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带来很大挑战。据调研,目前对外担保最多的一户企业同时为几十户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已形成大量不良贷款。同时,担保企业风险相互传染,交叉作用,成为潜在的重要风险隐患。如联盛金融风险事件伴生担保圈风险,破坏了企业间互保的增信方式,多数企业不愿给别的企业担保。受信用环境不断恶化影响,金融机构普遍反映“担保”、“质押”的风险加大,以往认可的“助保贷”等贷款产品风险逐渐显现,出现担保企业违约、贷款难以追偿的局面,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更加关注第一还款来源和市场前景,贷款投放更加谨慎。
  4.“银企”关系有所恶化。一方面,面对企业经营困境、银行信贷风险不断积聚等为题,金融机构出于风险防控的考虑,普遍调整行业信贷政策,采取限制煤炭、钢铁等行业贷款、进一步收缩贷款规模、总行上收贷款权限等一系列措施降低信贷风险;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对银行不信任,担心按期还款后无法重新获得银行贷款,加剧资金紧张局面,所以对于到期的债务偿还意愿不强,甚至出现恶意逃废债行为。企业和银行的“博弈”,看似理性,但实际容易造成两败俱伤局面,银行审慎放贷,企业还款不积极,甚至逃废债,反过来加剧银行风险,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金融生态环境。
  二、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对经济金融发展带来的挑战
  1.生态环境欠佳直接削弱银行的盈利水平。风险防控成为银行首要任务,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费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正常业务的开展,压缩银行的盈利空间。2015年,山西省银行业加强风险排查与化解,加大不良贷款清收、核销和处置力度,经营成本不断提高,成本收入比率同比出现上升;面对风险暴露,银行进一步强化拨备管理,以提升抵御风险能力,2015年前三季度山西省金融机构资产减值损失累计高达160亿元左右。受经营成本提高、拨备增加等因素影响,银行利润出现下滑,2015年山西省金融机构全年实现利润356.6亿元,同比减少27.9亿元,盈利水平明显下降。
  2.风险处置进展缓慢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企业融资在抵押不足的情况下,多采取担保、联保方式,如被担保企业无法偿还贷款,则担保企业将被追诉、代偿,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如甲集团为乙集团就对外经贸信托5亿元融资提供保证担保,因乙集团违约,债务没有及时处置,则甲集团被对外经贸信托起诉,要求履行担保责任,并被冻结了其上市公司的股份,影响了甲集团资产重组和定向增发融资,如果该集团融资能力持续受到制约,容易产生较大的债务违约潜在风险。被担保企业无法偿还贷款,按理会启动风险处置程度,如果进展较快,对担保企业的影响较小,担保企业尚能承受,但由于目前风险暴露的被担保企业多为大型民企,涉及面太广,地方政府出于维稳考虑,往往搁置风险处置。对山西影响较大的联盛、海鑫时间,目前仍由政府主导进行重整,海鑫也已进入重整程序,风险处置时间持续较长,影响为其担保的企业正常经营。   3.银行信贷投放更加审慎,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受不良贷款持续反弹、金融风险事件及政治生态环境影响,一些金融机构总部对山西信贷需求“另眼相看”,在分配贷款规模、项目审批方面“冷落”山西。如:某银行总行考虑到山西整体塌方式腐败因素,将阳泉、吕梁等地市列为审慎类贷款投放地区,限制投放贷款,导致这些地区的棚改项目无法得到该银行的资金支持,影响棚改项目资金到位率。鉴于“担保链”、“担保圈”风险不断积聚,银行普遍提高了对企业第一还款来源的要求,变相提高了企业贷款条件,不利于企业获得信贷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三、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搭建有利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政、银、企合作平台。
  1.转变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一方面,对煤炭等传统行业,加快去产能进程。建议国家建立战略产业维稳基金,在必要时,向受经济冲击影响严重的大型煤炭国有企业提供政策性低息贷款,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地方政府要以国家去产能战略部署为契机,尽快确定好优质企业名录,配套财税资金,淘汰落后产能,做好煤炭去产能化工作;同时促进煤炭产业结构升级,延长煤炭产业链;另一方面,鼓励发展非煤产业,努力做好经济转型。加大对非煤产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装备制造、轻工食品、医药等产业,集中力量积极扶持加工制造业企业和项目,努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加工企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升增长质量,为山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保障。
  2.坚持大局和坚守底线,有效防控金融风险隐患。一是金融机构坚持大局意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支持重点领域、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山西经济企稳回升和结构调整;通过完善基础金融服务设施和机制,改善薄弱领域金融服务;避免“一刀切”式抽贷、断贷,环节企业资金紧张局面。二是坚持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切实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关注经济形势现状、行业企业发展变化,严格贷款“三查”,遏制信用风险高发;坚持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兼顾、传统产业升级与新产业培育发展并重、合理配置信贷资源,降低信贷行业风险;精细化流动性管理,提升主动负债能力,增强负债来源稳定性,降低流动性风险。
  3.转变观念,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建议地方政府作为金融风险处置的第一责任人,要牵头梳理,了解当地不良风险情况,协调银行和企业尽快提出处置具体措施。二是建议政府在处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在债权保全、资产接受和处置等环节给与协调和支持,有效增加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可用资金,及时消除不良资产对信贷投放的影响。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处置在全国影响较大的三起金融风险,及时斩断风险传染链条,建议督促政府选择正确的风险处置路径,提高风险事件的处置效率,“有保有舍”尽快恢复金融机构对山西信心。
  4.相关部门加强对金融工作的指导、监督。一方面,督促省政府部门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考核和奖励,政府部门根据考核结果,奖励表现出色的金融机构,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全省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重视金融干部队伍建设。建议人大在干部选用时,在各级政府中配备一批具有金融工作背景、熟悉金融业务的领导干部,大力倡导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徐诺金.论我国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
  [2]张丽华.山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8(1).
  [3]王儒林.金融与山西经济振兴.中国金融,2015(12).
  作者简介:
  和培培(1982—),女,汉族,中级经济师,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经济金融。
其他文献
根据反射波法的原理,结合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构造特点,通过不同工程场地复合载体夯扩桩典型实测信号的分析,对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完整性检测进行探讨。
关于决策的理论与方法,著述很多,案例丰富,体系完备,内容系统.但在现实应用中,常常出现一些有关决策基本理念的歧义.本文仅就这类值得商榷的几个要点进行一些探讨,故称为"决
自2008年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要把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以来,南宁市依托广西,立足西南,积极服务泛北部湾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引金入邕”以及走出国门,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进驻南宁,同时成立 “中国—东盟人民币跨境清算”中心,力争在2020年前建设成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可以说南宁市的金融发展战略卓越成效。“十二五”以来,南宁市金融业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对我国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预算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预算法》制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西方发达国家税务会计的基本模式,并研究在会计准则下国际会计发展趋同对我国税务会计模式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构建符合国情的税务会计模式。  【关键词】税务会计;财务会计;会计模式  税务会计主要包括财务会计、财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成熟发展。当前我国诸多学者将税务会计划定为国家税收法规的重要指标,并利用会计学原理以及货币计量进行会计核算。税务会
【摘 要】经营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在特定经营周期内发生的所有成本支出,与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企业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时,只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整体收益。在微利时期背景下,对企业经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并不断强化成本控制能力,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管控手段,不断提高利润,实现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关键词】经營成本;成本控制  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确立和发展,使得企业面临比较严峻的竞争环
近年来,我校秉承和谐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和“为学生成长导航,为教师发展铺路”的办学宗旨,践行“习惯奠基人生,阅读启迪智慧”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和谐发展
【摘 要】微商是一种集移动与社交为一体的新兴网络商业模式,微信朋友圈购物已成为当前最受热议的购物方式。但是对于微商有的人成为创业佳话,有的却不尽人意。通过分析微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了做成功微商需要的技能,有望给越来越多的想借助微商这个平台实现创业之梦的人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商;现状;发展趋势;技能  一、前言  近年来,微商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购物习惯和购物模式也在悄然变化,消费
【摘 要】营改增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做出的税制改革重大决策,政策的落实对国内企业发展影响十分深远。文章介绍了营改增涉及的基本概念,以实例论证了政策落实后税收形式的变化,重点就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做了剖析。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财务;变化;作用  从稳增长、提内需、调结构和惠民生的政策基础上,国家以增值税替代营业税的重大税收形式改革,从最初的试点地区和试点行业到现今的全国各行业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