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症状特征与发病规律,并从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等方面介绍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大豆种植户防治该病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病;症状特征;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5.6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3-0152-01
大豆孢囊线虫病也称大豆线虫病,俗称火龙秧子,是世界大豆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大豆孢囊线虫病对大豆生产及地力的恢复影响极大,近年来因重迎茬面积的增加,大豆孢囊线虫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1症状特征
在大豆整个生育阶段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及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叶片变黄,叶柄及茎顶端失绿呈淡黄色,开花推迟,结荚小而少。发病严重时茎叶变黄,叶片干枯、脱落,大豆成片枯死,似被火烧焦一样,因而有火龙秧子之称。根部被线虫寄生后,根系不发达,侧根减少,须根增多,根瘤少而小,并在根系上着生许多白色或黄白色小颗粒,即孢囊。
2病原特征
在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s,属垫刃目,异皮线虫科,异皮线虫属。卵初为圆筒形,后发育为长椭圆形,藏于孢囊或卵囊之中。孢囊黄褐色,柠檬形,皮层革质,内部充满卵。幼虫分4个龄期,1龄幼虫在卵内发育;2龄幼虫蠕虫形;3龄幼虫豆荚形,雌、雄可辨,雌虫生殖原基呈二叉状,如“V”形,雄性生殖原基上端弯曲,如钩针状;4龄幼虫雌、雄外形有明显区别,雄虫呈卷曲状,体长延伸呈线形,雌虫体形似烧瓶状。成虫雌、雄异形,雌虫有孢囊阶段。雄成虫为线条形,头和尾钝圆,尾短,生有1对交合刺,弯向腹侧,雌成虫为鸭梨形,前部突出呈颈状,后部有明显的突起,呈圆锥形。
3 发病规律
大豆孢囊线虫发生代数由南向北逐渐减少,与温度正相关。在黑龙江省每年发生3代。主要以内藏卵及1龄幼虫的孢囊在土壤和寄主根茬内越冬。孢囊对低温、干旱抵抗能力强,在土中可保持10年的生活力。春季气温变暖,卵开始孵化,1龄幼虫在卵内发育,蜕皮为2龄幼虫,突破卵壳进入土壤里,雌幼虫在土中寻找寄主,大豆出苗后,钻入大豆幼根,在根皮层中发育。3龄幼虫虫体膨大呈豆荚形,突破皮层表皮,变为4龄幼虫,呈烧瓶状,最后发育为成虫。雄幼虫在皮层中发育成成虫后,突破根表皮进入土中寻找雌成虫进行交尾。雌虫将卵产于卵囊内,使虫体更加膨大,变为孢囊,成熟的孢囊随寄主根系的分布脱于土中。孢囊内含有大量的卵,一般200~300粒。大豆孢囊线虫病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通过田间作业时农机具和人畜携带的孢囊土壤,此外农作物残枝、粪肥、水流及风雨等也可以传播孢囊。种子中的孢囊是大豆孢囊线虫病的远距离传播途径。
环境条件、耕作制度和作物种类及品种都影响线虫的繁殖速率和存活率,从而影响线虫的数量和发病严重度。土壤温湿度及土质均可影响线虫的繁殖速率和数量,线虫的适宜发育温度为17~28℃,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线虫发育越快,每代所需时间越短。土壤温度偏低,也有利于其发生。在-40℃低温下,经7个月后卵囊中的卵仍有生活力。种植线虫的寄主作物(如大豆、绿豆、芸豆等),线虫数量迅速增加;而经过一季种植非寄主作物(如禾本科作物)后,线虫数量就急剧下降。连续2年种植非寄主作物,线虫数量将减少到极少的程度;但如再种植寄主作物,线虫数量又明显增加。同时,大豆品种对大豆孢囊线虫病的抗性差异也很大。
4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保护无病区是一项重要的防病措施,应全面调查该病的分布情况及生理小种分布情况,明确疫区和无病区,禁止疫区种子外调到无病区,严格保护无病区。
(2)农业防治。一是轮作。大豆与高粱、玉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实行3~5年轮作,能有效控制孢囊线虫病的发生。二是种植抗病品种。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表明,大豆品种对该病的抗性差异很大。在孢囊线虫病重发生区,采用抗线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办法。如抗线1号、抗线2号、嫩丰15等抗病性较强。三是及时更换品种。一年一换品种可改变微生物环境,减轻病害的发生。四是增施肥料。增施底肥和种肥,促进大豆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力,可相对减轻损失。苗期叶面喷施硼钼微肥,对增强植株抗病性也有明显效果。土壤干旱有利于大豆孢囊线虫为害。适时灌水,增加土壤湿度,可减轻为害。
(3)化学防治。一是用35%多克福种衣剂拌种,药种比为1∶70;二是用35%的甲(乙)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拌种;三是用5%的甲基异硫磷颗粒剂120kg/hm2用细土拌匀后施入表层20cm的土壤中。
(4)生物防治 。应用大豆保根菌剂进行防治。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研制的最新成果,主要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兼防大豆根腐病,并对解决大豆重迎茬障碍有一定效果。使用方法:按1 500mL/hm2的用量,将菌剂与大豆种子倒入容器中充分混合,使菌剂均匀包衣在种子上,阴干后(一般30min)即可播种。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病;症状特征;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5.6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3-0152-01
大豆孢囊线虫病也称大豆线虫病,俗称火龙秧子,是世界大豆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大豆孢囊线虫病对大豆生产及地力的恢复影响极大,近年来因重迎茬面积的增加,大豆孢囊线虫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1症状特征
在大豆整个生育阶段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及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叶片变黄,叶柄及茎顶端失绿呈淡黄色,开花推迟,结荚小而少。发病严重时茎叶变黄,叶片干枯、脱落,大豆成片枯死,似被火烧焦一样,因而有火龙秧子之称。根部被线虫寄生后,根系不发达,侧根减少,须根增多,根瘤少而小,并在根系上着生许多白色或黄白色小颗粒,即孢囊。
2病原特征
在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s,属垫刃目,异皮线虫科,异皮线虫属。卵初为圆筒形,后发育为长椭圆形,藏于孢囊或卵囊之中。孢囊黄褐色,柠檬形,皮层革质,内部充满卵。幼虫分4个龄期,1龄幼虫在卵内发育;2龄幼虫蠕虫形;3龄幼虫豆荚形,雌、雄可辨,雌虫生殖原基呈二叉状,如“V”形,雄性生殖原基上端弯曲,如钩针状;4龄幼虫雌、雄外形有明显区别,雄虫呈卷曲状,体长延伸呈线形,雌虫体形似烧瓶状。成虫雌、雄异形,雌虫有孢囊阶段。雄成虫为线条形,头和尾钝圆,尾短,生有1对交合刺,弯向腹侧,雌成虫为鸭梨形,前部突出呈颈状,后部有明显的突起,呈圆锥形。
3 发病规律
大豆孢囊线虫发生代数由南向北逐渐减少,与温度正相关。在黑龙江省每年发生3代。主要以内藏卵及1龄幼虫的孢囊在土壤和寄主根茬内越冬。孢囊对低温、干旱抵抗能力强,在土中可保持10年的生活力。春季气温变暖,卵开始孵化,1龄幼虫在卵内发育,蜕皮为2龄幼虫,突破卵壳进入土壤里,雌幼虫在土中寻找寄主,大豆出苗后,钻入大豆幼根,在根皮层中发育。3龄幼虫虫体膨大呈豆荚形,突破皮层表皮,变为4龄幼虫,呈烧瓶状,最后发育为成虫。雄幼虫在皮层中发育成成虫后,突破根表皮进入土中寻找雌成虫进行交尾。雌虫将卵产于卵囊内,使虫体更加膨大,变为孢囊,成熟的孢囊随寄主根系的分布脱于土中。孢囊内含有大量的卵,一般200~300粒。大豆孢囊线虫病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通过田间作业时农机具和人畜携带的孢囊土壤,此外农作物残枝、粪肥、水流及风雨等也可以传播孢囊。种子中的孢囊是大豆孢囊线虫病的远距离传播途径。
环境条件、耕作制度和作物种类及品种都影响线虫的繁殖速率和存活率,从而影响线虫的数量和发病严重度。土壤温湿度及土质均可影响线虫的繁殖速率和数量,线虫的适宜发育温度为17~28℃,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线虫发育越快,每代所需时间越短。土壤温度偏低,也有利于其发生。在-40℃低温下,经7个月后卵囊中的卵仍有生活力。种植线虫的寄主作物(如大豆、绿豆、芸豆等),线虫数量迅速增加;而经过一季种植非寄主作物(如禾本科作物)后,线虫数量就急剧下降。连续2年种植非寄主作物,线虫数量将减少到极少的程度;但如再种植寄主作物,线虫数量又明显增加。同时,大豆品种对大豆孢囊线虫病的抗性差异也很大。
4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保护无病区是一项重要的防病措施,应全面调查该病的分布情况及生理小种分布情况,明确疫区和无病区,禁止疫区种子外调到无病区,严格保护无病区。
(2)农业防治。一是轮作。大豆与高粱、玉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实行3~5年轮作,能有效控制孢囊线虫病的发生。二是种植抗病品种。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表明,大豆品种对该病的抗性差异很大。在孢囊线虫病重发生区,采用抗线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办法。如抗线1号、抗线2号、嫩丰15等抗病性较强。三是及时更换品种。一年一换品种可改变微生物环境,减轻病害的发生。四是增施肥料。增施底肥和种肥,促进大豆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力,可相对减轻损失。苗期叶面喷施硼钼微肥,对增强植株抗病性也有明显效果。土壤干旱有利于大豆孢囊线虫为害。适时灌水,增加土壤湿度,可减轻为害。
(3)化学防治。一是用35%多克福种衣剂拌种,药种比为1∶70;二是用35%的甲(乙)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拌种;三是用5%的甲基异硫磷颗粒剂120kg/hm2用细土拌匀后施入表层20cm的土壤中。
(4)生物防治 。应用大豆保根菌剂进行防治。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研制的最新成果,主要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兼防大豆根腐病,并对解决大豆重迎茬障碍有一定效果。使用方法:按1 500mL/hm2的用量,将菌剂与大豆种子倒入容器中充分混合,使菌剂均匀包衣在种子上,阴干后(一般30min)即可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