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我国女子摔跤运动获得了卓越的成绩,在国际赛事中也享有盛誉,进行女子摔跤运动的理论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未来的运动成绩,对于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的选拔和招生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将以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对不适合女运动员的形态指标和指数提出一定修正意见。
【关键词】女子摔跤 身体形态 运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8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97-02
前言
摔跤运动在我国体育发展过程中上属于一个年轻项目,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作为一门对抗性的运动,摔跤对于体能的要求较高,从研究上看,女子摔跤运动员具有身材矮、体重大、上身较下身长的特点,而且躯干和四肢的维度较大[1]。基于身体形态特征和摔跤运动成绩之间的密切联系,关注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不仅利于摔跤教练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训练,也利于对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的招生和选拔,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大学女子摔跤队数据的研究,为当下青少年女子摔跤选手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筛选和测量标准,促进我国女子摔跤运动朝向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的是80位小学及初中的女子摔跤运动员,80位女子摔跤运动员中平均年龄为9-15岁,其中摔跤一级运动员为20人,二级运动员为30人,训练年限为5年左右。
(二)研究方法
针对以上人群,笔者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三种进行测算。在问卷调查法中,主要基于观摩女子摔跤运动员训练过程的基础上制定问卷,问卷中采用专家评估的方法,决定信度检验,经过两轮问卷调查之后,信度检验满意率达到0.88。
在测试法实行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实验室测试和场地测试,数据包括对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高、体重、BMI的数据搜集。
运用数理统计法将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库分析,然后找到各个数据之间的关联,运用层次分析筛选出指标数据,建立综合评价标准。
二、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分析、人才选拔以及配套培养方案
(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结果分析
在摔跤运动中,很多技术性动作都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并且具有力量上的优势,不仅能够完成摔跤运动中的动作要求,还能在力量上战胜对手,这就要求女子摔跤运动员具备明显的身体优势[2]。在数据结果中,从外形上看,绝大多数的女子摔跤运动员在身高上要低于普通人,体重上则要明显大于普通人。在实验组中,女子摔跤运动员平均身高为154.3cm,比对照组的身高要低6.32cm,女子摔跤运动员平均体重为61.25kg,比对照组重6.32kg。从数据可见,女子摔跤运动员具有身材矮、体重大的特点,属于矮壮的身体特征。从躯干的对照上看,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上身比例较大,躯干较长,下身偏短,骨盆也相对较窄,这样的体型,不仅在比赛中可以更好地压低重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而且也能更好地完成搂抱摔倒的动作,符合摔跤运动对身体的要求,躯干部分的数据也说明,女子摔跤运动员腰部更长,腰部作为摔跤運动员的主要进攻主体能够方便运动员够及到对方。
在对肩膀的数据测量上,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肩膀宽度也要略高于对照组,平均宽度为39cm,更为宽阔的肩膀可以让运动员更容易进行横面翻转,增加攻击的力度[3]。女子摔跤运动员的骨盆均较窄,较窄的骨盆可以更迅速转移重心,完成摔跤运动。
女子摔跤运动员的四肢和躯干维度也要大于实验对比组,摔跤运动员的胸围数据平均为88.2cm,实验对比组为82.11cm。在测量法中,还对女子运动员的上臂和小腿围进行测量,数据显示,女子摔跤运动员的矮壮体型表现为以上两项指标均大于普通人,而且肌肉更加发达,发力更强,体重上的优势让女子摔跤运动员可以在比赛过程中更加扎实,减少运动造成的位移。
(二)力量素质对于女子摔跤运动员选拔的指标影响
鉴于上面的数据显示,笔者认为在摔跤运动训练过程中,摔跤教育工作者们应当注重对运动员进行力量上的训练,并且能够具备一定的预测性眼光。很多女子摔跤运动员在选拔最初过程中都会进行数据测试,了解其基本身体素养,在符合要求之后进行训练[4]。所以,在选择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过程中,对基础数据的搜集非常重要,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女子摔跤运动员具有身高矮、体重大的特点,如果身高过高将不利于在比赛中平稳重心。在编号为210002的青少年女子摔跤选拔中,女性年龄为10.8岁,骨龄为9.8岁,科学预期该女性成年后身高为167.2cm,身高明显较上面女子摔跤运动员平均身高要高,从历史经验上看,遗传学对于运动的影响作用非常大,选择摔跤运动员最好选择中等身高的选手,在满足身高和体量要求后在对身体的其他状况进行考量,210002号的身高SDS为-0.4,摔跤教练可以酌情进行考虑。
(三)基于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力量训练
除了需要先天条件的符合之外,后天的训练也是影响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摔跤训练对于力量的强度要求很高,所以摔跤教练应当多注重对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通过动力性练习,促进运动员身体肌肉生长。摔跤训练最好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在肌肉发育的黄金阶段,对运动员进行紧张、放松的交替肌肉训练,提高肌肉的协调能力,在训练中,跳跃和短距离冲刺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让运动员增加肌肉的密度和强度,例如采用循环训练法、强度训练法,在一定时间内增加阻力并间歇休息,通过循环训练起到提高肌肉伸展性的作用。
女子摔跤运动员的速度素质也是取得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员只有通过极强的身体素质才能对对手的动作作出反应,获得高成绩。在摔跤训练过程中,教练可以对学员的肩膀和腿部肌肉群进行综合训练,多进行跑步训练,并通过快跑和高抬腿跑步等训练方法,让摔跤运动员不断控制速度快慢,让重复的训练增强运动员对速度的反应敏捷程度。 三、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结构特点、人才选拔及相应训练方案
(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结构特点
在对内在身体结构的测算上,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脂含量较实验对照组较少,肌肉含量较多,而且在围度指标上,女子摔跤运动员也要明显大于普通人,发达的肌肉是女子运动员的必备,同时也具有较低的体脂量,肌肉的质量也较好,只有较强的肌肉含量,才能更好的形成肌力,形成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在比赛中和对手进行力量接触时,更高的肌肉含量可以利于选手进行强力量对抗,据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显示,有科学研究认为,女子摔跤运动员的最佳体脂量为6%,摔跤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训练和选拔过程中可以参考这个数据。
在骨骼方面的测试中可以看出,女子摔跤运动员组的肘关节横径和膝关节横径也要大于普遍人对照组,而且两者之间的数据差异较大,骨骼发育的问题对于女子摔跤运动员来说,意味着可以增加肌肉的附着面积,只有粗壮的骨骼才能支撑发达的肌肉,提高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对抗能力。
(二)耐力素质对于女子摔跤运动员选拔的指标影响
耐力素质主要是指摔跤运动员在一定运动强度负荷下的持久性表现,耐力素质的培养包括上面所提的速度和耐力训练[5]。在耐力的体现中,摔跤教育工作者们需要考虑到青少年选手的BMI指标,只有具有合适的身高体重比值的学员才能进行负重和耐力训练,并具备将技术和力量相结合的潜力。例如,编号为21000019的女性,BMI指数为19.5,处于正常范围中,预测成年身高为164.2cm,从数据上看21000019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是合适进行摔跤训练的,能够保障脂肪和肌肉比之间的平衡和发展。此时在对21000019的训练中,摔跤教练可以从学员的手臂、腰背比例入手进行摔跤技术提高,例如,如果学员腿部力量灵活,可以养成学员以腿脚为主的战术,如果是身材较低,可以采用近身作战耐力作战原则,总之在对学员的选拔上,BMI基础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对学员身体素质的考核基础。
(三)基于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结构特点的耐力和协调性训练
耐力训练需要意志和体力的双重培养,在与对手水平相当、力量对等的情况下,只有耐力高低才能评判出胜负,对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进行耐力训练需要贯穿训练始终,然后不断加大训练的力度,巩固传统的训练效果[6]。青少年女子摔跤训运动员的身体差异不同,为了取得更好的训练成果,可以先从提高运动员的新陈代谢率开始,通过有氧运动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在比赛中稳定自身,然后通过越野跑磨炼运动员解脱逆境的心态,然后融入技巧性训练,可以收获更好的训练成果。
耐力训练同时也需要开展柔韧性训练,这也是摔跤运动中的专门训练手段。教练员可以采用桥摆动的训练方法,让学员进行连续过头翻,提高身体的柔韧程度,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加大负重,也可以训练倒头翻等等,并在训练的过程中根据次数、速度和时间做出一步步更高要求。无论是耐力训练还是协调性训练都会提高女子摔跤运动员的心率,只有心率提高,才能提高运动员的心脏供能能力,提高比赛场上的肌肉爆发力和心肺储备功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女子摔跤运动员在长期的摔跤训练中,肌体会作出一定的适应性变化,身材会更偏向矮壮,体脂含量和肌肉群体会更加发达,同时心肺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也会增强。综上分析这些肌体上的因素,除了可以对女子摔跤训练进行一定指导之外,在对女子摔跤运动员的选拔上,教练员也应当做出身体素质的考核,在青少年群体中找到更适合进行摔跤训练的选手,从选拔上更加科学化、专业化,也是对我国摔跤运动教育的正面促进。
参考文献:
[1]何强, 何钢, 史琳.中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的研究[J]. 德州学院学报, 2011, 27(2):68-73.
[2]李丹, 田海龙. 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的实验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 2016, 38(3):44-47.
[3]赵师栓, 康娟. 试论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 6(25):38.
[4]王朝丽. 新规则下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 5(26):27-28.
[5]蔣寿团.江苏省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体重控制与营养补充[J].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7, 25(2):37-39.
[6]刘正才. 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 7(16):64-65.
作者简介:
廖凯(1976-),男,广东省广州市人,汉族,本科,高级教练员,研究方向:摔跤教学。
【关键词】女子摔跤 身体形态 运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8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97-02
前言
摔跤运动在我国体育发展过程中上属于一个年轻项目,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作为一门对抗性的运动,摔跤对于体能的要求较高,从研究上看,女子摔跤运动员具有身材矮、体重大、上身较下身长的特点,而且躯干和四肢的维度较大[1]。基于身体形态特征和摔跤运动成绩之间的密切联系,关注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不仅利于摔跤教练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训练,也利于对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的招生和选拔,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大学女子摔跤队数据的研究,为当下青少年女子摔跤选手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筛选和测量标准,促进我国女子摔跤运动朝向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的是80位小学及初中的女子摔跤运动员,80位女子摔跤运动员中平均年龄为9-15岁,其中摔跤一级运动员为20人,二级运动员为30人,训练年限为5年左右。
(二)研究方法
针对以上人群,笔者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三种进行测算。在问卷调查法中,主要基于观摩女子摔跤运动员训练过程的基础上制定问卷,问卷中采用专家评估的方法,决定信度检验,经过两轮问卷调查之后,信度检验满意率达到0.88。
在测试法实行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实验室测试和场地测试,数据包括对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高、体重、BMI的数据搜集。
运用数理统计法将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库分析,然后找到各个数据之间的关联,运用层次分析筛选出指标数据,建立综合评价标准。
二、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分析、人才选拔以及配套培养方案
(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结果分析
在摔跤运动中,很多技术性动作都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并且具有力量上的优势,不仅能够完成摔跤运动中的动作要求,还能在力量上战胜对手,这就要求女子摔跤运动员具备明显的身体优势[2]。在数据结果中,从外形上看,绝大多数的女子摔跤运动员在身高上要低于普通人,体重上则要明显大于普通人。在实验组中,女子摔跤运动员平均身高为154.3cm,比对照组的身高要低6.32cm,女子摔跤运动员平均体重为61.25kg,比对照组重6.32kg。从数据可见,女子摔跤运动员具有身材矮、体重大的特点,属于矮壮的身体特征。从躯干的对照上看,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上身比例较大,躯干较长,下身偏短,骨盆也相对较窄,这样的体型,不仅在比赛中可以更好地压低重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而且也能更好地完成搂抱摔倒的动作,符合摔跤运动对身体的要求,躯干部分的数据也说明,女子摔跤运动员腰部更长,腰部作为摔跤運动员的主要进攻主体能够方便运动员够及到对方。
在对肩膀的数据测量上,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肩膀宽度也要略高于对照组,平均宽度为39cm,更为宽阔的肩膀可以让运动员更容易进行横面翻转,增加攻击的力度[3]。女子摔跤运动员的骨盆均较窄,较窄的骨盆可以更迅速转移重心,完成摔跤运动。
女子摔跤运动员的四肢和躯干维度也要大于实验对比组,摔跤运动员的胸围数据平均为88.2cm,实验对比组为82.11cm。在测量法中,还对女子运动员的上臂和小腿围进行测量,数据显示,女子摔跤运动员的矮壮体型表现为以上两项指标均大于普通人,而且肌肉更加发达,发力更强,体重上的优势让女子摔跤运动员可以在比赛过程中更加扎实,减少运动造成的位移。
(二)力量素质对于女子摔跤运动员选拔的指标影响
鉴于上面的数据显示,笔者认为在摔跤运动训练过程中,摔跤教育工作者们应当注重对运动员进行力量上的训练,并且能够具备一定的预测性眼光。很多女子摔跤运动员在选拔最初过程中都会进行数据测试,了解其基本身体素养,在符合要求之后进行训练[4]。所以,在选择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过程中,对基础数据的搜集非常重要,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女子摔跤运动员具有身高矮、体重大的特点,如果身高过高将不利于在比赛中平稳重心。在编号为210002的青少年女子摔跤选拔中,女性年龄为10.8岁,骨龄为9.8岁,科学预期该女性成年后身高为167.2cm,身高明显较上面女子摔跤运动员平均身高要高,从历史经验上看,遗传学对于运动的影响作用非常大,选择摔跤运动员最好选择中等身高的选手,在满足身高和体量要求后在对身体的其他状况进行考量,210002号的身高SDS为-0.4,摔跤教练可以酌情进行考虑。
(三)基于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力量训练
除了需要先天条件的符合之外,后天的训练也是影响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摔跤训练对于力量的强度要求很高,所以摔跤教练应当多注重对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通过动力性练习,促进运动员身体肌肉生长。摔跤训练最好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在肌肉发育的黄金阶段,对运动员进行紧张、放松的交替肌肉训练,提高肌肉的协调能力,在训练中,跳跃和短距离冲刺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让运动员增加肌肉的密度和强度,例如采用循环训练法、强度训练法,在一定时间内增加阻力并间歇休息,通过循环训练起到提高肌肉伸展性的作用。
女子摔跤运动员的速度素质也是取得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员只有通过极强的身体素质才能对对手的动作作出反应,获得高成绩。在摔跤训练过程中,教练可以对学员的肩膀和腿部肌肉群进行综合训练,多进行跑步训练,并通过快跑和高抬腿跑步等训练方法,让摔跤运动员不断控制速度快慢,让重复的训练增强运动员对速度的反应敏捷程度。 三、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结构特点、人才选拔及相应训练方案
(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结构特点
在对内在身体结构的测算上,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脂含量较实验对照组较少,肌肉含量较多,而且在围度指标上,女子摔跤运动员也要明显大于普通人,发达的肌肉是女子运动员的必备,同时也具有较低的体脂量,肌肉的质量也较好,只有较强的肌肉含量,才能更好的形成肌力,形成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在比赛中和对手进行力量接触时,更高的肌肉含量可以利于选手进行强力量对抗,据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显示,有科学研究认为,女子摔跤运动员的最佳体脂量为6%,摔跤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训练和选拔过程中可以参考这个数据。
在骨骼方面的测试中可以看出,女子摔跤运动员组的肘关节横径和膝关节横径也要大于普遍人对照组,而且两者之间的数据差异较大,骨骼发育的问题对于女子摔跤运动员来说,意味着可以增加肌肉的附着面积,只有粗壮的骨骼才能支撑发达的肌肉,提高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对抗能力。
(二)耐力素质对于女子摔跤运动员选拔的指标影响
耐力素质主要是指摔跤运动员在一定运动强度负荷下的持久性表现,耐力素质的培养包括上面所提的速度和耐力训练[5]。在耐力的体现中,摔跤教育工作者们需要考虑到青少年选手的BMI指标,只有具有合适的身高体重比值的学员才能进行负重和耐力训练,并具备将技术和力量相结合的潜力。例如,编号为21000019的女性,BMI指数为19.5,处于正常范围中,预测成年身高为164.2cm,从数据上看21000019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是合适进行摔跤训练的,能够保障脂肪和肌肉比之间的平衡和发展。此时在对21000019的训练中,摔跤教练可以从学员的手臂、腰背比例入手进行摔跤技术提高,例如,如果学员腿部力量灵活,可以养成学员以腿脚为主的战术,如果是身材较低,可以采用近身作战耐力作战原则,总之在对学员的选拔上,BMI基础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对学员身体素质的考核基础。
(三)基于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结构特点的耐力和协调性训练
耐力训练需要意志和体力的双重培养,在与对手水平相当、力量对等的情况下,只有耐力高低才能评判出胜负,对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进行耐力训练需要贯穿训练始终,然后不断加大训练的力度,巩固传统的训练效果[6]。青少年女子摔跤训运动员的身体差异不同,为了取得更好的训练成果,可以先从提高运动员的新陈代谢率开始,通过有氧运动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在比赛中稳定自身,然后通过越野跑磨炼运动员解脱逆境的心态,然后融入技巧性训练,可以收获更好的训练成果。
耐力训练同时也需要开展柔韧性训练,这也是摔跤运动中的专门训练手段。教练员可以采用桥摆动的训练方法,让学员进行连续过头翻,提高身体的柔韧程度,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加大负重,也可以训练倒头翻等等,并在训练的过程中根据次数、速度和时间做出一步步更高要求。无论是耐力训练还是协调性训练都会提高女子摔跤运动员的心率,只有心率提高,才能提高运动员的心脏供能能力,提高比赛场上的肌肉爆发力和心肺储备功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女子摔跤运动员在长期的摔跤训练中,肌体会作出一定的适应性变化,身材会更偏向矮壮,体脂含量和肌肉群体会更加发达,同时心肺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也会增强。综上分析这些肌体上的因素,除了可以对女子摔跤训练进行一定指导之外,在对女子摔跤运动员的选拔上,教练员也应当做出身体素质的考核,在青少年群体中找到更适合进行摔跤训练的选手,从选拔上更加科学化、专业化,也是对我国摔跤运动教育的正面促进。
参考文献:
[1]何强, 何钢, 史琳.中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的研究[J]. 德州学院学报, 2011, 27(2):68-73.
[2]李丹, 田海龙. 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的实验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 2016, 38(3):44-47.
[3]赵师栓, 康娟. 试论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 6(25):38.
[4]王朝丽. 新规则下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 5(26):27-28.
[5]蔣寿团.江苏省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体重控制与营养补充[J].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7, 25(2):37-39.
[6]刘正才. 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 7(16):64-65.
作者简介:
廖凯(1976-),男,广东省广州市人,汉族,本科,高级教练员,研究方向:摔跤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