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灵》综合主题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主题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走向与应然诉求,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性学习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近些年,经过笔者的思考与实践,尝试基于校园生态环境资源,将生命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实践环节进行整合,开展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提升的综合主题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1课程概述
  《万物有灵》综合主题课程是以生物学为主,辅以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的融合教学,以主题项目式开展学习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万物有灵》综合主题课程尝试打通基础、拓展、探究三类课程之间的联系,通过开展科普讲座、探究实验、主题活动、社会考察等方式,介绍内容丰富的植物知识,掌握植物识别的基本方法,制作形式多样的植物标本、绘制自然笔记以及撰写生态报告等,以此培养和发展學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促进个性发展。此外,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将“知识学习”与“研究学习”融一体,关注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
  2课程目标
  《万物有灵》综合主题课程的目标确定为以植物为主的通识学习、实践活动和课题研究。具体课程目标为:
  ①认识身边常见的植物,学会制作自然笔记和植物标本,初步学会生态环境调查;初步学会利用植物检索表检索未知植物。
  ②在自然笔记和植物标本制作过程中,感受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锻炼动手能力,培养艺术创作力;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学会利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③认识生命科学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意识到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感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继而尊重生命,树立珍视生命的价值观。
  3具体内容
  《万物有灵》综合主题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植物识别、自然笔记、植物标本、植物名录和课题研究几个单元(表1)。前四个单元主要是通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即由教师组织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植物的知识讲解、主题分享、展示交流等活动。课题研究则关注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植物相关课题研究活动。
  4课程实施
  4.1基于校园及周边生态资源的课程实施
  我校位于居民区内,距上海市鲁迅公园5 min路程,周边绿化环境良好,为学生提供了校外实践活动的绝佳场所,也为本课程的开展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例如,“认识身边植物”这一活动就是基于这些资源场所开展的通识学习,主要内容包括:
  ①植物猜猜猜。根据上节课学习的植物的特征,选择一种身边植物进行详细的描述,然后请其他同学根据描述找到该植物。
  ②你的名字。利用植物检索表和手机软件“形色识花”两种工具分别查找该植物的名称,通过查阅《中国植物志》验证两种方法的准确率,确认该植物的中文名和拉丁名。
  ③植物名片。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该植物的主要价值与植物文化,为其制作一张植物名片,帮助更多人认识了解该植物。
  通过“认识身边植物”这一活动,学生对植物的基本特征与识别方法从理论认识提升到了实际应用,有助于激发学习内驱力,提高学习兴趣。在查询植物名称时,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并用,有助于学生认识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植物名片的制作需要学生结合科学与艺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并为之后“自然笔记”的活动打下基础。
  4.2对标市区级活动比赛的课程实施
  上海市每年都会针对中小学生举办多种比赛,其中,生命科学类包括自然笔记、生物识别摄影、植物限时寻、生态文明小论文等多种多样的比赛内容。本课程中“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这一活动即是针对生态文明小论文这一比赛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①提出问题,通过观察校园、公园或小区内的生态环境,提出相关问题;
  ②查阅资料,针对想要研究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
  ③制定计划,针对问题及资料,制定研究计划,如利用文献分析、调查问卷、科学实验等方法:
  ④实施计划,根据研究计划完成研究;
  ⑤得出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并撰写成文在班级交流,优秀者送至青少年活动中心参赛。
  这类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参加相关市区级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后续学习展示的机会,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4.3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课程实施
  基于问题情境下的项目式学习能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例如,我校学生在六年级参观学校生命科学(科学)实验室时,对其中的液浸标本产生兴趣。基于此,笔者设计了“液浸标本原色保存探究实验”,主要内容有:
  ①学习探究实验基本步骤;
  ②教师进行实验前安全教育;
  ③学生查阅液浸标本制作方法,分析不同标本保存液在植物原色保存上的优缺点,并列出探究实验步骤,交由教师检查;
  ④采集植物标本,并完成采集记录表;
  ⑤配制不同类型保存液;
  ⑥将标本置于保存液中,并密封瓶口,在瓶身贴上标签,置于阴凉处;
  ⑦一周后,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撰写实验报告,并在班级表达交流。
  本活动以探究实验为主线,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形成科学思维,养成科学态度。同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本次探究实验,对探究性实验基本步骤和原则进一步的熟悉和学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4指向育人目标的课题评价方式
  在学期末开展展示活动与相关比赛,同时以任课教师为主,鼓励多元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着重对评价内容中涉及到的方面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是否在知识或技能的某些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拓宽或提高,如在通识学习阶段,对植物的基础知识了解是否增加,是否认识一些常见植物;对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的兴趣、爱好和潜能是否得到了开发和发展,如对植物标本和自然笔记的制作兴趣是否得到了发展;在综合能力方面是否得到了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否从生活实际中提出植物相关问题,能否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是否得到增强,是否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并完成课题中的相关内容等(表2)。
  说明:选题意义主要关注是否贴近生活与时代发展,有新意;课题设计主要关注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思路清晰、方法多样等方面;合作探究包括资料文献丰富、课题组分工科学合理等方面;交流表达主要关注学生表达是否清楚自信,内容是否全面正确,重点是否突出切题;特色亮点主要包括有明确的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形式丰富多样、媒体使用贴切等方面。
  5《万物有灵》综合主题课程的实践思考
  5.1校园环境是综合主题课程开发的基础
  综合主题课程的开设目的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而校园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可以将校园环境作为课程资源。
  生态校园环境的建设,能及时地、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对生物、地理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更有利于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校园环境的营建需要整体思考,包括一体化、开放化、生态型校园设计、信息化平台建设、低碳制度与班级文化建设三部分。校园环境可供跨学科实践课程开发的课程资源丰富。
  5.2深度学习是综合主题课程的主要特征
  综合主题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和深度学习建立的过程。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不是指简单的多学科知识的叠加,而是高于多学科知识之和,能够提升学生对多个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综合运用。深度学习即是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教学的“深度、广度和关联度”,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能够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中来回穿梭,掌握知识内容和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等。综合主题课程就是在各学科知识学习背景下,通过创设情境、实验探究、课题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由浅层知识的学习迈向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5.3学生课题是课程评价的主要方式
  综合主题课程的设计的本质是要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构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将学生的课题作为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且更能够提高学生调查、研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万物有灵》综合主题课程是一门以实验性、研究性为主题的课程,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野外调查、实验探究等等具体内容。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开展课題实践,和学生一起对如何进行研究、实验安排是否可续而合理、报告撰写是否科学清楚等等都应作为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依据。
其他文献
储层产能预测是储层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水平井测井解释主要通过常规测井曲线与导眼井常规测井曲线对比校正技术和水平井井眼轨迹与地层穿越关系进行的,尽管该方法能给开发工
基于同步参考坐标系的三相数字锁相环的动态性能取决于比例积分环节的参数设计、角频率静态偏置补偿误差及相位静态偏置补偿误差,本文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验证了三相数字
目的关于高血压疾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方法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中心管辖的高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患者。选取80例来此中心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
2017年1月1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实施,对加强野生动物保护、规范相关执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困扰基层执法的问题,现结合工作实际,就几个突出问题进行
目的分析淋病并发症改善中头孢地嗪钠联合热淋清颗粒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9月~2019年1月内有明显并发症的淋病患者60例,均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