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民:我的双机动感摄影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anzhuj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里士多德说:“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代就有的天性和本能”。我要自述的就是怎样利用双机摄影来模仿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动感世界,增添动感摄影的艺术性。
  快门按动时,相机所拍摄的世界,是否就是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摄影,是从流动的时间与空间之中撷取的一格,那些“决定性”或“非决定性”的瞬间,是将凹凸不平的三维世界平面化,而作为一种“绘画”,摄影师需要处理的不仅仅是图像中可见的部分,还需要处理不可见的部分。
  比如当我们欣赏完一段舞蹈,留在我们心中的,绝非是一两个复杂而高难度的动作,也不是结合光影而产生的美轮美奂的瞬间造型,而是一段旋律与节奏共同作用下的肢体动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是旋转的裙裾,是盈溢在舞台上的情绪。


  如何将这些繁复的意象与象征,光影的流转,渗透着情绪的肢体动作,以及不同的时空定格在一张照片上,让视觉感受到动作的过程?2013年,我从一本杂志上了解到一位叫米兰·马洛夫(Milan Malovrh)的外国摄影师利用双相机同时拍摄一个动态场景,并通过电脑合成为一张照片,营造出十分特别的动感效果。在此我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曙光。但是,短短八个字的图片说明:“双机拍摄,后期合成”,一时很难理解,是怎样拍摄,又是怎样合成?我一时没有什么头绪。也是在这时候,我读了一本书—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著作《思考,快与慢》。
  卡尼曼认为,人类大脑是有快慢两套系统共同进行工作的,快系统能够使我们对所遇到的人与事迅速地反应,慢系统则对人与事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虽然这是一本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经济问题的图书,但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如果有这么一台机架,可以同时装有一快一慢两个系统和镜头,是不是能在拍摄舞台艺术、自然风光、飞禽走兽时,让动态场景呈现出如梦如幻虚实结合的独特效果?我把丹尼尔·卡尼曼的快慢系统理念和马洛夫的双机拍摄实践结合起來。使用两台相机分别进行快速和慢速拍摄。快机只是快速定格主体,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无需考虑动作的延续性;主体的各种飘逸残影,则由慢机按照的构建想法去完成,它把快机定格后的主体动作用动感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那么,机架该怎么设计?关键是怎样能保证一快一慢的两台相机对主体同时对焦,同时工作?
  我的本职工作是机械工程师,多年职业生涯的锻炼使我具备了一定的绘图功底与动手能力。2008年开始数码摄影之后,我对摄影器材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有时甚至会把一台旧相机拆开,去观察相机的构造,理解每一个按键的功能。后来,我设计制造出了一台同时能把两台相机安装在上面且能调节中心点同时对准主体拍摄的双镜头相机装置,现已获得了国家专利,成为了专利所有权人。
  可是,当开始拍摄时我才发现,动静之间,虚实之间,刚柔之间的把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快机在完成瞬间定格的同时,其动态的过程要让慢机来呈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千变万化的动态过程,要通过慢门速度的把握来呈现,绝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摸索出来的。而且不仅要拍出来,还要在电脑上把它们合成在一起才能完美地体现动感的效果。
  经过不断实验,现在我基本掌握了对慢门拍摄速度的控制,还对图片合成有了自己的体会。从快和慢两组照片里挑出两张动作最接近的照片,先调色,后合成,根据不同的需求确定哪个相机拍摄的照片作为底图,哪个相机拍摄的照片作为上图。有时可采取局部覆盖涂抹,化整为零。我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瞬间集结于同一幅作品上时,这张静态影像作品具有某种时空的流动性;不再是被盗取的一个瞬间,而是被盗取的一段时间。那些时光轨迹的留影,是繁花绽放的过程,是展开的生命,是雕刻在时空中舞者的旋转,是命运起伏间灵魂的雀跃。或者说,我所拍摄的,并非是现实世界的“复制物”,而是“被表现的事物”本身,它构成了摄影与现实世界之间某种全新的关系,它不再是“快系统”面对事物的应激反应,而是快慢两个系统观察世界的结果。


  双机动感摄影已经显出了它的艺术魅力。我认为,慢系统的几分之一秒呈现出的画面的动感、飘逸感远比单机十几分之一秒的效果好,而且它还有快系统的千分之一秒的速度以保证清晰点。
  艺术从来不是线性发展的,摄影艺术尤甚。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执迷于传统技术的重新发掘,蛋白印相、蓝晒、小孔成像,人们试图以制作时间的延长来对抗被缩短的“从观景器取像到手持照片的时间”,并通过控制的不确定性对抗现代工业制造的摄影工具的精确性。而我,选择了另一种思路—双机拍摄动感照片,我也希望这种思路能够形成一种新的审美与摄影语言。


  评委评语:
  周民的摄影实践,再一次证明了技术手段的创新,足以推动摄影艺术价值的突破。他以自己发明的双相机拍摄装置为利器,抓取处于快速运动中的被摄物,两个镜头下一虚一实的物象,完全定格于同一幅画面,将灵动与沉滞、激越与凝炼完美统一。作品在平常中截取了非常,始于“一虚一实”,终于“亦虚亦实”,技术与艺术互为表里、彼此推进。
  周民
  1955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机械工程师,从事摄影创作近40年。获得“双机拍摄动感照片的拍摄装置”国家专利,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
其他文献
一  10月25日,一个胖嘟嘟的、身穿黑色礼服、面目模糊的男子肖像赢得了艺术界的关注。当天,这幅由人工智能创作的《埃德蒙德·贝拉米的肖像》在纽约佳士得拍出43.25万美元(约合3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比预期的1万美元高出了几十倍。  这幅画—“如果这是正确的术语”—是由一个来自巴黎的3人团体,使用“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创作”的。他们将1.5万幅创作于14至20世纪的肖像画输入“发生器”中
期刊
所谓军事摄影的决定性瞬间,笔者以为,就是在整个军事行动进行时,恰好有一个瞬间,人物、时间、地点等元素各得其所,并同时展现出特定内涵和意义的那一瞬间。那么,要想拍到集思想内涵、新闻价值、形象价值和审美价值于一身的瞬间,军事新闻摄影记者的思维层次、新闻视角、工作态度和摄影技巧缺一不可。  高度的新闻敏锐,是军事新闻摄影决定性瞬间的必要前提  抓拍“决定性瞬间”不是自然主义的有闻必录,也不是浮光掠影、走
期刊
做梦也没有想到,按快门成为了我的职业和饭碗。从1985年开始,一按就持续了30多年。  加入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之初,我从前辈们(洪克、铁矛、贺延光)那里继承了两条“铁律”:  一、当众多新闻单位的记者在一起采访拍摄时,要拿回与众不同的、有本报特色的照片。  二、当新闻现场只有你一个人采访拍摄时,要有一张比较“绝”的照片。  其实,30多年的新闻记者职业生涯,就是这两条准则始终支配着我镜头里的取舍和按
期刊
在我决定拍摄黄河并启动这项计划时,反倒觉得面对黄河,图像语言的力量是有限的,怎么拍黄河都无从诠释它的全部。  黄河气宇的深邃、宏大,是地理、人文、历史综合的赋予,这是黄河自带的有别其他江河的独有特质,多数有关黄河影像,犹如身份证“肖像”远不及“本人”鲜活、生动、有趣。拍摄黄河唯光影和构图是尊,就像拍摄身份证只求端正和辨识功能,结果可能只是拍出了那个纯自然的地理的黄河。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如果建立起
期刊
“你不了解其他的社群。既不关心他们的孩童如何玩耍,也不在乎他们在早餐和夜宵时的谈资。”  —第一位来自非洲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沃莱·索因卡(Wole Soyinka)  说起非洲,你能想到什么?  著名的非洲博客AFRICA IS A COUNTRY近期发表了一篇叫做《单一封面危险性》1 的文章,作者艾略特·罗斯(Elliot Ross)搜集了几十本有关非洲作品的封面,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以橙色日落天
期刊
自2003年创立金平影像工作室以来,我的影像多在于探索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关注一些鲜为人知、正在消失,或正在被这个世界遗忘的一些自然和人文题材。并且每一个题材一拍就是几年才能完成,好像每次都给自己选一个特别难的命题,非得真正把它读懂、参透,才会停下来。  在全球化如海啸般冲击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之时,在庞杂无序的城市化趋势之中,我们来不及思考和定位,就被一波接一波洪流冲向了另一个彼岸。我就是这样在多重
期刊
山,有着旷世清幽、博大精深的品德;水,有着浩瀚柔婉、与物无争的胸怀;仁者乐山,山可明志,智者乐水,水可清心;山与水,是庄严与灵动的碰撞,是良善与聪慧的凝聚,是静止与流动的交汇。中国的山水文化升华了中国人的生命与灵魂,演绎着自然的雄博与玄冥,传承着天地的神奇与不朽,是我在山水摄影中取之不尽的灵感之源。  山水风光摄影的核心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我看来,自然和人的关系是共生的。自然给人提供了生存的
期刊
自飞机诞生之日起,其就被人们认为是工业美学的杰出代表。在很多经典影视作品中,仅仅一个俯冲镜头,飞机之美便让人惊叹不已。事实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航空摄影是推动航空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种种限制,航空摄影近几十年来在我国一直属于小众爱好,能够近距离展现“飞机之美”的航空摄影师以及相关作品并不多见,有机会走进大众视野的则更是少之又少。  幸运的是,作为一名摄影人,我赶上了我国改革开放、经
期刊
1985年,美国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成功地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展览,人们在赞叹声中领略到了曝光分区控制法的魅力,而当时年少懵懂的我并不曾想过这位大师对于我未来人生的意义。1995年,我留学来到了美国西海岸旧金山,同年第一次来到了著名的优胜美地国家森林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当我走进安塞尔·亚当斯画廊(Ansel Adams Gallery)的那一刻起,艺术风光摄影承
期刊
大卫·戈德布拉特终其一生以摄影观照着被种族隔离铁幕深深碾压过的南非,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目睹并记录下了后殖民时代的南非青年们在一尊雕像“覆灭”的前后,展现出的对种族主义新的激进态度。另一位同时在场的年轻女艺术家赛西贝尔·梅塞桑尼则通过表演和自拍,表达了对种族隔离语境下另一批弱势群体—女性的关注和激励。无论是戈德布拉特对事件、人群和痕迹的记录,还是梅塞桑尼将自身投射于事件发生现场,都埋藏着他们对“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