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里士多德说:“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代就有的天性和本能”。我要自述的就是怎样利用双机摄影来模仿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动感世界,增添动感摄影的艺术性。
快门按动时,相机所拍摄的世界,是否就是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摄影,是从流动的时间与空间之中撷取的一格,那些“决定性”或“非决定性”的瞬间,是将凹凸不平的三维世界平面化,而作为一种“绘画”,摄影师需要处理的不仅仅是图像中可见的部分,还需要处理不可见的部分。
比如当我们欣赏完一段舞蹈,留在我们心中的,绝非是一两个复杂而高难度的动作,也不是结合光影而产生的美轮美奂的瞬间造型,而是一段旋律与节奏共同作用下的肢体动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是旋转的裙裾,是盈溢在舞台上的情绪。
如何将这些繁复的意象与象征,光影的流转,渗透着情绪的肢体动作,以及不同的时空定格在一张照片上,让视觉感受到动作的过程?2013年,我从一本杂志上了解到一位叫米兰·马洛夫(Milan Malovrh)的外国摄影师利用双相机同时拍摄一个动态场景,并通过电脑合成为一张照片,营造出十分特别的动感效果。在此我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曙光。但是,短短八个字的图片说明:“双机拍摄,后期合成”,一时很难理解,是怎样拍摄,又是怎样合成?我一时没有什么头绪。也是在这时候,我读了一本书—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著作《思考,快与慢》。
卡尼曼认为,人类大脑是有快慢两套系统共同进行工作的,快系统能够使我们对所遇到的人与事迅速地反应,慢系统则对人与事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虽然这是一本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经济问题的图书,但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如果有这么一台机架,可以同时装有一快一慢两个系统和镜头,是不是能在拍摄舞台艺术、自然风光、飞禽走兽时,让动态场景呈现出如梦如幻虚实结合的独特效果?我把丹尼尔·卡尼曼的快慢系统理念和马洛夫的双机拍摄实践结合起來。使用两台相机分别进行快速和慢速拍摄。快机只是快速定格主体,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无需考虑动作的延续性;主体的各种飘逸残影,则由慢机按照的构建想法去完成,它把快机定格后的主体动作用动感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那么,机架该怎么设计?关键是怎样能保证一快一慢的两台相机对主体同时对焦,同时工作?
我的本职工作是机械工程师,多年职业生涯的锻炼使我具备了一定的绘图功底与动手能力。2008年开始数码摄影之后,我对摄影器材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有时甚至会把一台旧相机拆开,去观察相机的构造,理解每一个按键的功能。后来,我设计制造出了一台同时能把两台相机安装在上面且能调节中心点同时对准主体拍摄的双镜头相机装置,现已获得了国家专利,成为了专利所有权人。
可是,当开始拍摄时我才发现,动静之间,虚实之间,刚柔之间的把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快机在完成瞬间定格的同时,其动态的过程要让慢机来呈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千变万化的动态过程,要通过慢门速度的把握来呈现,绝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摸索出来的。而且不仅要拍出来,还要在电脑上把它们合成在一起才能完美地体现动感的效果。
经过不断实验,现在我基本掌握了对慢门拍摄速度的控制,还对图片合成有了自己的体会。从快和慢两组照片里挑出两张动作最接近的照片,先调色,后合成,根据不同的需求确定哪个相机拍摄的照片作为底图,哪个相机拍摄的照片作为上图。有时可采取局部覆盖涂抹,化整为零。我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瞬间集结于同一幅作品上时,这张静态影像作品具有某种时空的流动性;不再是被盗取的一个瞬间,而是被盗取的一段时间。那些时光轨迹的留影,是繁花绽放的过程,是展开的生命,是雕刻在时空中舞者的旋转,是命运起伏间灵魂的雀跃。或者说,我所拍摄的,并非是现实世界的“复制物”,而是“被表现的事物”本身,它构成了摄影与现实世界之间某种全新的关系,它不再是“快系统”面对事物的应激反应,而是快慢两个系统观察世界的结果。
双机动感摄影已经显出了它的艺术魅力。我认为,慢系统的几分之一秒呈现出的画面的动感、飘逸感远比单机十几分之一秒的效果好,而且它还有快系统的千分之一秒的速度以保证清晰点。
艺术从来不是线性发展的,摄影艺术尤甚。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执迷于传统技术的重新发掘,蛋白印相、蓝晒、小孔成像,人们试图以制作时间的延长来对抗被缩短的“从观景器取像到手持照片的时间”,并通过控制的不确定性对抗现代工业制造的摄影工具的精确性。而我,选择了另一种思路—双机拍摄动感照片,我也希望这种思路能够形成一种新的审美与摄影语言。
评委评语:
周民的摄影实践,再一次证明了技术手段的创新,足以推动摄影艺术价值的突破。他以自己发明的双相机拍摄装置为利器,抓取处于快速运动中的被摄物,两个镜头下一虚一实的物象,完全定格于同一幅画面,将灵动与沉滞、激越与凝炼完美统一。作品在平常中截取了非常,始于“一虚一实”,终于“亦虚亦实”,技术与艺术互为表里、彼此推进。
周民
1955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机械工程师,从事摄影创作近40年。获得“双机拍摄动感照片的拍摄装置”国家专利,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