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都拉山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来源 :党的生活(黑龙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h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重点镇、全省文化先进镇、全省五星级乡镇……这一张张名片如果放在2012年以前的张维镇,连当地人都会认为是痴人说梦;如果说这些叫得响的名头是因文化而得来,到过张维镇的人可能都会撇嘴。
  然而,五年来,“文化引领”让这个曾经连“上下水”都没有的小镇硬是换了模样。在北林区乃至绥化市,张维镇的变化被称为“红都拉山现象”,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居民缺少必要的文化活动场所,抱怨多;乡镇发展面临征地拆迁,矛盾多;农村空心化严重,不和谐因素多。”时任张维镇党委书记、如今的北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姚振良这样概括张维镇当年的境况。
  而“三多”困境导致的全镇上下精气神不足,更是拖住了张维镇发展的步伐。如何破解“三多”难题,提振全镇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一个契机给了张维人以启迪。
  原名“红石砬子”的红都拉山,在镇党委挖掘历史遗存和故事传说后,从一个不知名的山头儿一跃成为绥化市近郊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让山脚下西十一村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让人们看到了文化的力量。
  这个契机点燃了张维镇党委推进文化引领工作的决心,并将“一体两翼”作为文化引领工作的重要支撑。“一体”,就是以“党支部+歌舞乐团”为主体,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的同时,激发全镇人民昂扬的精神状态。“两翼”,“一翼”是建设文化广场,夯实文化引领的基础;“一翼”是创作镇歌、定期出版镇刊,打造全镇人民的“文化家园”。
  文化引领的工作千头万绪,其中“最得法”、最有用的当属“党支部+歌舞团”。
  2012年3月,张维镇党委整合全镇的歌舞乐团。整合后的歌舞团统称“红都拉山歌舞团”,自愿加入的社区歌舞团、村歌舞团则为“红都拉山歌舞团代表队”。张维镇文化站站长张晓军告诉记者:“镇党委还在歌舞团成立了党支部,目的就是在提高创作、表演水平的过程中,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振精气神。”熟悉文化工作的张晓军,被选举为这个由干部党员和农民党员组成的党支部的书记。
  “党支部+歌舞团”的效应迅速体现在比赛成绩中。成立一年,歌舞团便在“舞动龙江”广场舞比赛中拿了第五名,如今更成为绥化市民间文化活动中的“常胜军”。“镇党委的资金支持和各类比赛,增强了我们张维人的荣誉感、大局观。”歌舞团党支部委员王国喜感慨地说。
  文化的力量在张维镇的2013年小城镇建设中得到了充分释放,化为如今的主干道东路商铺林立、宽阔整洁。“以前,东路违章建筑多。搞小城镇建设就要拆违,但居民普遍不配合,矛盾最集中、最多发,而拆违工作一旦中断,小城镇建设就难以为继。”歌舞团党支部委员卞树国介绍。一个居民因为对补偿标准不满意,一直反对拆迁,并带动周边的几户人家一同抵制拆迁。眼看小城镇建设的步伐被拖缓,卞树国主动请缨,加入拆违调解队伍。“做邻居这么多年,也没踏进过他家门这么多次。”最终,在家长里短的交流中,卞树国做通了邻居的工作,助力东路拆迁突破了瓶颈。
  制定农村彩礼标准、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调解邻里间各类矛盾……在关乎张维镇发展的每一幕里,歌舞团党支部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主体突出,讓张维镇的“两翼”建设实现了突破。自2012年始,镇址和9个村建起11个活动广场,每个广场的面积都不小于8000平方米。与此同时,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书画展、体育赛事、歌舞比赛,让“文化站的门槛都快被踩平了”;纸墨飘香的镇刊《红都拉山》,成了张维人抒怀的精神空间,营造了崇尚文化、崇尚阅读的学习氛围;张维小学校园里传出的《张维之歌》,述说着小镇的过去、畅想着小镇的未来……
  “文化引领激发了群众的责任感和激情,也促使乡村干部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服务和发展上。”镇党委书记杨琦林感慨道,“人心向上,是我们取得每一项成绩的推动力,也是‘红都拉山现象’的根源所在。”
其他文献
随着研究界对现代文学中异域因素的日益重视,“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文学”这一主题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因此,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著述也在逐步增长之中。20世纪90年代以前,此类论著较为星散,而此后则有较为集中的展示。因此,本文拟就对近二十多年的相关著述进行介绍和讨论,以期对该论题的深化研究提供一个初步的索引。  一、近20年相关著作述略  据笔者统计,1995年至今,国内学者共出版了9部以“基督教与中国现代
期刊
“校园诗人”曾经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文学现象。一大批充满浪漫诗情的年轻人,那些在刚刚恢复高考而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的群体,以诗歌形式表达着那一代人的激情和思考。至今,已近40年过去。当年的这一代诗人们,如今大多情况又如何呢?徐芳应该是最为典型的一位。徐芳作为一位女性诗人,从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走过来,从80年代红极一时的校园诗人走来,至今一直在写,到为人妻,为人母,到作为社会职责的承担者。
期刊
自从陈忠实1965年发表第一篇散文《夜过流沙河》以来,他结集出版的散文已达十余册。他在散文中讲述着他的生活、他的亲身体验,以自己深厚的艺术素养和舒缓的话语,叙述着他对生活的理解、对文学的热爱。诚如弗洛姆所言:“没有爱,人类一天也不能生存。”(1)对文学痴迷让陈忠实“每当在生活中受到冲击,有了颇以为新鲜的理解,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哲理的时候,强烈的不可压抑的要求表现欲念,就会把以前曾经忍受过的痛苦和寂寞
期刊
作为战争状态的抗战早已结束,但抗战仍是一场场远没停止的较量与拷问,从政治博弈、民间质证、学术研讨到文艺表现,抗战均渗透进了我们的当代史。很多作家把他们的史诗情结、个人想象和思想内蕴带入了抗战历史的天空,当这类作品在纪念年份扎堆时,我们阅读的期待会变得更加挑剔。随着岁末雾霾的扩散和寒潮的自北向南,我读到了熊育群关于抗战的长篇新作《己卯年雨雪》,随心而生的是雨雪交织中的沉痛与抽思,心结微情以陈词如下:
期刊
“要不断与时俱进,推动巡视向纵深发展,探索市县巡察,完善巡视工作网络格局。”习近平總书记对强化党内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出的新要求,为开展市县巡察工作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省区市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中央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市县巡察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巡视巡察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安排、一体推进,初步确立了协调发展、同步规范、互为补充的巡视巡察监督格局,形成鲜
期刊
一个热血青年,一颗中国心,一身英雄胆,闯进被日寇派来镇壓百姓的伪军连连部,慷慨陈词,讲到激昂处泪流满面,令伪连长及其部下哑口无言。  提起磐石游击队队长孟杰民,笔者眼前就是这样一幅场景。  牺牲时只有21岁的孟杰民,以及在他牺牲十天后战死的磐石游击队政委初向辰、继任队长王兆兰,原来都是磐石县中学学生。王兆兰和初向辰比孟杰民大两岁。九一八事变后,他们几乎参加了磐石地区所有的反日活动。而作为黑土地上最
期刊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之后,新一届省委以作风建设破题开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省直机关开始,突出问题导向,集中开展作风整顿。此后,各地也相继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安排部署相应工作。  在开展作风整顿工作中,伊春市聚焦问题,细化标准,强化整饬,在思路、措施、載体上有许多独到之处。为探究其样本意义,本刊记者专访了伊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冯伟泉。  本刊记者:冯部长,您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坚持把改进
期刊
在读了许多花拳绣腿、观念先行在空中飘舞的小说之后,再读2015年作为三晋百部长篇小说文库之一种出版的“70后”作家浦歌的新作《一嘴泥土》,无疑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是一部生成于底层人生现实泥土并把读者从时尚幻觉中警醒,恢复读者人生记忆的小说,是一部对底层写作有所突破的小说(虽然突破这词在今天文坛因为过于轻易使用而流于泛滥不再为读者所相信),也是一部于当今文坛有着某种警示意味的小说。  1927至
期刊
伊春市委副书记、铁力市委书记王立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作风整顿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市的行政服务中心已经实现涉企涉民审批事项“一站式”办理,但企业和群众办事时还是经常反映窗口部门办事效率不高。因此,在作风整顿工作中,我市以“五个好作风”为工作标准,大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各部门把开展作风整顿与便企利民紧密结合起来,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理时限,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快办事。从实践来看,
期刊
2017年1月27日,农历除夕的央视春晚哈尔滨分会场上,一场“惊、险、奇、美”的冰上杂技演出惊艳了全国观众。行云流水般的冰上演绎,迅速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参加此次演出的,是来自黑龙江省杂技团有限公司的年轻演员们。可谁能想到,就在四年前,这个杂技团连一个会滑冰的人都没有,甚至连一出像样的节目都拿不出。  短短四年,省杂技团褪去事业单位的“外衣”,成功转型为在市场上破浪远航的文化企业,犹如一只独具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