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非虚构写作重新成为一股热潮。它以真实性相号召,激发了人们对于广阔世界的无限好奇。在讨论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时,我们不得不面对小说与现实的严峻关系。就此来说,虚构作家显然承受着诸多质疑。一个流行的说法便是,“日常事件的动人性已走到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去了”[1]。确实如此,面对非虚构作品,人们会陡然发现,它比虚构类作品更具有震撼力。尽管文学理应比现实更集中,更具有典型意味,但不得不承认,人们容易将对虚构文学的不满,转移到对非虚构文学不切实际的期待上。
时下的非虚构写作,可以让每个人都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便让写作成为一件更普遍的事情。比如独立的网络非虚构平台“真实故事计划”,就把“全民非虚构写作”放在了首位,意思是让“有一定采访能力和故事结构能力的人,都能进行非虚构写作”[2]。它甚至比网络文学更加简单,门槛更低。在这个意义上,相当多的研究者将此称为“写作的民主化”,即“让写作不再仅仅是文学作家们的专利,而是一切普通写作者的权利”。它让人得以探查那些“不可见的人群”,倾听他们“没有声音的言语”。[3]
2015年,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更是为非虚构写作的热潮推波助澜。她的代表作《二手时间》堪称“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在这部书中,作者让普通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用最普通的材料,编织出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让人们听到“社会主义大戏所有参与者的真实讲述”。诺贝尔文学奖给她的授奖词是:“她的复调写作,成为我们时代里苦难与勇气的一座纪念碑。”[4]
非虚构写作具有一种杂糅的品质,它可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可以是报告文学、纪实小说,也可以是田野笔记、口述报告、历史散文、深度调查,甚至是旅行日记、人物传记等等,当然也可以是网络非虚构写作中最常见的新闻特稿。非虚构写作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拥有巨大的包容性,可以不断扩展自己的边界,将不同文体熔为一炉。
网络非虚构写作显然继承了这一巨大的优点,我们常见的微信公众号写作,便也是各种文体杂糅的结果。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属于今天个人专栏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阅读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以及微信用户的急剧增加,公众号写作中各式各样的“爆款”文章层出不穷,这里的内容当然也是五花八门。
大量的网络非虚构写作,其实脱胎于传统媒体中的特稿写作。比如《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都是以特稿闻名;而《人物》《传记文学》《炎黄春秋》《南方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也都有此类文章。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人物》。该刊现任主编由原《新京报》深度报道部副主编、《每日人物》执行主编张寒出任,杂志定位于“报道重要人物,细微到每个表情”,奉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价值观。在融媒体平台下,传统媒体人“内容为王”、贵在深耕的严肃态度,与网络平台敏锐的时效性和需求意识,能够最大限度地形成互补态势。
另外就是大型网络平台纷纷设置的非虚构写作工作室。比如,业内有着“非虚构教父”之称的李海鹏最近几年从“ONE工作室”转战“故事硬核”,便是工作室团队向大型公司平台靠拢的结果。而《GQ智族》和《时尚先生Esquire》两大男刊旗下也都拥有特稿团队。另外腾讯新闻有“谷雨实验室”,网易新闻有“人间工作室”,搜狐新闻有“极昼工作室”。这些职业创作团队,凭借敏感的新闻触觉,以及与商业平台的深度合作,在业界赢得了良好口碑。这些专业团队对于非虚构写作有着极为明确的定位,比如腾讯副总编杨瑞春在与李海鹏创办“腾讯谷雨”时就认为,“非虚构作品应关注现实议题和公共利益,触达大众圈层的范围,同时注重叙事质量”[5]。这些几乎成为今天网络非虚构写作的基本共识。
当然,更多的还是一些个体写作者,类似于民间的“发烧友”,他们以自己颇为“民科”的方式写作,却也无比热情和执着。比如2019年,随着吴谢宇被逮捕归案,此前沸沸扬扬的“北大吴谢宇弑母案”重新引起关注,而微信公众号“没药花园”写于2017年的案情分析文章也顺势被人“挖”出,由此带“火”了这个专注写悬疑推理的非虚构专栏作者。此后,作者接连发表了互联网世界广受关注的“朱令案”的案情分析,不仅让这个案件再次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位“80后”女作家。
“没药花园”原名何袜皮,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系,目前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由于何袜皮此前一直从事推理悬疑类小说创作,甚至还小有名气,所以她的文章往往具有小说家的文笔、新闻从业者的敏感以及人类学家对于人性的深入体察,这为她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吴谢宇案之外,“没药花园”的作品极为广泛,如《寻找章莹颖》聚焦的便是震惊中外的“章莹颖案”。由于文章写于案发两年后,凶手贝恩特·克里斯滕森被判终身监禁,事情已经真相大白,所以她将写作重心放在讨论凶手的性格、作案动机和手段上。尽管她有很多文章都摆脱不了“蹭热度”的嫌疑,但也能成功启发读者对案件背后隐情的关注。当然,受制于个人精力和追踪条件,许多案件缺乏深入调查的资源,这使得她搜集材料只能局限于既有新闻报道或当事人的现成采访。这种依赖“二手资料”的探案方式无疑显得比较“民科”,主观臆断成分较多,所以也經常会出现自我否定的情况。尽管如此,她总体上专注于探寻幽暗人心的风格,还是令人印象深刻。
关于这种案情分析类的非虚构写作的商业前景,“没药花园”其实也给我们提供了足够启示。值得一提的是,她最近那篇《彭加木罗布泊失踪案》,其中的“分析篇”尝试了微信付费阅读。尽管这里的微信付费阅读,其实更像是公众号平台为了招揽原创写作而做的一种姿态,因为其收益甚至远不及目前广泛采用的广告投放所得,但这种姿态其实充分显示了这类写作蕴含的广阔市场前景。2019年,根据“没药花园”“爆款”文章集结而成的非虚构作品集《没药花园:十五个绝对真实的案件》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里的“看点”在于人类学博士、百万级热门微信公众号以及关于那些悬而未决的罪案与谜团的深入分析。该书的出版成功引起了通俗阅读市场的广泛关注,这当然也为公众号写作的迅速“折现”提供了一个具有启示性的案例。 然而,对于多数公众号平台来说,此类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何在?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市场前景?这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曾经有一段时间,非虚构写作独立团队风起云涌,大家都执意认为影视改编的巨大收益就在眼前。比如当时,杜强的“爆款”红文《太平洋大逃杀》就被乐视影视公司百万高价购入,后续《中国版飞越疯人院:密谋十七年的逃亡》《黑帮教父最后的敌人》等作品也纷纷被高价收购。这无疑是非虚构作平台的最佳商业模式,也极大地刺激了非虚构写作的热潮。但也必须承认,这种成功的示范效应,也形成了某种程度的误导,即人们会由此幻想任何“爆款”都能“折现”成影视改编的百万版权。殊不知,这些可遇不可求的案例其实难以复制。尤其是在影视业整体低迷的今天,“热钱”疯狂扫购IP的时代已然不在。这里还存在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非虚构故事,其版权如何界定?这显然存在着法律的模糊地带。如业内人士所指出的,不明晰的版权问题,确实是非虚构写作商业化进程中的一大阻碍。事实上,现实中不乏影视公司直接绕开非虚构作者,而向故事当事人联络改编权的案例。
在影视圈基于利益与个人隐私的纠纷越来越多的今天,为了避免后续影视作品出现侵权的情况,影视公司通常会直接委托当事人审稿,力求得到当事人的首肯。而有些非虚构写作为图方便其实并没有得到采访对象的全部著作权和改编权,据此直接改编无疑会带来诸多隐患。另外,非虚构故事与成熟的影视剧本也相去甚远,剧本改编显然还得另起炉灶。这便使得非虚构作品的价值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影视公司会绕开非虚构作品转而与当事人接洽,在拿到故事改编权之后直接交给成熟的编剧团队。在他们看来,故事写作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而素材本身才是最关键的,这也省去了诸多麻烦。
中国的非虚构作者希望像杜鲁门·卡波特那样,写出伟大的非虚构作品《冷血》,而影视圈也可以像好莱坞的惯常操作那样,将《冷血》改编成一部优秀的电影。这当然是电影和非虚构写作的双赢,毕竟,非虚构作者虽然没有职业编剧那么专业,但他们显然更具“独特气质”。这也是有些时候,那些“从生命里拿出来的真实故事”能比套路化的故事更能够打动人的地方。然而,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尽管不乏成功的案例,比如《我不是药神》《滚蛋吧!肿瘤君》等,但我们需要注意的现实情况在于,非虚构写作在影视剧本的转化道路上目前还十分粗放,一种成熟的影视价值转化的商业架构还没有建立起来。
非虚构平台的商业困局,不断引起业内人士的严肃探讨。最近,界面传媒旗下的“正午故事”团队宣布解散,这更加意味着依靠影视改编幻想大规模盈利的时代还远未到来。“正午故事”的口号是“用故事凝视时代”,由此而记录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故事。然而,由于缺乏合理的商业规划,他们更像一个松散的同人组织,或者是一个随心所欲的笔会。而在解散之时令人风闻的专栏作家淡豹的“洗稿”风波,也提醒我们注意非虚构写作中的版权保护问题。故事作为“开放素材”属于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的获取限度如何界定?尤其是有些事件甚至形成了舆论热点,那么故事改编的原创性如何把控?作者的独创性如何体现?这一直是个大问题。另外就是敏感题材的审查问题。由于非虚构写作的内容审查,许多选题的纸质出版都极为艰难,也严重制约了此类写作的市场前景。
当然,我们也不用为非虚构写作的商业前景过分悲观。比如,雷磊的“真实故事计划”就没有把希望完全放在并不靠谱的影视改编上,而是致力于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与知名品牌合作,做一些变相“软文”的工作;二是为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定制内容服务。这无疑是对非虚构写作商业前景的有益探索。对于更多的写作者来说,就算目前还没法为影视的繁荣做出直接贡献,但丰富一下图书市场总是可以的,就像“没药花园”所做的那样。更何况,流量和广告收益亦很可观。当然,至于说到职业写手的大追求,除了要自身努力,写出优秀作品之外,他们还得祈求一点好运气。
参考文献:
[1][美]约翰·霍洛韦尔:《非虚构小说的写作》,仲大軍、周友皋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3页。
[2]克里斯唐:《“ONE实验室”团队解散,这还是非虚构写作者最好的时代吗?》,微信公众号“36氪”,2017年10月10日。
[3]徐刚:《虚构性的质疑与写作的民主化—非虚构写作漫议》,《当代文坛》2019年第1期。
[4][白俄]S.A.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吕宁思译,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封面。
[5]施展萍:《谷雨奖:让优秀非虚构作品被更多人看见》,微信公众号“DOCO热纪录”,2019年4月24日。
(作者单位:中信出版集团编审室)
时下的非虚构写作,可以让每个人都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便让写作成为一件更普遍的事情。比如独立的网络非虚构平台“真实故事计划”,就把“全民非虚构写作”放在了首位,意思是让“有一定采访能力和故事结构能力的人,都能进行非虚构写作”[2]。它甚至比网络文学更加简单,门槛更低。在这个意义上,相当多的研究者将此称为“写作的民主化”,即“让写作不再仅仅是文学作家们的专利,而是一切普通写作者的权利”。它让人得以探查那些“不可见的人群”,倾听他们“没有声音的言语”。[3]
2015年,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更是为非虚构写作的热潮推波助澜。她的代表作《二手时间》堪称“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在这部书中,作者让普通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用最普通的材料,编织出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让人们听到“社会主义大戏所有参与者的真实讲述”。诺贝尔文学奖给她的授奖词是:“她的复调写作,成为我们时代里苦难与勇气的一座纪念碑。”[4]
非虚构写作具有一种杂糅的品质,它可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可以是报告文学、纪实小说,也可以是田野笔记、口述报告、历史散文、深度调查,甚至是旅行日记、人物传记等等,当然也可以是网络非虚构写作中最常见的新闻特稿。非虚构写作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拥有巨大的包容性,可以不断扩展自己的边界,将不同文体熔为一炉。
网络非虚构写作显然继承了这一巨大的优点,我们常见的微信公众号写作,便也是各种文体杂糅的结果。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属于今天个人专栏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阅读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以及微信用户的急剧增加,公众号写作中各式各样的“爆款”文章层出不穷,这里的内容当然也是五花八门。
大量的网络非虚构写作,其实脱胎于传统媒体中的特稿写作。比如《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都是以特稿闻名;而《人物》《传记文学》《炎黄春秋》《南方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也都有此类文章。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人物》。该刊现任主编由原《新京报》深度报道部副主编、《每日人物》执行主编张寒出任,杂志定位于“报道重要人物,细微到每个表情”,奉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价值观。在融媒体平台下,传统媒体人“内容为王”、贵在深耕的严肃态度,与网络平台敏锐的时效性和需求意识,能够最大限度地形成互补态势。
另外就是大型网络平台纷纷设置的非虚构写作工作室。比如,业内有着“非虚构教父”之称的李海鹏最近几年从“ONE工作室”转战“故事硬核”,便是工作室团队向大型公司平台靠拢的结果。而《GQ智族》和《时尚先生Esquire》两大男刊旗下也都拥有特稿团队。另外腾讯新闻有“谷雨实验室”,网易新闻有“人间工作室”,搜狐新闻有“极昼工作室”。这些职业创作团队,凭借敏感的新闻触觉,以及与商业平台的深度合作,在业界赢得了良好口碑。这些专业团队对于非虚构写作有着极为明确的定位,比如腾讯副总编杨瑞春在与李海鹏创办“腾讯谷雨”时就认为,“非虚构作品应关注现实议题和公共利益,触达大众圈层的范围,同时注重叙事质量”[5]。这些几乎成为今天网络非虚构写作的基本共识。
当然,更多的还是一些个体写作者,类似于民间的“发烧友”,他们以自己颇为“民科”的方式写作,却也无比热情和执着。比如2019年,随着吴谢宇被逮捕归案,此前沸沸扬扬的“北大吴谢宇弑母案”重新引起关注,而微信公众号“没药花园”写于2017年的案情分析文章也顺势被人“挖”出,由此带“火”了这个专注写悬疑推理的非虚构专栏作者。此后,作者接连发表了互联网世界广受关注的“朱令案”的案情分析,不仅让这个案件再次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位“80后”女作家。
“没药花园”原名何袜皮,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系,目前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由于何袜皮此前一直从事推理悬疑类小说创作,甚至还小有名气,所以她的文章往往具有小说家的文笔、新闻从业者的敏感以及人类学家对于人性的深入体察,这为她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吴谢宇案之外,“没药花园”的作品极为广泛,如《寻找章莹颖》聚焦的便是震惊中外的“章莹颖案”。由于文章写于案发两年后,凶手贝恩特·克里斯滕森被判终身监禁,事情已经真相大白,所以她将写作重心放在讨论凶手的性格、作案动机和手段上。尽管她有很多文章都摆脱不了“蹭热度”的嫌疑,但也能成功启发读者对案件背后隐情的关注。当然,受制于个人精力和追踪条件,许多案件缺乏深入调查的资源,这使得她搜集材料只能局限于既有新闻报道或当事人的现成采访。这种依赖“二手资料”的探案方式无疑显得比较“民科”,主观臆断成分较多,所以也經常会出现自我否定的情况。尽管如此,她总体上专注于探寻幽暗人心的风格,还是令人印象深刻。
关于这种案情分析类的非虚构写作的商业前景,“没药花园”其实也给我们提供了足够启示。值得一提的是,她最近那篇《彭加木罗布泊失踪案》,其中的“分析篇”尝试了微信付费阅读。尽管这里的微信付费阅读,其实更像是公众号平台为了招揽原创写作而做的一种姿态,因为其收益甚至远不及目前广泛采用的广告投放所得,但这种姿态其实充分显示了这类写作蕴含的广阔市场前景。2019年,根据“没药花园”“爆款”文章集结而成的非虚构作品集《没药花园:十五个绝对真实的案件》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里的“看点”在于人类学博士、百万级热门微信公众号以及关于那些悬而未决的罪案与谜团的深入分析。该书的出版成功引起了通俗阅读市场的广泛关注,这当然也为公众号写作的迅速“折现”提供了一个具有启示性的案例。 然而,对于多数公众号平台来说,此类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何在?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市场前景?这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曾经有一段时间,非虚构写作独立团队风起云涌,大家都执意认为影视改编的巨大收益就在眼前。比如当时,杜强的“爆款”红文《太平洋大逃杀》就被乐视影视公司百万高价购入,后续《中国版飞越疯人院:密谋十七年的逃亡》《黑帮教父最后的敌人》等作品也纷纷被高价收购。这无疑是非虚构作平台的最佳商业模式,也极大地刺激了非虚构写作的热潮。但也必须承认,这种成功的示范效应,也形成了某种程度的误导,即人们会由此幻想任何“爆款”都能“折现”成影视改编的百万版权。殊不知,这些可遇不可求的案例其实难以复制。尤其是在影视业整体低迷的今天,“热钱”疯狂扫购IP的时代已然不在。这里还存在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非虚构故事,其版权如何界定?这显然存在着法律的模糊地带。如业内人士所指出的,不明晰的版权问题,确实是非虚构写作商业化进程中的一大阻碍。事实上,现实中不乏影视公司直接绕开非虚构作者,而向故事当事人联络改编权的案例。
在影视圈基于利益与个人隐私的纠纷越来越多的今天,为了避免后续影视作品出现侵权的情况,影视公司通常会直接委托当事人审稿,力求得到当事人的首肯。而有些非虚构写作为图方便其实并没有得到采访对象的全部著作权和改编权,据此直接改编无疑会带来诸多隐患。另外,非虚构故事与成熟的影视剧本也相去甚远,剧本改编显然还得另起炉灶。这便使得非虚构作品的价值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影视公司会绕开非虚构作品转而与当事人接洽,在拿到故事改编权之后直接交给成熟的编剧团队。在他们看来,故事写作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而素材本身才是最关键的,这也省去了诸多麻烦。
中国的非虚构作者希望像杜鲁门·卡波特那样,写出伟大的非虚构作品《冷血》,而影视圈也可以像好莱坞的惯常操作那样,将《冷血》改编成一部优秀的电影。这当然是电影和非虚构写作的双赢,毕竟,非虚构作者虽然没有职业编剧那么专业,但他们显然更具“独特气质”。这也是有些时候,那些“从生命里拿出来的真实故事”能比套路化的故事更能够打动人的地方。然而,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尽管不乏成功的案例,比如《我不是药神》《滚蛋吧!肿瘤君》等,但我们需要注意的现实情况在于,非虚构写作在影视剧本的转化道路上目前还十分粗放,一种成熟的影视价值转化的商业架构还没有建立起来。
非虚构平台的商业困局,不断引起业内人士的严肃探讨。最近,界面传媒旗下的“正午故事”团队宣布解散,这更加意味着依靠影视改编幻想大规模盈利的时代还远未到来。“正午故事”的口号是“用故事凝视时代”,由此而记录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故事。然而,由于缺乏合理的商业规划,他们更像一个松散的同人组织,或者是一个随心所欲的笔会。而在解散之时令人风闻的专栏作家淡豹的“洗稿”风波,也提醒我们注意非虚构写作中的版权保护问题。故事作为“开放素材”属于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的获取限度如何界定?尤其是有些事件甚至形成了舆论热点,那么故事改编的原创性如何把控?作者的独创性如何体现?这一直是个大问题。另外就是敏感题材的审查问题。由于非虚构写作的内容审查,许多选题的纸质出版都极为艰难,也严重制约了此类写作的市场前景。
当然,我们也不用为非虚构写作的商业前景过分悲观。比如,雷磊的“真实故事计划”就没有把希望完全放在并不靠谱的影视改编上,而是致力于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与知名品牌合作,做一些变相“软文”的工作;二是为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定制内容服务。这无疑是对非虚构写作商业前景的有益探索。对于更多的写作者来说,就算目前还没法为影视的繁荣做出直接贡献,但丰富一下图书市场总是可以的,就像“没药花园”所做的那样。更何况,流量和广告收益亦很可观。当然,至于说到职业写手的大追求,除了要自身努力,写出优秀作品之外,他们还得祈求一点好运气。
参考文献:
[1][美]约翰·霍洛韦尔:《非虚构小说的写作》,仲大軍、周友皋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3页。
[2]克里斯唐:《“ONE实验室”团队解散,这还是非虚构写作者最好的时代吗?》,微信公众号“36氪”,2017年10月10日。
[3]徐刚:《虚构性的质疑与写作的民主化—非虚构写作漫议》,《当代文坛》2019年第1期。
[4][白俄]S.A.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吕宁思译,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封面。
[5]施展萍:《谷雨奖:让优秀非虚构作品被更多人看见》,微信公众号“DOCO热纪录”,2019年4月24日。
(作者单位:中信出版集团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