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婚?想想就觉得可怕,眼见着我爸我妈折腾这许多年,最后还不是离了;
别跟我谈责任感,男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不如游戏人间好了;
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周遭那些千方百计想结束我独身生活的人;
不要孩子,就不要,为什么,我就一孩子;
年龄小的不靠谱,只爱爸爸型的男人(或妈妈型的女人);
遇到挫折老想和人拼个鱼死网破——不如打一架算了!对,这就是我和恋人吵架时最常涌起的心情。有^管这叫暴力倾向。……
以上诸项感情不耐受综合症,你占了几条?
假设你举双手双脚赞成以上全部——也即你为感情不耐受综合症之重度患者,我还是要说,亲爱的,这不怪你,谁叫你是单二代。
BUT,请你站起来!
据中国民政部门统计,1980年中国离婚家庭为34.1万户,1990年为80万户,2000年为121万户,2003年为133.1万户,2005年为161.3万户,离婚人数呈逐级递增趋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拨离婚潮中各奔东西的父母们留下一批残次婚姻的附产品——“单二代”,如今,他们早已达到适婚年龄,有的正处于恋爱阶段,有的已然步入婚姻。
他们,却似乎走入了一个上一辈人经历过的怪固,重复着诅咒般的创痛。
单二代,站不起来很无奈。
哥不是寂寞因为有寂寞陪着哥
罗杰,舅,31岁
好吧,我承认我是很多人眼中典型的花花公子:阅人无数,也甩人无数。打18岁那年率先偷尝禁果后女友走马灯似地“换届”,好友笑我比学生会主席还累。
不是不想定下来,可每次一到“确定关系”或者“结婚”这样的紧要关头,我就像晚潮一般想退。
爸妈很早就离婚了。父亲常年在外,我很小的时候就见过母亲带各式各样的男人回家。她以为我不懂,我只是懒得去问。我讨厌那些男人,也讨厌我母亲,可是我从不说出来。打架、早恋、逃学……我用这种方式折磨母亲,也折磨着我自己。
高三那年我努了一把力,竟然考上大学,这让我自信心爆棚。后来我发现周围人,尤其是女人,看我的眼光变了——我从混混变成读书不错、还有点痞气的坏男人,成了女人最想征服的男友。
是的,男友。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成为某个女人的老公一那太惨了,我不允许自己像父亲那样,落得被女人戴绿帽子的下场。
31岁,夜店歌手,说我不务正业也好家教不良也罢,总之我没精力也没心情好好过日子……基本上,性和爱情对我来说早就不算稀缺资源。我最多能接受和一个宜家宜室的女人享受平淡是真的生活。结婚々还是免了吧。
专家扶你站起来:
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么无奈:虽然你贵为“女人最想征服的男友”,但对征服者却毫无兴趣,更可怕的是,这是一个无聊多于无趣的世界。如果一个男人连征服女人的心都没了,假以时日,一定会被自己无聊死。
当然啦,现在日子还是蛮有趣的。男人三十一枝花,更何况您的职业还能让您夜夜笙歌一阵子。不过,您能保证,是一辈子吗?
控制不住打我儿子
从我懂事起,家里就很少消停过。父母是相亲认识的,在我看来,相亲是大男大女迫于无奈把各自条件摆上桌面谈婚嫁生意,只差脱衣服检验性能力了。目的明确,效率也高,然而少了本能的爱的吸引,脆弱得不堪一击。
事实证明,我是对的。父母离婚前,一半时间在打骂中度过,而我成了那一幕幕暴力场景的最直观目睹者。最后,控制不住暴力的手伸向了我的身上。一次父母吵完架半夜了,我饿了去厨房找东西吃,父亲突然冲到我面前恶狠狠地吼:这么晚了还不赶快睡觉!说完一耳光扇过来,我半边脸都肿了。这一幕,至今难忘。
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挨的打太多,我总管不了儿子,缺乏耐心,每次他有事情做错,我就想动手。
一次儿子在公共场合大吼大叫,我控制不住狠打了他一顿,周围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仿佛我是个怪物。其实打完他我心里也很后悔,他还那么小……我觉得我病了,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专家扶你站起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暴力真的会遗传的。
可怕的是暴力的种子不分种族,不分国度,不分男女,生长于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但为什么有的人打得下手有的人打不下手?这其实是一个自控能力的问题。惯用暴力的父母教会小孩用打人解决问题。遗传就这么来的。
其实所有指向自控的能力都十分明确,不管你是戒烟戒酒戒打人,要诀就在一个“忍”字。说起来很简单,就看你忍得住忍不住了。
鉴于该母亲生了个儿子,另一个方法是具体计算一下打人的成本与代价:如果18年后你仍有把握能打赢你儿子并且还能靠这个方法让他听话,那也可以继续打下去。
不是我不想嫁,只是他不像我爸
小正,女,28岁
据统计,英国单亲家庭10年里每年增加8倍,每3个孩子就有一个孩子是单二代;美国每5个孩子就有两个是单二代;冰岛单二代占新生儿总数比例最高。3个新生儿就有两个是单二代。
我是没体会过父爱的孩子。父亲在我10岁那年就过世了,从小我就对长相慈祥有爱心的叔伯们有好感。最喜欢的明星是西恩·潘,因为他在《我是山姆》里塑造了一个无条件爱女儿的智障父亲形象,好几次我捂在被窝里淌泪,幻想他是我爸爸。
大学时我谈了一个年纪相仿的男友,交往没几个月就分了,因为他不能每天都陪在我身边。而我特别喜欢有人围着我转的感觉。我小时候,妈妈要养家,经常把我独自锁在房里,长大后我特别害怕孤独和寂寞。
23岁那年,我爱上了比我大15岁的他。他离过婚,并且有一个9岁的女儿。我妈妈强烈反对这段感情,说我不要脸,好好的黄花闺女跑去做人家继母。但我这人挺倔的,认定了的事一头牛也拉不回来,就这么栽进去5年。
最后我才发现,山盟海誓敌不过一颗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心——他不愿意再耍孩子。这怎么可能?我当然想拥有一个和他的结晶。于是我疯狂地为此大吵,甚至摔东西,只为他能同意我的条件和我结婚。一次争吵后,他突然冷漠地看着我,说:分手吧,我不愿和一个孩子结婚,更不愿意养两个孩子!
以前不论我怎么无理取闹他都包容我哄我,我以为那是无限的。我觉得他应该无限,因为他总是像父亲宽容女儿般宽容我,但是我错了。
这样的我,耗费了5年光阴,却落得大龄剩女的下场。
专家扶你站起来:
你的问题是,世界上还存不存在另一个西思·潘,抑或说,电影外还有没有另一个山姆爸爸——著名影星西恩·潘深入角色内心并十分细腻地表达出了一个父亲执著的爱。但我怀疑,你周围的男人恐怕既没有潘老师那么好的演技,也没有山姆爸爸那么稳定的耐心。
为什么?毕竟你是谈恋爱、找老公。不是找爹。谁没见过大爷啊,谁也不愿当孙子不是?别说恋人了,就是帝爹,也不可能无限包客你。
本刊建议女青年恋爱时不要先在内心画“未来丈夫的画像”,如30岁以上、体健貌端、气质类父,等等。现代社会的感情越来越奇怪了,人类竟然往往不爱一个具体的人,而去爱某种抽象的特质,某个虚幻的偶像。这件事是很值得警惕的。这些单二代站了起来乐坛天王周杰伦看到今天自信满满的国语歌坛小天王周杰伦,相信你不会想到他也曾是一个自卑的单亲小孩吧。孤独、内向、寡言、叛逆……单亲小孩的特质在Jay身上表现特别明显,虽然他否认《爸,我回来了》这首歌写的是他自己的经历,但那种情绪却是非亲身体验而无法感受的。
不过,杰伦的妈妈对他的成长一直都很负责,除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之外,还让他学习各种乐器,令他对音乐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可以说,如果没有妈妈,就没有今天的周杰伦。
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
他22岁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冠军,是国际象棋史上的奇才。卡斯帕罗
夫能讲15国语言,是一位有造诣的数学家、计算机专家、纽约华尔街杂志的定期撰稿人。
卡斯帕罗夫7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克拉拉成了他前进的指导力量。在他的自传《变化的童年》中,卡斯帕罗夫把童年对象棋的兴趣归结于观看母亲下棋,称母亲助他树立强烈自我,对他成为国际象棋世界级大师起了关键作用。
奥运冠军郭文珺
2008年世界杯德国站女子气手枪冠军、意大利站女子气手枪冠军郭文瑁成长在单亲
家庭。金牌的背后,是任何人也难以想象的艰难经历。“她的家人都说她从小心里就非常有主意,是个有主见而且定力非常好的女孩。”知情人透露,“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穷人家孩子早当家的缘故吧,郭文珺比较早熟。”
别跟我谈责任感,男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不如游戏人间好了;
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周遭那些千方百计想结束我独身生活的人;
不要孩子,就不要,为什么,我就一孩子;
年龄小的不靠谱,只爱爸爸型的男人(或妈妈型的女人);
遇到挫折老想和人拼个鱼死网破——不如打一架算了!对,这就是我和恋人吵架时最常涌起的心情。有^管这叫暴力倾向。……
以上诸项感情不耐受综合症,你占了几条?
假设你举双手双脚赞成以上全部——也即你为感情不耐受综合症之重度患者,我还是要说,亲爱的,这不怪你,谁叫你是单二代。
BUT,请你站起来!
据中国民政部门统计,1980年中国离婚家庭为34.1万户,1990年为80万户,2000年为121万户,2003年为133.1万户,2005年为161.3万户,离婚人数呈逐级递增趋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拨离婚潮中各奔东西的父母们留下一批残次婚姻的附产品——“单二代”,如今,他们早已达到适婚年龄,有的正处于恋爱阶段,有的已然步入婚姻。
他们,却似乎走入了一个上一辈人经历过的怪固,重复着诅咒般的创痛。
单二代,站不起来很无奈。
哥不是寂寞因为有寂寞陪着哥
罗杰,舅,31岁
好吧,我承认我是很多人眼中典型的花花公子:阅人无数,也甩人无数。打18岁那年率先偷尝禁果后女友走马灯似地“换届”,好友笑我比学生会主席还累。
不是不想定下来,可每次一到“确定关系”或者“结婚”这样的紧要关头,我就像晚潮一般想退。
爸妈很早就离婚了。父亲常年在外,我很小的时候就见过母亲带各式各样的男人回家。她以为我不懂,我只是懒得去问。我讨厌那些男人,也讨厌我母亲,可是我从不说出来。打架、早恋、逃学……我用这种方式折磨母亲,也折磨着我自己。
高三那年我努了一把力,竟然考上大学,这让我自信心爆棚。后来我发现周围人,尤其是女人,看我的眼光变了——我从混混变成读书不错、还有点痞气的坏男人,成了女人最想征服的男友。
是的,男友。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成为某个女人的老公一那太惨了,我不允许自己像父亲那样,落得被女人戴绿帽子的下场。
31岁,夜店歌手,说我不务正业也好家教不良也罢,总之我没精力也没心情好好过日子……基本上,性和爱情对我来说早就不算稀缺资源。我最多能接受和一个宜家宜室的女人享受平淡是真的生活。结婚々还是免了吧。
专家扶你站起来:
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么无奈:虽然你贵为“女人最想征服的男友”,但对征服者却毫无兴趣,更可怕的是,这是一个无聊多于无趣的世界。如果一个男人连征服女人的心都没了,假以时日,一定会被自己无聊死。
当然啦,现在日子还是蛮有趣的。男人三十一枝花,更何况您的职业还能让您夜夜笙歌一阵子。不过,您能保证,是一辈子吗?
控制不住打我儿子
从我懂事起,家里就很少消停过。父母是相亲认识的,在我看来,相亲是大男大女迫于无奈把各自条件摆上桌面谈婚嫁生意,只差脱衣服检验性能力了。目的明确,效率也高,然而少了本能的爱的吸引,脆弱得不堪一击。
事实证明,我是对的。父母离婚前,一半时间在打骂中度过,而我成了那一幕幕暴力场景的最直观目睹者。最后,控制不住暴力的手伸向了我的身上。一次父母吵完架半夜了,我饿了去厨房找东西吃,父亲突然冲到我面前恶狠狠地吼:这么晚了还不赶快睡觉!说完一耳光扇过来,我半边脸都肿了。这一幕,至今难忘。
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挨的打太多,我总管不了儿子,缺乏耐心,每次他有事情做错,我就想动手。
一次儿子在公共场合大吼大叫,我控制不住狠打了他一顿,周围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仿佛我是个怪物。其实打完他我心里也很后悔,他还那么小……我觉得我病了,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专家扶你站起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暴力真的会遗传的。
可怕的是暴力的种子不分种族,不分国度,不分男女,生长于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但为什么有的人打得下手有的人打不下手?这其实是一个自控能力的问题。惯用暴力的父母教会小孩用打人解决问题。遗传就这么来的。
其实所有指向自控的能力都十分明确,不管你是戒烟戒酒戒打人,要诀就在一个“忍”字。说起来很简单,就看你忍得住忍不住了。
鉴于该母亲生了个儿子,另一个方法是具体计算一下打人的成本与代价:如果18年后你仍有把握能打赢你儿子并且还能靠这个方法让他听话,那也可以继续打下去。
不是我不想嫁,只是他不像我爸
小正,女,28岁
据统计,英国单亲家庭10年里每年增加8倍,每3个孩子就有一个孩子是单二代;美国每5个孩子就有两个是单二代;冰岛单二代占新生儿总数比例最高。3个新生儿就有两个是单二代。
我是没体会过父爱的孩子。父亲在我10岁那年就过世了,从小我就对长相慈祥有爱心的叔伯们有好感。最喜欢的明星是西恩·潘,因为他在《我是山姆》里塑造了一个无条件爱女儿的智障父亲形象,好几次我捂在被窝里淌泪,幻想他是我爸爸。
大学时我谈了一个年纪相仿的男友,交往没几个月就分了,因为他不能每天都陪在我身边。而我特别喜欢有人围着我转的感觉。我小时候,妈妈要养家,经常把我独自锁在房里,长大后我特别害怕孤独和寂寞。
23岁那年,我爱上了比我大15岁的他。他离过婚,并且有一个9岁的女儿。我妈妈强烈反对这段感情,说我不要脸,好好的黄花闺女跑去做人家继母。但我这人挺倔的,认定了的事一头牛也拉不回来,就这么栽进去5年。
最后我才发现,山盟海誓敌不过一颗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心——他不愿意再耍孩子。这怎么可能?我当然想拥有一个和他的结晶。于是我疯狂地为此大吵,甚至摔东西,只为他能同意我的条件和我结婚。一次争吵后,他突然冷漠地看着我,说:分手吧,我不愿和一个孩子结婚,更不愿意养两个孩子!
以前不论我怎么无理取闹他都包容我哄我,我以为那是无限的。我觉得他应该无限,因为他总是像父亲宽容女儿般宽容我,但是我错了。
这样的我,耗费了5年光阴,却落得大龄剩女的下场。
专家扶你站起来:
你的问题是,世界上还存不存在另一个西思·潘,抑或说,电影外还有没有另一个山姆爸爸——著名影星西恩·潘深入角色内心并十分细腻地表达出了一个父亲执著的爱。但我怀疑,你周围的男人恐怕既没有潘老师那么好的演技,也没有山姆爸爸那么稳定的耐心。
为什么?毕竟你是谈恋爱、找老公。不是找爹。谁没见过大爷啊,谁也不愿当孙子不是?别说恋人了,就是帝爹,也不可能无限包客你。
本刊建议女青年恋爱时不要先在内心画“未来丈夫的画像”,如30岁以上、体健貌端、气质类父,等等。现代社会的感情越来越奇怪了,人类竟然往往不爱一个具体的人,而去爱某种抽象的特质,某个虚幻的偶像。这件事是很值得警惕的。这些单二代站了起来乐坛天王周杰伦看到今天自信满满的国语歌坛小天王周杰伦,相信你不会想到他也曾是一个自卑的单亲小孩吧。孤独、内向、寡言、叛逆……单亲小孩的特质在Jay身上表现特别明显,虽然他否认《爸,我回来了》这首歌写的是他自己的经历,但那种情绪却是非亲身体验而无法感受的。
不过,杰伦的妈妈对他的成长一直都很负责,除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之外,还让他学习各种乐器,令他对音乐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可以说,如果没有妈妈,就没有今天的周杰伦。
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
他22岁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冠军,是国际象棋史上的奇才。卡斯帕罗
夫能讲15国语言,是一位有造诣的数学家、计算机专家、纽约华尔街杂志的定期撰稿人。
卡斯帕罗夫7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克拉拉成了他前进的指导力量。在他的自传《变化的童年》中,卡斯帕罗夫把童年对象棋的兴趣归结于观看母亲下棋,称母亲助他树立强烈自我,对他成为国际象棋世界级大师起了关键作用。
奥运冠军郭文珺
2008年世界杯德国站女子气手枪冠军、意大利站女子气手枪冠军郭文瑁成长在单亲
家庭。金牌的背后,是任何人也难以想象的艰难经历。“她的家人都说她从小心里就非常有主意,是个有主见而且定力非常好的女孩。”知情人透露,“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穷人家孩子早当家的缘故吧,郭文珺比较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