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分析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出发,对“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功能和实施基本条件等方面做了系统介绍,提出了建立校内真实实训基地的构想,以期为培养具有鲜明高职特色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
【關键词】财务会计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技能,达到“零距离”就业,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首要任务。如何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从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来看,大多都是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步走,即先进行理论教学,后进行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还有部分学校即使进行了实践教学,但由于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内容的设计、组织方式不尽合理,教学效果较差;各类考试也均侧重考核理论及规则的记忆程度,学生则沿袭了应试教育下的传统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会计知识和会计思想,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缺乏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很难适应会计工作日益发展的职业要求。因此,改变原有教学程序,重塑新的教学思路,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探索具有高职会计教学特点的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二、 “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内容
(一)整合理论内容与单项实训,“教、学、做”一体化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将原来的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有机组合,边教边学、边学边做。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深化理论,并且与职业资格考证体系一致,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对高职学生专业素质及实践技能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二)财务会计课程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能力的要求为主线,突出会计核算业务操作。主要训练出纳岗位、财产物资岗位、往来结算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等工作领域的业务操作;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形式,形成一个会计工作团队,既分工、又协作。在组织方式上,分为财务负责人、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出纳、审核等岗位,定期轮换,达到掌握会计职业各个岗位、各单项技能的基本要求。
完成内容分岗、组织方式分岗实训训练后,独立进行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它基于小型组织将若干会计岗位集于一人,即一人多岗,每名同学独立完成一套模拟资料的实训程序,要求学生独立利用已知资料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使学生继续熟练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独立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
(三)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则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根据社会的这种需求,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基础上,利用手工模拟资料开展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巩固学生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能熟练使用和掌握现代财务管理软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四)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内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践相结合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平台。但是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校外实训基地实际上很难让在校学生接触到真实、完整的会计内容。因此,在校内财务部门建立实训基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通过校内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综合指导,对各工作岗位的工作进行分岗指导、综合训练,接受学生顶岗实训,成为能给学生真账实践的基地,让学生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
三、“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功能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使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将抽象理论变得更加形象,更加感性。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听课变为主动操作,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由于实行“一体化教学”教学方式,使原来单纯的理论记忆变为边理论边实践,通过实践总结出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
“一体化”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少讲,学生多练,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在教师及实训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岗位操作技能必然大幅提高。
(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基地真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按照单位会计岗位或企业的职位设置实践内容,利用企业的真实业务开展实践训练,按照行业实际标准要求学生,使在“教室”学习的内容,成为真实岗位上的工作任务。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从而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四、“一体化”教学实施的条件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实施“一体化”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一体化的“教室”
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首要条件。根据会计岗位的要求,可以设置一体化教室,即会计账本、账簿、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档案柜、账册装订工具、电脑及黑板、粉笔、投影等的组合。
(二)一体化的“教师”
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条件。会计专业的这个“教师”即“双师型”教师,既理论扎实,又精通会计业务及发展,具有较强的业务处理能力,可以有效地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之中。
(三)一体化的“教材”
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条件。这种“教材”既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材,这种教材要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条件。真正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必须“真刀实枪”,可利用学院的账务处,将其做为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对学院各项业务的处理,使学生能真正零距离接触会计岗位的工作。
财务会计课程通过“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及其综合素质,架起沟通社会与学校的桥梁,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昌生.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会计之友,2011(09)
[2]林玲玲.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6).
[3]谭素娴.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關键词】财务会计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技能,达到“零距离”就业,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首要任务。如何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从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来看,大多都是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步走,即先进行理论教学,后进行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还有部分学校即使进行了实践教学,但由于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内容的设计、组织方式不尽合理,教学效果较差;各类考试也均侧重考核理论及规则的记忆程度,学生则沿袭了应试教育下的传统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会计知识和会计思想,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缺乏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很难适应会计工作日益发展的职业要求。因此,改变原有教学程序,重塑新的教学思路,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探索具有高职会计教学特点的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二、 “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内容
(一)整合理论内容与单项实训,“教、学、做”一体化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将原来的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有机组合,边教边学、边学边做。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深化理论,并且与职业资格考证体系一致,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对高职学生专业素质及实践技能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二)财务会计课程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能力的要求为主线,突出会计核算业务操作。主要训练出纳岗位、财产物资岗位、往来结算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等工作领域的业务操作;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形式,形成一个会计工作团队,既分工、又协作。在组织方式上,分为财务负责人、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出纳、审核等岗位,定期轮换,达到掌握会计职业各个岗位、各单项技能的基本要求。
完成内容分岗、组织方式分岗实训训练后,独立进行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它基于小型组织将若干会计岗位集于一人,即一人多岗,每名同学独立完成一套模拟资料的实训程序,要求学生独立利用已知资料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使学生继续熟练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独立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
(三)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则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根据社会的这种需求,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基础上,利用手工模拟资料开展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巩固学生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能熟练使用和掌握现代财务管理软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四)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内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践相结合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平台。但是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校外实训基地实际上很难让在校学生接触到真实、完整的会计内容。因此,在校内财务部门建立实训基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通过校内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综合指导,对各工作岗位的工作进行分岗指导、综合训练,接受学生顶岗实训,成为能给学生真账实践的基地,让学生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
三、“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功能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使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将抽象理论变得更加形象,更加感性。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听课变为主动操作,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由于实行“一体化教学”教学方式,使原来单纯的理论记忆变为边理论边实践,通过实践总结出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
“一体化”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少讲,学生多练,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在教师及实训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岗位操作技能必然大幅提高。
(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基地真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按照单位会计岗位或企业的职位设置实践内容,利用企业的真实业务开展实践训练,按照行业实际标准要求学生,使在“教室”学习的内容,成为真实岗位上的工作任务。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从而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四、“一体化”教学实施的条件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实施“一体化”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一体化的“教室”
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首要条件。根据会计岗位的要求,可以设置一体化教室,即会计账本、账簿、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档案柜、账册装订工具、电脑及黑板、粉笔、投影等的组合。
(二)一体化的“教师”
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条件。会计专业的这个“教师”即“双师型”教师,既理论扎实,又精通会计业务及发展,具有较强的业务处理能力,可以有效地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之中。
(三)一体化的“教材”
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条件。这种“教材”既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材,这种教材要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条件。真正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必须“真刀实枪”,可利用学院的账务处,将其做为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对学院各项业务的处理,使学生能真正零距离接触会计岗位的工作。
财务会计课程通过“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及其综合素质,架起沟通社会与学校的桥梁,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昌生.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会计之友,2011(09)
[2]林玲玲.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6).
[3]谭素娴.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