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际日趋重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小说《喜福会》进行了分析,从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代人中,我们看到了火花和分歧,但尽管存在文化冲突,最终趋势还是和谐,融合。
关键词:《喜福会》;文化冲突;文化融合;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1
1、概述
文化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包含多元因素。文化不是一个个体的特征,而是“一个大环境中人们的集体心理”(Hofstede,1980)。特定的文化指导特定群体的社会行为,态度,信仰。当不同文化相遇,文化冲突不可避免。
本文从跨文化视角分析著名小说《喜福会》。这部小说描述了四对家庭,四位母亲是彻彻底底的中国女性,她们的女儿却出生在西方文化环境中。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一次次的文化冲突和融合。通过两代人的跌宕起伏,眼泪和笑声,我们看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对立冲突,更看到了最终融合的趋势,这也是当前全球化趋势下各国文化发展的潮流。
2、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
在这本书里,争吵不合在四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透过这些矛盾,作者谭恩美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
(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书中很突出的差异就是个人主义和集体文化价值,这是霍夫斯泰德提出的五个价值维度之一。个人主义文化下,人们是独立个体,推崇个人目标,志向和利益等。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更倾向于将自己视为一个复杂体系中的成员,集体比个人更重要。
许多误解是由这种文化层面造成的。四位母亲都深受中国文化集体主义的影响。然而,他们的女儿更加独立,追求自由。景美的母亲认为她的女儿有音乐天赋,要培养成天才儿童。甘愿用做清洁工的工资为她聘请钢琴老师。但景美不喜欢弹钢琴,她希望做自己而不是她母亲眼里的天才少女。表演失败时,矛盾激化,景美忍不住吼道:“我不是你的奴隶,这里不是中国”(P152)。母亲也生气喊:“只有听话的女儿可以住在这个房子里”。女儿受西方个人主义的熏陶,更多关注自己的愿望,无法理解她母亲,所以才会有令人心酸的话:“我希望我不是你的女儿,我希望你不是我的母亲。”(P153)
(2)面子
面子是亚洲文化一个非常特殊的概念,西方人很难理解。大多数的集体主义文化一般都比较注重脸面的维护。丢面子,不仅导致个人尴尬和羞辱,而且是对家庭或社会和谐的一种破坏。韦维利和景美差不多年纪,所以很自然她们就成了母亲比较的对象。韦维利的母亲对景美的母亲说:“她带回家太多的冠军奖杯。她一整天都在下棋。我都没事做整天擦奖杯,你真幸运,你没有这个问题”,景美的母亲知道她是在故意炫耀吹嘘,并也故意说道:“我们的问题比你差。如果我们让景美洗菜,她听到的只是音乐。”事实上,这种现象在亚洲文化里不足为奇。在爱好面子的人面前,孩子的优异就是家长无上的荣耀和自豪,换句话说,他们挣足了面子。
(3)高语境和低语境
人类学家Hall(1976)区分了两大类文化交际类型,高语境和低语境。在高语境文化下,交际多考虑诸如说话者的社会角色,年龄,地位以及发生的情境等。换言之,说话者所说不一定是所表达。在低语境文化下,强调言语所明确表达的本身的信息。说话者所说即所表达,一般采用直接的沟通模式。女儿们不了解母亲高语境文化模式,仅仅理解文字本身的意义,并没有考虑到语言背后的用意。这种差异导致了很多母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如韦维丽的男友受邀和她家人共进晚餐时。在中国文化里,主厨往往比较谦虚。母亲煮了她的拿手菜但是却先说“这个菜不够咸,没有味道”。其实,这只是一种谦虚,给大家一个提示,多吃一些。但男友只理解表面意思,无法理解其意图,直接倒了一些酱油。因为习惯于低语境的西方男友是无法获取那些口头之外的信息。
3、从冲突走向融合
尽管有激烈的冲突,但可以看到,所有看似明显的冲突逐步发展成为满意的和解。无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距有多大,共性还是存在的,这就是母爱。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中西方文化最佳的结合,身在国外但仍要有祖国的根和精神。女儿也逐渐明白:“在短暂的窥视之后,我终于发现存在那边的究竟是什么了,一个老妇人,以炒菜锅为盔甲,以织针为剑,她耐心地等女儿请她进来,等的有些生气了“(P204)。
母亲吴素云等待了一年又一年,终有一天,她会用流利的英语告诉女儿这片寄托美好生活愿景的羽毛(P4)。最后,景美前往中国去寻找双胞胎姐妹。当火车进入中国时,一种异样的感觉由心而生。她能感觉到她的额头刺痛,骨头里一个熟悉的旧痛隐隐作痛。在这一刻,她终于明白了,她的母亲是对的,她正在成为中国人(P306)。
女儿长大了,母亲用自己的经历帮助女儿走出了异国生活的困境,通过越来越多的沟通,两代人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这也预示着两种文化融合的必要性。“皮肤,骨骼”被多次提到。显然,“皮肤”象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而“骨”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共性。正如剥落皮肤找到骨头,可以发现两种差异文化的相似性。
4、结语
这部小说以景美替代已故母亲从麻将桌坐下开始,到以和孪生姐妹团聚为终。从西到东,这个故事完成了一个圆满的轮回。这也正是文化融合的过程,长期而艰难。但是,通过我们一代一代的努力,终可以在不同的文化间架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终会看到一个更加和谐和美满的世界。
参考文献:
[1]Tan A,The Joy Luck Club[M].Ballantine Books,1989.
[2]谭恩美,程乃珊等译.喜福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3]王凤霞论《喜福会》中双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外国文学与文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 12月.
关键词:《喜福会》;文化冲突;文化融合;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1
1、概述
文化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包含多元因素。文化不是一个个体的特征,而是“一个大环境中人们的集体心理”(Hofstede,1980)。特定的文化指导特定群体的社会行为,态度,信仰。当不同文化相遇,文化冲突不可避免。
本文从跨文化视角分析著名小说《喜福会》。这部小说描述了四对家庭,四位母亲是彻彻底底的中国女性,她们的女儿却出生在西方文化环境中。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一次次的文化冲突和融合。通过两代人的跌宕起伏,眼泪和笑声,我们看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对立冲突,更看到了最终融合的趋势,这也是当前全球化趋势下各国文化发展的潮流。
2、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
在这本书里,争吵不合在四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透过这些矛盾,作者谭恩美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
(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书中很突出的差异就是个人主义和集体文化价值,这是霍夫斯泰德提出的五个价值维度之一。个人主义文化下,人们是独立个体,推崇个人目标,志向和利益等。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更倾向于将自己视为一个复杂体系中的成员,集体比个人更重要。
许多误解是由这种文化层面造成的。四位母亲都深受中国文化集体主义的影响。然而,他们的女儿更加独立,追求自由。景美的母亲认为她的女儿有音乐天赋,要培养成天才儿童。甘愿用做清洁工的工资为她聘请钢琴老师。但景美不喜欢弹钢琴,她希望做自己而不是她母亲眼里的天才少女。表演失败时,矛盾激化,景美忍不住吼道:“我不是你的奴隶,这里不是中国”(P152)。母亲也生气喊:“只有听话的女儿可以住在这个房子里”。女儿受西方个人主义的熏陶,更多关注自己的愿望,无法理解她母亲,所以才会有令人心酸的话:“我希望我不是你的女儿,我希望你不是我的母亲。”(P153)
(2)面子
面子是亚洲文化一个非常特殊的概念,西方人很难理解。大多数的集体主义文化一般都比较注重脸面的维护。丢面子,不仅导致个人尴尬和羞辱,而且是对家庭或社会和谐的一种破坏。韦维利和景美差不多年纪,所以很自然她们就成了母亲比较的对象。韦维利的母亲对景美的母亲说:“她带回家太多的冠军奖杯。她一整天都在下棋。我都没事做整天擦奖杯,你真幸运,你没有这个问题”,景美的母亲知道她是在故意炫耀吹嘘,并也故意说道:“我们的问题比你差。如果我们让景美洗菜,她听到的只是音乐。”事实上,这种现象在亚洲文化里不足为奇。在爱好面子的人面前,孩子的优异就是家长无上的荣耀和自豪,换句话说,他们挣足了面子。
(3)高语境和低语境
人类学家Hall(1976)区分了两大类文化交际类型,高语境和低语境。在高语境文化下,交际多考虑诸如说话者的社会角色,年龄,地位以及发生的情境等。换言之,说话者所说不一定是所表达。在低语境文化下,强调言语所明确表达的本身的信息。说话者所说即所表达,一般采用直接的沟通模式。女儿们不了解母亲高语境文化模式,仅仅理解文字本身的意义,并没有考虑到语言背后的用意。这种差异导致了很多母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如韦维丽的男友受邀和她家人共进晚餐时。在中国文化里,主厨往往比较谦虚。母亲煮了她的拿手菜但是却先说“这个菜不够咸,没有味道”。其实,这只是一种谦虚,给大家一个提示,多吃一些。但男友只理解表面意思,无法理解其意图,直接倒了一些酱油。因为习惯于低语境的西方男友是无法获取那些口头之外的信息。
3、从冲突走向融合
尽管有激烈的冲突,但可以看到,所有看似明显的冲突逐步发展成为满意的和解。无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距有多大,共性还是存在的,这就是母爱。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中西方文化最佳的结合,身在国外但仍要有祖国的根和精神。女儿也逐渐明白:“在短暂的窥视之后,我终于发现存在那边的究竟是什么了,一个老妇人,以炒菜锅为盔甲,以织针为剑,她耐心地等女儿请她进来,等的有些生气了“(P204)。
母亲吴素云等待了一年又一年,终有一天,她会用流利的英语告诉女儿这片寄托美好生活愿景的羽毛(P4)。最后,景美前往中国去寻找双胞胎姐妹。当火车进入中国时,一种异样的感觉由心而生。她能感觉到她的额头刺痛,骨头里一个熟悉的旧痛隐隐作痛。在这一刻,她终于明白了,她的母亲是对的,她正在成为中国人(P306)。
女儿长大了,母亲用自己的经历帮助女儿走出了异国生活的困境,通过越来越多的沟通,两代人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这也预示着两种文化融合的必要性。“皮肤,骨骼”被多次提到。显然,“皮肤”象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而“骨”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共性。正如剥落皮肤找到骨头,可以发现两种差异文化的相似性。
4、结语
这部小说以景美替代已故母亲从麻将桌坐下开始,到以和孪生姐妹团聚为终。从西到东,这个故事完成了一个圆满的轮回。这也正是文化融合的过程,长期而艰难。但是,通过我们一代一代的努力,终可以在不同的文化间架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终会看到一个更加和谐和美满的世界。
参考文献:
[1]Tan A,The Joy Luck Club[M].Ballantine Books,1989.
[2]谭恩美,程乃珊等译.喜福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3]王凤霞论《喜福会》中双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外国文学与文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