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师和玛格丽特》是前苏联著名作家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数易其稿、历经十二年著成的压卷之作。作品完稿近三十年后才与读者见面,随即引起轰动,种种争论纷至沓来。在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无疑是最熠熠生辉的形象。在她身上,作者倾注了无限深情,赋予其忠诚、勇敢、善良、正直、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等美好品质,使之成为一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理想女性形象。“索菲亚”,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观念中是上帝卓越智慧的化身,“索菲亚”崇拜是俄罗斯文化中别具特色的一个恒久人文传统。本文拟分析玛格丽特的性格特点,并试图阐释该形象与“索菲亚”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这一经典巨著。
关键词:玛格丽特;真善美;永恒女性;索菲亚
作者简介:吕天威,男,河南大学外语学院2013级俄语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3
一、玛格丽特形象分析
“忽然,我看见她走了过来,手里捧着一束讨厌的、使人忐忑不安的黄花。鬼才知道那种花叫什么名字,反正在莫斯科总是这种花开得最早。在她的黑色春大衣的衬托下,那束黄花显得格外刺眼。她拿的花是黄色的!是一种不祥的颜色。她从特维尔街上拐进胡同的时候,回头望了一眼。我说,您知道特维尔街吧?特维尔街上有成千的行人,可是,我向您保证,她只看到了我一个人,而且,那目光里包含的不仅是不安,甚至像是痛苦。使我惊奇的与其说是她的美貌,毋宁说是她眼神中那非同寻常的、任何人都从未看到过的孤独”[1]!
这是小说主要主人公大师对诗人伊万讲述的他与玛格丽特街头邂逅的情形。毫无疑问,玛格丽特是全书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形象,作者的确在玛格丽特身上倾注了无限深情,赋予她忠诚、勇敢、善良、正直、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等美好品质。布尔加科夫在描写大师和玛格丽特相遇的场景时,笔调极为浪漫,令人荡气回肠。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一部多层次、多主题的大部头小说,它是小说中的小说。其布局由两个层面构造而成:“在超自然的层面上,主角有耶舒阿(耶稣),撒旦(魔鬼沃兰德),撒旦的随从,还有总督彼拉多,这些都是神话或经书中的不朽存在;而在世俗的层面上,主角有大师和玛格丽特,另有‘莫文协’的诗人作家,有医生、职员和市民,等等”[2]。这两个层面在时空、内容和叙事风格上都相去甚远。因此,欲分析《大师和玛格丽特》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形象,可以先从小说的结构切入,同时结合作者布尔加科夫传奇的一生来进行解读,这样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和理解玛格丽特的形象特征,真正探寻出女主人公内在的心灵特质。
作为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在小说的结构布局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在小说第一部中并没有正式露面,直到小说第二部才真正登场。在第二部中玛格丽特寻找大师成为小说的主要情节线索,这条线索与魔王沃兰德的线索交织推进。正是玛格丽特这一形象将全书所有的情节线索联结了起来,并在其中担任了串联小说各个时空层面的角色,她性格上的各个不同侧面就是在不同的时空层面中交织呈现的。至于作者在这篇鸿篇巨制中建构的叙述时空,学界向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根据玛格丽特的人生经历,可以将小说分为三个时空,即:现实时空、魔幻时空、和永恒时空。
首先,在现实时空(即人间)中,玛格丽特和大师彼此爱恋,玛格丽特全副身心执着无私地爱着大师,支持着大师的生活和写作事业,他们的爱情正如作者在小说中所述:“谁对您说人世间没有忠贞、永久的真正的爱情?撒这种谎的人,应该把他的烂舌头割掉”[1]!大师第一次见到玛格丽特时,后者因不愿意过比死还要痛苦的没有爱情的生活,内心空虚无助,正欲服毒自杀。当她和大师相遇后,就决心离开没有爱情的家庭,抛弃体面的丈夫以及富足的生活。其心灵从此之后完全归属于大师,大师对于玛格丽特而言,意味着一切,是她生命的方向和支撑。在大师没有被关进精神病院前,玛格丽特尽可能地陪伴大师,并一直鼓励大师完成以耶稣和本丢·彼拉多为情节主题的小说。大师被关进精神病院后,玛格丽特寝食难安,饱受思念之苦。她反复翻看“一生中惟一珍贵的东西”——“一本褐色旧相册,里面有一张大师的照片,一个户头上写着他的名字、存有一万卢布的银行存折和夹在两张卷烟纸中间的几片干枯的玫瑰花瓣,还有一本练习簿的一部分,约有十几页,每页都用打字机打得密密麻麻,下部的纸边有些烧毁的痕迹”[1]。为了能够再次见到失踪的大师,玛格丽特义无反顾地接受了魔鬼沃兰德的随从阿扎泽勒看似诡异的要求,与之订立契约,并说:“我明白自己正在走上一条什么道路。但是,为了他,我一切都在所不惜,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再没有任何别的希望!不过,我得对您说:如果您借此葬送了我,那您将是可耻的!是的,可耻!我是为了爱情而死”[1]!可以说,玛格丽特是一位执着坚守人世间美好爱情的人,是敢于为了爱情而不惧自我牺牲的人。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少年》中维尔希洛夫所说:“俄国女人一旦爱上你,就会一下子把一切都奉献出来——把那一瞬间,把她的整个命运以及她的现在和未来全部奉献出来;她们不会节制,不会留有余地”[3]。我们认为,可以此诠释玛格丽特的性格特质。
为了能够再次见到大师,玛格丽特接受了魔王沃兰德的舞会邀请,擦上了阿扎泽勒送给她的具有神奇回春功效的油脂,之后化身为魔女,拥有了不可思议的魔力,开始变得无所顾忌、随心所欲。此时,她去除了一切人世间的虚伪、矫饰和束缚,回归到生命的原始本真状态。玛格丽特赤身裸体,骑着扫把飞向天空,标志着她进入了超越现实时空的魔幻时空,由此,长期以来积郁在体内的力量终于爆发。玛格丽特一心想毒死诽谤攻击过大师的反动批评家拉铜斯基,当她飞到莫斯科戏文大楼上空的时候,顺势飞入拉铜斯基的家中,“光着脚踩着地上的水,用水桶把一桶一桶的水从厨房提到评论家的书房,倒进他的写字台抽屉里,然后她用锤子砸碎这间房里的柜橱……打碎带穿衣镜的大衣柜,掏出里面的衣服,把衣服统统塞进了浴室里的大澡盆,又从书房里拿来满满一瓶墨水,胡乱地洒在卧室中那张松软舒适的双人床上……见什么砸什么——她到摆钢琴的房间里去砸花盆,砸橡皮树盆景,没等砸完,又从厨房里拿出菜刀回到卧室去,刺破床单,打碎照片镜框……汗水不住地从她脸上流下来,但她一点也不觉得累”[1]。她毫无顾忌地对拉铜斯基的住所进行肆意破坏,对污蔑、戕害大师的小人疯狂报复。显然,此时的玛格丽特是邪恶的,心中充满着恨意,“像一头饥饿的猛兽”。尽管十分愤怒,但玛格丽特并没有丧失其内心的善良与仁爱,当听到小男孩呼喊妈妈的哭声时,她便立即停止破坏,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开始温柔地给小男孩讲故事,等后者睡着以后方才离开。从这一细节我们可以看出,玛格丽特是爱憎分明的。虽然很愤怒,但她身上蕴藏的母性的爱的光辉依然展露无遗。在魔王沃兰德的舞会上,玛格丽特表现出来的智慧和隐忍令人赞赏。情节发展至此,玛格丽特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和生动,她拥有的不只是善良和忠贞,更多的是人性的慈悲。她在舞会上见到了因用手帕闷死自己亲生孩子而饱受折磨的弗莉达,后者因无法面对且无能力抚养自己被店老板强暴后生下的孩子,于是只好亲手将其闷死。之后的30年里,她每天都要面对侍女送来的手帕,灵魂受尽折磨和痛苦。目睹此情此景,玛格丽特不禁心生怜悯,她十分同情弗莉达的遭遇,不惜放弃与朝思暮想的大师相见的机会,向魔王沃兰德请求宽恕弗莉达。玛格丽特经受住了魔王沃兰德的重重考验,最终也因自己的爱与慈悲而找回了心爱的大师,找回了自己的真爱。 舞会结束后,魔王沃兰德根据耶稣的授意,派阿扎泽勒赐予玛格丽特和大师毒酒,给予两人永远的安宁。重获新生的玛格丽特和大师于是远离尘嚣,进入永恒时空。在永恒时空里,玛格丽特见到因处死耶舒阿而在满月之日经受两千年良心惩罚的本丢·彼拉多,她再一次生起慈悲之心,说:“为了某年某时的一个满月而付出一万二千个满月的代价,不是太多了吗”[1]?于是请求魔王沃兰德给予彼拉多解脱。在这里,玛格丽特的圣爱光辉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呈现,她美丽的心灵所散发出的璀璨的光芒成为这个混乱无情的世界里一种巨大的救赎力量。在解救了本丢·彼拉多的同时,玛格丽特也使自己的爱人——大师,得到了解脱。
可以说,玛格丽特的形象和大师是完全相反的。大师因不堪忍受别人几篇带有污蔑诽谤性质的批评文章的折磨,而焚毁宝贵的手稿,逃离现实生活,放弃和玛格丽特相守一生的机会,躲进精神病院;而玛格丽特却能够不顾一切,以赢得与大师会面的机会。因此,可以说,玛格丽特是坚强而果敢的,相比之下,大师则显得有些怯懦。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当大师的完美因为抽象而显得苍白时,玛格丽特的完美则是楚楚动人,对布尔加科夫来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大师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结构的需要,玛格丽特就不仅仅是结构的需要了,她柔软的双肩还要挑起布尔加科夫内心沉重的爱情”[4]。
玛格丽特是大师的爱人,其实也是布尔加科夫的“爱人”,作者的第三任妻子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布尔加科娃就是小说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原型。叶莲娜是作者心目中的完美女神,她忠诚地陪伴着布尔加科夫,一直走到人生的尽头。同玛格丽特一样,叶莲娜之前也是有夫之妇,在遇到布尔加科夫之后,她毅然抛弃了自己优越的生活,将自己的后半生同这位“大师”联系在了一起,无论贫富贵贱,都始终不离不弃。
叶莲娜无疑是作者心中最光辉的形象,正是她给屡遭挫折的作家的生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所以作者倾注自己的全部热情在小说中塑造了具有叶莲娜美好性格特质的、代表真、善、美的理想化身的玛格丽特这一形象。在玛格丽特那里,布尔加科夫获得了真正的安宁,看到了所有的美和所有的爱,“玛格丽特看上去是属于《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其实她只属于布尔加科夫。她是布尔加科夫内心的所有爱人,是布尔加科夫对美的所有的感受,也是布尔加科夫漫长的人生中的所有力量”[4]。布尔加科夫在玛格丽特这里得到了爱和保护,玛格丽特在莫斯科戏文大楼拉铜斯基家里的破坏行动,将她所有的愤怒和仇恨一并发泄出来,她的愤怒和仇恨实际上正是布尔加科夫对那些没有良知的批评家的愤怒和仇恨,是作者对那个颠倒错乱的时代秩序的否定,也是他对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压抑知识分子个性行径的不满和愤懑,她的发泄也体现出作者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辩解和保护。作者希望这种愤怒和复仇“能给恶浊不堪的世界中的蝇营狗苟之徒当头棒喝,给处于无边苦海中的芸芸众生送来些许清凉的慰藉,促使这个迷乱无序的世界复归于秩序与规范”[5]。
二、玛格丽特是永恒女性“索菲亚”的象征
在俄罗斯的哲学和神学观念中,索菲亚等同于圣经中的智慧。按照圣经的说法,上帝创造世界时,智慧便与他同在。“智慧为神的本性,在神之内,也彰显在万物之中。在圣经中,只有《箴言》一书将智慧拟人化,并用女性的‘她’来称谓”[6]。俄罗斯宗教哲学和神学创始人索洛维约夫认为,索菲亚是上帝的最高智慧,是完美的存在,是世界的灵魂。哲学家洛斯基认为“索菲亚作为献身上帝和从上帝那里获得自己的形式的一种被动本原,是一种永恒的女性”[7]。索菲亚学说是对上帝卓越智慧的崇拜,也是对拥有高贵典雅、美貌智慧、坚强勇敢、圣洁仁慈等崇高品质的女性的赞美和圣化。
俄罗斯的很多作家、诗人、哲学家、神学家以及艺术家们历来对索菲亚学说怀有浓厚的兴趣,“‘永恒女性’在俄罗斯文学中获得了一系列象征意义,成为联结女性至高因素的各种体现的通用象征:其一,它是女性人格化的神——智慧的神秘主义形象索菲亚;其二,这一形象进入游吟诗人的诗歌中,作为‘美’妇人的象征而受到崇拜;其三,成为世界的美和和谐中心的女人的浪漫主义理想”[6]。可以说,永恒女性索菲亚崇拜是俄罗斯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恒久人文传统,它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也许这个体系不够严谨,甚至有些杂乱无章,相互矛盾。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俄罗斯人擅长的对世界的神秘主义认识的一个突出体现就是永恒女性索菲亚崇拜。
在宗教历史文化传统深厚的俄罗斯这样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国度,由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以及对永恒女性索菲亚的追寻和倾慕所引发的对女性圣洁情意的赞美逐渐扩展为一种稳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使得这片土地上的诗神似乎总是格外眷顾女性,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在世界文学中始终熠熠生辉,其美学价值和伦理价值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一代代诗人、作家和艺术家合力建造了一个琳琅满目的俄罗斯女性形象的画廊:普希金笔下的塔吉雅娜,屠格涅夫笔下的丽莎、娜塔莉亚、叶琳娜,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索尼亚,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娜塔莎……在她们的身上普遍蕴含着高贵典雅、善良仁慈、承受苦难、坚强勇敢、自我牺牲等崇高品质。这种圣化意识到了俄国象征主义者那里,几乎被发展到了极致。索洛维约夫的《三次会面》、勃洛克的诗集《美妇人集》、戏剧《玫瑰与十字架》、别雷的长篇小说《彼得堡》等都是这方面的经典范例。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玛格丽特可以说是这一传统在20世纪的延续。
布尔加科夫于1891年5月15日出生在乌克兰基辅市,其父为基辅神学院教授,母亲则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教师。他自幼喜爱文学、音乐和喜剧,这与家庭氛围的熏陶密切相关。布尔加科夫的写作深受基督教《圣经》的影响,在《大师和玛格丽特》中,这种影响不但通过耶稣和彼拉多、魔王沃兰德等形象表达出来,而且在玛格丽特身上同样也体现这种影响。作者对圣母玛利亚的渴慕、对永恒女性的追求、对索菲亚的崇拜与敬畏正是在玛格丽特的“圣性”中得以体现的。
纵观整部小说,如果将索菲亚的基本内涵与小说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具体行为相对比,那么,不难发现,作者布尔加科夫创作玛格丽特这一形象就是以永恒女性索菲亚为原型的,玛格丽特的形象本身就蕴含着爱、智慧、真善美,她的所作所为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辉。玛格丽特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表现在她坚持真理、一贯遵从自己内心的吩咐。在当时物欲横流的莫斯科,玛格丽特的行为与当时的莫斯科庸俗的小市民们形成鲜明对比;玛格丽特的善良,不仅表现在对大师的态度,而且还包括对陌生人的怜悯、慈悲,她安慰小男孩,解脱弗莉达和彼拉多,这种善良是真正的大爱,这种善良不仅救赎了他人,同时也救赎了玛格丽特本人和大师。毫无疑问,玛格丽特外表是美丽的,但是她心灵的善良、灵魂的纯洁,更甚于其外表的光鲜和亮丽美。索菲亚学说基本内涵的外在表现就是玛格丽特的智慧、圣洁、坚强、勇敢、善良、慈悲、爱恨分明。布尔加科夫借助这一肉体美与精神美和谐统一的玛格丽特的形象,给这个颠倒混乱的世界以灵性和希望,唤起人们的理性和良知,同时,这一形象是作者“对自己的纪念,也是对自己的奖励”[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师和玛格丽特》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形象与索菲亚学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玛格丽特因其独特的性格特质成为俄罗斯文学史中“永恒女性”的杰出代表。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解读研究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这部达到了“讽刺文学、幻想文学、和严谨的现实主义小说的高峰”[8]的伟大作品,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布尔加科夫这位“大师”。
参考文献:
[1]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M].钱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P143,P221,P224,P233,P242,P393.
[2]葛闰.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丽特》[J].中国图书评论,2008(8):P103.
[3]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M].岳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597.
[4]余华.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丽特》[J].读书,1996(11):P15.
[5]刘祥文.人神魔交融的“三位一体”——《大师和玛格丽特》中女主人公形象分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9(1):P166.
[6]金亚娜.索洛维约夫的长诗《三次约会》中的永恒女性即索菲亚崇拜哲学[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5(1):P275.
[7]洛斯基.俄国哲学史[M].贾泽林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P168.
[8]转引自李毓榛.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P200.
关键词:玛格丽特;真善美;永恒女性;索菲亚
作者简介:吕天威,男,河南大学外语学院2013级俄语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3
一、玛格丽特形象分析
“忽然,我看见她走了过来,手里捧着一束讨厌的、使人忐忑不安的黄花。鬼才知道那种花叫什么名字,反正在莫斯科总是这种花开得最早。在她的黑色春大衣的衬托下,那束黄花显得格外刺眼。她拿的花是黄色的!是一种不祥的颜色。她从特维尔街上拐进胡同的时候,回头望了一眼。我说,您知道特维尔街吧?特维尔街上有成千的行人,可是,我向您保证,她只看到了我一个人,而且,那目光里包含的不仅是不安,甚至像是痛苦。使我惊奇的与其说是她的美貌,毋宁说是她眼神中那非同寻常的、任何人都从未看到过的孤独”[1]!
这是小说主要主人公大师对诗人伊万讲述的他与玛格丽特街头邂逅的情形。毫无疑问,玛格丽特是全书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形象,作者的确在玛格丽特身上倾注了无限深情,赋予她忠诚、勇敢、善良、正直、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等美好品质。布尔加科夫在描写大师和玛格丽特相遇的场景时,笔调极为浪漫,令人荡气回肠。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一部多层次、多主题的大部头小说,它是小说中的小说。其布局由两个层面构造而成:“在超自然的层面上,主角有耶舒阿(耶稣),撒旦(魔鬼沃兰德),撒旦的随从,还有总督彼拉多,这些都是神话或经书中的不朽存在;而在世俗的层面上,主角有大师和玛格丽特,另有‘莫文协’的诗人作家,有医生、职员和市民,等等”[2]。这两个层面在时空、内容和叙事风格上都相去甚远。因此,欲分析《大师和玛格丽特》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形象,可以先从小说的结构切入,同时结合作者布尔加科夫传奇的一生来进行解读,这样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和理解玛格丽特的形象特征,真正探寻出女主人公内在的心灵特质。
作为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在小说的结构布局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在小说第一部中并没有正式露面,直到小说第二部才真正登场。在第二部中玛格丽特寻找大师成为小说的主要情节线索,这条线索与魔王沃兰德的线索交织推进。正是玛格丽特这一形象将全书所有的情节线索联结了起来,并在其中担任了串联小说各个时空层面的角色,她性格上的各个不同侧面就是在不同的时空层面中交织呈现的。至于作者在这篇鸿篇巨制中建构的叙述时空,学界向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根据玛格丽特的人生经历,可以将小说分为三个时空,即:现实时空、魔幻时空、和永恒时空。
首先,在现实时空(即人间)中,玛格丽特和大师彼此爱恋,玛格丽特全副身心执着无私地爱着大师,支持着大师的生活和写作事业,他们的爱情正如作者在小说中所述:“谁对您说人世间没有忠贞、永久的真正的爱情?撒这种谎的人,应该把他的烂舌头割掉”[1]!大师第一次见到玛格丽特时,后者因不愿意过比死还要痛苦的没有爱情的生活,内心空虚无助,正欲服毒自杀。当她和大师相遇后,就决心离开没有爱情的家庭,抛弃体面的丈夫以及富足的生活。其心灵从此之后完全归属于大师,大师对于玛格丽特而言,意味着一切,是她生命的方向和支撑。在大师没有被关进精神病院前,玛格丽特尽可能地陪伴大师,并一直鼓励大师完成以耶稣和本丢·彼拉多为情节主题的小说。大师被关进精神病院后,玛格丽特寝食难安,饱受思念之苦。她反复翻看“一生中惟一珍贵的东西”——“一本褐色旧相册,里面有一张大师的照片,一个户头上写着他的名字、存有一万卢布的银行存折和夹在两张卷烟纸中间的几片干枯的玫瑰花瓣,还有一本练习簿的一部分,约有十几页,每页都用打字机打得密密麻麻,下部的纸边有些烧毁的痕迹”[1]。为了能够再次见到失踪的大师,玛格丽特义无反顾地接受了魔鬼沃兰德的随从阿扎泽勒看似诡异的要求,与之订立契约,并说:“我明白自己正在走上一条什么道路。但是,为了他,我一切都在所不惜,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再没有任何别的希望!不过,我得对您说:如果您借此葬送了我,那您将是可耻的!是的,可耻!我是为了爱情而死”[1]!可以说,玛格丽特是一位执着坚守人世间美好爱情的人,是敢于为了爱情而不惧自我牺牲的人。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少年》中维尔希洛夫所说:“俄国女人一旦爱上你,就会一下子把一切都奉献出来——把那一瞬间,把她的整个命运以及她的现在和未来全部奉献出来;她们不会节制,不会留有余地”[3]。我们认为,可以此诠释玛格丽特的性格特质。
为了能够再次见到大师,玛格丽特接受了魔王沃兰德的舞会邀请,擦上了阿扎泽勒送给她的具有神奇回春功效的油脂,之后化身为魔女,拥有了不可思议的魔力,开始变得无所顾忌、随心所欲。此时,她去除了一切人世间的虚伪、矫饰和束缚,回归到生命的原始本真状态。玛格丽特赤身裸体,骑着扫把飞向天空,标志着她进入了超越现实时空的魔幻时空,由此,长期以来积郁在体内的力量终于爆发。玛格丽特一心想毒死诽谤攻击过大师的反动批评家拉铜斯基,当她飞到莫斯科戏文大楼上空的时候,顺势飞入拉铜斯基的家中,“光着脚踩着地上的水,用水桶把一桶一桶的水从厨房提到评论家的书房,倒进他的写字台抽屉里,然后她用锤子砸碎这间房里的柜橱……打碎带穿衣镜的大衣柜,掏出里面的衣服,把衣服统统塞进了浴室里的大澡盆,又从书房里拿来满满一瓶墨水,胡乱地洒在卧室中那张松软舒适的双人床上……见什么砸什么——她到摆钢琴的房间里去砸花盆,砸橡皮树盆景,没等砸完,又从厨房里拿出菜刀回到卧室去,刺破床单,打碎照片镜框……汗水不住地从她脸上流下来,但她一点也不觉得累”[1]。她毫无顾忌地对拉铜斯基的住所进行肆意破坏,对污蔑、戕害大师的小人疯狂报复。显然,此时的玛格丽特是邪恶的,心中充满着恨意,“像一头饥饿的猛兽”。尽管十分愤怒,但玛格丽特并没有丧失其内心的善良与仁爱,当听到小男孩呼喊妈妈的哭声时,她便立即停止破坏,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开始温柔地给小男孩讲故事,等后者睡着以后方才离开。从这一细节我们可以看出,玛格丽特是爱憎分明的。虽然很愤怒,但她身上蕴藏的母性的爱的光辉依然展露无遗。在魔王沃兰德的舞会上,玛格丽特表现出来的智慧和隐忍令人赞赏。情节发展至此,玛格丽特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和生动,她拥有的不只是善良和忠贞,更多的是人性的慈悲。她在舞会上见到了因用手帕闷死自己亲生孩子而饱受折磨的弗莉达,后者因无法面对且无能力抚养自己被店老板强暴后生下的孩子,于是只好亲手将其闷死。之后的30年里,她每天都要面对侍女送来的手帕,灵魂受尽折磨和痛苦。目睹此情此景,玛格丽特不禁心生怜悯,她十分同情弗莉达的遭遇,不惜放弃与朝思暮想的大师相见的机会,向魔王沃兰德请求宽恕弗莉达。玛格丽特经受住了魔王沃兰德的重重考验,最终也因自己的爱与慈悲而找回了心爱的大师,找回了自己的真爱。 舞会结束后,魔王沃兰德根据耶稣的授意,派阿扎泽勒赐予玛格丽特和大师毒酒,给予两人永远的安宁。重获新生的玛格丽特和大师于是远离尘嚣,进入永恒时空。在永恒时空里,玛格丽特见到因处死耶舒阿而在满月之日经受两千年良心惩罚的本丢·彼拉多,她再一次生起慈悲之心,说:“为了某年某时的一个满月而付出一万二千个满月的代价,不是太多了吗”[1]?于是请求魔王沃兰德给予彼拉多解脱。在这里,玛格丽特的圣爱光辉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呈现,她美丽的心灵所散发出的璀璨的光芒成为这个混乱无情的世界里一种巨大的救赎力量。在解救了本丢·彼拉多的同时,玛格丽特也使自己的爱人——大师,得到了解脱。
可以说,玛格丽特的形象和大师是完全相反的。大师因不堪忍受别人几篇带有污蔑诽谤性质的批评文章的折磨,而焚毁宝贵的手稿,逃离现实生活,放弃和玛格丽特相守一生的机会,躲进精神病院;而玛格丽特却能够不顾一切,以赢得与大师会面的机会。因此,可以说,玛格丽特是坚强而果敢的,相比之下,大师则显得有些怯懦。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当大师的完美因为抽象而显得苍白时,玛格丽特的完美则是楚楚动人,对布尔加科夫来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大师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结构的需要,玛格丽特就不仅仅是结构的需要了,她柔软的双肩还要挑起布尔加科夫内心沉重的爱情”[4]。
玛格丽特是大师的爱人,其实也是布尔加科夫的“爱人”,作者的第三任妻子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布尔加科娃就是小说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原型。叶莲娜是作者心目中的完美女神,她忠诚地陪伴着布尔加科夫,一直走到人生的尽头。同玛格丽特一样,叶莲娜之前也是有夫之妇,在遇到布尔加科夫之后,她毅然抛弃了自己优越的生活,将自己的后半生同这位“大师”联系在了一起,无论贫富贵贱,都始终不离不弃。
叶莲娜无疑是作者心中最光辉的形象,正是她给屡遭挫折的作家的生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所以作者倾注自己的全部热情在小说中塑造了具有叶莲娜美好性格特质的、代表真、善、美的理想化身的玛格丽特这一形象。在玛格丽特那里,布尔加科夫获得了真正的安宁,看到了所有的美和所有的爱,“玛格丽特看上去是属于《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其实她只属于布尔加科夫。她是布尔加科夫内心的所有爱人,是布尔加科夫对美的所有的感受,也是布尔加科夫漫长的人生中的所有力量”[4]。布尔加科夫在玛格丽特这里得到了爱和保护,玛格丽特在莫斯科戏文大楼拉铜斯基家里的破坏行动,将她所有的愤怒和仇恨一并发泄出来,她的愤怒和仇恨实际上正是布尔加科夫对那些没有良知的批评家的愤怒和仇恨,是作者对那个颠倒错乱的时代秩序的否定,也是他对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压抑知识分子个性行径的不满和愤懑,她的发泄也体现出作者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辩解和保护。作者希望这种愤怒和复仇“能给恶浊不堪的世界中的蝇营狗苟之徒当头棒喝,给处于无边苦海中的芸芸众生送来些许清凉的慰藉,促使这个迷乱无序的世界复归于秩序与规范”[5]。
二、玛格丽特是永恒女性“索菲亚”的象征
在俄罗斯的哲学和神学观念中,索菲亚等同于圣经中的智慧。按照圣经的说法,上帝创造世界时,智慧便与他同在。“智慧为神的本性,在神之内,也彰显在万物之中。在圣经中,只有《箴言》一书将智慧拟人化,并用女性的‘她’来称谓”[6]。俄罗斯宗教哲学和神学创始人索洛维约夫认为,索菲亚是上帝的最高智慧,是完美的存在,是世界的灵魂。哲学家洛斯基认为“索菲亚作为献身上帝和从上帝那里获得自己的形式的一种被动本原,是一种永恒的女性”[7]。索菲亚学说是对上帝卓越智慧的崇拜,也是对拥有高贵典雅、美貌智慧、坚强勇敢、圣洁仁慈等崇高品质的女性的赞美和圣化。
俄罗斯的很多作家、诗人、哲学家、神学家以及艺术家们历来对索菲亚学说怀有浓厚的兴趣,“‘永恒女性’在俄罗斯文学中获得了一系列象征意义,成为联结女性至高因素的各种体现的通用象征:其一,它是女性人格化的神——智慧的神秘主义形象索菲亚;其二,这一形象进入游吟诗人的诗歌中,作为‘美’妇人的象征而受到崇拜;其三,成为世界的美和和谐中心的女人的浪漫主义理想”[6]。可以说,永恒女性索菲亚崇拜是俄罗斯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恒久人文传统,它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也许这个体系不够严谨,甚至有些杂乱无章,相互矛盾。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俄罗斯人擅长的对世界的神秘主义认识的一个突出体现就是永恒女性索菲亚崇拜。
在宗教历史文化传统深厚的俄罗斯这样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国度,由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以及对永恒女性索菲亚的追寻和倾慕所引发的对女性圣洁情意的赞美逐渐扩展为一种稳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使得这片土地上的诗神似乎总是格外眷顾女性,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在世界文学中始终熠熠生辉,其美学价值和伦理价值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一代代诗人、作家和艺术家合力建造了一个琳琅满目的俄罗斯女性形象的画廊:普希金笔下的塔吉雅娜,屠格涅夫笔下的丽莎、娜塔莉亚、叶琳娜,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索尼亚,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娜塔莎……在她们的身上普遍蕴含着高贵典雅、善良仁慈、承受苦难、坚强勇敢、自我牺牲等崇高品质。这种圣化意识到了俄国象征主义者那里,几乎被发展到了极致。索洛维约夫的《三次会面》、勃洛克的诗集《美妇人集》、戏剧《玫瑰与十字架》、别雷的长篇小说《彼得堡》等都是这方面的经典范例。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玛格丽特可以说是这一传统在20世纪的延续。
布尔加科夫于1891年5月15日出生在乌克兰基辅市,其父为基辅神学院教授,母亲则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教师。他自幼喜爱文学、音乐和喜剧,这与家庭氛围的熏陶密切相关。布尔加科夫的写作深受基督教《圣经》的影响,在《大师和玛格丽特》中,这种影响不但通过耶稣和彼拉多、魔王沃兰德等形象表达出来,而且在玛格丽特身上同样也体现这种影响。作者对圣母玛利亚的渴慕、对永恒女性的追求、对索菲亚的崇拜与敬畏正是在玛格丽特的“圣性”中得以体现的。
纵观整部小说,如果将索菲亚的基本内涵与小说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具体行为相对比,那么,不难发现,作者布尔加科夫创作玛格丽特这一形象就是以永恒女性索菲亚为原型的,玛格丽特的形象本身就蕴含着爱、智慧、真善美,她的所作所为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辉。玛格丽特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表现在她坚持真理、一贯遵从自己内心的吩咐。在当时物欲横流的莫斯科,玛格丽特的行为与当时的莫斯科庸俗的小市民们形成鲜明对比;玛格丽特的善良,不仅表现在对大师的态度,而且还包括对陌生人的怜悯、慈悲,她安慰小男孩,解脱弗莉达和彼拉多,这种善良是真正的大爱,这种善良不仅救赎了他人,同时也救赎了玛格丽特本人和大师。毫无疑问,玛格丽特外表是美丽的,但是她心灵的善良、灵魂的纯洁,更甚于其外表的光鲜和亮丽美。索菲亚学说基本内涵的外在表现就是玛格丽特的智慧、圣洁、坚强、勇敢、善良、慈悲、爱恨分明。布尔加科夫借助这一肉体美与精神美和谐统一的玛格丽特的形象,给这个颠倒混乱的世界以灵性和希望,唤起人们的理性和良知,同时,这一形象是作者“对自己的纪念,也是对自己的奖励”[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师和玛格丽特》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形象与索菲亚学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玛格丽特因其独特的性格特质成为俄罗斯文学史中“永恒女性”的杰出代表。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解读研究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这部达到了“讽刺文学、幻想文学、和严谨的现实主义小说的高峰”[8]的伟大作品,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布尔加科夫这位“大师”。
参考文献:
[1]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M].钱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P143,P221,P224,P233,P242,P393.
[2]葛闰.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丽特》[J].中国图书评论,2008(8):P103.
[3]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M].岳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597.
[4]余华.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丽特》[J].读书,1996(11):P15.
[5]刘祥文.人神魔交融的“三位一体”——《大师和玛格丽特》中女主人公形象分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9(1):P166.
[6]金亚娜.索洛维约夫的长诗《三次约会》中的永恒女性即索菲亚崇拜哲学[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5(1):P275.
[7]洛斯基.俄国哲学史[M].贾泽林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P168.
[8]转引自李毓榛.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P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