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的道德标准--基于马克思的感性存在论

来源 :大庆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ipi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实践的道德标准何所是是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思考的核心内容之一。尽管马克思没有系统讨论过这一问题,但是,马克思并非对人实践的道德标准避而不谈,相反,我们从马克思著作中可以寻找到他对以往哲学家在这一问题中所作回答的批判以及对人实践的道德标准何所是的答复。在马克思看来,人实践的道德标准是满足人之本真存在状态的需要,即人的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其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解放。也就是说,人实践的道德标准必然是以满足人之本真存在为目的,只有如此,人的实践活动才能不受外在于人的力量宰制,而保持自身的合道德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测查法、访谈法探究小班幼儿模式复制能力、模式填补能力和模式扩展能力的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小班幼儿的模式复制能力发展水平比较高,而模式填补和模式扩展能力
摘 要: 手机摄影具有记录快速、创作方便、传递快捷、隐蔽拍摄操作性强、分享便捷的特点,将手机摄影与新闻采编相融合搭建手机摄影新闻采编课程平台进行课程教学,使教、学、做合一,不仅能够取得很好的课程教学效果,而且能够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思维,为进一步深化本课程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手机摄影 新闻采编 互动教学 摄影教学  摄影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手机摄影在新闻采
本文重点研究了大数据背景下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投资学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方式及综合决策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改革投资学课程教学,为投资学教
信息时代,中国大学MOOC、网易公开课、历史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共享、信息交互平台。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方言是反映地方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蕴含了大量的隐喻表达式。本文对宁波方言中的身体部位隐喻进行探讨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