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上的炊烟
米抗战
一
见过许多乡土题材的画作,大凡描绘村庄的作品,总能找到几笔淡淡的炊烟袅袅在其中,画面一下子就灵动了,意境也增了几分。
初见画里的炊烟,约莫是二十多年前。那是一张乡土题材的国画,有田地,有树木,有房子,当然少不了炊烟。印在母亲糊墙的一张报纸上,皱巴巴地从墙上鼓起来,有两个火柴盒那么大,被烟熏成了褐黄色,像极了黄土地的调子。
母亲做饭,我帮着烧锅,手拉着风箱的杆子,头一扭就看见它了。
那画贴倒了,母亲一定是无意的。想看得顺眼,只得弯下脖子,将眼睛倒过来。眼睛倒过来的时候,画里的炊烟就正了。
我无意怨母亲——她不识字,勤快,爱干净。
看罢,我就再没有留意它。
我得专心烧锅。辛劳的父亲即将归来。
二
炊烟袅袅的生活,永远是男人和女人的生活。“日子没法过了”的话,女人说,男人也说,说了是说了,从来就没人在意。饭不吃都在锅里,碟子碎了还有碗。偶尔的冰锅冷灶,不过是短暂的休整。
日出日落,月缺月圆,一擀杖能擀平的疙瘩,都不算疙瘩。这坎儿那坎儿的,也不过是灶前的葱胡子蒜皮子,一把火就能化腐为奇的小磕绊。一旦炊烟升起,锅碗瓢盆重新奏响,宁静平和的生活又回来了。
一抹炊烟激活了生活的脉象。这才是生活的常态。
三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炊烟不升的当儿,远望一个村庄,总觉着是残缺的。譬如此刻,我又一次站上了村外的山岗,为的是远远地望一望久违的炊烟。其实不必赶这一趟的,只要闭上眼睛,凭着记忆就能想象出村庄温情的样子。况且,来路逼仄,杂草丛生。
可我终究还是来了。
虽有淡淡的晨雾氤氲,村庄依然是不完整的。炊烟之于村庄,如同鼻息之于头颅,这一对密友,从遥远的石器时代携手走来,早已融为一体,共同历经了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
晨雾,怎么取代得了?
晨雾氤氲的村庄,总让人觉着是惺忪的,瞥一眼,都能染你一身睡意。试想,弥散的雾,怎么可能具备炊烟的精气神。
四
烟,因火而生,从来就不乏热情。
一把柴火填进灶口,袅袅娜娜的炊烟就升腾起来了,合着风箱“啪嗒啪嗒”的节奏,总能将农耕生活的情趣演绎得淡定而洒脱。
纵然日子平淡到“一口清水锅,三碗柴火饭”的地步,每一柱炊烟都向着天空升腾。
脱胎于草木的炊烟,理应携带着向往天空的优良品性。虽立根于黢黑的灶穴,却不忘将追求向上的精神薪火相传。看看,无论沐风还是迎雨,总是一如既往地向上升腾。
此起彼伏的炊烟,连绵不断的炊烟,经久不散的炊烟……林林总总,彰显和缭绕着的是一幅人间最催人向上的生活画景。宁静,温馨,和谐。哪怕只是淡淡地望一眼,也让人通体惬意。
(摘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5年8期,略有删改)
炊烟,就是做饭形成的烟气。曾经,有人的地方就有炊烟。那时,乡村、人家、炊烟,构成了人间最温馨最和谐的画面。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炊具的更新换代,炊烟渐渐消失在现代文明里。只有在偏僻的乡下,在诗文中,在图画里,才能一睹那袅娜的身影……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的思绪,去寻找那曾经的炊烟,去回味那逝去的生活。
一、一线贯穿,结构完整
《向上的炊烟》是一篇内容十分丰富的文章:儿时见过的国画,童年一家贫寒而温馨的生活,乡下男女吵闹过日子的情景,登上山岗寻找炊烟的举动,乡村烧柴做饭的场景……这些内容表面上看来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可仔细揣摩就会发现:它们或者是直接与炊烟有关的活动,或者是以炊烟为背景的生活。故作者以“炊烟”为线索,把这些零碎的材料贯穿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写出了一篇情味盎然而结构完整的散文。
二、借物抒怀,情味浓烈
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一篇好的文章都是情动于中的产物。当然,本文也不是为写炊烟而写炊烟,而是借以抒发自己的一种情怀,请看:“一旦炊烟升起,……宁静平和的生活又回来了”,可见炊烟是宁静平和生活的代名词;“又一次站上了村外的山岗,为的是远远地望一望久违的炊烟”,可见这种宁静平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已不多见,但作者还是在执着地找寻。再继续看:“每一柱炊烟都向着天空升腾”,可见炊烟还代表着“向上的精神”;“哪怕只是淡淡地望一眼,也让人通体惬意”,可见这种精神能给人多么强烈的熏陶和感染!
三、精选片段,层次分明
作者选材较广,难以一一展开详述,故只是撷取了几个片段来表现主题。这些片段以数字番号排列,既省略了过渡文字,又显得层次分明;交代虽只寥寥数语,描写却栩栩如生。如在第一节中,墙上的贴有炊烟图,“我”烧锅做饭自然也在产生炊烟,画里画外,融为一体。又如在第四节,“一把柴火填进灶口,袅袅娜娜的炊烟就升腾起来了,合着风箱‘啪嗒啪嗒’的节奏,总能将农耕生活的情趣演绎得淡定而洒脱”,由描写过渡到议论,传神而精辟。
四、语言清新,表现力强
在语言表达上,文章流畅自然,带着清新的泥土气息,朴实之中不乏优美。如“日出日落,月缺月圆,一擀杖能擀平的疙瘩,都不算疙瘩”,既有整齐优美的书面语,又夹杂着包含哲理的方言俗语,道出了乡村夫妻偶有冲突而终归平静的生活,生动而又贴切。又如文章末尾以三个形容词独立成句:“宁静,温馨,和谐。”精辟归纳了炊烟的特点,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氤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林林总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节用了不少篇幅写“晨雾”,是否跑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归纳文章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烟云弥漫的样子;②形容众多。
2.不跑题,是用晨雾的“一身睡意”反衬炊烟向上的精气神。
3.炊烟代表着安静平和而不失向上精神的生活,值得怀念、珍惜和传承。
(以上各题大意相近即可)
泥土孕育了世间万物,世间万物散发着泥土气息。风从遥远的山峦,或者平原吹来,挟着泥土的气息,弥漫着,席卷着,让人神醉,沁人心脾……当我们走进一片茂密的丛林,泥土的气息就是枝叶的清香;当我们走进一座丰收的果园,泥土的气息就是汗滴的味道;当我们走进一个遥远的乡村,泥土的气息就是粗犷的山歌和古老的传说……请以“泥土的气息”为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一、立意要深,情意要真。“泥土”除本义外,还有诸多比喻意义,比如故乡,比如淳朴的民风,比如纯真的年代等。还有,和一般写土地的作文不同,这里我们要紧扣“气息”二字,从嗅觉角度去描写那一片土地。“泥土的气息”当然也不仅指泥土散发出的淡淡气味,更是指那一方水土所孕育出来的风土人情。我们要根据生活积累,提炼出带有自己真情实感的主题,如通过叙写自己嗅泥土气息的经过,来抒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对母亲的敬爱之意。
二、借用通感,描写气息。如果直接从嗅觉来写,泥土的气息还真不好表达。其实,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感觉来描写嗅觉,这种写法叫作通感。如有的同学这样写道:“小时候,觉得泥土像一碗清水,没有味道”,直到后来目睹了秋天田野的丰收景象后,才闻到了泥土的气息,“像吃了棒棒糖一样,心里甜滋滋的”。小作者借味觉写嗅觉,将感受表现得生动而具体。
三、布局谋篇,讲究技巧。在立意确定,材料选好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如何把这些材料组织起来表现主题。如何开篇,如何过渡,如何结尾,这些都是需要精心考虑的。如琦君的《春酒》,在这篇充满泥土气息的文章中,作者把许多回忆片断汇集于“思乡”这个焦点上: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多年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八宝酒”……显得繁而不乱,井井有条。
四、推敲语言,打动读者。“云想衣裳花想容”,优美的语言,就是一篇作文漂亮的衣裳。如何纺织这一件衣裳呢?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语言要从求新、求精、求形象等方面来考虑。或选择词语,或斟酌句式,或运用修辞,像杜甫一样,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作文感染力自然就不同凡响了。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点儿喘息的机会,明快的节奏使得文章内容表达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充满泥土气息的西北汉子身上所喷薄出来的巨大力量。
家乡的小河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适应一方的水土。是家乡的小河,养育了这里的村民,润绿了这里的田野,浇灌了这里的稻麦,滋养了这一方土地。使这里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使这里的人们生生不息。有了水就有了灵气,就有了致富的希望,就有了幸福的源泉。(许正常《家乡的小河》)
关于故土的名言
越是地方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
——鲁迅
一旦沦为推土机的牺牲品,后人将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故乡的笑与愁容。
——冯骥才
拯救乡土文化
作为农业大国,几千年来中国积淀下了丰厚的乡土文化。曾经,乡土孕育了一批文化精英,传承了中华文化,弘扬了人文精神。试想,没有绍兴,哪有鲁迅?没有乌镇,哪有茅盾?没有湘西,哪有沈从文?然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乡土文化正悄无声息地消失:传统的庙会、地方戏、民俗活动已经基本“曲终人散”,连最具有乡土特色的方言也难以传承。城里很多儿童已经不知故土老家是何模样,更不会讲、不会听家乡方言。在当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去挖掘、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已成为时不我待的任务。
米抗战
一
见过许多乡土题材的画作,大凡描绘村庄的作品,总能找到几笔淡淡的炊烟袅袅在其中,画面一下子就灵动了,意境也增了几分。
初见画里的炊烟,约莫是二十多年前。那是一张乡土题材的国画,有田地,有树木,有房子,当然少不了炊烟。印在母亲糊墙的一张报纸上,皱巴巴地从墙上鼓起来,有两个火柴盒那么大,被烟熏成了褐黄色,像极了黄土地的调子。
母亲做饭,我帮着烧锅,手拉着风箱的杆子,头一扭就看见它了。
那画贴倒了,母亲一定是无意的。想看得顺眼,只得弯下脖子,将眼睛倒过来。眼睛倒过来的时候,画里的炊烟就正了。
我无意怨母亲——她不识字,勤快,爱干净。
看罢,我就再没有留意它。
我得专心烧锅。辛劳的父亲即将归来。
二
炊烟袅袅的生活,永远是男人和女人的生活。“日子没法过了”的话,女人说,男人也说,说了是说了,从来就没人在意。饭不吃都在锅里,碟子碎了还有碗。偶尔的冰锅冷灶,不过是短暂的休整。
日出日落,月缺月圆,一擀杖能擀平的疙瘩,都不算疙瘩。这坎儿那坎儿的,也不过是灶前的葱胡子蒜皮子,一把火就能化腐为奇的小磕绊。一旦炊烟升起,锅碗瓢盆重新奏响,宁静平和的生活又回来了。
一抹炊烟激活了生活的脉象。这才是生活的常态。
三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炊烟不升的当儿,远望一个村庄,总觉着是残缺的。譬如此刻,我又一次站上了村外的山岗,为的是远远地望一望久违的炊烟。其实不必赶这一趟的,只要闭上眼睛,凭着记忆就能想象出村庄温情的样子。况且,来路逼仄,杂草丛生。
可我终究还是来了。
虽有淡淡的晨雾氤氲,村庄依然是不完整的。炊烟之于村庄,如同鼻息之于头颅,这一对密友,从遥远的石器时代携手走来,早已融为一体,共同历经了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
晨雾,怎么取代得了?
晨雾氤氲的村庄,总让人觉着是惺忪的,瞥一眼,都能染你一身睡意。试想,弥散的雾,怎么可能具备炊烟的精气神。
四
烟,因火而生,从来就不乏热情。
一把柴火填进灶口,袅袅娜娜的炊烟就升腾起来了,合着风箱“啪嗒啪嗒”的节奏,总能将农耕生活的情趣演绎得淡定而洒脱。
纵然日子平淡到“一口清水锅,三碗柴火饭”的地步,每一柱炊烟都向着天空升腾。
脱胎于草木的炊烟,理应携带着向往天空的优良品性。虽立根于黢黑的灶穴,却不忘将追求向上的精神薪火相传。看看,无论沐风还是迎雨,总是一如既往地向上升腾。
此起彼伏的炊烟,连绵不断的炊烟,经久不散的炊烟……林林总总,彰显和缭绕着的是一幅人间最催人向上的生活画景。宁静,温馨,和谐。哪怕只是淡淡地望一眼,也让人通体惬意。
(摘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5年8期,略有删改)
炊烟,就是做饭形成的烟气。曾经,有人的地方就有炊烟。那时,乡村、人家、炊烟,构成了人间最温馨最和谐的画面。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炊具的更新换代,炊烟渐渐消失在现代文明里。只有在偏僻的乡下,在诗文中,在图画里,才能一睹那袅娜的身影……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的思绪,去寻找那曾经的炊烟,去回味那逝去的生活。
一、一线贯穿,结构完整
《向上的炊烟》是一篇内容十分丰富的文章:儿时见过的国画,童年一家贫寒而温馨的生活,乡下男女吵闹过日子的情景,登上山岗寻找炊烟的举动,乡村烧柴做饭的场景……这些内容表面上看来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可仔细揣摩就会发现:它们或者是直接与炊烟有关的活动,或者是以炊烟为背景的生活。故作者以“炊烟”为线索,把这些零碎的材料贯穿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写出了一篇情味盎然而结构完整的散文。
二、借物抒怀,情味浓烈
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一篇好的文章都是情动于中的产物。当然,本文也不是为写炊烟而写炊烟,而是借以抒发自己的一种情怀,请看:“一旦炊烟升起,……宁静平和的生活又回来了”,可见炊烟是宁静平和生活的代名词;“又一次站上了村外的山岗,为的是远远地望一望久违的炊烟”,可见这种宁静平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已不多见,但作者还是在执着地找寻。再继续看:“每一柱炊烟都向着天空升腾”,可见炊烟还代表着“向上的精神”;“哪怕只是淡淡地望一眼,也让人通体惬意”,可见这种精神能给人多么强烈的熏陶和感染!
三、精选片段,层次分明
作者选材较广,难以一一展开详述,故只是撷取了几个片段来表现主题。这些片段以数字番号排列,既省略了过渡文字,又显得层次分明;交代虽只寥寥数语,描写却栩栩如生。如在第一节中,墙上的贴有炊烟图,“我”烧锅做饭自然也在产生炊烟,画里画外,融为一体。又如在第四节,“一把柴火填进灶口,袅袅娜娜的炊烟就升腾起来了,合着风箱‘啪嗒啪嗒’的节奏,总能将农耕生活的情趣演绎得淡定而洒脱”,由描写过渡到议论,传神而精辟。
四、语言清新,表现力强
在语言表达上,文章流畅自然,带着清新的泥土气息,朴实之中不乏优美。如“日出日落,月缺月圆,一擀杖能擀平的疙瘩,都不算疙瘩”,既有整齐优美的书面语,又夹杂着包含哲理的方言俗语,道出了乡村夫妻偶有冲突而终归平静的生活,生动而又贴切。又如文章末尾以三个形容词独立成句:“宁静,温馨,和谐。”精辟归纳了炊烟的特点,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氤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林林总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节用了不少篇幅写“晨雾”,是否跑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归纳文章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烟云弥漫的样子;②形容众多。
2.不跑题,是用晨雾的“一身睡意”反衬炊烟向上的精气神。
3.炊烟代表着安静平和而不失向上精神的生活,值得怀念、珍惜和传承。
(以上各题大意相近即可)
泥土孕育了世间万物,世间万物散发着泥土气息。风从遥远的山峦,或者平原吹来,挟着泥土的气息,弥漫着,席卷着,让人神醉,沁人心脾……当我们走进一片茂密的丛林,泥土的气息就是枝叶的清香;当我们走进一座丰收的果园,泥土的气息就是汗滴的味道;当我们走进一个遥远的乡村,泥土的气息就是粗犷的山歌和古老的传说……请以“泥土的气息”为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一、立意要深,情意要真。“泥土”除本义外,还有诸多比喻意义,比如故乡,比如淳朴的民风,比如纯真的年代等。还有,和一般写土地的作文不同,这里我们要紧扣“气息”二字,从嗅觉角度去描写那一片土地。“泥土的气息”当然也不仅指泥土散发出的淡淡气味,更是指那一方水土所孕育出来的风土人情。我们要根据生活积累,提炼出带有自己真情实感的主题,如通过叙写自己嗅泥土气息的经过,来抒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对母亲的敬爱之意。
二、借用通感,描写气息。如果直接从嗅觉来写,泥土的气息还真不好表达。其实,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感觉来描写嗅觉,这种写法叫作通感。如有的同学这样写道:“小时候,觉得泥土像一碗清水,没有味道”,直到后来目睹了秋天田野的丰收景象后,才闻到了泥土的气息,“像吃了棒棒糖一样,心里甜滋滋的”。小作者借味觉写嗅觉,将感受表现得生动而具体。
三、布局谋篇,讲究技巧。在立意确定,材料选好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如何把这些材料组织起来表现主题。如何开篇,如何过渡,如何结尾,这些都是需要精心考虑的。如琦君的《春酒》,在这篇充满泥土气息的文章中,作者把许多回忆片断汇集于“思乡”这个焦点上: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多年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八宝酒”……显得繁而不乱,井井有条。
四、推敲语言,打动读者。“云想衣裳花想容”,优美的语言,就是一篇作文漂亮的衣裳。如何纺织这一件衣裳呢?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语言要从求新、求精、求形象等方面来考虑。或选择词语,或斟酌句式,或运用修辞,像杜甫一样,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作文感染力自然就不同凡响了。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点儿喘息的机会,明快的节奏使得文章内容表达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充满泥土气息的西北汉子身上所喷薄出来的巨大力量。
家乡的小河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适应一方的水土。是家乡的小河,养育了这里的村民,润绿了这里的田野,浇灌了这里的稻麦,滋养了这一方土地。使这里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使这里的人们生生不息。有了水就有了灵气,就有了致富的希望,就有了幸福的源泉。(许正常《家乡的小河》)
关于故土的名言
越是地方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
——鲁迅
一旦沦为推土机的牺牲品,后人将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故乡的笑与愁容。
——冯骥才
拯救乡土文化
作为农业大国,几千年来中国积淀下了丰厚的乡土文化。曾经,乡土孕育了一批文化精英,传承了中华文化,弘扬了人文精神。试想,没有绍兴,哪有鲁迅?没有乌镇,哪有茅盾?没有湘西,哪有沈从文?然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乡土文化正悄无声息地消失:传统的庙会、地方戏、民俗活动已经基本“曲终人散”,连最具有乡土特色的方言也难以传承。城里很多儿童已经不知故土老家是何模样,更不会讲、不会听家乡方言。在当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去挖掘、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已成为时不我待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