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征程,激昂的歌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8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跨越21个省,长驱两万五千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2016年正值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掀起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热潮。2016年10月19日至20日,由中央歌剧院创排的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于文化部主办的2016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期间,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
  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由胡绍祥编剧,雷蕾作曲,杨洋指挥,陈燕民导演。剧中主要角色分别由刘怡然、阮余群、李爽、王红、赵一峦、尹海、贾令等中央歌剧院演员联袂出演。全剧共分为四幕七场,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场景,全景式地展现了红军长征的悲壮历程。通过将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红军一、二、四的三个方面军及红二十五军,先后离开中央根据地、湘鄂川黔根据地、川陕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进行长征,并在陕甘地区胜利会师,从而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的这段历史进行了微缩和提炼,重点刻画了红军师长、连长,炊事班长、普通战士、红军家属,以及在红军队伍里成长起来的赤卫队员等数个典型人物,并借助这些红军战士的牺牲,展现了长征途中红军英勇杀敌、百折不挠的斗争和牺牲精神。
  这是一部重大命题的、史诗性的歌剧作品。文学创作和历史史实之间的虚实关系,是该剧不能绕开的命题。剧中的几个重要人物——陈龙湘、石虎、王勇、老郭、苗花等,都是剧作家在搜索了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的前提下,虚设而来的。那些收集到的史料和素材,被按照戲剧艺术的创作规律,以符合戏剧发展的逻辑进行整理、创作和编排。
  在人物关系上,该剧第一幕采用艺术群像的效果,展现了绵绵秋雨之中,中央苏区的父老乡亲在村口与踏上战略转移征程的红军战士依依惜别,并同时呈现出了几位主要角色与家人别离的情景,节奏紧凑而巧妙地交代了人物关系:战士石虎痛别母亲;炊事班班长老郭与老伴话别;怀有身孕的赤卫队员苗花执意随担任连长的丈夫同行;卫生队长方瑶将襁褓中的儿子托付于石虎的母亲,难舍难分中受到担任师长的丈夫陈龙湘的催促……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丰富,戏剧张力层层递进——在突破艰难险阻的漫漫征程中,陈龙湘在湘江边被俘,自己断肠赴死;石虎在娄山关为老乡挡子弹献出生命;王勇飞夺泸定桥时中弹身亡;老郭取衣燃火为战士熬辣椒汤,冻死在大雪纷飞的夹金山;过草地行军途中,苗花难产,死前将孩子托付于方瑶。上述几组人物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交叉互动,构成了全剧的人物关系,看似平行却暗自相连:方瑶收养了苗花和王勇的遗孤,方瑶和陈龙湘的儿子被石虎的母亲照料……所有的牺牲都承载着希望,全剧向观众传达和还原了“革命理想高于天,信仰值得用生命捍卫”的长征精神。
  优秀的文学剧本承载了语言与音乐之间的和谐统一:韵声的协调性、歌唱的流畅性、审美的普世性和传播的广泛性。《红军不怕远征难》在追求剧本文学戏剧性的同时,剧作家在追求剧本文学的音乐性方面也有独特之处。整剧在叙事节奏的把握上、在抒情场面的流畅性以及对在战斗场面的冲突性表达时的对比、承接和切换中,都能看到剧作家为戏剧性和音乐性的统一所作的伏笔、映衬与起承转合。歌剧的抒情是必须建立在强烈的戏剧张力之上的。剧作家在考虑到戏剧性和音乐性必须相互融会贯通的歌剧创作规律的同时,发挥艺术想象,创造出虚构的、却合乎红军长征这段历史的人物与事件,以此充实和丰富剧本的情节构成,使之既符合艺术创作规律,又具备反映历史真实面貌的能力。
  剧中几个叙事场景的把控让人印象深刻,如第一幕中王勇耐心地说服妻子不要给部队添麻烦;第二幕第二场中描写红军打进遵义城,热闹欢快的场面,以及对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同志为政治局常委等史实的叙述;尾声中对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史实陈述等,在采用白话文文体的前提下,注重语言的结构和声韵,能够感受到剧作家在创作时是特别留意到了唱词所暗含的节奏和流畅性。对于抒情场面而言,印象较为深刻的有,石虎掩护老乡中弹后,将身上仅有的一块银元作为自己最后的党费上交党组织,而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战友苗花为他唱起了家乡的山歌;苗花在难产弥留之际,深情地嘱咐襁褓中的孩子记住帽子上的红星,替娘走完征程。结合剧情和场景,那首山歌温婉而凄凉,苗花对孩子的不舍和对革命胜利的笃定,辉映出本剧崇高的戏剧内核——倒在长征路上的万千英雄所铸就的长征精神。
  众所周知,作曲家雷蕾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影视歌曲。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是雷蕾的第五部歌剧作品。在音乐的写作上,该剧延续了作曲家一贯的“塑造如歌般旋律”的能力。作曲家并未使用大段式地移植、改编或加工地域风格显著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手法进行创作,而是在音乐创作中呈现出“民族化”,更多则是将如歌般优美的线性旋律思维融入到故事、人物和主题中去。这也是该剧在音乐创作上的亮点之一: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段激昂、一曲悲壮,都被如歌如诉的旋律牵引和诠释出来。
  作为用于抒发角色感情功效的咏叹调,它是剧中角色特定的、随着剧情发展不断变化的、个性化、戏剧化的抒情。剧中几首令人印象深刻的咏叹调,都有如歌的旋律,如第二幕中陈龙湘牺牲之前的咏叹调;老郭牺牲之前梦见老伴的殷殷嘱咐、切切叮咛……在音乐的写作上既讲究旋律线条,也兼具发挥声乐表演技巧的功能。从歌唱和视听的角度来看,本剧的音乐写作以剧情和歌词的内容为基点,注重歌词声韵与旋律的结合,并能够依照剧作要求刻画出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艺术形象。上述几段咏叹调将剧中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细致入微地展现,在抒情的同时将戏剧张力慢慢铺开。全剧以歌唱性为主、如歌般的旋律随行的歌剧写作手法,动情动人,既塑造了女性如泣如诉中所暗含的坚忍不拔的革命形象,又呈现了男性炽热阳刚的雄浑中面对母亲、妻儿的铁汉柔情,整部剧在抒情性的表达中像多年的陈酿,辛中透甜、苦里寻香。
  近年来,中国原创歌剧新作不断。作为一部为长征胜利80周年而作的大型史诗作品,全剧表现的是革命历史题材、革命英雄主义的主题。综合而言,笔者对本剧的感触有四:   首先,在创新难度增大、观众审美分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按照“固有”经验而言,对于“长征”这种“重大”的、主旋律题材的艺术创作,容易“政治先行”以“凸显”教育意义。令人欣慰的是,本剧并未以红军之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主要着力点。整部剧在展现红军长征的同时,将笔墨重点锁定于陈龙湘、石虎、王勇、老郭、苗花等数位个性鲜明的红军战士,展現了那段悲壮征途中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别离之殇。那些离殇承载着骨肉亲情、战友之情和夫妻之爱。作品以合理的逻辑、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强烈的戏剧张力,讲述和还原一段荡气回肠、有血有肉的历史,令观赏者感同身受,在仿若“切肤之痛”下感受革命先辈在血与火中的涅槃,感受长征精神所给予我们的灵魂洗礼。
  其次,旋律上写作上的“民族化”和乐队编配上的“国际化”。总体而言,该剧的音乐语言和创作风格呈现出一种无显著区域性风格的民族化特征。时下,原创歌剧的民族性挖掘已不再仅仅停留于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符号性表达上,而是将更多的民族风格蕴藏于歌剧语言和旋律中,为整部作品的戏剧张力和思想表达服务。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以如歌般优美的线性旋律思维进行创作,并增强了多声语言和色彩调配的表现力。作曲家以对旋律的驾驭能力,将非抒情性的唱词,甚至是一般的对话、情节都谱写成易于歌唱的宣叙调,并在处理旋律走向与汉语四声的协调性上亮点频现。另一方面,作曲家还能将抒情性或戏剧性的唱词塑造成或悲情凄美、或激昂流畅的咏叹调。在第二、第三、第四幕中,宣叙调和咏叹调的交替出现,使音乐的展开融入到戏剧的展开之中,二者互为映衬。此举使得歌剧更加具有歌唱性,如若能够精细打造,不少唱段都能够拥有广泛的传唱度。剧中不乏大量的调式交替以及现代作曲技法的运用,特别是在幕间音乐及弦乐部分的写作中所呈现出的深沉厚重的声效和精致细腻的配器手法等,又使该剧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而作为一部正歌剧,该剧的几处具有激烈矛盾冲突和戏剧张力的点,配合震撼饱满又恰到好处的音响呈现,避免了本剧在历史的厚重性表达上仅仅是一部抒情悲歌。
  再次,幕与幕之间切换的流畅性,灯光舞美服装道具上的贴合性,使整部作品的视觉呈现上也颇具亮点。舞台上频频出现的视频设计(如序曲中天幕上出现的动态长征路线图)与实体装置的结合等,都恰到好处地再现了陡峭险峻的铁索桥、湍急的河水和巍峨的雪山等,恰到好处地将视觉的画面感与戏剧的表现力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使得本剧在视觉呈现上极具时代特征,同时兼具现代舞台的高科技质感。
  最后,在舞台表演上,演员们的声音松弛、吐字清晰,肢体表演符合戏剧逻辑;管弦乐队在指挥杨洋的带领之下,抒情之时细腻婉转、紧张之时激烈厚重,戏剧表现力十足,为本场演出增色良多。
  四
  除了本剧所呈现的诸多亮点之外,笔者在观剧过程中也产生了几处思索:
  第一,本剧总时长两小时四十分钟,剧本在人物设定上并未有特别明显的主配角色之分,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大渡河、夹金山等几个长征中的经典战役都逐一展现。是否可以将角色精简,人物关系提炼,使脚本优于话剧,删除转移观众注意力的次要铺陈,强调主要情节的紧张度,把观众的观赏重心集中到戏剧冲突和人物的个性表达上来。
  第二,合唱能够充分体现歌剧的“立体”特征,使“戏”更集中、戏剧冲突更尖锐。充分发挥合唱的作用,是否可以适当增加合唱的部分,加大对“红军战士”这一艺术群像的塑造;或跳出具体戏剧情境,以合唱的形式为局外人陈述事件、抒发情感,或将庞大的人声与交响乐队一起构成丰满而立体的音响,为全剧增添史诗风格。
  第三,众所周知,红军是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也是一支歌声嘹亮的部队。在初创时期,红军就非常重视发挥歌曲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行军中还涌现了大量反映斗争生活的军事题材作品——战前有《动员歌》,战时有《杀敌歌》《冲锋歌》《喊话歌》,战斗结束还有《胜利歌》等。长征歌曲犹如冲锋的号角,承载和表达着红军战士的乐观无畏和坚定信念,激励着人民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么,从丰富人物性格、还原历史画面和提升戏剧表现力的角度而言,本剧在创作中是否还可以借鉴红军时期的歌谣进行音乐编配和剧情润色,从而使英雄人物的形象和红军长征的画面更加鲜活立体?
  以上只是笔者的观剧体验,定有主观之处。感谢本剧为那些镌刻于历史丰碑上的数字和文字赋予了感性的温度,令每一位走出剧场的观众对于长征有了一次区别于教科书式的、感性的体验。在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这部歌剧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感受便是:长征歌声永远嘹亮,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其他文献
2015年10月29、30日,山西省演艺集团及山西省歌舞剧院,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了原创音乐剧《火花》。用导演的话来说,这是部“描写理想与青春故事”的音乐剧,刻画了高君宇、石评梅两位中国早期革命者的形象(注:石评梅为受高君宇革命思想影响的女文学家)。  任何一部音乐剧新作,都必须带给人们新的看点,也可说是较为集中的风格。从这方面看,《火花》虽然仍显简单和稚嫩,但却以新颖的表现手法,带给了人们富有
期刊
这是一个关于长征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长征中女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长征中女人和男人牺牲的故事——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关于长征如何取得胜利和红军战士在信仰的召唤下一往无前的故事。  全新视角解读长征  长征题材,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无疑是有很大困难的,处理不好,往往容易落入或平铺直叙或空洞说教的窠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对于战争的残酷,对于先辈的牺牲,在感情上已经开始淡漠、麻木,这是不争的现实。音乐
期刊
编者按:2016年4月6日至10日,由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瓦格纳歌剧《汤豪舍》,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上演。《汤豪舍》是国家大剧院继《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之后制作的第三部瓦格纳歌剧。此次国家大剧院二度邀请到欧洲顶级导演皮耶·阿里执导并兼任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等。主创团队运用高度象征的手法塑造舞台及刻画人物,将《汤豪舍》中救赎的主题、净化的过程,表现得唯美极致,使大家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升华,带领大家
期刊
曾经的歌剧就是一种最为普及的大众娱乐,后期却被哄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歌剧、正歌剧基本一统天下唯我独尊,而与之相对的喜歌剧(包括轻歌剧、刺歌剧等)尤其是小型歌剧却被无端地边缘化了。  可能由于个人审美趣味使然,我素来也是偏爱悲剧胜于喜剧。总感觉,悲剧沉甸甸、喜剧轻飘飘,更崇尚威尔第、瓦格纳、普契尼及《阿依达》《汤豪舍》《波希米亚人》。非常喜欢李卫导演的《乡村骑士》《原野》,但他任艺术总监的北京国际
期刊
我最敬爱的恩师周小燕先生,于2016年3月4日凌晨驾鹤西去。时间已经过去许久了,我内心仍然不能接受先生已逝的事实——先生,我最敬爱的先生,您真的就这样走了吗?还记得您亲口对我说,您还要给我上课,还要听听我去意大利学习回来后语言有没有进步。可是,还没来得及向您汇报,您怎么就走了呢?您是那么的顽强,总是能创造奇迹,总以为您这次也能一如既往,回到我们身边,回到您钟爱的课堂。  记得最后一次去看您是今年的
期刊
听歌剧,最理想的,应该是感性和理性的双重满足。不过,难得有机会现场观摩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来沪上演的《黑桃皇后》(上海大剧院“马林斯基艺术节”首场),我的观剧乐趣却更多偏向了理性——马林斯基剧院这个新版本应是2015年左右的制作,导演是阿列克谢·斯捷潘纽克(AlexieStepanyuk)——解读这个新版的隐藏线索,成了我此次观剧的最大乐趣所在。其实想想,我这回真算是“买椟还珠”,有意无意间忽略了
期刊
“家住安源萍水头,三代挖煤做马牛……”,看到这段文字,很多人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柯湘的形象,而那个熟悉的旋律也会伴着这个形象不由自主地哼唱出来。在中国,45岁以上的人,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杜鹃山》的。京剧《杜鹃山》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不仅因为那些唱段、那些形象、那个故事深入人心,最重要的是,这部现代京剧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至今难以超越,被奉为经典,让人充满敬意。当歌剧《杜鹃山》的创作开始进入议事日程的
期刊
大都会歌剧院需要一座新剧场——这在前任总经理任职期间,就已经成为路人皆知的事情。1920年代后期,经济危机爆发前,有几个项目已进入议事日程。我们的建筑师华莱士·哈里森(Wallace Harrison,1895-1981,美国著名建筑师),曾向我展示过他绘制的新剧院蓝图,在他的规划中这座剧院将坐落在洛克菲勒中心,那里朝向第五大道方向有小块的空地和溜冰场,还有几座不高的办公建筑。在1930和1940
期刊
柴可夫斯基共有三部歌剧取材于普希金的作品,除了《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外,另有一部不太知名的《玛捷帕》。但事实上,除了这两部公认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外,他其他的歌剧影响力都不大。柴可夫斯基主要还是器乐作曲家,他的歌剧相对写得松散,有时让人感觉只是带有声乐的大型器乐作品。但柴可夫斯基丰富的旋律创作才能带来的局部精彩,似乎可以弥补其缺乏戏剧动力的不足。  如果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从某种方
期刊
小琼:年轻的中国女高音方颖,在这个月首次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举行独唱音乐会,演绎的作品是莫扎特最负盛名的声乐作品之一。上一次我欣赏她参演的莫扎特作品应该是《费加罗的婚礼》,她在剧中饰演苏珊娜。  小薇:她与纽约爱乐合作的这场音乐会的选曲是《喜悦欢腾》(Exsultate,Jubilate)吧?这部作品的最终部分只有“哈利路亚”这一个词语,并重复多次。我当然听过这部倍受观众们喜爱的优美作品。  小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