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证券市场是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动性波动及共振的特征关系到金融系统稳定运行,若证券流动性波动异常并通过共振引起证券市场流动性枯竭,就可能会给证券市场带来灾难,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鉴于研究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及共振的特征是预测流动性异常波动和复杂共振的重要前提和理论依据,本文选取我国上证50指数及18个行业数据,利用多重分形去趋势相关分析方法,检验了流动性波动及共振的多重分形特征.研究发现,上证50指数与18个行业指数的流动性均具有多重分形特征,并且行业指数与市场指数之间的流动性共振也存在多重分形特征.因
【机 构】
: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成都610059;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都61005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市场是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动性波动及共振的特征关系到金融系统稳定运行,若证券流动性波动异常并通过共振引起证券市场流动性枯竭,就可能会给证券市场带来灾难,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鉴于研究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及共振的特征是预测流动性异常波动和复杂共振的重要前提和理论依据,本文选取我国上证50指数及18个行业数据,利用多重分形去趋势相关分析方法,检验了流动性波动及共振的多重分形特征.研究发现,上证50指数与18个行业指数的流动性均具有多重分形特征,并且行业指数与市场指数之间的流动性共振也存在多重分形特征.因此,流动性波动和流动性共振均具有可预测性,从而监管层可通过监测流动性的波动与共振,实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标.
其他文献
本文将新《环境保护法》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利用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分析该法的实施是否符合“强波特假说”.研究发现:(1)新《环保法》作为史上最严的一项环境规制法律,显著提高了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效率,且在政策窗口期内随实施时间的延长其政策效果更加显著.(2)新《环保法》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重污染企业进行创新,进而提高企业效率,即存在技术创新的渠道机制.(3)新《环保法》对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股权集中度越高的企
国内规制主权与自由贸易间关系长期为人关注,对此部分经济体就曾利用"良好监管实践"优化内部规制并形成经验.在近年各类经贸谈判中,原本主要适用于国内的"良好监管实践"正成为重要协定下的新议题,其中CPTPP"监管一致性"、USMCA"良好监管实践"等已成为国际监管合作的重要制度型规范,并呈现国内和国际双层治理相互促进之特征.上述进展体现了国际经贸治理演进新趋势,与RCEP所遵循的传统WTO相关纪律差异较大.随着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中国也应关注参与"良好监管实践"的国际合作,支持促进协调引导型治理范式;
欧盟发布的《外国补贴条例草案》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审查模式,即针对投资与政府采购的事前监管与依职权审查的事后监管.如果说通过监管措施实现“竞争中性”,致力于提供市场主体平等的地位,那么如何使这种监管行为本身纳入国际法框架,体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指引更应成为前置考量.我国应对此进行纠偏申明,并进一步在监管技术层面和欧美国家展开对话,构建磋商机制,逐步发掘“竞争中性”的内涵,扩大共识;同时,继续深化国内改革,构建对竞争中性国际规制风险的管控制衡机制,在国内立法中对境外投资补贴进行对等监管.
本文将消费者信心指数引入混频数据模型(MIDAS)中,考察经济新常态下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基于消费者信心指数以及“三驾马车”对季度GDP增长率进行预测,结果显示:(1)引入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混频数据模型较基准模型的预测精度比未引入的预测精度要高,均方根残差比值也更小;(2)多元混频预测中,引入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混频回归模型对季度GDP增长率的实时预报与短期预测更趋稳定,能够提供更精准的参考区间;(3)在考察行为指标消费者信心指数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中,消费者信心指数在进行样本内预测时,宏观经济对消费者信
选取我国18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东方财富股吧100多万条帖子中提取发帖人的地址构建本地偏好的衡量指标——本地异常关注,研究本地异常关注对股票收益率、波动率以及异常交易量的解释和预测能力.结果 表明:本地异常关注对当日和未来两日的股票收益率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会在一段时间后发生反转;本地异常关注对当日和未来两日的波动率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本地异常关注对当日和未来两日的异常交易量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具有短期效应,会在未来发生反转.上述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本地偏好现象
本文基于2010-2018年我国财险公司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公司资本调整、风险承担和再保险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和门槛效应,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资本调整对投资风险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再保险水平对资本调整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资本调整、投资风险与承保风险的作用关系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资本调整与风险承担对再保险的影响关系不存在门槛效应.结果 表明,资本调整和承保风险承担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待加强,再保险“或有资本”的角色有待深化,差异化监管制度有待完善.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突破创新和融合应用,数据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要素,数据驱动型并购成为国际并购的新趋势.传统反垄断分析框架缺乏对数据因素的充分考量,难以及时全面识别数据驱动型并购可能具有的竞争损害.针对数字经济的特点,文章建议采用营业额与交易额相结合的申报标准,相关商品市场与相关数据市场相结合的界定方法,市场份额与数据因素相结合的市场力量评估标准,价格因素与个人信息保护因素相结合的竞争损害标准,行为性救济与结构性救济相结合的救济措施,进一步完善数据驱动型国际并购
基于土地价值捕获理论探讨土地定向储备模式成本控制机制,通过构建土地定向储备激励约束模型,讨论最优激励合同的相关参数设置,为城市政府合理控制储备成本,实现融资目标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储备实施阶段,将监督强度融入激励约束机制能降低政府和土地储备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政府增大激励或加强监督都能引导土地储备主体努力工作且减弱投机动机,而监督惩罚措施仅能抑制其投机行为;在土地储备主体不投机情形下,政府可根据对土地储备主体类型信息的掌握调节监督强度,且其与激励水平正相关,政府采取监督措施有助于增加土地储
现有的研究分析了研发联盟组合的平均关系强度特征对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但是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本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企业研发联盟组合当中企业与研发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强度的两个特征,即平均关系强度以及关系强度的离散程度(以中心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关系强度的方差来衡量)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并且将创新产出进一步细分为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同时分析了研发合作伙伴地理多样性对其调节作用,从而更加完整地分析了研发联盟的关系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其作用的边界条件.基于1996-20
近些年,市场经济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选择.但是,与之相伴的产品信息过剩则增加了消费者的决策困难并引发非理性消费的风险.本文关注消费者在产品的愿望性属性和可行性属性之间的权衡,首次提出时间标志这一细微的环境因素会影响消费者在两种属性之间的权衡结果以及最终的产品偏好.通过五个实验,结果证实:(1)开端时间标志使消费者赋予产品愿望性属性更高的权重并因此更加偏好在愿望性属性上表现更好的产品选项;(2)促进定向是上述影响关系的解释机制;(3)消费者的年龄在上述影响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