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东北地区第三次鼠疫流行始发于1945年,终止于1954年。与前两次由外来传入不同,第三次鼠疫流行是当地原发与外地传入兼有。其中,当地原发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1945年,日军投降前夕,为掩盖其罪行,将设在哈尔滨平房区的“731部队”细菌工厂炸毁,致使大批染疫鼠蚤扩散,传染了平房及其周围地区的鼠类,最终导致人为鼠疫疫源地的形成。
关键词:鼠疫;731部队;1945年
一、1945—1948 年东北鼠疫大流行
(一)苏军进攻东北,王爷庙流行鼠疫
据史料记载,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鼠疫,但在日本宣布投降时,即1945年8月中旬苏联红军进占王爷庙前后,在城区突然出现死鼠和病鼠,随后8月下旬发生鼠疫,并呈暴发性流行。
8月21日王爷庙发现首例病人,经苏军城防司令部防疫队中尉军医库奇克鲁确诊为鼠疫。10月疫情已由腺鼠疫发展为肺鼠疫,传染迅速引起了当时占领该处的苏联军队注意,随即对部分疫区进行消毒,为当地老百姓进行注射治疗,但消毒面积小,注射率不高,也没有对疫区进行隔离封锁,所以无法控制疫情,疫情迅速蔓延到附近乌兰哈达等4个区及周围 22个乡村,很快就有541人发病,533人死亡。据统计,1945年王爷庙街市共发生鼠疫患者862名,死亡851名。1946年王爷庙的鼠疫继续流行,1947年冬季,这场腺、肺鼠疫混合流行的瘟疫终止,全年患病573人,死亡411人。
王爷庙的鼠疫成为了东北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一个中心疫区,该疫区的鼠疫随后辐射传播至白城、洮南、扎赉特、泰来、开通、突泉、镇赉、哈尔滨、沈阳等地。是当时东北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扩散鼠疫最广的一个鼠疫原发地。
乌兰浩特市志办公室1993年编纂的《乌兰浩特市志》中记载:
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投降时,伪兴安总省警务厅长福地家久命令兴安医学院长小康把试验用的鼠疫菌撒布出去,造成王爷庙及内蒙古东部地区鼠疫流行。
1949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卫生部撰写的《1947—1948年东北防疫鼠疫工作总结》记载王爷庙鼠疫来源说:
王爷庙(鼠疫),据传云:“八·一五” 后日本法西斯匪徒散布鼠疫菌,想防止苏联红军的进军,该地遂于9月流行鼠疫。
归结上述资料,可知:第一,兴安总省当权日本人白滨晴澄参与官早就制定了败逃前的《焦土战术计划》,其中有散布细菌流行一项。第二,王爷庙日本人控制的兴安医学院成为投散鼠疫的基地,鼠疫菌来自该院细菌库。第三,8月9日苏军进攻东北时,兴安总省警务厅长福地家久组织的 150 人的“抗苏队”开始实施 《焦土战术计划》,其中包括指使兴安医学院长小康散布染病老鼠和鼠疫细菌。
本次由王爷庙发生的鼠疫流行,在1946年3月疫情逐渐平息,据不完全统计,1945年秋季到 1946年3月爆发的鼠疫流行共波及原辽北省、嫩江省 20 个市县,有199个疫点,患病5880人,死亡5387人,病死率达到91.62%。虽然1946年3月后本次鼠疫疫情逐渐平息,但并没有彻底结束,到了1946年夏季,鼠类活动猖獗,先前染疫点陆续再发生疫情报告,直到9月辽吉地区才基本控制鼠疫流行。两年间东北境内有24个市县发现疫情,患病者达 6492人,死亡 5622 人。
(二)731 部队制造平房鼠疫流行区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这就决定鼠疫的发生与环境息息相关。哈尔滨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日军在哈尔滨平房地区建立细菌武器研制中心“731部队”,长期设立禁区,致使大片农田荒芜,杂草丛生,加以起伏的自然地貌,为黄鼠保持稳定的种群数量创造了条件,直接引发了平房地区大面积爆发鼠疫流行,使平房地区成为鼠疫疫源地。
1933 年,侵华日军军医石井四郎在五常县境的背荫河车站附近建立了细菌实验所,用活人代替动物进行试验。1936 年,进驻哈尔滨平房地区,改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通称石井部队,秘密研制各种细菌武器。1939年,日本加茂部队进驻这一地区,不久,改称东乡部队。1941 年又改称满洲第 731 部队,部队长为石井四郎。“731”部队乃是一个强大的军用细菌联合制造厂,所谓给水和防疫都只不过是掩盖其罪恶活动的幌子。1945年8月15 日日本宣布投降之前,731部队烧掉所有文件,杀死全部“圆木”,炸毁整个细菌工厂,同时释放试验室大量带菌老鼠和跳蚤,污染平房周边环境,这就造成了哈尔滨南部郊区一处人为鼠疫疫源地。
哈尔滨平房鼠疫由日军人为造成,我国鼠疫医学界经长期调研一直持此观点。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编著的《中国鼠疫流行史》认为:
哈尔滨市郊的鼠疫疫源是人为形成的……1945年日寇投降前夕,为了毁灭 其罪证,将该细菌工厂破坏,使染疫的鼠、蚤逃窜,因而造成平房地区的鼠疫流行。以后从1950年到1959年在疫源检索工作中从黄鼠、大仓鼠、褐家鼠、小家鼠体内都分离出鼠疫杆菌,说明鼠疫已感染了该地区鼠类,并形成了鼠疫疫源地。
1946年6月至11月,在平房东井子屯、义发 源屯、后二道沟屯发生腺、肺鼠疫流行,发病103人,死亡103人,均属本地原发。同时,在哈尔滨市区有 5处街区发生腺、肺鼠疫,首例患者权宪波由内蒙古齐齐哈尔染疫至哈尔滨发病死亡,共计患病15人,死亡14人,此次流行应属外地输入。当年平房和市区两地共计患病118人,死亡117人。
1947年8月至11月,哈爾滨市区又发生输入性鼠疫,首例病人何清云从王爷庙贩旧皮毛衣物至哈尔滨市发病死亡,其所贩旧物全部被销售,导致46处街区发生鼠疫流行,共计发病56人,全部死亡,其中肺鼠疫30人,腺鼠疫15人,败血症鼠疫11人。
这次鼠疫流行在1947年达到高峰,全东北染疫者高达36585人,死30933人,占整个大流行期间染疫总人数的 62.75% ,占死亡总人数的63.10%。这次鼠疫大流行,共波及东北40个县旗市,其中内蒙古自治区19个,吉林省15个,辽宁省4个,黑龙江省2个。 哈尔滨市的鼠疫流行在当地政府防疫部门和苏联防疫队的共同努力工作下,1947年底得以基本控制。但平房疫区1948年至1954年仍有原发性鼠疫发生,共患病32人,死亡 21人,1954年后才终止。哈尔滨市平房区的鼠疫由731部队散布疫鼠疫蚤而来,哈尔滨市区的鼠疫由内蒙古齐齐哈尔和王爷庙传来,均与日军鼠疫谋略行为有关。
二、东北鼠疫大流行与日军细菌战的关系
从目前学术界关于 1945—1948 年东北鼠疫大流行的研究看,这次鼠疫大流行与日本细菌战关系密切。
第一,1945 年 3 月日军大本营陆军中央命令关东军扩大细菌武器生产,同时任命石井四郎重新担任 731 部队长,负责大量生产鼠疫跳蚤。生产1 公斤跳蚤需要1000只老鼠,为此伪满的日伪军队和伪满政府各部都被下达捕捉老鼠的任务,伪满政府给各部(省)下达了“本年度以行政力量确保军需试验用活田鼠 30 万只”的任务。1945 年上半年,伪满境内从军队到地方,从居民到学生都在捕鼠向上缴纳。这表明日本关东军和 731 部队在做大规模鼠疫细菌战的准备。
第二,关东军 1945 年作出针对苏联在东北作战的细菌战计划。据伪满洲国国务院经济部次长、总务厅长古海忠之在被俘后所作的供词说:关东军1945年初曾制定了“在苏联军队进攻的情况下,立即用鼠疫菌污染北满的山河,将苏军连同和平的中国人民,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全部杀掉的作战计划”。这表明日军1945年曾有一个败退前在全东北实施鼠疫战谋略的计划。已知的兴安总省参与官白滨晴澄在王爷庙地区实施鼠疫投放的计划应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第三,關东军为731部队征集的30万只黄鼠及利用黄鼠生产的跳蚤都到哪里去了?并没有731部队逃跑时处置大量黄鼠和跳蚤的历史信息。日军在东北设有许多“防疫机构”,在开鲁、通辽、郑家屯、乾安、安广、洮南、白城、长岭、农安、温都尔王府等地共有 23 个鼠防机构,其中隔离所 20 个、调查所 2 个、监视所1个(1940 年时的设置),这些所谓“防疫机构”都可以成为“消化”那些黄鼠和跳蚤、秘密执行鼠疫谋略行动的网点。
第四,731 部队和关东军控制的日满各地防疫机构,通过在东北十余年的活动,早就知道松辽平源存在一个黄鼠的鼠疫疫源地。当日本在东北进行强势殖民统治时,会实行控制和防止这一地域鼠疫流行的“防疫”政策,但当其在东北的统治崩溃和垮台时,显然就会实行如古海忠之所说的鼠疫谋略计划,“用鼠疫菌污染满洲山河”。731 部队通过伪满政权强征 30 万只黄鼠,单征黄鼠而不是其他鼠类兼收并蓄,这就突出表明日军想利用黄鼠在东北松辽平源黄鼠疫源地制造空前鼠疫大流行的企图。
第五,从空间平面看 1945—1948 年东北鼠疫大流行,“其主要流行区呈弧形条状分布”,即王爷庙—乾安—通辽—奈曼旗—敖汉旗—赤峰的狭长地带,这一地带鼠疫发病和死亡人数占东北鼠疫受害总人数的十分之七以上,而该弧形地带正处在关东军的对苏防卫线上。这使其以人为鼠疫大流行阻滞苏军进攻的谋略意图“隐约可见”。另外,这次东北鼠疫大流行虽以腺鼠疫为主,但伴有肺鼠疫、败血症鼠疫、皮肤鼠疫等,是多种病型并发的混合性鼠疫大流行,而这恰与日军 1940 年在农安人为制造的鼠疫流行特征是一致的。
鉴于上述理由,1945—1948 年的东北鼠疫大流行,是由日军谋略投放人为造成。
三、总结
东北地区第3次鼠疫大流行始发于1945年,止于1954年。流行原因为当地原发与外地传入二者兼有。外地传入的鼠疫由内蒙古齐齐哈尔和王爷庙传来,当地原发是日军在哈尔滨平房地区建立细菌武器研制中心“731部队”,长期设立禁区,致使大片农田荒芜,杂草丛生,加以起伏的自然地貌,为黄鼠保持稳定的种群数量创造了条件。且日军在撤退时炸毁哈尔滨市平房区的“731 部队”细菌工厂,致使大批染疫鼠蚤扩散,传染了平房及其周围地区的鼠类,引起鼠疫流行并传染给人类,最终导致人为鼠疫疫源地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杨彦君.“满洲七三一部队”旧址调查与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2] 陈致远.近代东北鼠疫与日军的鼠疫细菌战活动[J].武陵学刊,2019(03).
[3] 韩雪.论日军 731 部队的细菌战实验[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2.
[4] 金东英,李志平.人为因素与哈尔滨第三次鼠疫大流行[J].中华医史杂志,2011(02).
[5] 王祖远.日本军部与第731细菌部队[J].军事文摘,2016(07).
[6] 张皙.东北解放区鼠疫流行与防治述论(1945~1949)[D].吉林大学,2016.
[7] 戴丽艳,赵晶莹.东北鼠疫中的黑龙江疫情[J].黑龙江档案,2017(05).
[8] 郭洪茂.东北第三次鼠疫大流行[M].解学诗,松村高夫等.战争与恶疫——日军对华细菌战.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9] 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黑龙江省鼠疫流行史》 第 9 页、第12 页,1965 年稿,1973 年修印,内部出版.
[10] 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中国鼠疫流行史: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11] 东北行政委员会卫生部.1947—1948 年东北防治鼠疫工作总结[A].辽宁省档案馆藏,档案名:东北大区卫生资料 。1483.
[12] 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内蒙古近代鼠疫纪实[M].呼和浩特:内蒙古政协文史资料委员编,2007.
[13] 内蒙古卫生事业四十年编委会编 《内蒙古卫生事业四十年(1947—1987)》第 12 页,1987 年内部出版.
[14] 乌兰浩特市志办公室编《乌兰浩特市志通讯》1987 年,第1 期,第56—57 页。这里的患病和死亡数字多于 1965 年的调查数.
[15] 内蒙古自治区流行病研究所编《内蒙古自治区鼠疫流行史》第41 页,1965 年稿,1973 年修印,内部出版.
[16] 乌兰浩特市志办公室.乌兰浩特市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李雪(1998—),女,四川眉山人,历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现代中朝日关系史。
关键词:鼠疫;731部队;1945年
一、1945—1948 年东北鼠疫大流行
(一)苏军进攻东北,王爷庙流行鼠疫
据史料记载,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鼠疫,但在日本宣布投降时,即1945年8月中旬苏联红军进占王爷庙前后,在城区突然出现死鼠和病鼠,随后8月下旬发生鼠疫,并呈暴发性流行。
8月21日王爷庙发现首例病人,经苏军城防司令部防疫队中尉军医库奇克鲁确诊为鼠疫。10月疫情已由腺鼠疫发展为肺鼠疫,传染迅速引起了当时占领该处的苏联军队注意,随即对部分疫区进行消毒,为当地老百姓进行注射治疗,但消毒面积小,注射率不高,也没有对疫区进行隔离封锁,所以无法控制疫情,疫情迅速蔓延到附近乌兰哈达等4个区及周围 22个乡村,很快就有541人发病,533人死亡。据统计,1945年王爷庙街市共发生鼠疫患者862名,死亡851名。1946年王爷庙的鼠疫继续流行,1947年冬季,这场腺、肺鼠疫混合流行的瘟疫终止,全年患病573人,死亡411人。
王爷庙的鼠疫成为了东北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一个中心疫区,该疫区的鼠疫随后辐射传播至白城、洮南、扎赉特、泰来、开通、突泉、镇赉、哈尔滨、沈阳等地。是当时东北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扩散鼠疫最广的一个鼠疫原发地。
乌兰浩特市志办公室1993年编纂的《乌兰浩特市志》中记载:
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投降时,伪兴安总省警务厅长福地家久命令兴安医学院长小康把试验用的鼠疫菌撒布出去,造成王爷庙及内蒙古东部地区鼠疫流行。
1949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卫生部撰写的《1947—1948年东北防疫鼠疫工作总结》记载王爷庙鼠疫来源说:
王爷庙(鼠疫),据传云:“八·一五” 后日本法西斯匪徒散布鼠疫菌,想防止苏联红军的进军,该地遂于9月流行鼠疫。
归结上述资料,可知:第一,兴安总省当权日本人白滨晴澄参与官早就制定了败逃前的《焦土战术计划》,其中有散布细菌流行一项。第二,王爷庙日本人控制的兴安医学院成为投散鼠疫的基地,鼠疫菌来自该院细菌库。第三,8月9日苏军进攻东北时,兴安总省警务厅长福地家久组织的 150 人的“抗苏队”开始实施 《焦土战术计划》,其中包括指使兴安医学院长小康散布染病老鼠和鼠疫细菌。
本次由王爷庙发生的鼠疫流行,在1946年3月疫情逐渐平息,据不完全统计,1945年秋季到 1946年3月爆发的鼠疫流行共波及原辽北省、嫩江省 20 个市县,有199个疫点,患病5880人,死亡5387人,病死率达到91.62%。虽然1946年3月后本次鼠疫疫情逐渐平息,但并没有彻底结束,到了1946年夏季,鼠类活动猖獗,先前染疫点陆续再发生疫情报告,直到9月辽吉地区才基本控制鼠疫流行。两年间东北境内有24个市县发现疫情,患病者达 6492人,死亡 5622 人。
(二)731 部队制造平房鼠疫流行区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这就决定鼠疫的发生与环境息息相关。哈尔滨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日军在哈尔滨平房地区建立细菌武器研制中心“731部队”,长期设立禁区,致使大片农田荒芜,杂草丛生,加以起伏的自然地貌,为黄鼠保持稳定的种群数量创造了条件,直接引发了平房地区大面积爆发鼠疫流行,使平房地区成为鼠疫疫源地。
1933 年,侵华日军军医石井四郎在五常县境的背荫河车站附近建立了细菌实验所,用活人代替动物进行试验。1936 年,进驻哈尔滨平房地区,改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通称石井部队,秘密研制各种细菌武器。1939年,日本加茂部队进驻这一地区,不久,改称东乡部队。1941 年又改称满洲第 731 部队,部队长为石井四郎。“731”部队乃是一个强大的军用细菌联合制造厂,所谓给水和防疫都只不过是掩盖其罪恶活动的幌子。1945年8月15 日日本宣布投降之前,731部队烧掉所有文件,杀死全部“圆木”,炸毁整个细菌工厂,同时释放试验室大量带菌老鼠和跳蚤,污染平房周边环境,这就造成了哈尔滨南部郊区一处人为鼠疫疫源地。
哈尔滨平房鼠疫由日军人为造成,我国鼠疫医学界经长期调研一直持此观点。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编著的《中国鼠疫流行史》认为:
哈尔滨市郊的鼠疫疫源是人为形成的……1945年日寇投降前夕,为了毁灭 其罪证,将该细菌工厂破坏,使染疫的鼠、蚤逃窜,因而造成平房地区的鼠疫流行。以后从1950年到1959年在疫源检索工作中从黄鼠、大仓鼠、褐家鼠、小家鼠体内都分离出鼠疫杆菌,说明鼠疫已感染了该地区鼠类,并形成了鼠疫疫源地。
1946年6月至11月,在平房东井子屯、义发 源屯、后二道沟屯发生腺、肺鼠疫流行,发病103人,死亡103人,均属本地原发。同时,在哈尔滨市区有 5处街区发生腺、肺鼠疫,首例患者权宪波由内蒙古齐齐哈尔染疫至哈尔滨发病死亡,共计患病15人,死亡14人,此次流行应属外地输入。当年平房和市区两地共计患病118人,死亡117人。
1947年8月至11月,哈爾滨市区又发生输入性鼠疫,首例病人何清云从王爷庙贩旧皮毛衣物至哈尔滨市发病死亡,其所贩旧物全部被销售,导致46处街区发生鼠疫流行,共计发病56人,全部死亡,其中肺鼠疫30人,腺鼠疫15人,败血症鼠疫11人。
这次鼠疫流行在1947年达到高峰,全东北染疫者高达36585人,死30933人,占整个大流行期间染疫总人数的 62.75% ,占死亡总人数的63.10%。这次鼠疫大流行,共波及东北40个县旗市,其中内蒙古自治区19个,吉林省15个,辽宁省4个,黑龙江省2个。 哈尔滨市的鼠疫流行在当地政府防疫部门和苏联防疫队的共同努力工作下,1947年底得以基本控制。但平房疫区1948年至1954年仍有原发性鼠疫发生,共患病32人,死亡 21人,1954年后才终止。哈尔滨市平房区的鼠疫由731部队散布疫鼠疫蚤而来,哈尔滨市区的鼠疫由内蒙古齐齐哈尔和王爷庙传来,均与日军鼠疫谋略行为有关。
二、东北鼠疫大流行与日军细菌战的关系
从目前学术界关于 1945—1948 年东北鼠疫大流行的研究看,这次鼠疫大流行与日本细菌战关系密切。
第一,1945 年 3 月日军大本营陆军中央命令关东军扩大细菌武器生产,同时任命石井四郎重新担任 731 部队长,负责大量生产鼠疫跳蚤。生产1 公斤跳蚤需要1000只老鼠,为此伪满的日伪军队和伪满政府各部都被下达捕捉老鼠的任务,伪满政府给各部(省)下达了“本年度以行政力量确保军需试验用活田鼠 30 万只”的任务。1945 年上半年,伪满境内从军队到地方,从居民到学生都在捕鼠向上缴纳。这表明日本关东军和 731 部队在做大规模鼠疫细菌战的准备。
第二,关东军 1945 年作出针对苏联在东北作战的细菌战计划。据伪满洲国国务院经济部次长、总务厅长古海忠之在被俘后所作的供词说:关东军1945年初曾制定了“在苏联军队进攻的情况下,立即用鼠疫菌污染北满的山河,将苏军连同和平的中国人民,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全部杀掉的作战计划”。这表明日军1945年曾有一个败退前在全东北实施鼠疫战谋略的计划。已知的兴安总省参与官白滨晴澄在王爷庙地区实施鼠疫投放的计划应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第三,關东军为731部队征集的30万只黄鼠及利用黄鼠生产的跳蚤都到哪里去了?并没有731部队逃跑时处置大量黄鼠和跳蚤的历史信息。日军在东北设有许多“防疫机构”,在开鲁、通辽、郑家屯、乾安、安广、洮南、白城、长岭、农安、温都尔王府等地共有 23 个鼠防机构,其中隔离所 20 个、调查所 2 个、监视所1个(1940 年时的设置),这些所谓“防疫机构”都可以成为“消化”那些黄鼠和跳蚤、秘密执行鼠疫谋略行动的网点。
第四,731 部队和关东军控制的日满各地防疫机构,通过在东北十余年的活动,早就知道松辽平源存在一个黄鼠的鼠疫疫源地。当日本在东北进行强势殖民统治时,会实行控制和防止这一地域鼠疫流行的“防疫”政策,但当其在东北的统治崩溃和垮台时,显然就会实行如古海忠之所说的鼠疫谋略计划,“用鼠疫菌污染满洲山河”。731 部队通过伪满政权强征 30 万只黄鼠,单征黄鼠而不是其他鼠类兼收并蓄,这就突出表明日军想利用黄鼠在东北松辽平源黄鼠疫源地制造空前鼠疫大流行的企图。
第五,从空间平面看 1945—1948 年东北鼠疫大流行,“其主要流行区呈弧形条状分布”,即王爷庙—乾安—通辽—奈曼旗—敖汉旗—赤峰的狭长地带,这一地带鼠疫发病和死亡人数占东北鼠疫受害总人数的十分之七以上,而该弧形地带正处在关东军的对苏防卫线上。这使其以人为鼠疫大流行阻滞苏军进攻的谋略意图“隐约可见”。另外,这次东北鼠疫大流行虽以腺鼠疫为主,但伴有肺鼠疫、败血症鼠疫、皮肤鼠疫等,是多种病型并发的混合性鼠疫大流行,而这恰与日军 1940 年在农安人为制造的鼠疫流行特征是一致的。
鉴于上述理由,1945—1948 年的东北鼠疫大流行,是由日军谋略投放人为造成。
三、总结
东北地区第3次鼠疫大流行始发于1945年,止于1954年。流行原因为当地原发与外地传入二者兼有。外地传入的鼠疫由内蒙古齐齐哈尔和王爷庙传来,当地原发是日军在哈尔滨平房地区建立细菌武器研制中心“731部队”,长期设立禁区,致使大片农田荒芜,杂草丛生,加以起伏的自然地貌,为黄鼠保持稳定的种群数量创造了条件。且日军在撤退时炸毁哈尔滨市平房区的“731 部队”细菌工厂,致使大批染疫鼠蚤扩散,传染了平房及其周围地区的鼠类,引起鼠疫流行并传染给人类,最终导致人为鼠疫疫源地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杨彦君.“满洲七三一部队”旧址调查与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2] 陈致远.近代东北鼠疫与日军的鼠疫细菌战活动[J].武陵学刊,2019(03).
[3] 韩雪.论日军 731 部队的细菌战实验[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2.
[4] 金东英,李志平.人为因素与哈尔滨第三次鼠疫大流行[J].中华医史杂志,2011(02).
[5] 王祖远.日本军部与第731细菌部队[J].军事文摘,2016(07).
[6] 张皙.东北解放区鼠疫流行与防治述论(1945~1949)[D].吉林大学,2016.
[7] 戴丽艳,赵晶莹.东北鼠疫中的黑龙江疫情[J].黑龙江档案,2017(05).
[8] 郭洪茂.东北第三次鼠疫大流行[M].解学诗,松村高夫等.战争与恶疫——日军对华细菌战.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9] 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黑龙江省鼠疫流行史》 第 9 页、第12 页,1965 年稿,1973 年修印,内部出版.
[10] 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中国鼠疫流行史: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11] 东北行政委员会卫生部.1947—1948 年东北防治鼠疫工作总结[A].辽宁省档案馆藏,档案名:东北大区卫生资料 。1483.
[12] 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内蒙古近代鼠疫纪实[M].呼和浩特:内蒙古政协文史资料委员编,2007.
[13] 内蒙古卫生事业四十年编委会编 《内蒙古卫生事业四十年(1947—1987)》第 12 页,1987 年内部出版.
[14] 乌兰浩特市志办公室编《乌兰浩特市志通讯》1987 年,第1 期,第56—57 页。这里的患病和死亡数字多于 1965 年的调查数.
[15] 内蒙古自治区流行病研究所编《内蒙古自治区鼠疫流行史》第41 页,1965 年稿,1973 年修印,内部出版.
[16] 乌兰浩特市志办公室.乌兰浩特市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李雪(1998—),女,四川眉山人,历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现代中朝日关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