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乏因何而来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b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春困夏乏秋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随着季节的变化,有些人夏天总觉得特别困乏,不仅白天不够睡,晚上睡不好,而且干什么都没精打采的,整个人没力气。原因何在,如何矫治?请看专家为你解惑。
  夏季,很多人都会觉得特别容易犯困,干什么都没精打采的。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在夏季如此“软弱”?
  中医理论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与自然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顺应自然界的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变化,同样遵守“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的规律。夏天是万物生长的时节,万物生长主要靠的是其内部能量的推动。人体是以五脏为核心的统一整体,夏季机体运动活跃,能量消耗增多,同时因为天气炎热,体表毛孔张开,气血趋向于外,使供应给脏腑、尤其是大脑的能量相对减少,导致大脑及其他脏腑功能相对减弱,因此人体会觉得没精神、疲乏无力。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湿气较重。从中医理论来说,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而又重浊,最易困脾。脾被湿邪困遏,一来影响食欲,使进食减少,机体摄入的能量不足,不能支持身体进行长时间消耗;二来脾主管肌肉四肢,湿邪困脾会直接影响到肌肉四肢,表现为酸重乏力,不思运动,容易犯困。
  人体不仅顺应自然界四季的变化规律,同时也遵守一天之中昼夜变化规律。长久以来,大家都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春秋季节昼夜长短相对较均衡,冬天则是昼短夜长,所以这三个季节基本上能够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但是夏季却是昼长夜短,日出早、日落晚,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让大家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出现季节性生物钟紊乱。活动时间延长而休息睡眠时间缩短,此消彼长之下导致了睡眠時间的减少,容易出现睡眠不足,因此总感觉身体困乏。
  挥汗如雨是炎炎夏日的真实写照,大量汗液的排出,在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带给我们舒爽的同时,也带走了体内较多的钠、钾等离子。钠、钾等离子有助于人体神经、肌肉的正常运作,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出现钠、钾等离子的缺乏,从而影响到神经、肌肉功能的正常发挥,进而导致身体出现软弱、乏力、困顿等问题。
  另外,还有诸多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等,在夏季容易被诱发。这些疾病或是会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或是会影响血液循环系统,甚至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最终因为能量供应不足、电解质的紊乱等问题,导致供应机体或者各脏腑、器官的能量不足或能量消耗增多,表现为疲乏无力、困顿倦怠。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夏乏是因为人体内的阴阳相对不平衡导致的,因为夏季气血趋向于外,所以体内阳气相对减弱,所以容易出现困乏的表现。中医理论认为,人体阳气推动人体运动,作用偏向于兴奋;阴气使人体安静,作用偏向于抑制。而困倦乏力属于身体机能被抑制的一种状态。因此,白天可适当地外出运动,让身体接触阳光,让体内的阳气充沛起来,以消弭体内阴阳的相对不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效果,自然就不会再有夏乏的感觉。
  夏季昼长夜短,使人体产生季节性的生物钟紊乱,导致睡眠不足,容易困乏。那么解决办法就很简单了——晚上尽量早睡。现在一般晚上八点多天才黑,那么九点、十点左右就睡觉。当然,现在的娱乐活动很多,可能晚上正是很多人开始享受生活的时间,怎么愿意舍得把这大好时光用在睡觉上呢?对此,我认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为了能够解除夏乏带来的烦扰,让自己每天能够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一天,适当的舍去是很有必要,也是很值得的。
  或许很多朋友会说不是不想早点休息,只是白天气温太高,晚上热得睡不着,开着空调又怕受凉。其实如果天气特别热,我们也是不建议长时间高强度地使用空调制冷的,这方面我个人有个生活小窍门:开空调的时候把室内温度定在比外界气温低七八度,同时使用除湿功能,保证室内空气干爽,这样既凉爽又不会因为温度太低而受凉,也不会使得温度过低导致正常汗出的不畅。
  说起休息,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午休。午休是在结束了一上午工作之后,开展一下午的工作之前,一方面可以缓解上午工作的疲惫,另一方面也能为下午的工作做好准备。一般而言,午休不宜过久,15分钟到半个小时就好。因为时间太短休息不够,时间太长又会睡不醒,所以要把握好一个度。
  预防夏乏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饮食。夏季天气湿热,湿热困脾也是导致夏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夏季饮食可以重点放在健脾除湿上。这一类的食物有很多,而且很多都是药食同源的,比如白扁豆和炒香的小米一起煮粥,不仅味道香甜,还可以健脾祛湿;还有薏米煮粥,也是祛湿佳品。
  我自己夏天经常用的一个食疗方,感觉很不错,贡献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黄芪10克,白扁豆15克,炒薏仁15克,芡实15克,黑豆15克,莲子15克,陈皮3-5克。辨证阴虚者去薏仁,加枸杞15克;湿热者加绿豆15克,炒薏仁换成生薏仁;痰湿盛者加赤小豆15克;瘀血者加桃仁5克;气郁者加山楂5克;立秋后加麦冬或百合15克;气血两虚者加大枣5枚。先把黄芪和陈皮同煮40分钟,去药渣,入上述药材,小火煮2小时。一日两次服用。用于夏季气虚多汗、头蒙劳倦、纳呆泄泻、暑气伤津、腰酸口渴、小便频数或下肢水肿、带下脚气等。
  还有一些芳香气味的植物也可食用,比如荆芥、山胡椒菜、薄荷叶、香菜等,都具有芳香化湿的功效;中药佩兰也是化湿健脾的佳品,但是有的人吃完会感觉有些燥,那么可以服用一些酸梅汤,严重的可以饮用绿豆汤来缓解。还有一些防暑粥,比如荷叶粥、竹叶粥、西瓜翠衣粥等,也都有一定化湿清暑作用。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夏季还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期,因为天热会导致血压升高,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或者是出汗过多,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脑供血不足等,都是比较常见而且影响生活质量的,也是容易导致夏日困乏无力的原因。因此一定要记住避暑或清暑,避免这些疾病被诱发。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体外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曲古抑菌素A(TSA)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紫杉醇(PTX)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表达
近日,一位27岁小伙按摩后突然身亡的消息在网络上热传,引起大家关注.那么不当按摩真的会引发脑梗死吗?颈部不适还能不能接受按摩?rn按摩后引发脑梗死?这种情况极少见rn据网帖
期刊
甘温除热法是指用甘温药物为主治疗内伤发热的方法。该方法最早孕育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之说。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有桂枝汤、
中国传统养生格言  仲夏斋戒月  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  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  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  唐·白居易《白香山詩集》卷23  进入伏天以后,许多人的饮食中少了大鱼大肉,多了蔬菜、水果。其实这样的饮食改变正符合仲夏斋戒的养生法则。  仲夏斋戒在汉民族崛起时就已经起源,《吕氏春秋·仲夏纪第五》中就有仲夏斋戒的记载。斋戒本意是宗教性的,在中国,斋戒主
期刊
现阶段,企业管理的概念更加多元化,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演进,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开始成为企业管理的关键所在,知识型员工,信息时代的新产物,因其独立自主性、创新性、骄傲性的
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的素质。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在企业改革发展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应在改进和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上创新思路,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更高要求。  一、目前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现状  政工队伍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目前政工队伍的建设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政工
期刊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及炎症性疾病.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是个经常从媒体和网络中看到的词.看到这三个字,有些人会觉得恐惧,但更多人可能会觉得
期刊
目的探讨影响阴茎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阴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阴茎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可能因素。结果 63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获得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