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祚明交游考论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shidemeng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陈祚明是明末清初诗人、文学评论家,其在入京后与往来京邑的文人士子交往颇多。陈祚明既是燕台七子的成员之一,与严沆、宋琬、施闰章等人一道,强调宗唐和学古,重举文学复古的大旗;同时,陈祚明也与胡兆龙、王崇简、袁懋功等人往来密切,深受士大夫赏识。他们都对陈祚明的文学风气、诗文创作、诗文评选等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陈祚明;交游;燕台七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23-02
  陈祚明是明末清初诗人、文学评论家,其文采斐然,却在后世很长一段时间未能引起重视。直至二十世纪初,陈祚明才再度被学界关注。现有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的编选原则、诗学审美等方面,对其他论题讨论较少。但“其交游也,缘类而有义① ,想要深入了解陈祚明的诗学审美,就不得不谈及他的交游。因此,本文欲探讨陈祚明交游情况,以作知人论世之助。
  陈祚明的一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少年成长阶段(1623—1644),在此期间陈祚明深受家学影响,建立了自己的文学观念;二是困顿隐居阶段(1644—1655),此期陈祚明经历国朝覆灭、兄长殉难的厄运,转而携亲隐居山野;三是流寓京师阶段(1655—1674),此期陈祚明因生活困顿,受邀入京为师。从陈祚明的生平轨迹来看,其交游主要体现在第三阶段,陈祚明在《稽留山人集》中创作的大量赠答、唱和类诗歌,也都能反映出陈祚明交游的情况。
  一、燕台七子
  顺治十二年(1655),陈祚明受严沆之邀初入京城,与清初科举入仕的宋琬、施闰章、张文光、赵宾、丁澎往来甚密,世人将其并称为“燕台七子”。“燕台七子” 活跃于清初顺治时期,被称为“入清第一代台阁诗人群体” ②。由于“燕台七子”活动时间较短,现已极少被人提及,但其是研究清代诗坛不能被忽视的群体,也是研究陈祚明交游必不可缺的群体。关于“燕台七子”的成员,史料存有争议。一说陈祚明为成员之一,刘声木《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记载:“燕台七子在国初亦负盛名,名氏为……仁和陈祚明……③宋琬《赵雍客诗序》云:“往在京师,与施愚山诸君子以诗学相切劘,因而有《燕台七子》之刻。严给谏颢亭、丁仪部飞涛、陈布衣胤倩,皆杭人也。” ④另有一说认为“燕台七子”并没有陈祚明,而是周茂源。阮元《两浙輶轩录》称:“(丁澎)通籍后与宋荔裳、施愚山、张谯明、周釜山(周茂源)、严颢亭、赵锦帆唱酬日下……又称燕台七子” ⑤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徐世昌《晚晴簃诗话》等均沿用此说法。这两种说法的产生是由于活动时间存在先后:在陈祚明入京以前,周茂源等七人已有交流唱和活动,但并未完全形成团体,后周茂源淡出,陈祚明入京加入,团体性质又逐渐趋于成熟。再加上严津编撰刊刻书目《燕台七子诗刻》,收录了陈祚明等七人的作品,“燕台七子”才得以正式定名。
  “燕台七子”大多在清初文坛具有一定地位,张文光为崇祯元年进士,赵宾、宋琬、施闰章、严沆、丁澎则均为入清后由科举入仕的文人。这六人中,名声最响的是施闰章与宋琬,两人当时即有“南施北宋”之盛名,王士禛称“康熙以来,诗人无出南施北宋之右” ⑥,可见评价之高。从诗学思想上看,施闰章主张以性情为先,认为诗人应具备经史基础,诗歌作品要体现人的性情,具备温柔敦厚的风貌。宋琬推重并继承了云间派的思想,崇尚盛唐诗歌,同时也对明七子持肯定态度,诗歌审美方向偏重雅正。
  “燕台七子”中,陈祚明与严沆最为亲密。在陈祚明归隐期间,严沆几次相邀才使陈祚明弃隐入京;陈祚明入京后,严沆一方面邀陈祚明居于自己府邸,另一方面,请陈祚明为其子严方贻的老师,甚至还邀请陈祚明一同典试山东。由此可见,严沆对陈祚明极为重视与信任,陈祚明也视严沆为依靠。可以说,没有严沆,就没有陈祚明后期的文学活动。
  从文学思想上来看,“燕台七子”强调宗唐和学古,其是继云间派与西泠十子之后重举文学复古大旗的一道力量,在唱和结社等行为上,可以明显看出“燕台七子”带有古风。但遗憾的是,“燕台七子”虽想有所作为,却活动时间极短。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只是因兴趣相投而聚在一起的文人群体,甚至不足以称为流派。但不管怎么说,这段交游经历,对陈祚明诗学思想总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挚友至交
  陳祚明交游对象广泛,除宋琬、严沆等人外,陈祚明还游于京城士大夫之间,现列举几个重要人物加以论述。
  (一)陈祚明评选诗歌的领路人——胡兆龙
  胡兆龙(1626—1663),字予衮,号具茨,又号宛委,浙江山阴人,著有《息游堂诗集》等。胡兆龙与陈祚明既有同梓之谊,胡兆龙又对陈祚明有知遇之恩,可以说,胡兆龙是陈祚明弃隐入京的一大推手。
  在陈祚明入京后,胡兆龙也对其帮助甚多。通过陈祚明《奉和宛委先生玩月之作》《丰詶委婉先生醉后见赠之作》等诗作可以看出,陈祚明对胡兆龙十分的尊重。在交往期间,两人时常谈诗论道,陈祚明更是在胡兆龙的影响下开始列论三唐诗、编选唐诗选、进行诗文评选等工作,胡兆龙也对陈祚明的评选之作多有正定。可以说,胡兆龙对陈祚明的诗文评选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康熙二年(1663)十二月,胡兆龙因病去世,年仅37岁。对此,陈祚明甚是悲伤,其作《甲辰元日》称:“自哭胡宗伯,茫然欲废诗。” ⑦可见,陈祚明对胡兆龙感情之深,甚至一度情愿放弃诗文评选,这足以说明胡兆龙对陈祚明有着重要影响。
  (二)陈祚明在京期间的一大帮手——王崇简
  王崇简(1602—1678),字敬哉,一作敬斋,谥号文贞,宛平(今北京)人,有《青箱堂文集》《青箱堂诗集》等。王崇简最早与陈祚明的兄长陈潜夫定交,并认识了尚在幼年的陈祚明。待陈潜夫逝世后,陈祚明来到京城,两人再续往来,关系进一步加深。   当时,王崇简是京城诗坛名公,尤喜好招集贤臣名士载酒宴饮、畅谈赋诗。陈祚明虽一介布衣,却也多次受到王崇简的邀约。王崇简在《陈胤倩拟古诗序》中称:“人生之出处显晦岂能预料哉?予非能知诗者,读拟古之篇而悲其志,念昔故人半属物化,而胤倩复托兴于感慨无聊,夫岂以贫贱为怀乎?” ⑧可见,王崇简并未因为陈作明的布衣身份而忽略他的才情。对于初入京师的陈祚明来说,这是展示自我才情的机会,正所谓伯乐识马行千里,能够得到当时文坛大家的肯定与认可,对陈祚明来说是心灵上的满足,这也使得陈祚明能够遨游于公卿之间,备受关注。由此可见,王崇简对陈祚明甚是礼重,是其在京期间的一大帮手。
  (三)同心同德的同乡好友——周容
  周容(1668—1679),字鄮山,又作茂山,一字壁堂,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著有《春酒堂集》。陈祚明与周容感情极为深厚,除了因为两人是同乡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陈祚明与周容在对待新朝的态度上不谋而合。据《清史列传·周容列传》记载,周容曾被举荐博学鸿儒科,朝臣“争欲荐之”,但周容坚辞不就,“以死力辞” ⑨。周容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动荡变革后,周容放弃诸生身份,开始放浪山水之间,借酒浇愁,这与陈祚明隐居河诸的行为是完全一致的。其次,陈祚明与周容在诗学观点上也有所契合。周容与陈祚明都对前七子论诗一味主宏壮、主气骨而有所不满,也对王世贞、李攀龙论诗尚气格而流于肤廓有质疑,认为内容空洞浮泛、不切合实际的作品不是优秀的作品。可见,二人在论诗方面志同道合。
  (四)共编《国门集》的伙伴——韩诗
  韩诗(?—1662),字圣秋,号固庵,陕西三原人,清初三秦诗派的重要成员。陈祚明与韩诗交往已久,在陈祚明入京后,多承韩诗照顾。韩诗也多次邀请陈祚明一同应招宴游,唱和赋诗。同时,韩诗还邀陈祚明一同编撰《国门集》,这也成了陈祚明的一部作品。
  (五)陈祚明入幕的带领者——袁懋功、龚祖锡
  袁懋功,字九叙,顺天府香河(今河北香河人)。陈祚明在康熙九年(1670)初秋,作为山东巡抚袁懋功的幕宾赴济南,有诗《袁大中丞出抚山左招余从行初秋抵济南追赋纪》记载。龚袓锡(1622—1685),初名佳胤,字祖锡,晚又字介岑,杭州人。陈祚明在康熙十二年(1673)五月至九月,应龚袓锡之招到通州。有诗《龚祖锡兵佥分巡通永招谐潞漫纪》记载。这是陈祚明少有的两次入幕经历。
  陈祚明一生共作幕三次,第一次是以友人身份陪同严沆典试,途中,还有兵部尚书朱之锡招其入幕,但陈祚明称“不得从军幕,之都为故人” ⑩ ,表明了自己入幕仅是为了与严沆的友谊。可见,这次作幕最陈祚明心中更像是一种陪伴。而作幕袁懋功和龚祖锡门下,才算是真正意义的作幕,也是一种理想抱负的实现。
  除上述文人外,陈祚明还与严扆臣、柴绍炳、孙治、胡振音、吴苍浮、王士禛、叶燮、朱彝尊、沈荃等文人名士多有往来,这些交游经历在陈祚明的人生历程中都有着重要作用。总之,陈祚明在交游过程中,不仅开阔眼界,修身养气,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文友,一起产生思想的碰撞,进而裨益诗文,开启了诗文评选的工作,这都为其创作出《稽留山人集》《采菽堂古诗选》等优秀作品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1页。
  ②马大勇:《清初庙堂诗歌集群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
  ③刘声木撰,刘笃龄点校:《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三笔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06页。
  ④宋琬:《安雅堂文集》,宋琬著,辛鸿义、赵家斌点校:《宋琬全集》,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17页。
  ⑤阮元:《两浙輶轩录》卷四,《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68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⑥王士禛撰,勒斯仁点校:《池北偶谈》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上册,第253页。
  ⑦陈祚明:《稽留山人集》卷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33册,山东: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49页。
  ⑧王崇简:《青箱堂文集》卷四,《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8页。
  ⑨王鐘翰点校:《清史列传》卷七十文苑传一,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册,第5701页。
  ⑩陈祚明:《稽留山人集》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33册,山东: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479页。
  作者简介:
  张悦,女,河南开封人,博士,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心境以及感悟的一种载体,将自己的所感所想通过文字表现出来,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色彩。也正是这样,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流派,马克·吐温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利用文字针砭时弊,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其中《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经历了百年的历史依然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有着广泛的阅读群体,作者通过主人公经历的一系列荒诞故事,对当时社会进行
期刊
专业化音乐图书馆的作为音乐教学,以及科研组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正在面临这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面对挑战,并且如何应对挑战所带来的各项问题成了当今音乐图书馆建立的困难。因此图书馆的建立者应当了解当今时代的变化以及能够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一、专业化音乐图书馆建设的意义与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艺术型人才的人数不断提高,国家也重视这一发展,并且注入一些精力去实现这
期刊
【摘要】 在我国文学史上《世说新语》是经典笔记体小说,内容涉及汉末到东晋时期士族逸闻趣事,书写魏晋风流故事,透过风流潇洒士子生活看到魏晋士人诸多荒唐行为,发现这些知识分子的血泪、痛苦、悲哀、无奈,犹如开在悬崖边的鲜花,在寒风中挣扎,用特殊的言行风貌表露士人心声。本文通过探析《世说新语》中士人人格精神,以期深入解读《世说新语》,从中汲取文学养分。  【关键词】 《世说新语》;士人;人格精神  【中图
期刊
【摘要】 南唐后主李煜一生辗转,他流传后世的作品不多,其中大部分是以梦境为创作题材的词作。李煜的梦词因其人生经历的起伏而有多重的内在意义,是其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他的梦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古今文学上具有一定的研究性。  【关键词】 李煜;梦境;现实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19-02  李煜(937-978
期刊
【摘要】 简·奥斯丁的《诺桑觉寺》采用的是公开的叙述者以及外露的叙述声音,在叙事策略上与她的其他几部作品相较,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诺桑觉寺》以其特色鲜明的叙事策略,构建了女性身份,突出了作者的在场,获得了作者的权威。但是由于出版受挫的原因,简·奥斯丁在此后的作品中成功地完成了对叙事策略的调整。  【关键词】 简·奥斯丁;《诺桑觉寺》;叙述者;叙述声音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画中情思》是泰国著名作家西乌拉帕的代表作之一,是泰国近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这部小说以贵族女子蒙拉查翁·吉拉娣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透彻地分析那个时代中各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作者在二者之间做到了典型人物的个性与社会概括性的有机统一。本文从《画中情思》中所提及的主要人物形象入手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人物形及性格以体现当时泰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旨在更深
期刊
【摘要】 《论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学说,其核心思想包含“仁学”和“礼学”。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支撑,应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对知网数据库中有关《论语》核心符号“仁”“礼”的相关文章做了统计,归类分析。梳理出了文化符号“仁”和“礼”在国内外的研究脉络和不同领域的研究维度。本文高度概括提炼了目前国内外对“仁”“礼”的相关研究,对“仁”“礼”文化符号的纵深研究和学科交融有一定
期刊
【摘要】 《合二為一》是托马斯·哈代为“泰坦尼克”号失事而写的一首诗,告诉我们一艘华丽的船“泰坦尼克号”的悲惨命运。该诗歌表现了诗人关注人类命运的一片真诚,十分寓有哲理,反映出哈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哈代是很悲观的,在他看来,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是他自己的主人,每个人都处于一种强大而不可预测的力量的控制之下。人们的斗争是无用的,他们的命运,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服从和忍受上帝的设计。本文将通过对这首诗中一些符
期刊
【摘要】 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用其出众的文风和在虚华背景下的悲剧内核,带给了观众一部延续百年的名著作品。故事从最初宁国府与荣国府的兴盛繁华一直到最后衰落,讲述的不仅仅是两个府邸的衰败,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衰败。曹雪芹最擅长用爱情来隐喻时代悲剧。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就是一个时代下赤裸裸的爱情悲剧。本文中心以黛玉之死为例,分析曹雪芹笔下的爱情与时代的纠葛。  【关键词】 《红楼梦》;黛玉之
期刊
【摘要】 当代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在美国文坛的地位举足轻重,已引发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其核心组成是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当代美国华裔文学、当代美国黑人文学。当代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国内外研究经历不同阶段,研究多围绕主题、风格、叙事、作品比较、综述、译介等展开。有聚焦单部作品也有针对多部作品的研究,有单个视角也有多个视角叠加研究。总体来看,学界研究成绩斐然,视角丰富,深度与广度兼具,研究态势喜人,且国外成果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