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黛玉之死为例,分析曹雪芹笔下的爱情与时代的纠葛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zc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用其出众的文风和在虚华背景下的悲剧内核,带给了观众一部延续百年的名著作品。故事从最初宁国府与荣国府的兴盛繁华一直到最后衰落,讲述的不仅仅是两个府邸的衰败,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衰败。曹雪芹最擅长用爱情来隐喻时代悲剧。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就是一个时代下赤裸裸的爱情悲剧。本文中心以黛玉之死为例,分析曹雪芹笔下的爱情与时代的纠葛。
  【关键词】 《红楼梦》;黛玉之死;爱情纠葛;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13-02
  一、引言
  文中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故事作为整本小说的线索,小说以两人之间的悲剧爱情牵引出两个府邸的悲剧,从两个府邸的悲剧牵引出整个时代的悲剧。相比较黛玉的柔弱和敏感,宝钗则更有大家闺秀的气质。但对于宝玉而言,懂他的林妹妹似乎更能激起他心中的爱意,但封建家族的观念和宝玉自身软弱的性格都是两人爱情悲剧的源头。作者对爱情的描述永远是细腻且温柔的,但对现实的描述却是用最温柔的话语诠释最血淋淋的现实。这也是整部作品的特色之处。
  二、黛玉性格分析
  林黛玉自小体弱多病,在家里人去世后去到了外婆家,自身的经历加之天生的性格和身体的体弱造就了林黛玉敏感多疑的性格。性格孤僻的林黛玉导致了她一生都将自己囚禁于自己的心理世界中,极具小女人的心思,相比较王熙凤之类的女性角色。林黛玉这一角色则显得格局过于狭隘。但在黛玉的性格中依旧有一份执着和真性情在其中,在和宝玉的相处中会争风吃醋,会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小女人心思明显。但黛玉一生却过的光明磊落,曹雪芹在刻画黛玉这一角色时,人物形象是极其丰满的。没有过多的夸大黛玉的优点,也没有放大化黛玉的缺陷。这也是优秀作品的突出之处。纵观各类文学作品,多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立体化的人物。优点缺点在这一人物身上都突出的很明显。使得这一人物更具现实性使读者更能深入进去产生共鸣。黛玉的性格也是造就她最后悲剧的一个关键点。黛玉并非大气之人,小时候的经历和自身的性格使得黛玉步履维艰,总被困在自己的心理世界中,很难走出来,黛玉一生都在一些情爱的琐事中纠缠抑郁,导致了病情越来越严重,而这些都是来源于黛玉敏感多疑的性格,黛玉内心是一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相比较大气的宝钗,黛玉则显得更小家子气一些。而这些都使得黛玉最初走向了灭亡。
  三、黛玉的爱情线
  宝玉黛玉从初相见时,根据作者笔下的描述,两人早已互生好感,之后在相互接触中,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但由于宝玉自小的成长环境,周围都是以女性为主,被众多女子爱戴和保护的宝玉很难认清自己的心。从宝黛初相识时,宝玉便急切地想要询问黛玉有没有玉,这一切都是情感使然,在宝玉眼中,家中来了一个仙女一般的妹妹,却也没有能同自己一样的玉。初见时,宝玉便对黛玉一见倾心。而之后黛玉对宝玉的喜爱之情也在细节中逐渐体现,例如,黛玉每次都会因为宝玉与其他女人过多的接触,从而争风吃醋。而在之后黛玉死的时候,含恨烧掉了诗稿。而黛玉之死是在宝玉全然不知情的情况下。宝玉被家里人欺骗以为自己娶的是心心念念的林妹妹,却不曾想竟是宝钗。而当一切明朗时才发现林妹妹早已撒手人寰。这也是宝黛爱情的悲剧之处。
  四、宝黛爱情与时代的纠葛
  (一)宝黛爱情与传统婚姻观的碰撞
  宝玉和黛玉两人情投意合,但在当时的时代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旧是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点。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在时代的压迫下最初走向了灭亡。这是作者对传统封建婚姻观的一种反抗,也是自由恋爱和封建婚姻观的一种时代的碰撞。宝玉和黛玉两人打破了伦理的禁止,选择了相爱,但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不仅是宝黛之间的爱情还有宝玉和宝钗之间的悲剧。对宝玉而言,宝姐姐是家里人看中的贤内助,因为宝钗比起体弱多病的黛玉更适合做妻子,但在宝玉心中,宝姐姐占据的地位更多的是姐姐这一角色。宝玉无疑是在乎宝姐姐的但与林妹妹相比,宝玉的感情更多的是在林黛玉身上。这也是三个人的爱情悲剧,一个香消玉殒,一个爱而不得,另一个得而不爱。三人的爱情悲剧无疑是对封建传统婚姻观的一种讽刺,父母包办的婚姻致使了三个人的悲剧。
  (二)宝黛性格造就的爱情悲剧
  宝釵这一角色相比较黛玉这一角色更为现实一些,黛玉过于真性情也过于感性,但宝钗不同,宝钗更有一种大家闺秀的风采,宝钗考虑问题比较理性,更有一种现代女子的风采。宝钗对宝玉无疑是有感情的,但相比较黛玉对爱情的执着,宝钗对爱情的看法则更为现实一些。这也是这一人物角色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宝玉这一角色,宝玉因为自小出生在女人众多的环境中,并且被周围的女子捧成宝贝,导致了宝玉的不成熟和风流。但对宝玉而言,身边女子众多,但真正的知己懂他的却没有几个。直到遇见了林妹妹之后,林妹妹虽体弱多病,敏感傲娇,却也是一个很懂他的人,懂和了解也是宝玉痴心于黛玉的关键。而另一方面的宝钗便没有真正的懂宝玉,从而导致了最后三个人的悲剧。但这几人的悲剧更多的还是在时代特征下,被虚华世界所影响的爱情悲剧。不论是宝玉黛玉还是宝钗,三人都是出生生活在家境富裕的环境下。也导致了几人的爱情没有蒙上生活的艰难。而在作品后期,国府的衰败也将所有的矫情情感都磨灭的一干二净,为整个作品披上了更多悲剧化的色彩。
  (三)作者真实经历的隐喻呈现
  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仅仅只写了前120回,整本故事还没有写完便撒手人寰,而之后的80回则是由高鹗续作的。而高鹗对后续情节的掌握更多的是从最初曹雪芹在写红楼时所埋下的伏笔,对人物的性格,人物的经历以及时代的特征从而续写的后80回,《红楼梦》无疑是曹雪芹自身经历的一种纸上呈现,作者曹雪芹就相当于文中的贾宝玉,曾经过过一段富贵风流的生活,但之后因为家道中落从而一瞬间跌入谷底,在正因为此导致了曹雪芹看透了世态炎凉,而《红楼梦》中,最后宝玉的结局更是对曹雪芹自身经历的一种呈现。曹雪芹经历了从辉煌到一无所有整个过程中看透了世间的沧桑,也体会了这世界的现实从而变得看透红尘,皈依佛门。而《红楼梦》中人物的悲剧,爱情的悲剧都是在对这个时代悲剧的一种喻示。由于作者曹雪芹出生的时代是我国封建主义社会的后期,整个社会走向没落,但之前所延续下来的封建思想以及各种礼教制度并没有产生改变。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完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由于各种封建礼教的束缚,导致了情深义重的爱情被禁锢。这也是时代的悲剧,延续千年的时代悲剧。由于各种三纲五常的思想,导致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不得善终,也导致了宝钗爱情道路的坎坷。   (四)门第观念造成的爱情悲剧
  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门当户对是当时贵族子女挑选夫婿和妻子的关键参考点。而在宝黛两人的爱情中,首当其冲的便是门不当户不对。对于林黛玉而言,从父母去世之后她便从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变成了一个无家可归并且体弱多病,孑然一身的弱女子。相比较黛玉而言,宝钗有强大的家族做背景,也有理性的思维和健康的身体。对当时的封建礼教思想打头的家族而言,比起林黛玉这样的女子,他们更倾向于宝钗这样的女子来做宝玉的妻子。
  贾府家长的介入也是导致了这段爱情悲剧的重要因素,贾府的家长们在为宝玉选妻子时,更多的是看中这一女子的品相,性格和家庭环境。但却忽略了宝玉是否真心的喜爱这一女子。在家长看来,宝钗性格端庄大气,稳重沉稳,是家长们喜爱的结果对象。相比较而言,林黛玉则显得平庸了一些。家道中落,父母双亡,自身还体弱多病,性格还比较傲娇。比起贤良淑德的宝钗,黛玉很难得到大家长的认可。而几人的悲剧中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则是贾宝玉的性格,贾宝玉性子风流,软弱,有着严重的公子哥儿气息。但在贾宝玉身上却有着与时代不同的特征,便是在宝玉的眼中,没有男尊女卑这一等级制度。宝玉外边风流内心纯澈,尊重大观园里的每一位姑娘,不论是小姐还是丫鬟,向往着纯真美好的爱情,这都是宝玉最真实最讨人喜的优势,但宝玉性格中的逃避和软弱,也导致了他无法去用实际行动反抗家族安排,也导致了最终悲剧的形成。
  五、结束语
  《红楼梦》无疑是一部顶峰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迄今为止无人能超越的一部作品,这一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就是用家族的没落来讽刺和暗喻封建社会的悲凉以及世态炎凉。还有用宝黛之間的爱情悲剧来抵抗封建的婚姻观,追求婚姻自由。这部小说是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而写得,书中用最华美的文字来诠释了一个只有经历过才能深刻地感受到的时代悲剧。
  参考文献:
  [1]吴勇前.林黛玉的眼睛[J].语文学习,2005,(09).
  [2]田春林,胡相俊.也说林黛玉的眉眼[J].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师版),2007,(02).
  [3]吕佳.我喜欢的林黛玉[J].作文世界(高中版),2003,(03).
  [4]甘红梅.林黛玉的“哭”和“笑”——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05).
  作者简介:
  王卉,女,汉族,山东青岛即墨人,职称中级,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库淑兰剪纸艺术在大众传媒过程中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报纸的报道、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到自媒体的编码来看,主流媒体依旧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它有着最广泛的受众群体和具有优势的传播渠道。如今,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传统剪纸文化也遭受着来自国内外文化的冲击。面对库淑兰剪纸作品的传媒化现状,如何进行库淑兰剪纸艺术在大众传播中的传承保护,应该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生涯适应力是个体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生涯适应力的发展空间较大。要进一步提升其生涯适应力水平,可以结合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从高校生涯教育培养模式以及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本身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 生涯适应力;应用心理学;大学生;生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心境以及感悟的一种载体,将自己的所感所想通过文字表现出来,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色彩。也正是这样,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流派,马克·吐温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利用文字针砭时弊,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其中《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经历了百年的历史依然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有着广泛的阅读群体,作者通过主人公经历的一系列荒诞故事,对当时社会进行
期刊
专业化音乐图书馆的作为音乐教学,以及科研组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正在面临这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面对挑战,并且如何应对挑战所带来的各项问题成了当今音乐图书馆建立的困难。因此图书馆的建立者应当了解当今时代的变化以及能够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一、专业化音乐图书馆建设的意义与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艺术型人才的人数不断提高,国家也重视这一发展,并且注入一些精力去实现这
期刊
【摘要】 在我国文学史上《世说新语》是经典笔记体小说,内容涉及汉末到东晋时期士族逸闻趣事,书写魏晋风流故事,透过风流潇洒士子生活看到魏晋士人诸多荒唐行为,发现这些知识分子的血泪、痛苦、悲哀、无奈,犹如开在悬崖边的鲜花,在寒风中挣扎,用特殊的言行风貌表露士人心声。本文通过探析《世说新语》中士人人格精神,以期深入解读《世说新语》,从中汲取文学养分。  【关键词】 《世说新语》;士人;人格精神  【中图
期刊
【摘要】 南唐后主李煜一生辗转,他流传后世的作品不多,其中大部分是以梦境为创作题材的词作。李煜的梦词因其人生经历的起伏而有多重的内在意义,是其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他的梦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古今文学上具有一定的研究性。  【关键词】 李煜;梦境;现实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19-02  李煜(937-978
期刊
【摘要】 简·奥斯丁的《诺桑觉寺》采用的是公开的叙述者以及外露的叙述声音,在叙事策略上与她的其他几部作品相较,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诺桑觉寺》以其特色鲜明的叙事策略,构建了女性身份,突出了作者的在场,获得了作者的权威。但是由于出版受挫的原因,简·奥斯丁在此后的作品中成功地完成了对叙事策略的调整。  【关键词】 简·奥斯丁;《诺桑觉寺》;叙述者;叙述声音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画中情思》是泰国著名作家西乌拉帕的代表作之一,是泰国近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这部小说以贵族女子蒙拉查翁·吉拉娣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透彻地分析那个时代中各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作者在二者之间做到了典型人物的个性与社会概括性的有机统一。本文从《画中情思》中所提及的主要人物形象入手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人物形及性格以体现当时泰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旨在更深
期刊
【摘要】 《论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学说,其核心思想包含“仁学”和“礼学”。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支撑,应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对知网数据库中有关《论语》核心符号“仁”“礼”的相关文章做了统计,归类分析。梳理出了文化符号“仁”和“礼”在国内外的研究脉络和不同领域的研究维度。本文高度概括提炼了目前国内外对“仁”“礼”的相关研究,对“仁”“礼”文化符号的纵深研究和学科交融有一定
期刊
【摘要】 《合二為一》是托马斯·哈代为“泰坦尼克”号失事而写的一首诗,告诉我们一艘华丽的船“泰坦尼克号”的悲惨命运。该诗歌表现了诗人关注人类命运的一片真诚,十分寓有哲理,反映出哈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哈代是很悲观的,在他看来,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是他自己的主人,每个人都处于一种强大而不可预测的力量的控制之下。人们的斗争是无用的,他们的命运,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服从和忍受上帝的设计。本文将通过对这首诗中一些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