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糊涂”女人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cc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婚十余载,我和老公之间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矛盾冲突,就连激烈的争吵也很少。曾有不少同事和朋友问起我经营婚姻的秘方,我总是笑答,糊涂一点吧!
  有人说,当聪明男人遇到聪明女人,结果等于战争;当“糊涂”男人遇上聪明女人,结果等于绯闻;当聪明男人遇上“糊涂”女人,结果就是结婚。夫妻之间生活在一起,总会有些争端,总会有些磕磕碰碰,如果针尖对麦芒,只会让矛盾升级,但如果其中一方糊涂一点,宽容一点,则云淡风轻,阳光灿烂。
  许多婚姻的破裂就是因为彼此太精明、太清醒,缺乏必要的信任。所谓“水至清則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过于精明,过于清醒,往往会因此而失去对方。一些围城中的女性,防男人像防贼似的,总是恨不得用一把锁锁住男人的心,然而,越是这样,男人跑得越快。因为爱情是一个磁场,而不是一把锁,信任对方永远比锁住对方更加可靠。锁住男人,只会让男人有一种窒息感,而信任男人,则会让男人有一种归属感。换句话说,男人想变坏,你想管也管不住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予对方充分的信任和自由,竭力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朋友丽莎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她一直坚信“男人有钱就会变坏”的说法,于是对她的老公管得特别紧,经常检查他的手机有没有陌生短信,他的衣服上有没有特别的香水味,即便他的钱夹里少了一百块钱,她也要过问花到哪里去了。如果她老公没有按时回家,她就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打过去,有时她老公加班,她还亲自跑去查岗。起初,她老公好言相劝,让她不要疑心过重,但丽莎不但没有听进去,还捕风捉影,变本加厉,结果没过多久,他们的婚姻就走到了尽头。
  郑板桥曾说:“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当老公出差归来时,不是急着检查他的箱子、衣服和手机,而是关切地问一声:一路上还顺利吧;当听到老公的手机响起时,不是像特工一样地盯着他,而是若无其事地走开;当发现老公背着自己藏私房钱时,不是大呼小叫地斥责和盘问,而是反省自己是不是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像我,从不过问老公和谁聚会,也从不翻阅他的短信和通话记录,倒是老公很主动,时常向我解释这,解释那。你还别说,我越是糊涂,他越是坦诚相待。
  人的一生难得糊涂,尤其是夫妻之间,没有必要抓住对方的缺点和过失不放。糊涂不仅能给对方留足面子,还有利于缓解家庭矛盾,增进夫妻之间的信任和感情,一个锱珠必较的人是很难得到幸福的。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人都会犯错。在婚姻生活中,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还是尽量糊涂一点好。
  当然,我所说的做个“糊涂”女人,不是那种低智商、唯唯诺诺、忍气吞声、一副受气包的形象,而是在处理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时,不斤斤计较,宽宏大量,理解信任。尽管在别人看来她们有些糊涂,而事实上,她们的心里却很有谱,明了一切却又不轻易去点破,这便是“糊涂”女人的智慧。
其他文献
你是否時常感到无法掌控生活,讨厌的东西只能被动接受?你是否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想要的东西也不知该如何争取?你是否经常对未来感到悲观,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生活?如果以上这些状态你都有,那么你需要想想办法提升自己的控制感了。  么是控制感?控制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力水平、努力程度等内部因素在影响和决定外部事件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的评估和判断,是个体持有的一种信念。比如当你决定考研时,你会上网查询,在
期刊
人际交往,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满足人们的人际需要,包括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人际需要被满足的人,容易成功、自信,生活富有情趣,自我认知能力较强。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种现象渐渐浮现于很多人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被人忽视感。  “被人忽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倍感失落,没有存在感,好像全世界都抛弃了自己。从心理层面
期刊
55岁的林阿姨是我的老患者了,她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慢性病,每月都要找我量量血压,测测血糖,汇报病情,取些常规用药。每次就诊,她的先生都陪伴左右,细心体贴地照顾着,让旁人很是羡慕。直到有一次她因为肺炎收住院,住院医生询问既往病史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她还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直在我院精神科就诊呢。每次和她聊天,看到她幸福的笑容,真没想到她背后还有这么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故事还得从10年前说
期刊
个案管理(case management),顾名思义是针对个体开展管理和服务,是一种新的服务设计,是一个需要患者参与的协助过程。个案管理是指以病人为中心的协调服务,是一种全面的、连续的、综合性的和灵活性的服务,即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从医院、社区到家庭的连续性(最高境界是无缝衔接)服务,其目的在于避免多种社区服务的相互脱节,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以满足病人的多种需求。个案管理模式的共同目标是“帮助病人生
期刊
单位里搞活动,将我这个年近60的人列入“老年组”,一时感慨不已。老年,仍是志在千里的年龄,但也是个有几分尴尬的年龄,在青年面前,你可以有一副过来人的深沉,但在一些长者面前,却得把尾巴夹紧一点;青年看你,或许已经嗅到了暮气,长者看你,还觉得你嫩得出水。因此,人到老年,瞻前顾后,未必就一定洒脱。  我们今天看古人,都不大在意看年龄了。评论家论文学,对王勃少年时的《滕王阁序》与陆放翁八十岁时的诗作都可以
期刊
婆婆60多岁了,人勤快,闲不住。她在集市上做小生意,卖小孩们的小玩具、袜子、手套什么的。起初我们都劝她歇歇,她摆摆手说:“没事,我做买卖动脑子,不得老年痴呆。人闲下来,老得快。再说了,我不光是为挣钱,我就是为图个乐子。你们也知道我爱热闹,集市上人多,我和别人说个话,看个故事,多有意思。”  婆婆每天都早早就去赶集,她乐呵呵地说:“做买卖跟打仗似的,得讲究个打仗的方法。”农村的集市上没有固定摊位,谁
期刊
俗话说“养儿防老”,但在当下的社会里,却频频出现“养儿啃老”的现象,而且“啃”得非常理直气壮。不仅殷实的家庭有“啃老”的孩子,并不富裕的家庭也常出现不肯“断奶”的孩子,甚至还有小两口带着孩子一起“啃老”的现象,无休止的“啃老”变成了一根难断的“脐带”。  A  病态啃老何时休  “爸,我把工作辞了,每天累得半死,还挣不了多少钱,还不如在家待着呢!”大专毕业两年的小孙一进家门就大声抱怨道,这已经是他
期刊
口吃,通常是指说话中断、重复、不流畅的一语言现象,在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约占儿童总数的5%。  大约70%的口吃儿童长大后都会自愈,30%会转为习惯化和病态化。  口吃,就像走路跌倒一样,人人都会发生。不光孩子会口吃,大人也会口吃。  大多数人对说话口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知道了,也认为是极其平常的小事,不屑一顾,最多笑笑而已。但有些家长听到自己孩子口吃,却如针扎一般难受。  这些望子成龙的家
期刊
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大有改善  自《精神卫生法》实施以来,各地积极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精神卫生立法工作也得到有效推动。至2016年底,全国超过90%的地市已建立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或部门协调机制。以往卫生计生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有所改变,多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基本形成,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多个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相关政策文件。2015年
期刊
刚接手初三17班时,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就向我诉说他的种种不是:爱撒谎,爱装病,爱逃课,爱找借口,爱欺负女生,爱影响他人学习。如此广泛的“爱好”,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有组织无纪律的人”,要转变他谈何容易?  “江山易移,本性难改”,他的行为习惯如此随便,这可是长时间累积形成的,岂是我三言两语、一味地说教就能扭转过来的?既然我对转变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还是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吧。他以为我对他的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