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临床原发或继发性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可引发一系列级联反应,这些反应一旦被激活。即可进一步加剧组织内环境紊乱,增加感染风险,导致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障碍,本研究通过对重症急性肺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加用鱼油脂肪乳,对患者c反应蛋白的浓度下降,治疗效果明显。现总结报告如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临床原发或继发性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可引发一系列级联反应,这些反应一旦被激活。即可进一步加剧组织内环境紊乱,增加感染风险,导致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障碍,本研究通过对重症急性肺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加用鱼油脂肪乳,对患者c反应蛋白的浓度下降,治疗效果明显。现总结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了解青铜峡市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卡介苗(BCG)、乙型肝炎疫苗(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P)、麻疹类减毒活疫苗(MV)]防接种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居住≥3个月的180名儿童,进行了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调查。结果:建证率98.89%,建卡率95.56%。12個
儿科是一个专科性极强的科室,患者病情变化快,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因此对护理要求较高。新入科护士的专科知识比较局限,技能和综合分析观察能力相对欠缺,为了尽快让其进入角色,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结合带教经验不断摸索和实践,现就儿科新护士专科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儿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新护士因素:①专科理论知识缺乏:新护士在校时不重视儿科理论学习或选择性学习书本
护理教育是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护理专业人才的活动[1],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好坏,实习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所培养护理人才的素质及能力,因此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加强临床实习带教管理是培养合格护士的根本保证,我院作为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每年都接受大量实习生来院进行实习,在长期的临床实习带教及管理工作中,为把工作做得更好,认真分析此项工作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电脑键盘和鼠标被细菌污染状况。方法:对临床,医技和行政科室44台计算机的键盘鼠标进行物体表面采样,做细菌学监测分析。结果:44台计算机的键盘及鼠标带菌率100%,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微球菌、肠肝菌等条件致病占绝大多数,并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结论:医院计算机键盘,鼠标细菌污染严重,已构成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应引起医院内院感科的重视。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疾病,病情往往较为复杂,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治疗效果参差不齐,治疗难度大,对这类疾病的手术治疗,仍是一大难题。现对近几年肝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在外科治疗方面的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0AK)是一种中老年常见,多发关节疾病,属于中医学“骨痹”“筋伤”“劳损”的范围。主要病变为关节软骨进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功能,降低生活质量,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膝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X线提示膝关节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近年来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配合温针灸治疗OAK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之一,单用药物治疗效果差,传统的开颅手术创伤大,费用高。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已被更多的临床医师所采用。我院自2009年1月以来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明显地降低了死亡率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男34例,女22例;年龄40~82岁,平均61岁,其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变厚并失去弹性,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并伴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基质成分的增值,逐步发展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增厚的血管壁可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他汀类药物具有稳定并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他汀药物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 资料与方法 2008~2010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诊断为颈动脉硬化斑块(将局部回声结构突出管腔,厚度≥12mm定义为斑块)患者
肝硬化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情凶险,死亡率高[1],及时有效治疗至关重要。药物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仍是目前临床主要的有效止血措施。本研究采用施他宁与垂体后叶素联合三腔二囊管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止血效果及其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80例,均经食管吞钡X线检查及内镜检查确诊
临床资料 本组广州管圆线虫病致嗜酸性脑膜炎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40岁,所有患者均有食用未煮熟或生螺肉史。全部患者起病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发热8例,伴恶心、呕吐10例,7例有脑膜刺激征,肢体感觉异常4例,咳嗽2例,4例胸部X线片或CT发现肺部斑片影。20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每例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多次腰穿脑脊液检查。20例患者均经临床和辅助检查诊断。采用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