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公交线路车头时距稳定性的因素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flyg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江西省宜春市2路公交车早上6:00-9:00的车辆自动定位数据,分析了公交运营中常见的车头时距不稳定现象.对比讨论了6:00-7:00和7:00-9:00两个时段的车头时距稳定性,结果表明:交通状况和客流需求均会影响车头时距的稳定性.为了分析发车间隔对车头时距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车辆到站时间模型,该模型假设车辆的停靠站延误与车头时距线性相关.采用Matlab对该到站时间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发车间隔的大小和波动均对车头时距稳定性有影响,发车间隔越大,波动性越小,车头时距越稳定;发车间隔的波动对
其他文献
采用带有随机微分方程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建模,通过在状态方程中引入随机项,将常微分方程扩展到随机微分方程.和常微分方程相比,随机微分方程可解决群
采用随机几何方法,分析了有扰的协作自组织网络的性能并给出中继的选择区域.首先,假设随机网络中的节点服从泊松分布,得到最佳中继选择算法中断概率的闭式解;其次,给出了此算法的网
针对艇尾伴流场中大侧斜桨无空化水动力和水声性能的尺度效应问题,对几何相似但直径分别为250,500和1000mm的七叶大侧斜桨的无空化线谱噪声及其标准化谱曲线经验公式和总声压级
为了将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患者从正常人中区分出来,首先使用独立分量分析(ICA)从静息态f M RI中提取默认网络(DM N),然后使用基于图像模型的多元分析方法(GAM M A),该算法为基于像素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圈数据的瓶颈点自动识别算法。算法以临界流量作为算法的触发变量,根据道路条件、服务水平和大型车比例计算临界流量。算法的识别程序包括2部分:首先通过计算
为了研究玄武岩-芳纶和玄武岩-碳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片材的疲劳破坏形态和疲劳寿命规律,进行了2种混杂比(1:1和2:1)的片材试件在0.6—0.95应力水平下的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
设计了一种曲面柔性制孔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并针对该末端执行器提出了一种法向姿态调整的新算法.空间不共面四点可以确定一个与之相切的球面,求出该球面的半径及球心位置,以该球面
提出了一种用于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全数字式混合电流控制方案.该混合电流控制方案结合无差拍控制以及双模结构重复控制以实现优异的稳态性能和动态特性.区别于传统方案,采用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