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显得日益重要。以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信息,需要建立人力资源会计。要实施人力资源会计首先必须解决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问题。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会计确认
  
  人力资源会计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生于美国,但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施行并非一帆风顺,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陷入低谷,20年左右的时间内,几乎停滞不前,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种种难题尚无统一认识。直到20世纪末,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以及整个社会对知识经济的关注,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呈现出“柳暗花明”的现象,人力资源会计问题成为新经济下企业会计问题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问题作一探讨。
  
  一、什么是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的能力。人力资源在宏观意义上讲是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的,在微观意义上讲是以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的。人力資源最基本的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增加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国与国之间差距最根本的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素质的差距,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切竟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竟争。
  
  二、人力资源属于企业的一项资产
  
  人力资源能否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历来是会计界颇具争议的焦点,也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许多国外著名的会计学家如坎宁、穆尼茨、井九雄士和钱伯斯都反对将人力资源确认为一项资产,理由在于:第一,人力资源不能为企业所合法地持有或控制;第二,人力资源不能用于交换;第三,人力资源对企业所提供的未来经济利益无法确定。
  到底什么是资产?著名会计学家井兰姆霍尔茨认为资产有三个衡量标准:它具有未来的服务能力;可用货币计量;企业主体可以控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可以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完全符合资产定义。首先,人力资源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并非劳动者本身,当劳动者与企业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时,企业通过支付工资报酬,也就获得了对该劳动力资源的控制权。其次,人力资源是可以计量的。人力资源在取得、开发、维护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都可以计量。人力资源的可计量性体现在人力资源成本的可计量性以及人力资源价值的可计量性。再次,人力资源无疑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的核心要素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效益的高低,将取决于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所控制,可以计量并且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一种资源,它理所当然是企业的一项资产,而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具有取得未来经济利益的潜力,所以,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应把人力资源予以资产化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
  
  三、将人力资源资产化的意义
  
  1.有利于促使管理当局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
  现代企业的竟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竟争,员工的素质是企业存亡攸关的大事。所以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其收益期往往超过一个会计期间,属于资本性支出,应予以资产化,然后再分期摊销。但是按现行会计,实物资产计列为资产,而人才招聘培训费用等人力资源投资则全部费用化,作为当期费用处理,这在产品售价既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的增加也就意味着利润的降低。管理当局为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盈利水平和企业的短期经济利益,往往要以损害企业长期利益为代价,减少人力资源投资。因此,将人力资源予以资产化是弥补上述缺陷的良方。
  2.有利于是强化员工的主人翁心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在现实企业中,员工怠工、跳槽,对企业漠不关心的现象随处可见,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人力资源资产化,让员工持有部分股权,并与实物资产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利润,能使员工与企业的利益休戚相关,他们才能以主人的姿态参与企业各方面的工作,最在限度地发挥作用。我国已有许多高科技企业将人力资源资产化,让员工拥有股权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有利于企业界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现行会计将人力资源费用化而不是按其性质予以资产化,这不仅低估了企业的资产,而且也低估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使企业各期盈亏报告不实,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将人力资源资产化,有利于外界正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而作出正确的投资、信贷等决策,避免决策失误带来损失。
  
  四、积极建立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视人力资源为世界上最为宝贵的资源,在尊重人格的前提下,积极促进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开发人力资源,带来的是人类身心的全面发展。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一方面可以激发职工的活力和热情,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所有企业都处于珍惜、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为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全面建立奠定基础。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建立尚处在探索阶段,应逐步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可以选择学校、医院、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科研单位、高科技企业等人才资源密集的单位。通过试点积累经验,既推动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向前发展,又为人力会计的全面实施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郑庆平:浅议企业人力资源会计[J].引进与咨询,2006,(5)
  [2]马瑛:关于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设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