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gile200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相互交流的最重要和最复杂的教学技能之一.课堂提问具有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调控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重要作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把握提问的尺度,讲究提问的艺术,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如何才能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呢?
  一、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问题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生物教学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更要通过生物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固定的教学情境中来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过程中,组织学生“将强光(200 W灯泡照射5 min)、弱光(25W灯泡照射5 min)、黑暗处理过的3片葫芦藓叶的临时装片。分别置于显微镜下,然后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绿体的形态变化。最后请同学们小组交流,提交实验报告。”在此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从观察到分析,提出相关的问题:“在光线变化的条件下,叶绿体形态发生了变化,那么在其他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叶绿体还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呢?”此后学生就会积极思考,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以生物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时,选用的实验应是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和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验。因为学生在其感到熟悉和认为有用的情境中特别能发现问题和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欲望。
  二、通過问题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的教学问题最好能够变换提出的方式,例如:可以提出假设性的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假设是:“如果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会有什么结论?”学生会讨论提出相应假设的理由。根据这样的假设问题来进一步提出新问题,最后,通过讨论、交流来了解生物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连接性,找到自学的方法。从而通过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保持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养成积极探究的习惯。例如: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有的学生就提出“如何加快质壁分离的速度?”、“植物细胞会因吸水而涨破吗?”、“能否检测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吗?”等。
  三、问题设置要有启发性
  好奇心人皆有之,教师提出的问题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学生就不可能被吸引,人总是喜欢新鲜事物,每个新鲜事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因此,在提问上更要求新求变,不能一劳永逸,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讲完“顶端优势”后,笔者向学生提出:“果树修剪、棉花适时打顶为什么能提高产量?”学生讨论后得出:果树修剪、棉花打顶是为了打破顶端优势,使侧枝生长良好。接着乘势追问:“所有高产量?”学生讨论后得出:果树修剪、棉花打顶是为了打破顶端优势,使侧枝生长良好。接着乘势追问:“所有的植物都要打破顶端优势吗?梧桐树长到一定的高度如果不打顶,会更好地遮荫吗?松树、杉树长到一定高度打顶,会获得高大的木材吗?”这样有意制造冲突,提高学生兴趣,积极思考答案,比教师直接阐明打破顶端优势和利用顶端优势的效果要好得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
  四、重视讨论的作用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适当视角作为提问的切入点,通常以知识的重点、难点和新旧知识更新和衔接处以及生产生活实践中可能发现的地方做出提问,问题要具有一定开放性和思维容量。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愿望。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回答每一个问题,因此提问时选择适当的提问对象,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发言、讨论中,这样不仅能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有所获。
  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应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准确把握重难点。过于容易的问题,学生如不加以思考便能回答出来,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过分难的问题,学生无从答起浪费时间。经验丰富的教师有时根据学生表现,随机提出一二个问题,恰到好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备课时不设计问题,运用问题无计划,在课堂凭一时灵感,想到哪就问到哪,想问什么就问什么,这种盲目、随意、无针对性的问话常常造成不良后果,有时造成教学的漏洞,有时偏离大纲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教材中的潜在知识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就可以判断提出的问题是否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问使得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突出,难点得到分解,利于学生接受。
  综上所述,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反馈教学效果。生物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就是要利用合适的提问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把握提问的重点,不时变换提问方式,精心组织提问语言,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与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并培养学生发现、研究生物问题的勇气与方法,真正让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
其他文献
真正的学习需要一种痴迷的情绪,教学的过程也是在分享学习的乐趣和激情。一堂英语课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采用生动有趣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多年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体会,谈谈课堂内、外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导课要能激趣  对于农村孩子们来讲,学英语本来就如同读“天书”,兴趣不
期刊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
期刊
在新课改浪潮的冲击下,美术课堂也发生着新的变化,对于美术课堂的质量也提出新的要求。那么,如何向45分钟要效益,让每节美术课都成为精彩的片段呢?发掘新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等都是值得我们揣摩研究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兴趣  根據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中学美术需研究一定的趣味性,这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1、师范指导。在示范时,教师加的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的说明便于
期刊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它需要放眼于课文,更需要放眼于课外;他重视学习,更注重应用;他注重点滴积累,领会感悟,更注重习惯养成,潜移默化;他强调读写,也重视听说;它讲究方法,又似乎没有定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达到很好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課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具体做法是: 
期刊
接触课标课程也有一段时间了,从刚开始对课标课程的不适应、迷茫,在经过一系列的培训、专家解读,材料的学习,以及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再加上自己的探索研究,逐步地理清了思路。对于课标课程的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些自己的感悟。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给出了课程的基本理念,我觉得它既有秉承了旧课程的一些理念,又具有时代性的创新。如课标课程中与原课程理念有一致的地方,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注
期刊
一、导入注重趣味,激活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导入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导入的不同方式,如“快板短书”、“小品表演”、“成语接龙”、“故事短播”、“乐曲欣赏”、“超级模仿”等形式往往会先声夺人,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如我在讲“友情的重要性”内容时,首先播放了歌曲《永远是朋友》,然后用快板短书“竹板这么一打呀,我要说话啦,说什么?说一说友情
期刊
当前教育事业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入广泛的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学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一堂好的音乐课,课堂引入在教学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了好
期刊
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针对这些情况,我常常鼓励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而要想有话说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切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觉得无话可
期刊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如何实现有效性教学是所有高中生物教师都在努力探究的问题。本文从影响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出发,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以较少的精力和物力投
期刊
教师在充分激发学生情感和自信的前提下,将自信教育,演讲式的授课方式,情境式、讨论式教学法有机的结合,融入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在充满激情和自信的精神状态下进行学习探索,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增强学生的信心  自信激发就是用激励手段,激起学生自信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上小学的时候往往能积极的举手要求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到了高中,甚至是大学,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少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