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佛山是明清时期“四大名镇”“四大聚”之一,自古以来经济发达。佛山一直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注重岭南文明的传承与文化的传播。在新时期背景下,探索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发展道路成了新的时代命题。
關键词:探索;佛山;博物馆之城
佛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明清时期“四大名镇”“四大聚”之一,自古以来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文教鼎盛,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粤剧之乡之称,是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 粤剧的发源地,岭南文化分支粤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传承地之一。
一直以来,佛山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注重岭南文明的传承与文化的传播。作为佛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2017年12月,佛山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提出了建设“博物馆之城”的新时代命题。
1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之城”建设主要做法
1.1 加强博物馆之城建设顶层设计,持续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
自佛山市召开建设“博物馆之城”重点工作推进会以来,禅城区把贯彻落实《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实施意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更好扶持禅城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的发展,2018年3月,禅城区把非国有博物馆扶持纳入区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补助范畴,在原有基础上修订并印发《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佛禅府办〔2018〕15号),提出“鼓励对文化产业项目的投入:对新建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与岭南文化及地方产业相关的文化馆(艺术馆或展览馆),项目竣工后可申请一次性项目建设补贴,补贴金额不超过项目投资所形成固定资产额的3%,且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产业发展”,“支持推广传统特色文化产业”,“支持传统特色文化产业运营”,从资助条件、资助对象和资助方式等方面进行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今后在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的基础上,还应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办馆机制,打通社会公共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与企业博物馆之间的隔阂,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能力和社会价值。
1.2 坚持“四个融合”,探索禅城区博物馆建设发展道路
①以区博物馆为中枢,联合全区各类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等组成博物馆联盟,筹备成立禅城区文物博物馆协会,推动禅城区国有和民办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结对共建。②在博物馆建设工作中,坚持“四个融合”:与岭南传统文化相融合。传承岭南传统文化,展示佛山文化历史价值与特殊性,如依托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梁园历史文化街区,集聚市祖庙博物馆、禅城区博物馆、广东粤剧博物馆等,形成岭南历史文化主题博物馆群。与传统优势产业相融合。围绕再现佛山陶瓷、酿酒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辉煌历史。结合中国陶谷特色小镇的建设,依托南风古灶历史文化街区,集聚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中国陶瓷博物馆、同庆石湾公仔博物馆、岭南酒文化博物馆等,形成佛山传统优势产业博物馆群。与现代教育相融合。探索校园博物馆办馆模式,以社会出藏品及资本、学校出场地的形式分别在佛山二中及东鄱小学内建成陶瓷、古灯博物馆,让博物馆主动走近青少年,让文物走到学生身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浸润教化年轻一代。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为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对接,用艺术升华传统文化价值,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建设一批艺术馆、纪念馆,如禅城区名荟艺术馆、汉唐艺术馆等。
2 探索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举措
结合佛山市禅城区的区位及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深入推进博物馆“三进”行动,建设专题博物馆群,探索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创新举措。
2.1 深入推进博物馆进老城
在老城保护与活化结合、现代形态与历史风貌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探索老城文物保护单位改造成博物(艺术)馆群及其他活化利用的新路子,将老城打造成具有浓郁岭南民俗风情的博物馆集聚区。如将国公古庙打造为佛山历史铸造博物馆;适安里古民居群打造成兼顾展览、销售、体验及培训为一体的非遗技艺展示区;探索在丰宁寺、莲峰书院打造状元文化展览馆,展示中国科举史上佛山走出的状元生平,弘扬佛山“崇文重教”“以天下为己任”的乡土文化;联合市、区两级武术协会和龙狮协会,将水上关帝庙打造成佛山功夫文化固定展演场所;利用佛山精武体育会会址与武术悠久的历史渊源,打造佛山功夫展览馆。
2.2 深入推进博物馆进校园
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化教育、辅助性教育、休闲性教育、业余知识型教育等优势,推动博物馆进校园,在校园内建立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体系,可以探索在市三中(初中部)建设禅城教育博物馆(秀岩傅公祠及节芳义学)。同时,通过博物馆流动展览形式,推动博物馆与学校建立互动机制,着力培育文化遗产传承学校。
2.3 深入推进博物馆进企业
政府引导、企业出力,共建内涵丰富的高端企业博物馆。如推动宏宇陶瓷集团筹建“中国博陶瓷物馆”,东鹏集团打造“知隐—东鹏”博物馆群,包括东鹏明善陶瓷博物馆、知行古灯博物馆、生态与环境馆(含古生物化石与琥珀专题)、佛山民俗文化馆、舌尖文化馆等。
参考文献
[1]林炜璇.对潮州市“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思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2):44-50+108.
[2]赵子义.打造“博物馆之城” 让文物资源“活起来”[N].中国文物报,2019-05-17(16).
[3]李耀申,李晨.博物馆:“文化湿地”与“城市之肾”[J].中国博物馆,2018(3):44-47.
[4]程存洁.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几点新认识[J].城市观察,2014(4):15-19.
關键词:探索;佛山;博物馆之城
佛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明清时期“四大名镇”“四大聚”之一,自古以来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文教鼎盛,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粤剧之乡之称,是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 粤剧的发源地,岭南文化分支粤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传承地之一。
一直以来,佛山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注重岭南文明的传承与文化的传播。作为佛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2017年12月,佛山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提出了建设“博物馆之城”的新时代命题。
1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之城”建设主要做法
1.1 加强博物馆之城建设顶层设计,持续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
自佛山市召开建设“博物馆之城”重点工作推进会以来,禅城区把贯彻落实《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实施意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更好扶持禅城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的发展,2018年3月,禅城区把非国有博物馆扶持纳入区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补助范畴,在原有基础上修订并印发《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佛禅府办〔2018〕15号),提出“鼓励对文化产业项目的投入:对新建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与岭南文化及地方产业相关的文化馆(艺术馆或展览馆),项目竣工后可申请一次性项目建设补贴,补贴金额不超过项目投资所形成固定资产额的3%,且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产业发展”,“支持推广传统特色文化产业”,“支持传统特色文化产业运营”,从资助条件、资助对象和资助方式等方面进行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今后在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的基础上,还应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办馆机制,打通社会公共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与企业博物馆之间的隔阂,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能力和社会价值。
1.2 坚持“四个融合”,探索禅城区博物馆建设发展道路
①以区博物馆为中枢,联合全区各类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等组成博物馆联盟,筹备成立禅城区文物博物馆协会,推动禅城区国有和民办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结对共建。②在博物馆建设工作中,坚持“四个融合”:与岭南传统文化相融合。传承岭南传统文化,展示佛山文化历史价值与特殊性,如依托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梁园历史文化街区,集聚市祖庙博物馆、禅城区博物馆、广东粤剧博物馆等,形成岭南历史文化主题博物馆群。与传统优势产业相融合。围绕再现佛山陶瓷、酿酒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辉煌历史。结合中国陶谷特色小镇的建设,依托南风古灶历史文化街区,集聚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中国陶瓷博物馆、同庆石湾公仔博物馆、岭南酒文化博物馆等,形成佛山传统优势产业博物馆群。与现代教育相融合。探索校园博物馆办馆模式,以社会出藏品及资本、学校出场地的形式分别在佛山二中及东鄱小学内建成陶瓷、古灯博物馆,让博物馆主动走近青少年,让文物走到学生身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浸润教化年轻一代。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为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对接,用艺术升华传统文化价值,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建设一批艺术馆、纪念馆,如禅城区名荟艺术馆、汉唐艺术馆等。
2 探索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举措
结合佛山市禅城区的区位及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深入推进博物馆“三进”行动,建设专题博物馆群,探索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创新举措。
2.1 深入推进博物馆进老城
在老城保护与活化结合、现代形态与历史风貌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探索老城文物保护单位改造成博物(艺术)馆群及其他活化利用的新路子,将老城打造成具有浓郁岭南民俗风情的博物馆集聚区。如将国公古庙打造为佛山历史铸造博物馆;适安里古民居群打造成兼顾展览、销售、体验及培训为一体的非遗技艺展示区;探索在丰宁寺、莲峰书院打造状元文化展览馆,展示中国科举史上佛山走出的状元生平,弘扬佛山“崇文重教”“以天下为己任”的乡土文化;联合市、区两级武术协会和龙狮协会,将水上关帝庙打造成佛山功夫文化固定展演场所;利用佛山精武体育会会址与武术悠久的历史渊源,打造佛山功夫展览馆。
2.2 深入推进博物馆进校园
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化教育、辅助性教育、休闲性教育、业余知识型教育等优势,推动博物馆进校园,在校园内建立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体系,可以探索在市三中(初中部)建设禅城教育博物馆(秀岩傅公祠及节芳义学)。同时,通过博物馆流动展览形式,推动博物馆与学校建立互动机制,着力培育文化遗产传承学校。
2.3 深入推进博物馆进企业
政府引导、企业出力,共建内涵丰富的高端企业博物馆。如推动宏宇陶瓷集团筹建“中国博陶瓷物馆”,东鹏集团打造“知隐—东鹏”博物馆群,包括东鹏明善陶瓷博物馆、知行古灯博物馆、生态与环境馆(含古生物化石与琥珀专题)、佛山民俗文化馆、舌尖文化馆等。
参考文献
[1]林炜璇.对潮州市“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思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2):44-50+108.
[2]赵子义.打造“博物馆之城” 让文物资源“活起来”[N].中国文物报,2019-05-17(16).
[3]李耀申,李晨.博物馆:“文化湿地”与“城市之肾”[J].中国博物馆,2018(3):44-47.
[4]程存洁.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几点新认识[J].城市观察,2014(4):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