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琴童,怎么了?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we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6月20日,久负盛名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大赛小提琴、大提琴、钢琴比赛第二轮参赛名单产生,中国大陆的参赛选手已经全部出局。消息传来,国内一片哗然。中国琴童怎么了?我们是否该好好反思一下?国内的音乐教育体系有没有什么弊端?中国琴童经历的教育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两年我们培养出来的选手技术过硬但音乐却缺乏灵魂?
  
  你的孩子是不是“音乐难民”?
  大部分学琴的孩子都有一笔血泪史,郎朗如此,郎朗的同门小师弟张昊辰亦如此。虽然当年以最好成绩成为唯一被柯蒂斯音乐学院院长格拉夫曼录取的中国学生,但在即将远离家乡的飞机上,14岁的他还是流着泪对赴美陪读的妈妈说,“如果飞机能掉头就好了”。当然飞机没有掉头,换来的是张昊辰今天的辉煌,他已成长为中国新生代著名钢琴家。
  2011年6月19日晚,张昊辰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为广大音乐爱好者送上了一台精美绝伦的“李斯特盛宴”,琴技精湛震撼全场。
  不是每个学琴的孩子都能如此幸运地与音乐结缘。如今在北京某报工作的金梦妍表示,她就是悲剧的一代,“4岁手没长开就被老妈逼迫学钢琴,要我命啊,过程中不乏‘大人叫孩子哭’,后来经过我的‘殊死搏斗’,终于在12岁那年解脱。噩梦般的童年啊!”据说这类学了音乐但又不爱音乐的孩子被称为“音乐难民”。
  武汉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小欣入校时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已过了小提琴业余考级的10级,水平还凑合,说出去也能唬唬人家。谁知道刚入学就被老师要求从头练起,重新开始打基本功,甚至从夹琴开始练! 练得她很是纠结。“每天就那样夹着琴不许动,训练左手的力量,真的好痛苦!我还丢脸地哭了……但是,我还是不可以放弃。”
  家住棉花胡同的北京孩子动动今年8岁,已经学琴4年了。动动至今还记得最初学琴的艰难。因为他是左撇子,而学琴又从右手断奏开始练起,对于4岁左撇子的他来说,右手的手指几乎像从未使用过那么愚笨。开始时,怎么练都不行,往往练一会儿就大汗淋漓。但是动动有一股子牛劲儿,愣是让爸爸把着他的手指,每一个手指都上千次地重复一个简单的击键动作,“那时我正对一千以上的数很感兴趣,爸爸就跟我边弹琴边数数,教我数一千以上的数。后来爸爸还给我找了一本《趣味钢琴技巧》的练习书,里面都是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形态的曲子,当然也包括一些基本指法的练习。这些曲子既有歌唱性,又有趣味性。我觉得钢琴就是我的一个大玩具。每次弹琴就好像在玩钢琴一样,而且是和爸爸一起玩耍。刚学琴的时候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地弹,现在我弹琴可厉害了,手指可以在钢琴上像跳舞一样动得飞快。”
  在爸爸的启发下,动动还喜欢弹奏一些歌曲,并且在自弹自唱的过程中即兴地更改歌词,这个创造的过程也令他非常快乐。有时候他也会随意在钢琴上弹奏出一些旋律,并美其名曰“即兴弹奏”。爸爸妈妈不但不会斥责他乱弹,相反还会鼓励他多作这种练习,并且会拿出五线谱帮动动把那些即兴演奏的曲子用记谱的形式记录下来,收藏起来作为动动在音乐路上的一个成长纪念。
  谁说弹琴就一定很苦很枯燥?动动一定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是真的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并乐在其中。看来如何用快乐的方式学习音乐相当重要。
  在一大堆被逼练琴的孩子中,张萌也是个异数。如今已在北京爱乐交响乐团任首席小提琴手的张萌从5岁就开始学习小提琴,刚开始他居然以为学琴就像上学一样是每个孩子都必须有的经历。
  那还是27年前,北京二环外还不甚繁华,郊区大兴的交通远没有如今开通4号线地铁之后的便捷,那时连9字头的公交都没有。供事于北京饭店交响乐团的石老师,每个星期都会从城里辗转倒几趟公交车到大兴来给孩子们上课。刚开始那个小提琴兴趣班有20人左右,半年后就只剩几个人,一年后就只有张萌和另外一个孩子还在坚持。
  张萌坦言,“学小提琴是相当辛苦的,练习时得一直站着,右手运弓,音准、手形都很难把握。”练了四五年后,张萌也开始有了厌烦情绪,很多次都想把琴扔下楼去。然而张妈妈却很坚持原则,每天盯着表要求张萌必须练够一个半小时,寒暑假则要练够3小时。如此练了七八年后,张萌终于在自己的琴声里“听出点意思来”。
  那时张萌的教材是法国人写的《马扎斯练习曲》,还算练习曲中比较好听的。有一次他听到了著名作曲家陈钢写的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这首乐曲在他的音乐学习道路上起到的作用举足重轻。张萌做梦也没想到小提琴居然能模仿鸟鸣的声音,他在心里暗想,自己有一天也要用小提琴拉出鸟叫声来。也许是这个想法一直激励着他。
  当他去武汉读大学时,父亲把自己1975年在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时用过的一把星海小提琴送给他,看似轻描淡写地说:“你去学校有空的时候拉拉。”可喜的是,这所工科学校很重视艺术教育,组建了弦乐队,并从武汉音乐学院请老师来给大家上课。于是张萌加入了弦乐队,并经常参与四重奏排练。这个过程对他日后进北京爱乐交响乐团很有裨益,他懂得了如何与其他乐手配合。
  
  用金子堆筑琴童
  张萌记得27年前上一节小提琴课8块钱,那时他母亲的工资一个月才40多块钱,那个年代买一根冰棍才5分钱。如今的学琴成本与当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那些让孩子走进音乐大门的专业培训,带给他们与父母的,也许有快乐也有满足,但是否还有精神的负担和经济的压力呢?
  儿子还在娘胎里时,佳慧就动起了让孩子学音乐的念头,孩子刚满3岁就被送到音乐学院的“奥尔夫音乐班”进行兴趣培养,4岁就开始拜师学钢琴。奥尔夫教学法是上世纪20年代创立的,从欧洲引入中国,它倡导的核心理论就是音乐游戏,使参与其中的孩子们形成了一个多样的社会,每个人可以同时扮演指挥、领唱、伴奏等不同角色,这些角色同时又是在不停地转换。比如他们有个规则是ABACA、BCABE,A代表的是合唱,B、C、E则是奏乐、指挥、单独演唱等不同的分工,孩子们会随着节奏转换不同的角色,在这过程中,既培养了乐感,也学会了不少音乐技能。佳慧的儿子学完一年的奥尔夫音乐课程之后的确培养出一些兴趣来。
  “我这儿子过于活泼好动,希望他学学钢琴之后能安静一点,倒不指望他成名成家,最次就当开发智力吧。再说我上大学时也学过钢琴,但因为学琴的时候太晚了,不是童子功,一直深以为憾,私心里也有那么一点让儿子延续音乐梦想的意思。”
  “我16岁开始学钢琴,离现在正好20年,和我那时候相比,现在学琴的成本可真是不得了。”佳慧感慨道。“我学琴那会儿是上世纪90年代,重庆老家那个小县城有钢琴的还很少,学校只有风琴,多数时间都只能在那个破旧的风琴上练习,每周有一次去文化馆练钢琴的机会。直到考上了音乐学院,家里才拿出8000元托人从成都买了钢琴。”回忆起学琴时光,佳慧告诉记者,“在县城学钢琴时,文化馆老师一节课收40块钱,每周上一次,一个月学艺术的学费高达160块。那时候父母每月加起来才挣800多块钱,培养我学钢琴,成了家里最大的经济负担。”
  20年后当已为人母的佳慧开始为自己的儿子盘算“学琴账”时,她发现成本已上涨11倍之多。“我以前的钢琴8000元,留在老家了,儿子的钢琴是新买的,可现在买一台琴最少也得两万多元。”指着客厅角落里闪亮的立式黑色钢琴,佳慧的语气里多了些“心疼” ,“我也去不少培训学校问了,启蒙课程的辅导费,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上一节课需要200元,课时还只是30分钟。不像以前我交40元可以学两个小时,而且包括了钢琴、乐理、视唱练耳、声乐等内容。现在这些课都得单独报名,费用也就增加了几倍。没办法,贵也得上啊。谁让我是半路出家呢?我没法给孩子上钢琴课,我担心教给他的是错误的方法,到时候再改就困难了。俗话说,一张白纸好画嘛。起点很重要。”
  佳慧的儿子每周的钢琴课时费按200元计算,一年52节课,学费一共1.04万元,老师说起码学4年才能小有所成,算下来就得4万以上了。单学钢琴还不行,配套的课程至少得加上视唱练耳这门课,这样一来费用就上升到8万了。佳慧继续给记者算账,“钢琴每半年需要调音维护,一次300元,4年就是2400元,教材和音乐CD的开支加起来至少要4000元,如果再算上考级的费用,至少是8.8万元以上,另外还有2.5万元的钢琴钱。我那时候学琴,花费也就是1万块钱,20年后让我儿子学琴,已经涨到11万多了。 算起来,“比我20年前学琴时,成本涨了11倍。”
  
  索然无味的音乐课
  当琴童家长们被课外的音乐技能培训昂贵的学费搞得不堪重负时,在另一端,教育体制内的音乐老师也并不轻松。
  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之后,王英去了北京一所小学做音乐老师。在她为该校五年级(6)班所上的音乐课上,虽然有学生没带音乐课本,有学生偷偷摸摸地在底下做英语题数学题,但王老师还是饱含激情地从贝多芬的《命运》讲到第九交响曲,通过听录音、范唱等手段,引导学生纵情高歌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欢乐颂”。
  当了5年老师的她,总觉得上课时有点力不从心,几个音乐老师在一起时经常议论,“低年级的音乐课比较好上,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上课比较活跃。中年级的学生还能稍微配合老师的教学,而到了高年级,场面就无法掌控了。有些同学上课唱歌像小和尚念经,根本没有情感可言;有些同学上音乐课就想睡觉或者偷偷玩手机。这些同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音乐课的反感情绪也在增加。”这样,出现了“中学不如小学”,“小学高年级不如中低年级”的不正常现象。
  然而,就王英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锐减,也并非他们不喜欢音乐,而是不喜欢上音乐课。她所带的小学生们对流行歌曲的热衷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对陈弈迅、周杰伦、萧敬腾耳熟能详,可是却不喜欢唱音乐课本里的歌曲,不喜欢上音乐课。
  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的音乐教师马坤说,有一次他上初三(2)班的音乐欣赏课,一名男生公然举手说,“老师,你讲了那么久累不累?休息一下,让我们听听自己喜欢的歌曲吧,” 马坤有点气恼,但很快又表示赞同,安静的课堂一下子爆发出欢呼声。全班45名学生,90%都有最新流行的MP3,有不少同学用的还是时尚品牌苹果IPOD。他们戴上耳麦,听张靓颖、谢霆锋、飞轮海等流行歌手的歌。现在的中学生对音乐课不太感兴趣了,难道现在的音乐课本已经过时了吗?
  一名女生说:“我们不是不喜欢音乐课,而是音乐课不喜欢我们。读了3年初中,我们学的都是革命老歌,每一首歌曲老师都要有板有眼地讲一大堆历史、政治背景,好像在上政治课。”
  王英和马坤都曾暗自揣摩,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老师的教学长期以来受专业音乐院校影响较深,侧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居多,跟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不能寓教于乐,甚至在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中,知识技能的传授被夸大成音乐学习的全部。这种严重的现象,使得小学音乐教育几乎成了传授音乐知识技能的工具,音乐的各知识技能点被孤立地编制成各种枷锁,套在学生的身上。
  王英说,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在传统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不被重视的“偏门”,当然偶尔也会在节日被作为装点门面赢得一时风光。事实上,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语数学科的重视远远大于音乐、美术等学科,部分地区教师再成长的指导力量不足,机制不完善。长期处在这种状况下,音乐师资队伍的成长就被摆在了角落或停留在表面。
  据一位在国际学校任音乐教员的老师透露,国际学校更注重对孩子音乐创造力和音乐鉴赏力的培养。他们也有考级,“英皇考级”不考练习曲,而是考协奏曲,但更注重孩子在乐队中的协奏能力和视谱即奏能力。
  
  3000万琴童撑起“提琴大国”
  尽管体制内的音乐教育不尽完善,但这并不影响家长要培养孩子攀登艺术高峰的决心。据统计,目前国内接受校外音乐培训的青少年超过3000万人,其年龄从3岁到18岁不等,而这些“小音乐家”每年能带动巨额的“音乐消费”,形成青少年音乐培训产业链。最先席卷国内的是“钢琴热”,但后来又有了“小提琴热”,近年来连过去少有人问津的二胡古筝古琴等民乐也有不少人喜欢,音乐培训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每年光钢琴考级的报名人数全国达数十万之多。业内人士透露,我国每年学习钢琴的孩子有500万之众。钢琴学习的持续升温,无疑为钢琴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推动中国的乐器制造业蓬勃发展。
  一架普通的家用钢琴,最便宜的也在万元以上,而像二胡、古筝这样的民族乐器,品质稍好的也要2000元以上。在琉璃厂的乐器一条街上,记者看到多数乐器的价格都在千元以上。
  通过对国内主要钢琴生产企业自报产量统计,2008年中国钢琴总产量为312487架,其中立式钢琴产量295060架,三角钢琴17427架,立式与三角钢琴共计出口量为68696架,纳入统计口径的钢琴生产企业为26家。
  而孩子们学琴的练习琴基本上是立式钢琴,从现有的情况看,中档练习琴市场,孩子是主要消费群体。从数字上看,三角琴的产量只占十分之一左右,大量的还是立式钢琴。随着每年都有大量的适龄儿童加入学琴行列,钢琴产业会保持一个好的势头。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乐器工业年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80亿〜200亿元人民币,出口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汇额9.23亿美元。中国乐器产品中,钢琴、吉他、提琴等产品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或前列,并且已经成为国际乐器市场中低端乐器的主流产品,在国际乐器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加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乐器市场。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人喜欢上了小提琴(再下去就有当年那‘乒乓球热’的劲头了),自己不会拉的,一定要让儿子拉,儿子拉不好,孙子再努力,反正同小提琴没完;这其中当然同小提琴名曲《梁祝》有关,如今只要是中国人,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知道《梁祝》,喜爱听《梁祝》的中国人已远远超过了1775年世界近8亿的总人口!如莫扎特早知道这样火爆,也许他会写更多的小提琴协奏曲或干脆一辈子只为小提琴而写……从这点来看,‘中国威胁’论可是个事实!”著名美籍华人指挥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乐队学院院长胡咏言说:“中国已神不知鬼不觉地成为了世界小提琴制作和培养小提琴手的第一大国,虽然目前国产小提琴的价格上不去,只有少数几位大师的作品得到青睐,但量变到质变只是个时间问题;同样,琴童也从这片土地的四面八方涌向北京上海,小提琴的‘郎朗’们将指日可待。”
  
  【结语】
  虽然国内音乐培训乱象丛生,继“房奴”之后,中国人又多了“琴奴”“考奴”“舞奴”。面对此景,我们确实应该反思,你是想让音乐为孩子的一生带去快乐,还是仅仅想让他通过音乐这个捷径成名成家?孩子不是家长实现自我梦想的木偶和工具。比起学音乐,如果他们更喜欢体育或者美术,干吗非要去弹琴呢?
  随着小学升初中考试的取消,以及学考、高考艺术特长加分的淡出,许多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乐器的功利目的正逐渐减弱。家长对于孩子接受音乐辅导的初衷日益理性,但攀比与虚荣心依然存在。没必要因为钢琴、小提琴高雅,就不管孩子的兴趣,逼着孩子学。更不能看别人的孩子学乐器考过了几级,出于虚荣心也非得让自己的孩子考。
  我们不要把琴培养成孩子的敌人,要让孩子体会到学琴的乐趣,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度过学琴的枯燥期;不要为了考级而考级。
  其实有一些老师是反对考级的,比如北京爱乐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张萌就跟自己的学生家长约法三章,不让学生参加考级。张萌沿袭了恩师的教学法,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谈到眼下的一些教学模式他甚为不屑,他认为功利思想导致了考级这个蛋糕越做越大。对此,张萌有一个生动的比喻。“考级就像盖楼,盖两层小楼没问题,房子也不会塌,但如果根基不牢,等你盖到七楼再回头来修地基就来不及了。”
  孩子学习音乐可以成为鉴赏家,而不一定非要成为音乐家,要给孩子发展空间,不能死学琴,学死琴,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音乐将为孩子打开一扇门,让他们拥有更丰富的世界。
  (编辑  冯岚)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30年前,“文革”的黑幕正慢慢地散去,饱经动乱的人们在默默地期待着一个民主与法制的社会到来。而在那漫长的10年浩劫中被迫解散的检察队伍,也仿佛一座沉寂良久的火山,等待着那厚积薄发的一刻。  1978年3月5日,全国人大通过修订后的宪法指出,要重新组建人民检察院;  1978年5月24日,中共中央下发通知,要求在6月底前恢复和建立各级人民检察院;  1978年6月21日,北京市委下发通知,要求立即恢
期刊
记得在2007年迷笛音乐节上,一幅“禁止戒烟”的标志张贴在海淀公园的每个角落,看上去,它就像“禁止吸烟”标志的孪生兄弟,极具黑色幽默的讽刺意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狂欢气氛下的集体诉讼。这是个挑起现场气氛的不错设计,同时,它也引出一个问题,政府控烟为何总成一纸空谈?    政令空谈造就人人空谈  政府禁烟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实际情况令人堪忧。几十年前,百货商场里很容易就能找到一边抽烟,一边逛街的
期刊
《北京日报》2011年6月29日刊登北京壮景之二,一幅涵盖了故宫、人民大会堂及相邻的国家大剧院照片。看似风格迥异的三种建筑文化,却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线索。与往东的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往西的中南海等,构成我们民族最宏大的首都文化气场。  平时就人流滚动,七八月望去更是一片人海。倒退30年,广场是可以练自行车的,而现在走着都费劲。毛主席纪念堂一直是免费,等两个多小时也没有怨言,光站在那儿就会融入强
期刊
我的第一把成人琴还是父亲1975年的时候在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时候用的,由北京星海提琴厂生产的普及琴。无论从做工还是发音都是“工厂级”的。回想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借了我一把琴,用了几年以后,声音已经很棒了。这种感觉就像是谈恋爱,两个人的感觉已经很好了。可毕业了琴就要还了,这种感觉就像是失恋。于是我打算买一把属于自己的琴,这才算是结束了恋爱史,走入了婚姻殿堂!  演奏和制作真的是两个不同的专业,作为
期刊
纪晓岚的老家,河北献县崔尔庄盛产金丝小枣。上世纪30年代,纪晓岚第七世孙女纪根藩还是一个小姑娘,她对老家的枣林又爱又怕。春天,和姐姐们在一望无际的自家枣树行子里“藏猫猫”;夏天,在浓阴漫地的枣林深处侍弄女红;秋天,佃户用长竿前脚打枣,她们姐几个专挑大的、红的,包在自己的手绢里比着品;冬天,苍茫白雪皑皑,枣林里一跑一道沟的野兔子和凌空而飞的雉鸡,把她的一颗心也扯得扑扑棱棱的。她穿着那件最喜欢的、殷红
期刊
差点向售货员汇报工作  过去的北京人大多喜爱读书、看报、听广播,有的人走路、骑自行车,口袋里还要揣上个半导体。现在时代进步了,科技发达了,又加上了看电视、上互联网,于是北京人就更成了消息灵通人士。在所有的报道、文章、节目中,要说最受北京人关注的,还得是时事新闻。拿电视说吧,从早间新闻到午间新闻,再到晚间新闻,不少人是回回不落,哪怕是重播的新闻也要看。喜欢看报纸的,每天早早就去报亭买报,既遛了早,又
期刊
合租是北漂族们初到北京时的一般选择,有过北漂经历的人们,几乎都有合租的经历。细究原因,无非是这么几点:省钱,北京的房租在初到北京的北漂们看来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合租,不必一个人承担整套房子的租金;方便,许多人选择离公司或单位比较近的地方合租,不用每天花大把时间在上下班路上;热闹,有人和自己一起住,不至于在不上班的时间里太孤单。   在如今房价逐步降低,房租逐步升高的大环境下,合租生活依然是北漂族们的
期刊
敲开钱民协教授办公室的门,她正伏案看着文献。循着声音微笑着与我对望,我心底刹那间便被这温存的笑容激活、点亮了。  坐在简单却被布置得井然有序的办公室里,何先生的女儿钱民协慢慢回忆起那个远逝的年代——  或许“名人之后”真的并非轻松角色。身为何泽慧先生次女,钱民协教授不得不经常生活在回忆中。这对于已不很年轻的她而言,的确有些勉为其难。但好在,母亲所给予她的财富是一泓永不枯竭的甘泉。尽管直到今天还在沿
期刊
台湾著名文化人龙应台曾说:“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每到夏天的雨季,这句话都会被不断提及,这位言语辛辣犀利的作家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的首都北京,也一直深受城市型水灾诟病。近日来,几场瓢泼大雨让北京成了水上威尼斯,被网友高度围观。北京这座历史古都,也终于在经历了建国60多年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数十年城市内涝之后,开始正式研讨并实施收集利用雨水的方案。从忌讳下雨到合理利用雨
期刊
渴望长生,好多人还是陆陆续续走了,谁都没做到——从皇上到贫民。   犹如逛菜市场,买着没买着可心的蔬菜,最终都要家转。候着散市更耽误工夫,且谁也不能给您签一张保票找俩铺保,生意难做,谁还有闲心诗意呢?  北京话言死,有点似街上耍着的中幡,远处驻脚儿瞧,花棱棱好听也怪好看,走近,越往下捯根儿才越接近死亡事件的本质。  先从远处所见——中幡缨络宝盖——那些由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伞帽子说起,一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