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婚礼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zhou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家鄉古蔺,是川南最边缘的一个县,位于大娄山西北的赤水河畔。离开家乡三十多年,许多人、许多事都模糊了,但一些乡村婚礼的记忆还算清晰。
  看新娘子,对小孩有着非凡的魅力,或许是一种对美的朦胧向往吧。隐约听到迎亲的唢呐声,就会从家里跑出去。路边早站满了看热闹的大人,我们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欢乐得很。远远看见红红绿绿的人影,人群便躁动起来。我们倾着身子睁大眼睛,努力搜寻新娘子的身影。待新娘子走近,大人们就议论开来,“这新娘子长得水灵”“嫁妆比前几天那家多”……
  那时候在乡下,不管多远,新娘都是走路去婆家的。远的就早点发亲,近的就迟点发亲,进婆家不能到得太早,那样显得不尊贵。到的时候多半天黑了,屋子里张灯结彩、鞭炮齐鸣。我们照样跑来跑去,大喊大叫;帮忙的人进进出出,忙着把嫁妆往里抬;媳妇们连忙摆东西,灯光和新人把屋子映衬得亮亮堂堂。娶亲人家倒是蓬荜生辉,嫁女人家却要哭嫁,做娘的边哭边唱,不仅没有热闹,反而显得悲凉。
  我们都喜欢那份送亲队伍走在路上的热闹,好像冬天的树一下子爆出一枝枝红艳艳的花,让寂静的乡村有了生机。唢呐声歇歇停停,新娘子也停停歇歇,那当儿,就有抬嫁妆的停下来要红包;接近婆家,又有一拨人吹着唢呐迎亲。要是路上有两家送亲的队伍,新娘子就会你追我赶地抢上风。
  那时候的新房,其实也没啥看头,过于简陋、寒酸和艳俗,而当时喜欢的恰恰是那份艳俗。那些大红油漆的家具,花花绿绿的开水瓶、洗脸盆、肥皂盒、糖罐子、瓷杯子,还有亮晃晃的镜子……眼光的忙碌让心里充满了饱胀的喜悦……当把目光移到新床上,停留在锦缎被子上,心突然会从嘈杂中安静下来,俗艳的婚礼会散发出富贵的气息。
  那堆在婚床上的锦缎被子,看上去精致,像一个不可企及的梦,但它包裹的却是棉花,人间最朴实最贴身的温暖,称得上是穷人的细软。新婚一过,那些细软就会被小心折叠起来,锁进红木箱子;像女子把青春锁进红晕的记忆里,从此下田、做饭、服侍公婆、哺养儿女。那一床床锦缎被子,仿佛只是一树早春粲然盛开的花,春天还没走就了无痕迹。只有到了夏天,打开箱柜,把那些带有樟脑味的细软拿出来晾晒,那树花才得以复开,虽然不复当初惊心艳丽,但那些竹竿上实实在在的亮丽,让日子饱满、有底气,眼里掠过一丝满足和憧憬。
  有一次,回家探亲,看见父母一床褪色的锦缎被子,其间泛白的丝线像一缕缕白发,再看看相携大半辈子的父母,那床旧锦被见证了他们“慢慢变老”。那一刻,我像被谁拽进遥远的时光深处,想象两个鬓生华发的老人从年轻时慢慢地走过来……
  责任编辑:李 梅
  剪纸插图:曾方成
其他文献
我听的第一首歌曲是《今天是你的生日》,是谷建芬为国庆40周年专门创作的。这首歌曲不仅曲子的旋律美,而且歌词的意境也美,极富有诗情画意。曲子的美与歌词的美相辉映,实乃珠联璧合,形成了美的共鸣,故深得广大歌迷的喜爱。  我原来没在意过歌词的作者究竟是谁,读了小师妹转发的文章后,才知道歌词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坛奇才”韩静霆。去年初冬的一个周日,我到北京参加《散文选刊·下半月》举办的年会,有幸听到韩静
期刊
作为湘西永顺人的媳妇,逢年过节,得跟上先生回到老家探亲访友,这是很平常的。  十多年前,还没能力买上自驾车,都是坐县际间班车回老家。每次车到永顺城郊,目光总会被街道两边墙面上的城市“牛皮癣”所吸引。最为夺人眼球的,是一排排用毛笔写下的语句,或者说是介于打油诗之类的警句。作者笔力遒劲洒脱,行云流水。最关键在于,所写的那些字落款总标明为“超光语录”。认真细读间,已觉内涵极其丰富,令人匝味不已。比如,“
期刊
久阴久雨天气里的双休日,更多只能在自家居所里活动。成天追剧,也难免有倦怠的时候。于是,我这不安分的脑子,开始想着是否该调整一下某些房间的陈设。  重新摆布,就得有新的格局与意境。平常习惯了的居室空间和视觉,一旦添加或抽去某几样较大体量的家具,必须比原先更合理才对。为此,我要把博古架从落寞的后台推送到醒目的前台,并赋予客厅隔断的新功能,把还算宽敞的客厅,从形式上分成过道与客堂两个空间。虽说只是房间陈
期刊
旧屋坐落在城西一条寂静的后街上,是一座长而深的四合院,已近百年。  院子有两个门,西门是对合开的,对着后街,是出门的唯一通道。东门是独扇门,临着一条内城河。对岸参差住着些人家。河很窄,却是活水,水成日流得哗哗响,夏日的夜晚声音尤其大,冬天感觉要安静些。院子东西向,分三进,住着兄弟三户。按照从大到小的规矩由东到西各住一进。北面的正屋叫上堂屋,是全家人议事、祭祀的地方。北墙上是中堂,下面的条几上摆放着
期刊
炎炎的夏夜,让人奇热难耐,这也让我想起许多乘凉的往事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家茅屋草房,一栋两间不足六十平方米。我家是一个拥有九口人的大家庭,就是挤住在这样狭窄的小房子里。冬天易过,夏夜难熬。因此,家家户户都要到户外搭铺挂帐,以增加床位,好让全家人乘凉消暑度夏。我家也不例外,而这件事就落在我父亲的头上了。父亲忙里忙外,大集体收工又晚,而搭铺挂帐一事必须抢在天黑以前完成,否则蚊子肆虐让你无法工作
期刊
母亲没念过书,但她对孩子们的教育却总是让人心服口服。比如,她经常挂在嘴边的教育行话就是:“做人要三会——会鞭杆、会笔杆、会枪杆。”言下之意,就是要求她的子女们能文能武、全面发展,努力学习各个方面的生活本领。  真是这样,在家务劳动中,母亲从来不娇惯我们。每天上学前,她总是吩咐我们兄弟姐妹洗衣做饭、扫地挑水;放学后,则每人必须打一篮猪菜或者捡一堆柴火,每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趕上季节,母亲还会适时
期刊
2019年4月11日至14日,“中国·睢宁乡村振兴”全国作家笔会暨2018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颁奖会在江苏睢宁召开,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阿成、高有鹏、龚曙光、蒋建伟、张映勤等作家参加了这次活动。会上揭晓了“2018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获奖作品:陕西作家冯积岐的散文《在省作协干临时工的那七年》,以“真实的力量,悲喜当中的挣扎者的人生书写”,荣登第一名。另外,周亚鹰的散文集《家门家风:52栋里的故
期刊
保安敲门,我的笔在他的签收本上龙飞凤舞,沙沙沙地签着自己的名字。  年末时节,每天都收到一小堆的明信片,全是关联单位寄来的贺卡,封面整整齐齐地用打印机打着单位的名称和我的名字,信内也是整整齐齐,客气地说着一些“感谢您这一年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祝您新年快乐”之类的话语,千篇一律,却也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心意。  呆呆地望着窗外,风吹雨狂,冬的寒意就这样越逼越近。翻动着案台上的信件,我没有打开的欲望,当一
期刊
母亲有一把戒尺,这是一把教我做人,伴我成长的戒尺。   母親的戒尺其实是一截竹简,长约50厘米,表面光滑,竹面竖着刻了八个楷体字:“勤善之道,仁孝为德。”听母亲说,戒尺是外公在她出嫁时送的随身嫁妆。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母亲的戒尺常挂在饭桌上方的墙上。我对母亲的戒尺是敬畏的,因为从小就耳闻目染了母亲遵照戒尺对我们进行的教育与奖罚。母亲用戒尺抽打大哥、二哥手掌心的情景我至今难忘。那是1978年
期刊
1. 冯积岐 《在省作协干临时工的那七年》  2. 周亚鹰 《家门家风:52栋里的故事》 3. 龚曙光 《我家三婶》  4. 摩 罗 《司马迁的新帽子:思想家》  5. 傅剑仁 《鬼谷子与战国天下》  6. 谭仲池 《酒仙湖散曲》  7. 麦 家 《茨威格和〈陌生女人的来信〉》  7. 龚 坚 《生命之光》  8. 毕华勇 《泥土对我们的叩问》  9. 宁新路 《口音》  10. 赵培龙 《认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