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道路设计是复杂而又系统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以及机动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的交通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道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重点介绍了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五个方面:道路特色设计、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交通工程设计、道路设施设计。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市大建设的推进,城市道路的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个优秀的城市道路设计不仅可以使居民得到良好的出行环境和精神享受,更代表了这个城市的精神内涵和外在形象。因此,城市道路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 道路特色设计方面
(1)反映城市特色,城市特色危机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全球性文化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并突出特色,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塑造城市形象应利用好城市的自然条件,尊重城市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这样既经济又可创造地方特色。
(2)反映功能特色,城市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
2 道路线形设计方面
道路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态,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能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消除乘客路途的疲劳,从景观和安全观点来看,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要比漫长的直线和短线为佳,除了主干线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不宜采取较多的转折外,一般的道路都可以采用适当的转折,设置较大的曲线,使沿线两侧建筑物,自然景色有所变化,以消除长直线的单调感,解除司机的疲劳,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3 道路横断面设计方面
3.1 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布置形式
1)一幅路是所有車辆都集中在同一个车行道上混合行驶,车行道布置在道路中央,可以采用划分中央车道线及快慢车道线、只划分中央车道线和不划线三种方式灵活组织交通,适应于机动车与自行车流量较小或其中一类流量较大但两者高峰时间错开的道路,还可以直用在“潮汐式” 交通特征明显的道路。由于其造价较低,组织方便,故流量不大的次于道及支路较多采用。
2)两幅路是利用中央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二,使车辆对向分开行驶。它可以采用划分快慢车道线或不划线两种方式组织交通,一般用于快速路、主干道、机动车流量相对较大但自行车流量不大的次干道。近年来随着自行车流量的逐年减少和机动车流量的迅速增加,机非混行的影响已很微弱,取消了自行车道(即不划线方式)的两幅路将逐渐成为城市采用最为广泛的横断面布置形式。
3)三幅路是在道路两侧用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三,中间双向行驶机动车,两侧均单向行驶自行车。它主要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量都较大的主、次干道,随着自行车的减少与消亡,其原本机非互不影响的最大优势已成为过去, 而且其利用分隔带单独建设的自行车道对道路用地的资源浪费和机动车道的拓宽处理方式也成为道路横断面改造的首要问题。
4)四幅路是在三幅路基础上,再利用中央分隔带将中间的机动车道分隔为二, 分向行驶。它原主要适用于宽度较大机非流量都较大的主干道路,但与三幅路的原因相同,四幅路不再适合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最终将被两幅路所取代。
上述的讨论说明,只有一幅路和两幅路才是未来道路横断面的发展趋势,但两幅路必须吸收三、四幅路的优点并解决机非干扰的问题。根据一些大城市非机动车的发展特点,参考国内外其它城市的实践经验,干道及以上道路横断面型式应采用两幅路布置,支路及个别次干道可以采用一幅路布置,两幅路的自行车道可以引进路侧带与人行道和绿化结合布置,有条件的道路可禁止自行车的行驶;吸收三、四幅路的优点,机动车与行人、自行车之间最好设置绿化带隔离,而且还可以利用中央绿化带设置安全岛,保证行人横过马路的安全。
3.2 按照城市道路功能对其分类
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交通性道路主要是满足交通要求,道路上车流量较高,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较大,一般适用于城市区域之问的较长距离的交通转移; 自行车的地位相对较低,行驶受一些限制,流量也不会太大;另外,对人行道要求相对较低,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的布置形式,若设置非机动车道,则与人行道同高设置。
城市生活性道路的交通特点是: 目的性、相关性的出行和到达的交通量占主体,道路上行人较多,一般以上下班交通为主,也包含一定规模的购物娱乐等生活出行,它更多考虑人的需要,故必须考虑公交优先,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而且自行车流量相对较大,生活性道路的总体特征是人车同样优先,需要较宽裕的人行道及相对较好的步行环境,考虑交通安全需要人车分离,干道级的道路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通状况路边停车,行人可采用平面过街(人行横道),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商业性道路,道路两侧商业发达,或间隔拥有多处大型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对道路的通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商业性道路应给行人提供充足的步行空间,考虑人群的安全、购物环境及交通目的,机动车道不应太多,一般为双向四车道,需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并与车站结合开辟行人过街横道,同时人车之间应有较宽隔离,自行车也应与人群隔离,减少干扰,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景观性道路,又称园林景观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道路。通常绿化率不小于40% ,总宽度应较宽,部分主干道或次干道才具有此特性。景观性道路以行人的休闲、休憩和布置绿化为主,人行道要求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非对称布置;车行道应与行人之间有较宽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保留自行车同时对其行驶区域给予一定限制。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布置形式。
4 道路设施设计方面
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街道设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街道设施的规划设计要体现对人的关怀,集功能与环境景观于一体,关注人在其中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受,使人们活动起来都能体会到舒适、方便、自然、和谐且美好的感受,如在人流集中的步行商业街周围,设置足够的停车场使人们出行更方便;休息座椅与高大乔木或花坛相结合,使人在休息时既亲近了自然又可以避免夏日的暴晒;林荫小道、座椅、路灯及电话亭等,提供人们小憩休闲的空间。以人为本不仅要考虑到正常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到伤残人、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环境。如在街道必要的地方设置残疾人坡道和盲道;提供儿童专用的坐具、场地和设施;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置厕所蹲位等。从城市道路建设的细节处,更多地体现对人的关怀、关心、帮助和方便此外路面设计也是城市道路设计中重要的方面,传统的不透水性路面结构易在集中降雨季节造成内涝和道路积水,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因此应该采用透水性路面。
5 结束语
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设计理念及规范已渐渐的不适应这个时代,城市道路设计也应有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对现有的城市道路设计的若干相关因素应该做更多的思考和研究。总之,为了满足新时期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要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虑。只有这样城市道路设计才更为科学合理,才能更好的为我们的城市服务。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市大建设的推进,城市道路的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个优秀的城市道路设计不仅可以使居民得到良好的出行环境和精神享受,更代表了这个城市的精神内涵和外在形象。因此,城市道路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 道路特色设计方面
(1)反映城市特色,城市特色危机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全球性文化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并突出特色,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塑造城市形象应利用好城市的自然条件,尊重城市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这样既经济又可创造地方特色。
(2)反映功能特色,城市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
2 道路线形设计方面
道路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态,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能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消除乘客路途的疲劳,从景观和安全观点来看,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要比漫长的直线和短线为佳,除了主干线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不宜采取较多的转折外,一般的道路都可以采用适当的转折,设置较大的曲线,使沿线两侧建筑物,自然景色有所变化,以消除长直线的单调感,解除司机的疲劳,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3 道路横断面设计方面
3.1 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布置形式
1)一幅路是所有車辆都集中在同一个车行道上混合行驶,车行道布置在道路中央,可以采用划分中央车道线及快慢车道线、只划分中央车道线和不划线三种方式灵活组织交通,适应于机动车与自行车流量较小或其中一类流量较大但两者高峰时间错开的道路,还可以直用在“潮汐式” 交通特征明显的道路。由于其造价较低,组织方便,故流量不大的次于道及支路较多采用。
2)两幅路是利用中央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二,使车辆对向分开行驶。它可以采用划分快慢车道线或不划线两种方式组织交通,一般用于快速路、主干道、机动车流量相对较大但自行车流量不大的次干道。近年来随着自行车流量的逐年减少和机动车流量的迅速增加,机非混行的影响已很微弱,取消了自行车道(即不划线方式)的两幅路将逐渐成为城市采用最为广泛的横断面布置形式。
3)三幅路是在道路两侧用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三,中间双向行驶机动车,两侧均单向行驶自行车。它主要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量都较大的主、次干道,随着自行车的减少与消亡,其原本机非互不影响的最大优势已成为过去, 而且其利用分隔带单独建设的自行车道对道路用地的资源浪费和机动车道的拓宽处理方式也成为道路横断面改造的首要问题。
4)四幅路是在三幅路基础上,再利用中央分隔带将中间的机动车道分隔为二, 分向行驶。它原主要适用于宽度较大机非流量都较大的主干道路,但与三幅路的原因相同,四幅路不再适合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最终将被两幅路所取代。
上述的讨论说明,只有一幅路和两幅路才是未来道路横断面的发展趋势,但两幅路必须吸收三、四幅路的优点并解决机非干扰的问题。根据一些大城市非机动车的发展特点,参考国内外其它城市的实践经验,干道及以上道路横断面型式应采用两幅路布置,支路及个别次干道可以采用一幅路布置,两幅路的自行车道可以引进路侧带与人行道和绿化结合布置,有条件的道路可禁止自行车的行驶;吸收三、四幅路的优点,机动车与行人、自行车之间最好设置绿化带隔离,而且还可以利用中央绿化带设置安全岛,保证行人横过马路的安全。
3.2 按照城市道路功能对其分类
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交通性道路主要是满足交通要求,道路上车流量较高,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较大,一般适用于城市区域之问的较长距离的交通转移; 自行车的地位相对较低,行驶受一些限制,流量也不会太大;另外,对人行道要求相对较低,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的布置形式,若设置非机动车道,则与人行道同高设置。
城市生活性道路的交通特点是: 目的性、相关性的出行和到达的交通量占主体,道路上行人较多,一般以上下班交通为主,也包含一定规模的购物娱乐等生活出行,它更多考虑人的需要,故必须考虑公交优先,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而且自行车流量相对较大,生活性道路的总体特征是人车同样优先,需要较宽裕的人行道及相对较好的步行环境,考虑交通安全需要人车分离,干道级的道路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通状况路边停车,行人可采用平面过街(人行横道),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商业性道路,道路两侧商业发达,或间隔拥有多处大型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对道路的通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商业性道路应给行人提供充足的步行空间,考虑人群的安全、购物环境及交通目的,机动车道不应太多,一般为双向四车道,需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并与车站结合开辟行人过街横道,同时人车之间应有较宽隔离,自行车也应与人群隔离,减少干扰,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景观性道路,又称园林景观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道路。通常绿化率不小于40% ,总宽度应较宽,部分主干道或次干道才具有此特性。景观性道路以行人的休闲、休憩和布置绿化为主,人行道要求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非对称布置;车行道应与行人之间有较宽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保留自行车同时对其行驶区域给予一定限制。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布置形式。
4 道路设施设计方面
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街道设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街道设施的规划设计要体现对人的关怀,集功能与环境景观于一体,关注人在其中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受,使人们活动起来都能体会到舒适、方便、自然、和谐且美好的感受,如在人流集中的步行商业街周围,设置足够的停车场使人们出行更方便;休息座椅与高大乔木或花坛相结合,使人在休息时既亲近了自然又可以避免夏日的暴晒;林荫小道、座椅、路灯及电话亭等,提供人们小憩休闲的空间。以人为本不仅要考虑到正常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到伤残人、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环境。如在街道必要的地方设置残疾人坡道和盲道;提供儿童专用的坐具、场地和设施;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置厕所蹲位等。从城市道路建设的细节处,更多地体现对人的关怀、关心、帮助和方便此外路面设计也是城市道路设计中重要的方面,传统的不透水性路面结构易在集中降雨季节造成内涝和道路积水,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因此应该采用透水性路面。
5 结束语
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设计理念及规范已渐渐的不适应这个时代,城市道路设计也应有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对现有的城市道路设计的若干相关因素应该做更多的思考和研究。总之,为了满足新时期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要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虑。只有这样城市道路设计才更为科学合理,才能更好的为我们的城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