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颈椎病“杀”了她?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EN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颈椎发病人数在剧增,且愈来愈低龄化,发病年龄一是在12~13岁,这正是小学升初中的关口;二是在16~19岁,这正是初中升高中以及应战高考的关口。可见,青少年颈椎发病主要原因与学业紧张、坐姿不正、睡眠不足、打电脑时间过长、沉迷“网吧”以及饮食不当、缺乏锻炼和日光照射等有关。
  其次,近年来白领阶层的发病人数也在大幅度上升。究其原因,与精神紧张和工作压力大有密切关系。还有,大气污染,水的不纯,以及蔬菜、粮食及鱼、肉等农药及生长激素的“催化”,也导致了人的骨质过早过快地发生退化甚至疏松,从而导致颈椎发生一系列病变。
  患上了颈椎病,以后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心慌胸闷、手发麻或无力、消化不良、视力减退、血压和血糖异常、便秘腹泻等等,甚至会引起精神抑郁症以及严重的心理障碍等。
  《信息时报》2009年3月23日报道,3月22日清晨6时许,晨运的广州一市民在荔湾区荔湾路旁发现一名中年妇女吊死在高约4米的绿化树上。
  据悉,死者今年51岁,家中有个10多岁的孩子,家境还算富裕。6年前死者患上颈椎病经常头痛,有时还会痛到晕倒。在广州市各大医院求医多年,病情似乎没有转好。3月22日上午8时许,死者丈夫发现妻子不在家,随身的手机等物品放在家中,过了一段时间便前往东风街派出所报案。听民警说清晨在绿化带树丛里发现形象特征相似的女尸,赶到现场后很快认出正是失踪的妻子。
  一位正当中年的女士为何自缢?这点使许多人疑惑不解并感到震惊……据查,死者患颈椎病6年多,因不堪病痛折磨瞒着家人深夜离家自杀。笔者认为,这位女士很可能就是因颈椎病最后导致精神高度抑郁而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
  65岁的黄大爷家庭条件非常好,不仅自个儿住套宽房子,孩子也事业有成。不愁吃穿,享受社保医疗,老人应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可是,最近几年,他经常感到烦躁,吃不下睡不香,生理、心理十分疲惫。“那段时间,我整天都想自杀。因为查不出病因,觉得做人也没有意思了。”大爷说。
  到医院检查,一些医生诊断他得了“精神分裂症”。可是,按“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总不见效。后来,他找到成都第一骨科医院,有关专家作了详细检查后,才发现他是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一种)。经过治疗,现在,他能吃能睡,心情极好,再也不想“自杀”了。
  “如果你明天死了,你最大的死亡原因可能就是自杀。”一篇题为“抑郁症就在你我身边”的文章中,有这样几句话。
  我们知道,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年增加。过去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而今,青少年及白领阶层发病人数却在大幅度上升。究其原因,与学业紧张和工作压力有密切关系。当然,大气污染,水的不纯,以及蔬菜、粮食及鱼、肉等农药及生长激素的“催化”,也导致了人的骨质过早过快地发生退化甚至疏松,从而导致颈椎发生一系列病变。
  颈椎病一旦发作起来会引起哪些症状?头痛、头晕、视力减退、耳鸣、恶心、心慌、胸闷、心里难受、脖子发僵、肩背部沉重变硬、上肢无力、手指麻木,以及皮肤感觉减退等表现。有的人感到头面部或身体某个部位麻木或似有蚂蚁在皮肤上爬行的感觉,也有的人出现下肢发硬,似乎不听指挥,或下肢发轻,有如在棉花上行走之感,还有的人出现胳膊以及腿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瘫痪,大小便失控及性功能障碍等等。另外,颈椎病还会引起血压异常、心绞痛、心律失常、消化不良、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突然问晕倒、乳房胀痛、便秘和(或)腹泻以及血糖增高、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等,甚至发展下去能引起严重的精神抑郁症及心理障碍,导致自杀。
  由此可见,颈椎病患者除了生理病理上的改变外,且容易引起心理异常和精神抑郁。对颈肩痛的忧虑、对病痛的焦虑不安、对有可能致残致瘫的恐惧心理等,这些不良情绪不仅诱发颈椎病,还影响着颈椎病的治疗与康复。同时,颈椎病患者特别是患病时间较长者,易在日常工作中产生急躁情绪和不愉快的心理。
  所以,作为患者,首先要认识到颈椎病是一种正常退行性病变,每一个中老年人都有程度不同的骨质增生,只是症状轻重程度不同而已;其次要振奋精神,树立颈椎病是可以治疗的,而且能够取得满意疗效的信心。另外,颈椎病患者,尤其是抑郁型,对病痛敏感者,往往对该病可能致残致瘫看得相当严重。患者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到处寻医觅药,当服药效果不佳时产生悲观厌世情绪。为此,要使患者认识到颈椎病属人体正常现象,致残致瘫可能性极小,绝大多数可以带病生活,只要解除疑虑、配合治疗,就可减轻疼痛。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每个人其实都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了一群人,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所有的亲朋好友。因此,我们没有剥夺自己生命的权力,而应该好好活着,这样才对得起父母和亲人,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至于疾病的痛苦并非难以克服。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所忍受的痛苦,与那些坚强的人相比,简直微乎其微。张海迪、海伦凯勒、霍金一一他们的痛苦是你难以想像的,但他们不但战胜了病痛,而且成为人类中的强者,其学术成就远远超过一般的健全人。因此,我们要尊重生命,善待自己,做一个强者而不是懦夫。
其他文献
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期,很多人认为多吃肉类就是最好的进补。其实,从现代养生的角度来说,吃些素食更利于身体健康。  芋头:芋头质地细软,容易消化,适宜脾胃虚弱、患肠道疾病、结核病和正处恢复期的病人食用。是冬季调养脾胃之佳品。把芋头刮皮洗净、切片、油炒,水煮熟后加点葱花,就是一碗香甜的芋头汤,吃起来暖心暖胃,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土豆:土豆富含天然脂肪、蛋白质、淀粉、粗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期刊
近日,有网友在新浪微博上抱怨,自己前男友家做西红柿炒蛋竟然“祖孙三代都放糖”,真是“毁三观”,“必须分”!此话一出,迅速引发了一场关于“西红柿炒蛋该不该放糖”的大讨论。  西红柿炒蛋放不放糖,按理说只是关乎个人口味的小问题,不过,就是这样的小问题,让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们争得不可开交。有人是坚定的“放糖派”,称“我家就是祖孙三代都放糖”,放糖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不放糖就想挠墙”。有的“拒糖派”则说,
期刊
前不久,笔者的大伯半夜在家里突然发生脐周和下腹部位阵发性绞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因大伯住在郊区,一时没法看急诊,大婶便手忙脚乱地从抽屉里翻出几片去痛片让他服下。一会儿,大伯的腹部绞痛稍有好转,可待到天刚亮时,却更厉害了,疼得在床上翻滚。大婶急呼邻居帮忙,将大伯送到市人民医院。因大伯在家耽搁时间太久,肠梗阻后发生了肠管坏死。虽经医护人员多方抢救,大伯的命算是保住了,可坏死的肠管也被截掉了。少了一截肠
期刊
人们大概都知道“东施效颦”这个古代故事吧。春秋时代,越国有个著名的美女,名叫西施。她患胸痛病的时候,就皱着眉头,用双手捂住胸口。当她这样走路的时候,被邻人看见了,觉得她更加美丽。邻居的一个丑女(后人把她叫做“东施”)看见西施捧心皱眉的病态表情很好看,于是,她就模仿西施的样子,结果显得更加难看。  这个故事的含义我们不去揣测了,现在要弄明白的是,西施的“胸痛”,老百姓叫“心口痛”,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
期刊
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颇多,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末梢,均可引起胸痛。  据《健康报》报道,我国哈医大附属一院协调该院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胸外科、血管外科、呼吸内科、骨伤科及检验、影像等多个学科力量,设立了以收治急性
期刊
“股神”巴菲特患上前列腺癌的消息传遍全球。巴菲特表示:“我现在和以往健康时期的情况差不多,我仍精力充沛”。很多人以为,他是故作镇定。然而,曾经历此癌症的聂欲先生却非常认同巴菲特的说法:前列腺癌一点也不可怕,只要及早诊断及时治疗,生活依旧美好。  前列腺增生多年,无症状  今年65岁的我,几年前退休后,开始了悠闲的生活。每天清晨,我和老伴去公园打打太极拳;锻炼回家后,整整自家的花花草草;下午则去学校
期刊
编辑同志:  我很想出去玩,但是去年出去玩时发生了过敏,经常喘不上气来,皮肤还痒得厉害,是否有办法可以预防?  广西柳州 余剑  余读者:  目前天气渐热,各种微生物大量繁殖,这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的确会有影响。尤其是蚊虫叮咬、花粉过敏等,患者皮肤可能会出现丘疹,风团、红肿等症状,甚至还会有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呼吸困难、心悸等严重的全身症状。所以在外出游玩时,尽量要穿长衣长裤,避免穿凉鞋,减少
期刊
2013年六月
期刊
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而欧洲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工作压力大的人群出现心脏病的风险会更高,因此人们如果能想办法减轻工作压力,有助改善健康。  英国医学刊物《柳叶刀》近日刊登论文说,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调查了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荷兰、瑞典和英国这7个欧洲国家中近20万人的健康资料,分析结果显示,那些工作压力较大的人,与其他人比起来出现心脏病的风险要高出23%。这里的工作压力大是指工作对
期刊
“饭后百步走”因人而宜饭后马上行走,并不完全正确。因为饭后食物集中在胃里,需要大量的消化液与血液来消化胃中的食物,此时如能适当地休息,全身的血液就可适量地流入消化器官,使食物充分消化。科学的做法应是饭后平卧休息约半小时后再散步为好。  不生病不等于健康许多人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现代科学认为,健康的新标准,除了身体健康外,还包括心理健康与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许多疾病,诸如高血压、偏头痛、溃疡病、癌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