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积极地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激活课堂气氛。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观念 课堂气氛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教师不善于用良好的情绪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良好学习情绪,或因教学方法单调,不善于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课堂气氛,以致课堂气氛拘谨,甚至死气沉沉。笔者认为,教师应积极地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激活课堂气氛。
转变教学观念,倡导探究式学习
《课程标准》中谈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应该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呢?
1.要创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氛围。只有在一个民主的宽松的氛围里面,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专制型”的班级中,处处谨小慎微,思想就会受到压抑,怎能进行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呢?所以教学中要有民主的气氛,允许学生在某些问题上自由发挥。如果教师对学生过分苛求,甚至吹毛求疵,一点错误都不能犯,学生的探索精神就会受到打击。
2.要允许学生向权威挑战。语文不同其他的学科,它是一门社会性、人文性的学科,无论是从语言和文学的角度,还是从文化和信息的角度,都要求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在这当中,对一些内容的理解必然存在着个体的差异,甚至有否定“权威”的一些想法。这时,教师要力求冷静,如果教师为维护“权威”而给学生当头一棒的话,就会摧残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师要保护学生“不畏权威”的思想。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创造型人才的可贵品质,应支持这种品质的培养与发展。即使学生的观点或主张不对,教师给他解释或指导时,也要对他的探索精神给予鼓励。
3.要鼓励学生在语言上的一些标新立异。学生在探讨中、在发言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令教师大吃一惊的有文采的句子,比如“她是一个很唐诗宋词的人”“今天的天气很美丽”……遇到这种现象一定不要从语法这个角度去批评他,而是要极力去鼓励他,他们的一些语言有时在成人看来是很幼稚的,甚至是荒唐、离奇的,但却令人耳目一新,作为语文老师要正确看待这种现象。对于他们的标新立异一要允许,二要鼓励,三要引导。允许学生“胡思乱想”、“胡说八道”,但是不能“胡作非为”。
4.要深入学生中,防止压抑情绪。在教学中,有时课堂气氛拘谨,教师常常流露压抑情绪,表现为:内心烦燥,丧失讲课的兴趣。久而久之,整个课堂毫无活力和生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种情况,要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间。这样,既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又不必打断教学过程,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变换情绪的刺激方式和程度,引起学生的注意,展开思维。要知道,面对压抑的课堂,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比喻,甚至一个玩笑,常常非常强烈地叩动学生的心弦。
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如何去发现、如何挖掘、如何利用。
1.在课堂中引入音乐,让音乐为语文教学服务。“文似看山不喜平”,同样,一堂好课也应该是波澜起伏、高潮迭出的。通过音乐刺激学生,能调动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思考。通过音乐的旋律给学生强烈的刺激,借助形象进行记忆,这对提高学习效率大有裨益。如在《不朽的失眠》一文的教学中,笔者在讲授前,先配上古朴悲凉的音乐诵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把学生带入有着“西斜”的“月亮”,“粗嘎嘶哑”的“乌啼”,“清霜”的“星子”的美丽古城。所以,那寒山寺的“钟声”不仅敲击在张继的心坎上,也撞入学生的心海里,学生浸染在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中,随着张继由伤心而失眠,由失眠而不眠,由不眠而彻悟,自然而然地把握住了文章的感情脉络。
2.借助广告语进行写作语言训练。广告语具有简洁、整齐、有韵、上口,让人容易记住等特点,能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这与广告者的精心策划有关,更与我们的语文息息相关。它们除了能简明地概括出商品的特征外,或是巧用了修辞,或是巧用了成语、俗语,或是精心设计了一种情境,以情感人。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因常看电视对这些接触得多,已在潜移默化中深受了影响。若能把它引入课堂,用以辩析修辞、熟记成语等都有意想不到的功效,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把握。
3.把表演、绘画搬入课堂。表演、绘画艺术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借助它们,能把语言形象,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形象,既加深了学生对文学艺术形象的理解把握,更丰富了课堂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诗歌教学特别是古典诗词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若能让绘画较好的同学上台把他所理解的艺术形象在黑板上画出来,则既能形象地把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形象的理解把握,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中所包含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审美再创造训练,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当然,激活课堂气氛的做法还很多,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尝试,旨在抛砖引玉。
作者单位: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观念 课堂气氛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教师不善于用良好的情绪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良好学习情绪,或因教学方法单调,不善于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课堂气氛,以致课堂气氛拘谨,甚至死气沉沉。笔者认为,教师应积极地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激活课堂气氛。
转变教学观念,倡导探究式学习
《课程标准》中谈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应该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呢?
1.要创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氛围。只有在一个民主的宽松的氛围里面,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专制型”的班级中,处处谨小慎微,思想就会受到压抑,怎能进行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呢?所以教学中要有民主的气氛,允许学生在某些问题上自由发挥。如果教师对学生过分苛求,甚至吹毛求疵,一点错误都不能犯,学生的探索精神就会受到打击。
2.要允许学生向权威挑战。语文不同其他的学科,它是一门社会性、人文性的学科,无论是从语言和文学的角度,还是从文化和信息的角度,都要求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在这当中,对一些内容的理解必然存在着个体的差异,甚至有否定“权威”的一些想法。这时,教师要力求冷静,如果教师为维护“权威”而给学生当头一棒的话,就会摧残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师要保护学生“不畏权威”的思想。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创造型人才的可贵品质,应支持这种品质的培养与发展。即使学生的观点或主张不对,教师给他解释或指导时,也要对他的探索精神给予鼓励。
3.要鼓励学生在语言上的一些标新立异。学生在探讨中、在发言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令教师大吃一惊的有文采的句子,比如“她是一个很唐诗宋词的人”“今天的天气很美丽”……遇到这种现象一定不要从语法这个角度去批评他,而是要极力去鼓励他,他们的一些语言有时在成人看来是很幼稚的,甚至是荒唐、离奇的,但却令人耳目一新,作为语文老师要正确看待这种现象。对于他们的标新立异一要允许,二要鼓励,三要引导。允许学生“胡思乱想”、“胡说八道”,但是不能“胡作非为”。
4.要深入学生中,防止压抑情绪。在教学中,有时课堂气氛拘谨,教师常常流露压抑情绪,表现为:内心烦燥,丧失讲课的兴趣。久而久之,整个课堂毫无活力和生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种情况,要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间。这样,既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又不必打断教学过程,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变换情绪的刺激方式和程度,引起学生的注意,展开思维。要知道,面对压抑的课堂,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比喻,甚至一个玩笑,常常非常强烈地叩动学生的心弦。
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如何去发现、如何挖掘、如何利用。
1.在课堂中引入音乐,让音乐为语文教学服务。“文似看山不喜平”,同样,一堂好课也应该是波澜起伏、高潮迭出的。通过音乐刺激学生,能调动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思考。通过音乐的旋律给学生强烈的刺激,借助形象进行记忆,这对提高学习效率大有裨益。如在《不朽的失眠》一文的教学中,笔者在讲授前,先配上古朴悲凉的音乐诵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把学生带入有着“西斜”的“月亮”,“粗嘎嘶哑”的“乌啼”,“清霜”的“星子”的美丽古城。所以,那寒山寺的“钟声”不仅敲击在张继的心坎上,也撞入学生的心海里,学生浸染在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中,随着张继由伤心而失眠,由失眠而不眠,由不眠而彻悟,自然而然地把握住了文章的感情脉络。
2.借助广告语进行写作语言训练。广告语具有简洁、整齐、有韵、上口,让人容易记住等特点,能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这与广告者的精心策划有关,更与我们的语文息息相关。它们除了能简明地概括出商品的特征外,或是巧用了修辞,或是巧用了成语、俗语,或是精心设计了一种情境,以情感人。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因常看电视对这些接触得多,已在潜移默化中深受了影响。若能把它引入课堂,用以辩析修辞、熟记成语等都有意想不到的功效,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把握。
3.把表演、绘画搬入课堂。表演、绘画艺术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借助它们,能把语言形象,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形象,既加深了学生对文学艺术形象的理解把握,更丰富了课堂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诗歌教学特别是古典诗词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若能让绘画较好的同学上台把他所理解的艺术形象在黑板上画出来,则既能形象地把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形象的理解把握,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中所包含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审美再创造训练,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当然,激活课堂气氛的做法还很多,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尝试,旨在抛砖引玉。
作者单位: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