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疆自古便是多民族聚居之地,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等原因,经济发展以农牧业为主,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培训,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对近年来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规模进行了估算,分析了转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希望对现实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疆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2008年新疆总人口2130.8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286.16万人,占总人口的60.4%;全区就业人员合计847.58万,在三次产业中的分配比例为49.7:14.2:36.1 [1]。可见近一半的劳动力滞留在产值不高的第一产业,以隐性剩余的形式附着在土地上,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阻碍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且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如何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当务之急。
一、概念界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指现有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了农村各产业实际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包括显性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随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之和。由于农村二、三产业剩余劳动力兼业机会较多,可重新回到农业生产中去,最终仍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农业实际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需求量[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指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由当地向外地、由农村向城镇的单向转移。其内涵包括:(1)产业转移,即由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由以从事农业为主转向以从事非农产业为主;(2)地区转移,包括某一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另一地区转移,由农村向城市郊区农业转移;(3)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转变,以先进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为特征的现代城镇文明代替以落后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为特征的传统农村文明,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三个内涵之间是递进关系,产业转移和地区转移是转移的初始形态和主要标志,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转变是转移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结果[3]。
二、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计算方法及评价
学术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的数量有不同的估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2002)报告中计算农业劳动力需要量时采用了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s)生产函数,从分析劳动力与耕地两个生产要素的函数关系入手求导,即Y=ALdK1-d,两边取对数得:LnY=LnA+dLnL+(1-d)LnK
根据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这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经济学特征,计算多年的回归模型,找出符合劳动力与耕地面积指数之和接近1的年份(1978年)。并通过各项统计检验得到下面生产函数模型:Y=18.43×Land0.6×Lab0.32(其中:Y为农业总产值,Land为耕地面积,Lab为需要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代入已知数计算出农业劳动力需要量。农业劳动力实际数量与农业劳动力需要量差额即为剩余农业劳动力的数量。
2.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实际劳动力-实有耕地面积÷劳均耕地面积
劳均耕地面积指一个农业劳动力尽最大努力一年所能负担的耕地面积。不同地区劳均耕地面积不同,因此运用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劳均耕地面积进行计算[4]。
3.农业劳动力需求量=农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劳动者人数)
这一公式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农科院提出的。四川省农调队课题组在《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跨世纪研究》(2000)的报告和青海省农调队课题组在《劳务经济:农牧民增收的潜力所在》(2002)的报告中使用这一公式预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规模。
4.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显性剩余劳动力+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
安徽省农调队课题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统计、估算方法》(2002)报告中提出了此公式。其中显性剩余劳动力数量=农村劳动年龄组人数-农村总人口×(4%~6%左右)-农村实际在业劳动力人数;隐性剩余劳动力测算分两步:先确定农民人均收入最优的农业劳动力配置状态,然后在农业劳动力最优配置状态下,确定农业劳动力与耕地的最优配置比例,保证农民人均收入最大化。计算过程同样采用了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农业系统和非农业系统、系统总收入列式推导算出。
以上几种测算方法都可较好地推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但计算过程均受到不同条件影响。方法一和方法二忽略了农业生产条件(如农业机械化水平)、复种指数、作物结构、管理程度等因素对耕地容纳劳动力数量的影响;方法三忽略了农业增加值与生产年景变化的关系;方法四计算方法条件要求高,计算过程复杂繁琐。
(二)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
前文已界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根据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农业实际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需求量,提出了计算新疆农业劳动力需求量的方法:新疆农业劳动力需求量=新疆农业增加值÷(新疆生产总值÷新疆社会劳动者人数)
农业实际劳动力数量与农业劳动力需求量之差即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约等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
以上是纯理论的推断,随着未来人口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和可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数量可能进一步加大 [5]。如何多渠道转移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当务之急。
三、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转移就业120万人[6];2007年转移就业144.85万人,其中南疆三地州转移就业77.42万人(包括转移疆外就业7.95万人,占全区转移疆外就业总数的62.8%);据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介绍,尽管遭受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2008年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却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87万人,其中向区外转移就业16.25万人[7]。
目前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处于自发状态,规模小、层次低,面临很多问题: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绿洲经济使转移成本较高;劳动力地域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南疆资源负荷重,转移难度大;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专业技能欠缺;农村小城镇发展滞后,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不强;中介服务滞后,农民对用工信息掌握不灵,造成盲目流动。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程。
四、加快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
新疆的发展现状决定了现有城市不可能容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依靠小城镇二、三产业进行吸纳是最有效的办法。通过发挥小城镇的扩散、加工、贸易功能,使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地,带动周边乡村、农户共同富裕。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优势特色农副产品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传统工艺,生产民族特需品和旅游工艺品,发展高效、精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并在各个环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实现就地转移。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加强向区内外、国内外劳务输出,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政策法规,规范供求双方行为,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三)加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素质
今后继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尤其是南疆地区普及中小学双语教育,提高农牧民文化素质;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重点培养一批有专业技术的骨干务工人员,使其在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过程中起带头作用。
(四)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
“休闲农业”这一概念于1989年4月台湾行政院农委会举办的第一次“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上被正式提出,指利用农村设备和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和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和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可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造就了众多奇特的自然旅游景观;各民族文化百花园争奇斗艳:服饰装束、宗教文化、节日庆典、风味佳肴、体育运动、民族歌舞、绘画、手工艺品、婚丧礼仪、民居建筑等既相互交融又各具特色,呈现出迥异于内地的异域风情……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情风俗相互依存,加强了资源数量与品质的优势,呈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令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尽管新疆是我国发展休闲农业较早的省区之一,但多数休闲农业点的开发与经营都缺少科学规划,主题不突出、特色不鲜明;旅游产品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不高;商业化与环境污染及破坏问题严重。
今后我们应对区内旅游资源统筹规划、优化组合,发展多种模式的休闲农业,诸如农家乐型、购物型、疗养型、探险型、科普教育型发展模式,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休闲农业中来,实现就地转移、就地消化,促进新疆和谐发展。
五、结论
目前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涉及人数多、范围广、问题解决难度大。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城市带动作用及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作用,拓宽转移渠道,才能实现顺利转移。
注释:
①日本世川良一优秀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XJU-SYLLF08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李瑞芬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2页
[3]霍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民素质教育作用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
[4]李瑞芬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5]李金叶.对新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2004(3)
[6]李萌、娄伟.新疆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稳定,2007年博士后国情调研项目课题
[7]www.xjtvs.com.cn/news/newslist.aspx
(作者通讯地址: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关键词:新疆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2008年新疆总人口2130.8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286.16万人,占总人口的60.4%;全区就业人员合计847.58万,在三次产业中的分配比例为49.7:14.2:36.1 [1]。可见近一半的劳动力滞留在产值不高的第一产业,以隐性剩余的形式附着在土地上,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阻碍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且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如何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当务之急。
一、概念界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指现有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了农村各产业实际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包括显性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随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之和。由于农村二、三产业剩余劳动力兼业机会较多,可重新回到农业生产中去,最终仍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农业实际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需求量[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指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由当地向外地、由农村向城镇的单向转移。其内涵包括:(1)产业转移,即由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由以从事农业为主转向以从事非农产业为主;(2)地区转移,包括某一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另一地区转移,由农村向城市郊区农业转移;(3)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转变,以先进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为特征的现代城镇文明代替以落后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为特征的传统农村文明,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三个内涵之间是递进关系,产业转移和地区转移是转移的初始形态和主要标志,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转变是转移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结果[3]。
二、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计算方法及评价
学术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的数量有不同的估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2002)报告中计算农业劳动力需要量时采用了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s)生产函数,从分析劳动力与耕地两个生产要素的函数关系入手求导,即Y=ALdK1-d,两边取对数得:LnY=LnA+dLnL+(1-d)LnK
根据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这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经济学特征,计算多年的回归模型,找出符合劳动力与耕地面积指数之和接近1的年份(1978年)。并通过各项统计检验得到下面生产函数模型:Y=18.43×Land0.6×Lab0.32(其中:Y为农业总产值,Land为耕地面积,Lab为需要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代入已知数计算出农业劳动力需要量。农业劳动力实际数量与农业劳动力需要量差额即为剩余农业劳动力的数量。
2.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实际劳动力-实有耕地面积÷劳均耕地面积
劳均耕地面积指一个农业劳动力尽最大努力一年所能负担的耕地面积。不同地区劳均耕地面积不同,因此运用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劳均耕地面积进行计算[4]。
3.农业劳动力需求量=农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劳动者人数)
这一公式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农科院提出的。四川省农调队课题组在《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跨世纪研究》(2000)的报告和青海省农调队课题组在《劳务经济:农牧民增收的潜力所在》(2002)的报告中使用这一公式预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规模。
4.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显性剩余劳动力+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
安徽省农调队课题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统计、估算方法》(2002)报告中提出了此公式。其中显性剩余劳动力数量=农村劳动年龄组人数-农村总人口×(4%~6%左右)-农村实际在业劳动力人数;隐性剩余劳动力测算分两步:先确定农民人均收入最优的农业劳动力配置状态,然后在农业劳动力最优配置状态下,确定农业劳动力与耕地的最优配置比例,保证农民人均收入最大化。计算过程同样采用了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农业系统和非农业系统、系统总收入列式推导算出。
以上几种测算方法都可较好地推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但计算过程均受到不同条件影响。方法一和方法二忽略了农业生产条件(如农业机械化水平)、复种指数、作物结构、管理程度等因素对耕地容纳劳动力数量的影响;方法三忽略了农业增加值与生产年景变化的关系;方法四计算方法条件要求高,计算过程复杂繁琐。
(二)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
前文已界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根据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农业实际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需求量,提出了计算新疆农业劳动力需求量的方法:新疆农业劳动力需求量=新疆农业增加值÷(新疆生产总值÷新疆社会劳动者人数)
农业实际劳动力数量与农业劳动力需求量之差即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约等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
以上是纯理论的推断,随着未来人口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和可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数量可能进一步加大 [5]。如何多渠道转移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当务之急。
三、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转移就业120万人[6];2007年转移就业144.85万人,其中南疆三地州转移就业77.42万人(包括转移疆外就业7.95万人,占全区转移疆外就业总数的62.8%);据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介绍,尽管遭受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2008年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却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87万人,其中向区外转移就业16.25万人[7]。
目前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处于自发状态,规模小、层次低,面临很多问题: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绿洲经济使转移成本较高;劳动力地域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南疆资源负荷重,转移难度大;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专业技能欠缺;农村小城镇发展滞后,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不强;中介服务滞后,农民对用工信息掌握不灵,造成盲目流动。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程。
四、加快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
新疆的发展现状决定了现有城市不可能容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依靠小城镇二、三产业进行吸纳是最有效的办法。通过发挥小城镇的扩散、加工、贸易功能,使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地,带动周边乡村、农户共同富裕。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优势特色农副产品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传统工艺,生产民族特需品和旅游工艺品,发展高效、精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并在各个环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实现就地转移。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加强向区内外、国内外劳务输出,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政策法规,规范供求双方行为,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三)加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素质
今后继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尤其是南疆地区普及中小学双语教育,提高农牧民文化素质;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重点培养一批有专业技术的骨干务工人员,使其在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过程中起带头作用。
(四)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
“休闲农业”这一概念于1989年4月台湾行政院农委会举办的第一次“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上被正式提出,指利用农村设备和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和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和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可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造就了众多奇特的自然旅游景观;各民族文化百花园争奇斗艳:服饰装束、宗教文化、节日庆典、风味佳肴、体育运动、民族歌舞、绘画、手工艺品、婚丧礼仪、民居建筑等既相互交融又各具特色,呈现出迥异于内地的异域风情……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情风俗相互依存,加强了资源数量与品质的优势,呈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令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尽管新疆是我国发展休闲农业较早的省区之一,但多数休闲农业点的开发与经营都缺少科学规划,主题不突出、特色不鲜明;旅游产品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不高;商业化与环境污染及破坏问题严重。
今后我们应对区内旅游资源统筹规划、优化组合,发展多种模式的休闲农业,诸如农家乐型、购物型、疗养型、探险型、科普教育型发展模式,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休闲农业中来,实现就地转移、就地消化,促进新疆和谐发展。
五、结论
目前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涉及人数多、范围广、问题解决难度大。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城市带动作用及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作用,拓宽转移渠道,才能实现顺利转移。
注释:
①日本世川良一优秀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XJU-SYLLF08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李瑞芬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2页
[3]霍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民素质教育作用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
[4]李瑞芬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5]李金叶.对新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2004(3)
[6]李萌、娄伟.新疆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稳定,2007年博士后国情调研项目课题
[7]www.xjtvs.com.cn/news/newslist.aspx
(作者通讯地址: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