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123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曾是袁世凯的心腹,与段祺瑞、冯国璋等并称“袁世凯十三太保”。但1915年袁世凯拟委派他赴日秘密签订《二十一条》时,他称病不出,并巧妙地通过美国记者端纳,把袁欲签《二十一条》的消息向外界透露出去。
  他曾首倡中国第一个植树节。
  他也曾任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并摄行大总统职务。
  他因厌倦官场生涯,退出政界去美国游历。在美国对电影业产生浓厚兴趣,回国后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电影公司。
  他是清华的奠基人、首任监督(校长)——周自齐。
  
  清华的前世今生
  
  1906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校长詹姆士向美国总统递交了一个备忘录,他指出,投资于培养年轻一代的中国人,将能够获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最大报偿,因为这些人将来必然是中国的精英乃至领袖人物,抓住对他们的培养权,可以说是控制中国的最得心应手的方式,它的效益要比单纯军事征服更大,侵略者的这笔账确实算得相当精细和透彻。
  正是出自这样的考虑,美国总统作出决定,并于1908年经国会通过,将美国分得的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中国,作为派遣留学生赴美国的经费之用。中美双方商定,从1909年起的四年中,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一百名,以后每年至少派五十名,直到退款用完为止。
  1909年6月清政府成立了游美学务处,由外务部和学部共同领导,地址在北京东城史家胡同,负责直接选派学生游美。并于当年8月举行招考,录取了第一批学生47人,其中包括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天津人)。次年又考选了第二批学生70人,竺可桢、胡适即在其中。191 1年又考选第三批学生63人。
  但总的来看,直接招考的生源并不理想,有些学生到美国后还得先读中学补习。所以,留美学务处又着手筹办一所留学预备学校,最初称肄业馆。1910年11月,游美学务处向外务部、学部提出了改革游美肄业馆办法。由学部制定了《考选学生与考送游美学生办法》,规定官派留美学生除学务处在北京直接招收一部分外,其余由各省按名额招考,保送进京复试,合格者入肄业馆学习。学制8年,分高等、中等两科,各为4年。高等科参照美国大学办理。其中提到,因已确定原皇家园林——清华园为校址,故呈请将游美肄业馆名称改为“清华学堂”。12月,清政府学部批准了这个改革办法。之后,清末兼管学部和外务部的军机大臣那桐于宣统辛亥年(1911)为清华学堂题写了校名。我们今天看到的清华学堂大楼大门外,正额“清华学堂”四字即为那桐手书(图1,清华园二校门,“二校门”即清华最早的校门,始建于1909年,1933年西校门建成后即称原大门为“二校门”。此门在“文革”动乱初期被拆毁,1991年重建。)
  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正式开学。学务处总办周自齐和会办唐国安、范源濂分别任学堂的正副监督。采八年连管制,分为中等和高等两个阶段,大致各为四年,高等科毕业后派遣留美。第一批学生共468人,其中大部分被编入高等科。只有94人被编入中等科。辛亥革命后学堂一律改称学校。1912年,继前三批直接选送的留美学生之后,清华学校选送首批16人赴美留学,其中有后来著名的化学工程师侯德榜。此后历年高等科毕业生几乎全部被派到美国留学。1922年起改为四三一制,即中等科四年,高等科三年,及大学一年,并逐年停招中等科学生。1925年中等科结束,设大学部和研究院(国学门)学生毕业,与旧制留美预备部并行,至1929年最后一届留美预备部和研究院(国学门)学生毕业,清华学校结束。正式更名为清华大学,纳入国家教育体制,受教育部管辖。清华大学在抗战以前已成为国内著名大学。抗战期间,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成为“西南联合大学”,亦是战时著名学府。抗战胜利后复校。1950年以后,北京清华大学经整顿后继续开办,仍为重点大学之一;而台湾新竹的清华大学亦于1 956年复校,初设原子科学研究所,1964年设大学部,今日亦是著名学府之一。
  
  清华的校长
  
  清华历史上的校长,从人选上看,从清华学堂周自齐任监督(校长)算起,至1948年12月,共有过10位校长。其中,唐国安先生先是任清华学堂的监督,而后。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任校长。而在这10名校长中,最为重要的有三位,他们是周自齐、罗家伦和梅贻琦。周自齐是清华学堂的奠基人,而罗家伦是清华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梅贻琦是任清华大学校长时间最长的一位。
  
  如果把无校长名义、但有校长地位、即通常所说的“第一把手”的领导人也都计算在内,“老清华”阶段(1948年以前)有周自齐(总办)、颜惠庆(代总办)、唐国安、周诒春、赵国材(代校长)、张煜全、严鹤龄(代校长)、金邦正、王文显(代校长)、曹云祥、温应星、罗家伦、吴南轩、翁文灏(代校长)、梅贻琦等15任。
  “新清华”阶段(1949年至“文革”前)则有叶企孙这些不同时期的带头人,除极个别者外,都对清华的发展,产生过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有的则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周自齐、罗家伦、梅贻琦三位最重要的清华奠基人做些介绍。
  
  清华学堂监督周自齐
  
  周自齐(1871—1923)字子虞,单县单城镇牌坊街人。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1922年,摄行大总统职务。(图2、3、4)
  他出身官绅世家。曾祖父周鸣銮,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祖父周毓桂,广东雷州府知府;父周镐秀,为广东候补巡检。他自幼聪颖好学,刻苦自励,勤奋攻读,天资非凡。1891年报考了广州同文馆(中国第一所外语学堂)学习外语,学业出众,颇有名气。两广总督张之洞对他十分欣赏,以翻译生的名义把他送到京师同文馆就读,后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
  1894年应京兆试,被录取为光绪甲午科顺天乡试副榜。1896年,京师侍郎张荫桓将其推荐给中国驻美国公使馆公使伍廷芳。同年,赴美作为驻美使馆学生参加锻炼。后随梁诚出使美国,历任驻美公使馆书记官、参赞、驻纽约旧金山领事等职,期间代理出使美、日、秘鲁等国使臣。在维护清政府利益的同时,做了许多于国于民有益的事情。
  1898年,周自齐任驻美领事时,湘、鄂、粤三省绅商要求自建粤汉铁路,清廷迫于美方压力,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并委派伍廷芳与美国美华合兴公司签订了《粤汉铁路借款合同》,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后美国政府擅自推翻原合同,把粤汉铁路大量股票转卖给比利时垄断集团,将粤汉铁路的修筑权作为外国资本财团做交易的筹码。周自齐当即代梁士诒草拟了赎回粤汉铁路的奏章,并积极支持湘、粤、鄂三省民众的赎权运动,迫使清廷赎回粤汉铁路的修筑权和所有权。
  1901年,周自齐赴古巴任代办,时古巴政府以中国没有与其订立税则条例为由,任意扣押中国商人的贸物,殴打中国商人,暴收关税。他到任伊始,即出面与古巴政府交涉,据理力争,最终拟定中古税则,维护了中国商人在古巴的合法权益。   1903年,周自齐调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旧金山发生强烈地震后,他带头募捐,赈济危难华侨,受到驻美华侨的赞颂。1904年,任驻美华盛顿公使馆一等秘书。12月,1 0万余旅美华侨联名上书清政府,要求废除业已到期的虐待华工条约。美国政府蛮横坚持续约,旨在继续虐待华工。周自齐严厉驳斥美国政府的行为,促使清政府与美国签订了禁止虐待华工的条约。
  1908年,周自齐从美返国,1909年7月任游美学务处总办,1911年2月兼任清华学堂监督。周自齐在任游美学务处总办和清华学堂监督期间,主持考试选派直接留美生三批共180人;主持筹建游美肄业馆(后改名为清华学堂),择定拥有30余公顷的清华园作为校址,聘请教员,招收学生460人,清华学堂于191 1年4月29日正式开学,并取“水清木华”之意将学校命名为“清华学堂”,周自齐任清华学堂首任监督,直到1912年赴山东任职时方解任,为中国名校的创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在北京组阁,任命周自齐为财政次长。1912年,改任山东都督兼民政长,组织民团,设防山东。曾核拨250支枪帮助单县组织地方武装,以安定地方,防匪防盗。后山东警卫军吴攀桂部3个营进驻单县城山西会馆,其部稽查戈相臣扰民滋事,滥杀无辜,周自齐得知消息后迅速将其调离,对扰民兵士和军官加以严惩。1913年8月,应召回京,任中国银行总裁。熊希龄任总理后,周自齐任财政总长,后改任交通总长。期间首倡中国第一个植树节。
  袁世凯为实现其称帝企图,积极拉拢周自齐。新临时宪法颁布后,再度任命其为财政总长,后又兼任陆军总长。他成为袁世凯的心腹,与段祺瑞、冯国璋等并称“袁世凯十三太保”。1914年底,周自齐在袁世凯秘密授权下,请宪法顾问古德诺为北京政府起草了一份备忘录,为中国推行帝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年,周自齐支持“洪宪”帝制,恢复内阁,任财政总长、盐务署督办兼中国银行总裁。1915年,袁世凯拟委派周自齐赴日秘密签订《二十一条》,周自齐称病,闭门不出,并巧妙地通过美国记者端纳,把袁欲签《二十一条》的消息向外界透露出去。1916年6月,袁世凯称帝企图破灭,内阁解散,周自齐辞去所有职务。他因参与筹备帝制活动被列为帝制祸首之一,避难日本。
  1918年2月,冯国璋代署总统。取消对周自齐的通缉令,电函周自齐回国任职。1919年,回国后任币制局督办。期间捐巨资助建南开大学。1920年靳云鹏任内阁总理,周自齐被任命为财政总长。时北京政府财政混乱,为稳定大局,他与交通总长叶恭绰商议发行新公债,遭到其他官员的反对与弹劾。1921年靳云鹏不得不将其免职,派他以中国代表团顾问的身份赴美参加华盛顿会议。
  1922年3月,直奉军阀混战,局势动荡,周自齐临危受命,署理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4月,捐大洋1000元资助编修《单县志》,并任督修。1922年6月2日,大总统徐世昌辞职,周自齐摄行大总统职务。6月11日,黎元洪复总统职,周自齐挂职财政整理委员会。因厌倦官场生涯,决定退出政界,去美国游历。在美国对电影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决定回国发展电影事业。他回国后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电影公司,定名为孔雀电影制片公司,计划经营、发行外国影片,并尝试拍摄中国电影,但此计划未得实施。因经年操劳,周自齐于1923年9月12日在北京病逝,享年55岁。
  周自齐算得上是英年早逝,加上后人对他的经历、政绩研究不够。致使许多人不知道周自齐对清华的贡献。在一些研究民国人物、事件的文章,是把周自齐作为民国时期的政治官僚来对待的,谈到他与清华的关系往往是一带而过。民国时期风云人物,浩如烟海。因此,现今的人们不记得周自齐这个人,是很正常的,不知道他曾经与清华的血脉关联,亦不足为奇。去年清明节前后,在不经意间,我就得到了这位清华的奠基人、首任监督(校长)——周自齐的手札,大概也缘于此。
  周自齐的手札,是他入民国后所书。书云(图5:周自齐书札):
  舍侄来函二件,请台阅。如有可以设法之处乞拯之。此子尚诚谨可用(且有十年资格)。故不惮渎请。敬上 任先仁兄阁下。弟自齐顿首。
  受信人名陈箓(1877—1939),福建闽侯人,字任先,早年肄业福州马江船政学堂,后毕业于武昌自强学堂法文班,曾留校任教习。1904年赴法国留学巴黎大学。1907年获法学士学位。回国后赏法科进±,授编修。历任修订法律馆纂修,法部主事,外务部郎中。入民国,历任外交部外政司司长,驻墨西哥公使,库仑(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都护使兼力、事大员,外交次长、代总长。1920年至1927年任驻法公使,其间曾两次任国联中国代表。1928年在沪职业律师。1934年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顾问。抗日战争爆发,出任南京梁鸿志伪政权外交部长。后被国民党军统特工刺杀于上海寓所。结合陈箓的经历,从周自齐推荐信的内容分析,周氏手札书写时间应在1920年之前,陈箓任外交部外政司司长时。可以佐证的是,敝斋除存周自齐致陈箓手札,同时入藏的尚有与周、陈两位一样是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历届的高官显贵熊希龄、孙宝琦、郭则云、曹汝霖、梁士诒等致陈箓的书札。他们在信中所言多为请托陈箓在出国的人事安排上考虑他们推荐的人选。信中不仅多次出现“贵部”、“大部”或“总持部务”等字眼,在梁士诒的信中还有“陆总长衔命赴欧,部中参随使节者不少,计时当数月后始能回国,执事总持部务……”云云。陆征祥自1912年唐绍仪任国务总理至1919年大总统徐世昌时期,龚心湛任国务总理时断断续续的任外交总长。(待续,下一期:《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
其他文献
鲁道夫和大卫·茨卫内(Rudolf&David Zwirner)父子,艺术圈最著名的父子组合。老鲁道夫在1955年去看了第一届文献展,并立即放弃了当时的法律学业,由此进入艺术圈,他于1967年在科隆组织了第一届艺术博览会,成为现代艺术博览会的创办人,以此确立了自己在这个行业的地位:安迪·沃霍尔,齐·特温布里,贾斯伯,琼斯和博伊斯等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和鲁道夫合作;而儿子大卫则接过父亲的衣钵,将
期刊
承接上一期杂志对于香港举行的吉美家族所藏乾隆御用玺印专拍进行的分析,本期将继续为读者介绍这批具有纪实作用的乾隆玺印。多达十方的乾隆御用宝玺的集中拍卖,在中外拍卖史上是空前的。这十方宝玺都与乾隆人生的某个重要历史时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与乾隆以及那个伟大的时代交相辉映,可以说,这十方御用宝玺既是18世纪中国乾隆皇帝所统治的那个辉煌时代的辉煌见证,也是乾隆皇帝本人辉煌人生的映照。拍卖总会过去,宝玺各
期刊
在金融海啸和HINl的双重阴霾笼罩下,第二届香港国际艺术展(ARTllK 09)如期拉开帷幕,24个国家、超过110间画廊的参与,在拥有跨界才能的幕后团队的主持下,艺术的多元极其与生活的交融在此次艺展中得到极大的体现。而中国当代艺术的泡沫给中国画廊的打击在此次艺展会上显露无疑。此次的展览,日本及韩国的画廊占据先机,一直吸引着极高的人气。随着全球政治及经济权力逐渐东移,全球艺术领域的业内人上都纷纷视
期刊
有人觉得他们很“怪”,也有人觉得他们很可爱。这个专题所介绍的主人公们,既有中过状元做过宰相、帮过杨乃武与小白菜申冤的翁同龢;也有在清朝灭亡近30年后还舍不得剪掉清朝的辫子、饮恨病故的国学大师罗振玉;他们中有世纪学人陈寅恪,在1 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专机来接也不肯赴台、晚年于“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声浪包围下心脏衰竭而离世;他们当中还有被鲁迅先生戏称为傻公子的阔少爷刘承干,只会花钱买书却不懂挣钱……
期刊
朱其石在治印绘画之余,对其他艺术品类的收藏怀有极大的兴趣,喜收集名人书札、古器拓片等,还是有名的“老照片”收藏家,1960年代溥仪著《我的前半生》,为中的一些照片系出版社向他借用制版……    今年是诗人、学者朱大可(1898-1978)逝世30周年。他的故乡人、藏家王金龙有感于朱大可的业绩,拿出历年购藏积累的朱大可墨迹手稿在嘉兴举办一个小型展览,供人瞻仰,藉此纪念这位嘉兴籍诗坛学林的前辈。谈起朱
期刊
“天价”艺术品流拍的原因是什么?拍卖实际上是买方、卖方与拍卖中介的三方博弈,似乎交易的一方集中、强势而独大,可以动用包括商业、技术、宣传、法律等等的任何手段来获取并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交易的另一方却分散、弱势、渺小,两方对同一件拍品的价值乃至价格认知不同,自会造成艺术品的流拍。表面上看,2008年的拍卖市场因遭受内“忧”(汶川大地震的突袭)外“患”(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的双重影响,令不少
期刊
玉壶春瓶是中国古陶瓷中常见的一种陈设器,其器形特点是撇口、束颈、圆腹、圈足,整个器物如同以双S线构成,婀娜多姿而又不失端庄、典雅。玉壶春瓶最早出现在宋代,以后历代都有烧制,但每个历史时期的造型和装饰都略有不同。从宋至清,其造型变化是,年代越晚,瓶的颈部越短,腹部越大、越圆,圈足越宽。釉彩装饰在宋代目前仅见北方窑口的品种,如定窑的白釉刻花、兹州窑系的白地黑彩或褐彩等:元、明时主要有青花、釉里红、白釉
期刊
内容不符合时下崇尚个性与趣味的藏书风气四书五经频遭流拍    嘉德春拍中的2634号拍品元代刊本《礼经会元》(四卷)堪称为今年春拍的“流拍古籍之王”。原因是拍卖前拍卖方就把她誉为全场两部“书中至尊”之一,估价高达120万-150万元。笔者曾撰文认为它流标的部分原因与其内容不符合时下崇尚个性与趣味的藏书风气有关,至今笔者仍然坚持这个观点,而且估价偏贵。不过这件拍品的“实力”依然显而易见:乾嘉名学者孙
期刊
自佛像市场兴起以来,2008年春季的佛像拍卖市场是最具争议的一个季度。参照成交数据、综合其他现象,很明显,今年春拍的佛像市场并没有沿袭过去两年的快速涨幅,似乎藏家在佛像这条高歌猛进的道路上突然停住脚步,往日的热闹嘎然而止。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令一些拍卖公司的拍卖策略出现调整,将一部分精品延缓放置秋拍,这多少影响了佛像拍卖在今春的精彩程度;而汶川地震的突然发生,也令许多拍卖行措手不及,如北京匡时和北京保
期刊
清代,以八仙为主题图案的瓷器、绘画、雕刻比比皆是,八仙纹是一种典型的宗教纹样,也是清代景德镇瓷器中的常见纹饰。在传统的绘画、漆器、瓷器、玉器、木器、装饰、挂件中,常以“八仙过海”“八仙祝寿”“八仙捧寿”“暗八仙”等图案以示吉祥如意,福寿延年。八仙是道教传说中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的总称。他们惩恶扬善、扶贫济世,深受人们喜爱与崇拜,成为吉庆吉祥、福乐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