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545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 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基于此,教师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真切感受
  
  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候若仅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的。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化难为易。比如教学《黄果树瀑布》时,对没有亲临黄果树瀑布的学生来说,黄果树瀑布的景象也许还能想象,然而瀑布訇然的声音以及作者的观感,仅通过语言文字来感悟仍困难重重。因此,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恰到好处地出示了一段黄果树瀑布的录像:那飞流直下的壮观场面,那声势浩大、绵延不绝的声响,真实而摄人魂魄,学生无不惊之叹之,陶醉其中,浑然忘我。看后,学生们交流感受,一个学生想起了叶圣陶先生的《瀑布》:“黄果树瀑布如烟、如雾、如尘。”第二个学生说:“黄果树瀑布溅起的水雾真的比瀑布还高。”第三个学生只是不停地感慨:“太美了,我无法用词语来形容!”第四个学生说:“这真像一个童话世界,我真想马上到黄果树瀑布去。”第五个学生说:“黄果树瀑布不但美,而且很有力量。”这些感悟有些是超越书本的,而最妙的还是“力量”一说,课文中虽未涉及,然而细细思忖,黄果树瀑布如此气势非凡,如此雄伟壮观,当然是大自然的伟大的力量使然!
  创设教学情境绝对是多媒体的拿手好戏,运用它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激活学生与学习对象相关的原有认识,帮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
  
  多媒体能为阅读教学提供翔实的背景资料,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社会情境中,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学生要真切理解课文内容会有一定困难。教师应事先收集有关鲁迅先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建立一个资料库,上课时让学生根据阅读需要提取相关的资料,这样就能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三、加深直观理解,激发学生兴趣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对他们学习兴趣起主导作用的是直接兴趣,而且它的作用时间也较长。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直接兴趣,并根据其心理发展水平,适时地帮助他们把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采用多媒体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既能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又能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总量,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为了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加深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时我通过多媒体放录像,将一棵又大又美的大榕树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赞叹不已。而聆听着鸟的鸣叫,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美,并表示以后要爱护动物,保护周围的环境。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启迪学生创新思维,自主探究
  
  实施创新教育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紧扣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捞铁牛》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了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巧妙地捞起沉在黄河中的铁牛的过程,使学生由衷地感受到怀丙和尚不愧是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索精神。学习中,有的学生还指出了怀丙和尚做法中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将两船泥沙铲到黄河里去,捞八只铁牛就需要把十六船泥沙铲入黄河,这样做既费事,又可能阻塞河道。”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兴致勃勃,自由讨论,纷纷为怀丙和尚出谋划策,找到了更完善的捞铁牛的方法。此时,教师可让学生把他们想出的好办法输入电脑演示出来,学生的创新成果得到及时反馈,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更增添了几分自主探究的信心。
  (责 编 木 子)
其他文献
该文主要阐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立足现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市场经济的变革中获得它无限丰富的内容,从中找到思想政治工作与市场经济的关联,探索两者互相促
"351"教学模式指的是"三法、五环、一评"。任何模式的教学要想达到高效,首先要让孩子自己愿意学习、学会学习,"351"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尤其对于英语课堂来讲,"351"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伊始倾力打造的一个亮点。但我们注意到,一些课堂的导入过于追求新、奇、趣,给人以哗众取宠、牵强附会之感,这实在有悖导语设计的初衷。笔者认为,只要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尽快走入文本提供必要的信息,就是一个成功的导入。因此,导入语应提倡返璞归真,有一定的含金量。  一、从课题导入  现行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的时代感较强,本身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内
直观形象、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能够激活小学语文课堂,非常适合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教师利用多媒体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可以针对那些文字较难描述、语言较难表达的教学内容,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图像、动画等,在教学过程中播放。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让孩子了解以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知识,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培养
有关《神思》篇的篇题和主题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分歧。文章认为:“神思”是指文章写作上的神奇莫测的思维活动中的想象;本篇的主题是关于文章写作中的艺术思维和艺术传达的问题。
文章对墨人小说<娑婆世界>的创作思路和小说所展示的"五灵互动"(灵性、灵感、灵悟、灵静、灵空)的哲学境界作了研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