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道路越来越宽,房屋越来越美,而孩子们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就拿音乐课来说吧,以前很多农村小学的音乐课都没法上,因为没有专业的音乐老师,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音乐专业人才来到农村给孩子们上课。当然,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虽然比以前肯定是有很大的进步,但在艺体方面的投入和城里学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那么作为一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如何在客观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欣赏课的质量呢?
  一、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有序、富有感染力。
  平淡、乏味、啰嗦、杂乱的语言使得优美的音乐在这样的描述下失去了应有的感染力,久而久之只能换来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厌烦。我们知道,音乐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也要生动形象,要把音乐作品中蕴含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进入充分想象的空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之中,接受艺术的感染和熏陶。再动听的音乐用枯燥乏味、平淡的语言做引导恐怕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该组织有序、紧扣教学内容,要做到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环环紧扣、富于逻辑、引人入胜。要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高兴奋点的状态,能跟随老师一起走进艺术的殿堂,领略音乐世界的美丽风光。杂乱的语言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破坏音乐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削弱其艺术魅力。
  二、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和学生要成为朋友,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多和他们交心,让他们喜欢自己,继而喜欢你的每一节课。这样的课堂气氛是轻松、愉快的。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能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来。老师能真实地了解他们对音乐的感知,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时会给你带来惊喜,让你看到从泥沙中透露出的珍珠的光芒;有时你会觉得有点遗憾,但肯定没有失望,因为你和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有获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会用眼神与学生交流是音乐教师应该学会的一项本领。尤其是当学生在欣赏一部作品时,这部作品的音乐情绪应该从教师的眼神中流露出来。当音乐响起时,不论快乐、忧伤、痛苦还是彷徨,教师的眼神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作品会起到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
  教师的范奏或范唱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想象和情感上的共鸣。因为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亲近感,教师情感上的投入能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积极的状态。例如:在欣赏女生独唱《道拉基》时,教师甜美的歌声、轻快的舞蹈把朝鲜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表演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孩子们受到了感染,也跟着老师边舞边唱,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现场的情感交流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音乐欣赏教学应与其他音乐实践活动形式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而农村小学的音乐课教学手段往往比较单一,课堂气氛平淡。例如:欣赏《彼得与狼》时,我先创设情境,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了这个故事,将学生的无意识注意转变为有意识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后,再把这里的几个人物,有对比的两个一组放在一起让学生听辨。由于之前的故事很吸引学生,听辨部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由于这首曲子太长,要求学生第一次就完整地聆听,会让学生感觉到压力。我把这首曲子分为两部分,分两节课听完,这样学生在欣赏时感到轻松,找到了自信,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再如:在欣赏《检阅进行曲》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建国五十周年天安门大检阅的录像。学生们在有声、有色、有形、有像的展示下,很快就进入了特定的意境之中。肢体语言的应用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有用的法宝。当音乐响起时,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或打拍子,或轻轻摇晃,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则会表现得动作幅度较大,这时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直观形象地体验,并帮助他们深入音乐、感受意蕴。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手段很多,如创设情境、比较、模仿、小组合作、编创、多媒体教学等等。不管采用何种手段,目的就是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不同方法的欣赏、设问,让学生在音乐空间里遨游,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从中找出最佳的答案。
  四、领导加强重视,促进交流、学习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各种各样的艺术展演越来越多。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上好音乐欣赏课可以开发学生思维、丰富想象力,通过欣赏音乐体会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受到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让孩子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很多用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都通过音乐流进他们的心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经常参加外出学习、听课与交流活动,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能力。
  当然,要想提高音乐欣赏课的质量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更需要长期的努力。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位同行的努力下,农村小学音乐欣赏课的质量将会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甚至瞎编乱造;学生习作语言表达简单粗浅,写不具体,甚至语句不通、表达不明;学生习作思想深度不够,表情达意言不由衷,甚至套话假话连篇,真情实感没有;学生习作被动被迫,甚至怕作文、怕动笔……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重模仿,轻创作;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虚情,轻真实。并且,小学生作文时常常会
期刊
摘 要: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使命。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创新能力 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直接体现,如果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不会发展和壮大的,相反,如果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民族,最终
期刊
摘 要:音乐鉴赏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细致的工作,其教学方法很多。常言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关键是要大胆创新,灵活、合理地运用。教师要置身在学生当中和他们打成一片,为其营造一个浓厚的鉴赏氛围,携起手来共同跨入艺术的殿堂。  关键词:高中音乐 鉴赏 方法  如今有许多音乐教师反映,很多学生不喜欢上鉴赏课,也很难使学生“走进”音乐鉴赏课。音乐鉴赏是使学生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感受美、鉴赏美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低年级 口语交际 表现能力 培养  口语交际是人们通过口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口语的培养是一个人一生都应该进行的,口语能力也是一个人一生所应具备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
期刊
摘 要:说起作文,老师困惑,学生头疼。学生写了,老师批阅了,但收益很小。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觉得应从多方面入手,从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立足课堂求发展,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学会积累,学会应用。更关键的是任何一篇好的文章都要经过无数次的否定、无数次的修改,才能写好。  关键词:留心观察 立足课堂 广泛阅读 评改作文  一提起作文,不少学生就会紧张害怕,有的甚至是相当排斥,我们的习作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具体落实措施,即激发求知欲、课堂参与以及当小老师等。文章结合具体事例进行了分析,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化学课堂 学生主体性 三落实  在化学教学中,好的教学质量靠教与学的有机统一进行来获得,教师的主导很重要,但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显得更为重要。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下面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 要: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它对发展学生个性起着促进作用。要让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音乐兴趣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 音乐教学 学习兴趣 精选教法  一、优化教学环境,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音乐教学的愉悦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
期刊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英国学者M·鲍门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一文中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由此不难看出幽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现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幽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一般来讲,历史教材的讲述,由于学科本身
期刊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数学除了繁琐的计算、复杂的证明就是空洞的符号,是一门内容枯燥、脱离实际的课程。事实上,数学是一门具有丰富内容并且与现实世界、学生生活、其他科学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学科。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呢?看来,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了解学生,信任学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课的信心  初中数学课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给他
期刊
一、语文教学要重视生活实践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而如果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就会腹中空空、脑中空洞,无写作之本。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诗外的功夫就是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认识。因此,我们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进而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如指导写秋景的文章,有的老师带领学生走出了校园,置身于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