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人们有意识地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较为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写作能力不仅是语文学科能力中的一项核心能力,也是现代社会个体发展所必需的一种基本能力。高考作文作为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直接体现了我国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考查要求。本文通过对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高考作文试题(主要是全国卷)的分析,梳理高考作文发展的历史轨迹,探寻学生写作能力考查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考作文命题及作文教学提供思路。
一、过渡期(1977-1979):缩写与改写为主,注重作文的基础能力
1977年冬天,中断了11年的大学招生考试重新开启。因为时间紧迫,试卷分省市命题。从试题内容看,这一年很多省市的命题思路还没有完全从“十年动乱”的阴影中走出来,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如,上海市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吗”、北京市的“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吉林省的“英明领袖华主席和吉林人民心连心”、黑龙江省的“每当我想起《東方红》”,等等。考虑到是高考恢复第一年以及“十年动乱”对青年学子知识水平的影响,这一年的高考作文难度并不大。
1978年,高考开始进入规范化,全国实行统一命题与考试。但无论是1978年还是1979年,高考作文的难度依然相对较小。这两年的作文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即概括材料及句子运用能力。教育部1978年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大纲》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是:文章应中心思想明确,实事求是,力求反映客观实际;学会对文章进行裁剪、详写、略写以及划分段落;合理使用标点、词语以及句子。例如,1978年的高考作文只是将提供的阅读材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缩写成五六百字的短文,而1979年的高考作文则是将《第二次考试》一文改写成《陈伊玲的故事》。无论是对文章进行缩写还是改写,都要求考生总结材料的主要观点并进行梳理,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这是在“十年动乱”、国民知识水平较低的时代背景下对学生语文写作的要求,是社会大背景在高考作文中的集中体现。
二、稳定期(1980-1989):实用文体多次出现,关注作文的应用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经济的平稳发展,国民的可阅读书目不断增多,文化知识水平也不断提升。反映在语文课程中,则是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1980年教育部修订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突出了写作教学的重点,强调“作文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命题作文、缩写、改写、扩写、写片段等等”。关于具体的文体写作,则强调记叙、议论以及说明三种文体的熟练掌握。因此,进入80年代后,我国高考作文的试题形式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强调语文的工具属性,要求考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如读后感、说明文、议论文、书信、简讯等应用文的撰写。例如,1980年和1981年的高考作文分别要求学生就读《画蛋》和《毁树容易种树难》的短文写读后感;1983年的《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以及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能力。而1985年和1989年高考作文则是要求学生就材料中提出的问题写一封信。
虽然这一时期高考作文的难度较上一阶段有所加大,但依然是对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考查,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国民文化知识水平依然较低。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约占60%;1984年人口调查统计,全国文盲、半文盲的总人数约为2.36亿,约占总人口数的23%。因为国民文化水平较低,所以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明确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同时,确立了“降低难度,减轻负担,明确要求”的原则。因此,这一时期的高考作文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考查具有明确的立意与任务指向,以命题作文和立意明确的材料作文为主,考生无须过多思考,只要按照中心立意进行写作即可。当然,具有明确任务指向的写作限制了考生自主、开放思维的表达,限于对材料中心思想的解读,不能进行多角度的尝试与思考。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押题等情况的发生,能够较为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探索初期(19901-998):大小作文并行,力图全面考查作文能力
进入90年代,语文的人文性得到了关注。人们认识到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人文性不能分割。因此,这一时期开始强调对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考查,命题人在高考作文中对作文的试题形式进行了探索,增添了“小作文”的考查方式。
“小作文”与“大作文”并行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其中,“小作文”多为记叙性、描写性、说明性文字,要求考生对材料的故事情节或具体细节加以想象,进行作文,或要求对漫画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大作文”则采取联系“小作文”的具体内容或单独给出一个辩题的方式,要求考生进行评析、议论或者进行记叙文的书写。如1995年的高考“小作文”提供一段材料,要求考生任选两种鸟类,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段;“大作文”则联系“小作文”的材料,要求考生自选角度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这一阶段的文章要求考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判断,并条理清晰地表达看法,考生须具备作文的多方面能力。总体来说,不论是“小作文”还是“大作文”,这一时期的文体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题目的呈现大多是以提供材料的方式进行。综合写作能力的考查反映出对于写作能力考查范围的拓展,通过对多种能力的考查,反映出命题人在全面考查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探索。
这一阶段对综合写作能力的考查,使语文的人文性得到了初步的彰显。但是,材料的中心立意突出,考生在作文时仍需围绕中心立意进行表达。而且“大作文”与“小作文”并行的出题方式使考试时间紧张,考生思考问题时容易浮于表面,对于“小作文”中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写作的题目难以深入思考。当然,在这一时期,并不是每一年都是“大作文”与“小作文”并行的出题方式。1994年的高考作文《尝试》直接采用标题作文的形式,给出命题并限制文体。此种出题方式与“大作文”“小作文”并行的出题方式相比,难度较小,并且难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导致这一时期作文考查水平不一。
一、过渡期(1977-1979):缩写与改写为主,注重作文的基础能力
1977年冬天,中断了11年的大学招生考试重新开启。因为时间紧迫,试卷分省市命题。从试题内容看,这一年很多省市的命题思路还没有完全从“十年动乱”的阴影中走出来,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如,上海市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吗”、北京市的“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吉林省的“英明领袖华主席和吉林人民心连心”、黑龙江省的“每当我想起《東方红》”,等等。考虑到是高考恢复第一年以及“十年动乱”对青年学子知识水平的影响,这一年的高考作文难度并不大。
1978年,高考开始进入规范化,全国实行统一命题与考试。但无论是1978年还是1979年,高考作文的难度依然相对较小。这两年的作文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即概括材料及句子运用能力。教育部1978年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大纲》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是:文章应中心思想明确,实事求是,力求反映客观实际;学会对文章进行裁剪、详写、略写以及划分段落;合理使用标点、词语以及句子。例如,1978年的高考作文只是将提供的阅读材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缩写成五六百字的短文,而1979年的高考作文则是将《第二次考试》一文改写成《陈伊玲的故事》。无论是对文章进行缩写还是改写,都要求考生总结材料的主要观点并进行梳理,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这是在“十年动乱”、国民知识水平较低的时代背景下对学生语文写作的要求,是社会大背景在高考作文中的集中体现。
二、稳定期(1980-1989):实用文体多次出现,关注作文的应用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经济的平稳发展,国民的可阅读书目不断增多,文化知识水平也不断提升。反映在语文课程中,则是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1980年教育部修订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突出了写作教学的重点,强调“作文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命题作文、缩写、改写、扩写、写片段等等”。关于具体的文体写作,则强调记叙、议论以及说明三种文体的熟练掌握。因此,进入80年代后,我国高考作文的试题形式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强调语文的工具属性,要求考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如读后感、说明文、议论文、书信、简讯等应用文的撰写。例如,1980年和1981年的高考作文分别要求学生就读《画蛋》和《毁树容易种树难》的短文写读后感;1983年的《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以及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能力。而1985年和1989年高考作文则是要求学生就材料中提出的问题写一封信。
虽然这一时期高考作文的难度较上一阶段有所加大,但依然是对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考查,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国民文化知识水平依然较低。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约占60%;1984年人口调查统计,全国文盲、半文盲的总人数约为2.36亿,约占总人口数的23%。因为国民文化水平较低,所以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明确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同时,确立了“降低难度,减轻负担,明确要求”的原则。因此,这一时期的高考作文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考查具有明确的立意与任务指向,以命题作文和立意明确的材料作文为主,考生无须过多思考,只要按照中心立意进行写作即可。当然,具有明确任务指向的写作限制了考生自主、开放思维的表达,限于对材料中心思想的解读,不能进行多角度的尝试与思考。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押题等情况的发生,能够较为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探索初期(19901-998):大小作文并行,力图全面考查作文能力
进入90年代,语文的人文性得到了关注。人们认识到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人文性不能分割。因此,这一时期开始强调对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考查,命题人在高考作文中对作文的试题形式进行了探索,增添了“小作文”的考查方式。
“小作文”与“大作文”并行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其中,“小作文”多为记叙性、描写性、说明性文字,要求考生对材料的故事情节或具体细节加以想象,进行作文,或要求对漫画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大作文”则采取联系“小作文”的具体内容或单独给出一个辩题的方式,要求考生进行评析、议论或者进行记叙文的书写。如1995年的高考“小作文”提供一段材料,要求考生任选两种鸟类,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段;“大作文”则联系“小作文”的材料,要求考生自选角度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这一阶段的文章要求考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判断,并条理清晰地表达看法,考生须具备作文的多方面能力。总体来说,不论是“小作文”还是“大作文”,这一时期的文体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题目的呈现大多是以提供材料的方式进行。综合写作能力的考查反映出对于写作能力考查范围的拓展,通过对多种能力的考查,反映出命题人在全面考查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探索。
这一阶段对综合写作能力的考查,使语文的人文性得到了初步的彰显。但是,材料的中心立意突出,考生在作文时仍需围绕中心立意进行表达。而且“大作文”与“小作文”并行的出题方式使考试时间紧张,考生思考问题时容易浮于表面,对于“小作文”中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写作的题目难以深入思考。当然,在这一时期,并不是每一年都是“大作文”与“小作文”并行的出题方式。1994年的高考作文《尝试》直接采用标题作文的形式,给出命题并限制文体。此种出题方式与“大作文”“小作文”并行的出题方式相比,难度较小,并且难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导致这一时期作文考查水平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