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的知识结构、编排体系及其隐含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起着直接而重要的引领作用。它总体上遵循了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展现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顺序,呈现了数学知识应有的逻辑顺序。因此,教师应钻深、读懂、悟透教材,正确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功能和育人价值。
一、学好教材,理解编排意图
新教材具有“跳跃性、分散性、情境化”的特点,与数学知识具有的“系统性、连贯性、规范化”的特点相冲突;教材中还有许多的“留白、空白”,特别是编排上以情境图的形式替代了以往的准备题。将有关内容蕴藏其中。教师如没真正弄懂、悟透、领会其意图。就会造成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遗漏,随意删改、更换、替代更会导致情境图本身资源的流失。所以,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了解课时、单元、年级、全套教材的知识体系,做到教前心中有数、教时有的放矢,要追问教材所提供材料的必要性和目的性,做到全面把握、有效挖掘与合理运用教材。如,“统计”一课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在教学材料的呈现上,例1星现的是具体事物,例2呈现的则是统计的过程,体现了教学内容的递进性;在收集信息的策略上,例1是从图上获取,是对原始材料的直接处理,例2则是对数据收集过程的认识和运用,是一个整理数据的过程。所以两个例题的编排意图显然有所不同。教学的重、难点定位不相同。教师的组织教学也应不同。
二、读懂教材,促进自主建模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循这一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教材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引领作用。如“圆柱的体积公式”一课教材设计了“联想已有知识经验——寻找方法——归纳结论”的程序模式,其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研究过程,使学生在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同时,积累研究数学问题的经验。理解了教材的这种设计意图,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活动经验等方面的基础。按其意图进行教学。
三、钻深教材,创好问题情境
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数学问题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教学内容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的背景,能有效引发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探究与解决问题。如学习圆的特征,通过课件呈现从古到今有代表性的交通工具,如马车、手推车、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飞机等让学生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轮子都是圆的,进而引发问题:“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这个问题恰恰是圆的本质特征的体现,学习素材就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掌握圆的特征。
四、悟透教材,做到高屋建瓴
教材在安排一些教学内容时,因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较注重学生的生活感受与体验,对知识本质认识要求并不是很高,在揭示知识本质方面不是那么严密和周详。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内容的教学,当有学生说:“红领巾是三角形,但它不具有稳定性,可以任意地揉捏。容易变形。”我们该怎么回答呢?教材中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是这样描述的:“用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用力拉这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不会改变。可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因循教材我们很难驳斥回答学生的这个问题,因为“拉得动、拉不动”并不是判断图形是否具有稳定性的标准。为什么会陷入这一矛盾呢?原来教材在安排这一内容时,就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原本就没打算让学生从数学本质去理解,而只是要求学生通过生活去感受并体验三角形具有这种“稳定”的特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让学生用三根小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想一想:用这三根小木棒摆一摆,还能围成其他形状的三角形吗?从而使学生发现不管怎样移动小木棒,三角形除姿势变化外,其形状、大小都不会改变,进而感悟图形的唯一确定性,再借助拉三角形、多边形木架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教学不仅形象、易懂,而且科学、明确地指向了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可有效避免歧义的产生。
虽然每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尽相同,选择的学习材料也有所不同。但正如特级教师钱希有所说,材料的选择要慎重、要创新,却也不能否定拿来主义,因为教材毕竟是专家智慧的结晶。
一、学好教材,理解编排意图
新教材具有“跳跃性、分散性、情境化”的特点,与数学知识具有的“系统性、连贯性、规范化”的特点相冲突;教材中还有许多的“留白、空白”,特别是编排上以情境图的形式替代了以往的准备题。将有关内容蕴藏其中。教师如没真正弄懂、悟透、领会其意图。就会造成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遗漏,随意删改、更换、替代更会导致情境图本身资源的流失。所以,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了解课时、单元、年级、全套教材的知识体系,做到教前心中有数、教时有的放矢,要追问教材所提供材料的必要性和目的性,做到全面把握、有效挖掘与合理运用教材。如,“统计”一课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在教学材料的呈现上,例1星现的是具体事物,例2呈现的则是统计的过程,体现了教学内容的递进性;在收集信息的策略上,例1是从图上获取,是对原始材料的直接处理,例2则是对数据收集过程的认识和运用,是一个整理数据的过程。所以两个例题的编排意图显然有所不同。教学的重、难点定位不相同。教师的组织教学也应不同。
二、读懂教材,促进自主建模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循这一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教材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引领作用。如“圆柱的体积公式”一课教材设计了“联想已有知识经验——寻找方法——归纳结论”的程序模式,其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研究过程,使学生在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同时,积累研究数学问题的经验。理解了教材的这种设计意图,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活动经验等方面的基础。按其意图进行教学。
三、钻深教材,创好问题情境
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数学问题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教学内容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的背景,能有效引发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探究与解决问题。如学习圆的特征,通过课件呈现从古到今有代表性的交通工具,如马车、手推车、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飞机等让学生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轮子都是圆的,进而引发问题:“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这个问题恰恰是圆的本质特征的体现,学习素材就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掌握圆的特征。
四、悟透教材,做到高屋建瓴
教材在安排一些教学内容时,因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较注重学生的生活感受与体验,对知识本质认识要求并不是很高,在揭示知识本质方面不是那么严密和周详。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内容的教学,当有学生说:“红领巾是三角形,但它不具有稳定性,可以任意地揉捏。容易变形。”我们该怎么回答呢?教材中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是这样描述的:“用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用力拉这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不会改变。可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因循教材我们很难驳斥回答学生的这个问题,因为“拉得动、拉不动”并不是判断图形是否具有稳定性的标准。为什么会陷入这一矛盾呢?原来教材在安排这一内容时,就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原本就没打算让学生从数学本质去理解,而只是要求学生通过生活去感受并体验三角形具有这种“稳定”的特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让学生用三根小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想一想:用这三根小木棒摆一摆,还能围成其他形状的三角形吗?从而使学生发现不管怎样移动小木棒,三角形除姿势变化外,其形状、大小都不会改变,进而感悟图形的唯一确定性,再借助拉三角形、多边形木架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教学不仅形象、易懂,而且科学、明确地指向了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可有效避免歧义的产生。
虽然每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尽相同,选择的学习材料也有所不同。但正如特级教师钱希有所说,材料的选择要慎重、要创新,却也不能否定拿来主义,因为教材毕竟是专家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