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提高核磁共振技术在神经源性肿瘤定位和诊断中的精确率,并对MRI在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疾病诊断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回顾并总结分析41例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MRI结果与表现。结果:41例中神经鞘瘤为24例,神经纤维瘤13例,其中单发12例,1例为多发。成神经细胞瘤1例和节细胞瘤3例。长T1、长T2共23例。41例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有囊变4例。结论:MRI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与定位具有重要的价值,具有临床上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椎管;神经纤维瘤;核磁共振;神经鞘瘤;成神经细胞瘤;节细胞瘤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占据椎管内肿瘤的比例达20~35%,是最常见的椎管内肿瘤[1-3]。椎管内肿瘤最常见的是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4-6]。椎管内神经纤维瘤基本都属于良性肿瘤,其发病率是椎管内各类肿瘤中最高的[7, 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总共分析了我院1998~2009年收治的41例神经源性肿瘤病人,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范围分布在6到63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8岁。所有病例均经过病理的及手术方法进行过证实。
1.2 检查方法
使用GE 0.25T磁共振机。所有病例都采取GE0.25T MR扫描仪行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表面线圈。扫描具体的方式为:平扫为矢状位SE序列 T1WI TR/TE 471/10.6ms,T2 WI TR/TE 2875/110ms;横轴位 T1WI TR/TE 580/11ms,T2WI TR/TE 2780/112ms;冠状位 T1WI TR/TE 108/5.6ms。间隔和层厚为5mm,层距为2mm,矩阵为256×256。各例均进行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的扫描。增强扫描用扎喷酸葡胺做造影剂,剂量定为每千克体重0.1毫摩尔。
1.3 影像分析
采用双盲法由三名副主任医师对影像学进行阅片诊断:病变的观察应该包括病变发生的部位、病变信号的强度、占位效应和在进行过增强扫描后病变强化的程度与形态。
2 结果与分析
2.1 神经鞘瘤
41例中神经鞘瘤为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均为单发。位于颈段有9例,腰段6例,胸段9例。24例神经鞘瘤中髓外硬膜外发病3例,硬膜下17例,硬膜内外联合共4例。不规则形的有6例,圆形或类圆形的18例,并且位置多不在中间,界限清晰,具有明显的轮廓。同时发现脊髓具有位移和受到挤压变形现象。
24例中有13例表现为长T1、长T2,4例表现为等T1、等T2,等T1、長T2有5例。另外,还有2例表现为长T1、混杂T2。
所有病例均有增强扫描。在增强扫描中有12例均匀的显著强化,占总比例的50%,4例不均匀增化,1例轻度强化,环化增强的有7例。
2.2 神经纤维瘤
41个病例中神经纤维瘤13例,其中单发12例,1例为多发。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的MR信号特点基本类同,13例中有10例表现为长T1、长T2。神经纤维瘤13例中伴囊变的有4例,占总比例的30.8%。增强扫描显示均匀强化7例,环状强化5例。2.3 成神经细胞瘤
成神经细胞瘤1例,位于颈段与胸段二者交界的位置。扫描信号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环状强化。
2.4 节细胞瘤
在41个病例中节细胞瘤3例,位置均定为在胸段椎管内,并且从椎管内长到椎管外部,呈现出长条状肿块。表现为等T1、长T2的信号,均匀强化。
3 讨论
在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进行定位时主要采用CT、普通X线以及骨髓造影技术,但是要实现对其定性诊断难度很大。MRI作为一种最方便、最安全的影像诊断方式,因其具有多序列、多方位成像、清晰显示软组织结构、直接获得原生三维断面成像、对人体无电离辐射损伤等一系列优点而成为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定位诊断中广泛采用的影像学方法[9-12]。
3.1 神经源性肿瘤与脊膜瘤
椎管内发生的常见肿瘤有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二中肿瘤有某些相似的特征特性,因此在MRI诊断中必须进行仔细鉴别。一般来讲,前者的发病率较后者会低。脊膜瘤一般形态小,呈现圆形或者椭圆形,容易有钙化现象,增强扫描时为均匀强化[13, 14]。脊膜瘤一般在女性中发病较多,不会出现囊变或坏死的现象,也很少会向椎间孔生长。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通过CT、MRI增强扫描等影像学的诊断分析,可以被准确的定位甚至定性诊断,在临床病例分析及诊断治疗方面意义重大。
3.2 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
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是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重要组分,均属于外胚叶结构,并且二者在MRI的表现方面容易被混淆[4, 5]。首先是神经鞘瘤常常单发而神经纤维瘤易多发[15-17]。增强扫描时神经鞘瘤多表现为环状增强,而后者常常表现为均匀强化。神经鞘瘤早期周围强化,并且后期通常会有显著的神经移位,而神经纤维瘤起源的神经会由于肿瘤的吞没而消失。另外,神经鞘瘤的主要成分是鞘细胞,而神经纤维瘤的主要细胞属于神经纤维细胞。
虽然二中细胞均是由许旺氏细胞而来,但是二者在形态学上有明显的区别:鞘细胞排列紧密,形态上表现为杆状或者梭状,而后者却呈现散布的网状细胞排布。
3.3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椎管内的神经源性肿瘤基本上都有完整的包膜包裹,主要定位在硬膜下或者髓外,并且与椎管的结构边界明显,生长速度不快。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多表现出低密度包块影,仅仅极少数的肿块密度会超过脊髓。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多分布于硬膜的内侧和外侧,并会引起侧椎间孔的增大,同时肿瘤也可能顺椎间孔延伸出现哑铃型生长状态。另外,硬膜外肿瘤可以损伤该区的正常脂肪形态,造成蛛网膜下端缝隙对的狭窄甚至完全堵塞[18]。这也是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一种鉴别诊断参考病例。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与畸胎瘤的诊断鉴别:后者属于不常出现的三胚层先天性的异位肿瘤。核磁共振表现出的形态是棒状或者类圆形,同时常常伴随脊柱裂、脊髓低位或者是脊髓纵裂现象。
脂肪瘤与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鉴别:前者多在椎管的后侧面,并且常出现与颈胸段。观察脂肪瘤形态多表现出清晰的边界、基本没有囊变。脂肪瘤病人可有脊髓低位或者腰骶部皮下的脂肪瘤。MRI显示出T1WI和T2WI高信号,而脂肪抑制序列扫描之后其信号不见。
参考文献
[1]苏晋生, 刘小维, 牛汝朴, 杜崇禧.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MRI分析. 医学影像杂志; 1998. 1-4.
[2]徐志明, 胡春洪. 术前MRI诊断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50例分析.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9. 641-644.
[3]张韶亮, 韩冬伟. 26例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当代医学; 2009. 66-67.
【关键词】 椎管;神经纤维瘤;核磁共振;神经鞘瘤;成神经细胞瘤;节细胞瘤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占据椎管内肿瘤的比例达20~35%,是最常见的椎管内肿瘤[1-3]。椎管内肿瘤最常见的是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4-6]。椎管内神经纤维瘤基本都属于良性肿瘤,其发病率是椎管内各类肿瘤中最高的[7, 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总共分析了我院1998~2009年收治的41例神经源性肿瘤病人,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范围分布在6到63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8岁。所有病例均经过病理的及手术方法进行过证实。
1.2 检查方法
使用GE 0.25T磁共振机。所有病例都采取GE0.25T MR扫描仪行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表面线圈。扫描具体的方式为:平扫为矢状位SE序列 T1WI TR/TE 471/10.6ms,T2 WI TR/TE 2875/110ms;横轴位 T1WI TR/TE 580/11ms,T2WI TR/TE 2780/112ms;冠状位 T1WI TR/TE 108/5.6ms。间隔和层厚为5mm,层距为2mm,矩阵为256×256。各例均进行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的扫描。增强扫描用扎喷酸葡胺做造影剂,剂量定为每千克体重0.1毫摩尔。
1.3 影像分析
采用双盲法由三名副主任医师对影像学进行阅片诊断:病变的观察应该包括病变发生的部位、病变信号的强度、占位效应和在进行过增强扫描后病变强化的程度与形态。
2 结果与分析
2.1 神经鞘瘤
41例中神经鞘瘤为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均为单发。位于颈段有9例,腰段6例,胸段9例。24例神经鞘瘤中髓外硬膜外发病3例,硬膜下17例,硬膜内外联合共4例。不规则形的有6例,圆形或类圆形的18例,并且位置多不在中间,界限清晰,具有明显的轮廓。同时发现脊髓具有位移和受到挤压变形现象。
24例中有13例表现为长T1、长T2,4例表现为等T1、等T2,等T1、長T2有5例。另外,还有2例表现为长T1、混杂T2。
所有病例均有增强扫描。在增强扫描中有12例均匀的显著强化,占总比例的50%,4例不均匀增化,1例轻度强化,环化增强的有7例。
2.2 神经纤维瘤
41个病例中神经纤维瘤13例,其中单发12例,1例为多发。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的MR信号特点基本类同,13例中有10例表现为长T1、长T2。神经纤维瘤13例中伴囊变的有4例,占总比例的30.8%。增强扫描显示均匀强化7例,环状强化5例。2.3 成神经细胞瘤
成神经细胞瘤1例,位于颈段与胸段二者交界的位置。扫描信号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环状强化。
2.4 节细胞瘤
在41个病例中节细胞瘤3例,位置均定为在胸段椎管内,并且从椎管内长到椎管外部,呈现出长条状肿块。表现为等T1、长T2的信号,均匀强化。
3 讨论
在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进行定位时主要采用CT、普通X线以及骨髓造影技术,但是要实现对其定性诊断难度很大。MRI作为一种最方便、最安全的影像诊断方式,因其具有多序列、多方位成像、清晰显示软组织结构、直接获得原生三维断面成像、对人体无电离辐射损伤等一系列优点而成为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定位诊断中广泛采用的影像学方法[9-12]。
3.1 神经源性肿瘤与脊膜瘤
椎管内发生的常见肿瘤有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二中肿瘤有某些相似的特征特性,因此在MRI诊断中必须进行仔细鉴别。一般来讲,前者的发病率较后者会低。脊膜瘤一般形态小,呈现圆形或者椭圆形,容易有钙化现象,增强扫描时为均匀强化[13, 14]。脊膜瘤一般在女性中发病较多,不会出现囊变或坏死的现象,也很少会向椎间孔生长。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通过CT、MRI增强扫描等影像学的诊断分析,可以被准确的定位甚至定性诊断,在临床病例分析及诊断治疗方面意义重大。
3.2 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
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是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重要组分,均属于外胚叶结构,并且二者在MRI的表现方面容易被混淆[4, 5]。首先是神经鞘瘤常常单发而神经纤维瘤易多发[15-17]。增强扫描时神经鞘瘤多表现为环状增强,而后者常常表现为均匀强化。神经鞘瘤早期周围强化,并且后期通常会有显著的神经移位,而神经纤维瘤起源的神经会由于肿瘤的吞没而消失。另外,神经鞘瘤的主要成分是鞘细胞,而神经纤维瘤的主要细胞属于神经纤维细胞。
虽然二中细胞均是由许旺氏细胞而来,但是二者在形态学上有明显的区别:鞘细胞排列紧密,形态上表现为杆状或者梭状,而后者却呈现散布的网状细胞排布。
3.3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椎管内的神经源性肿瘤基本上都有完整的包膜包裹,主要定位在硬膜下或者髓外,并且与椎管的结构边界明显,生长速度不快。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多表现出低密度包块影,仅仅极少数的肿块密度会超过脊髓。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多分布于硬膜的内侧和外侧,并会引起侧椎间孔的增大,同时肿瘤也可能顺椎间孔延伸出现哑铃型生长状态。另外,硬膜外肿瘤可以损伤该区的正常脂肪形态,造成蛛网膜下端缝隙对的狭窄甚至完全堵塞[18]。这也是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一种鉴别诊断参考病例。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与畸胎瘤的诊断鉴别:后者属于不常出现的三胚层先天性的异位肿瘤。核磁共振表现出的形态是棒状或者类圆形,同时常常伴随脊柱裂、脊髓低位或者是脊髓纵裂现象。
脂肪瘤与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鉴别:前者多在椎管的后侧面,并且常出现与颈胸段。观察脂肪瘤形态多表现出清晰的边界、基本没有囊变。脂肪瘤病人可有脊髓低位或者腰骶部皮下的脂肪瘤。MRI显示出T1WI和T2WI高信号,而脂肪抑制序列扫描之后其信号不见。
参考文献
[1]苏晋生, 刘小维, 牛汝朴, 杜崇禧.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MRI分析. 医学影像杂志; 1998. 1-4.
[2]徐志明, 胡春洪. 术前MRI诊断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50例分析.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9. 641-644.
[3]张韶亮, 韩冬伟. 26例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当代医学; 2009. 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