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潜在治疗新靶点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CHE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正处在由传统药物治疗过渡到靶向治疗的转型期。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肌细胞钙离子内环境、肌球蛋白ATP酶靶点、晚钠电流异常、心肌能量代谢通路为代表的多种发病机制的相关靶点逐渐由基础研究阶段转化为临床药物试验阶段,为改善预后及治愈肥厚型心肌病带来希望。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初步筛查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长寿相关基因。方法应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基于DNA池技术(DNA-pooling)及全基因组扫描(SNP-Map)策略,2014年1至6月对和田维吾尔族长寿组(年龄≥90岁,n=54)及对照组(70岁之前死亡者,n=54)进行全基因扫描,选取可能有差异的基因位点后,用直接测序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各位点进行大样本验证,按上述标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情况及其机制。方法建立DSS诱导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和DSS组,完全随机分组,每组25只,监测小鼠的体质量及结肠长度变化;结肠组织病理检查确认造模成功并评估结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通过伊文思蓝在肠内的通透性分析评估小鼠结肠黏膜屏障的功能;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印迹评估肠黏膜屏障完整性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手术期出现的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并发症,患者死亡风险高,尤其是合并左主干闭塞时,死亡风险更高。该文介绍1例患者经股动脉自膨式瓣膜置入术后即刻出现顽固性低血压,造影证实为左主干急性闭塞,立即行介入治疗开通左主干,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术后随访1年,患者病情稳定。
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和疗效判定的"金标准",但随着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的快速发展,冠状动脉造影已远不能满足当前精准诊治的需求。血管腔内影像学(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已从最初仅用于研究的手段,逐渐成为帮助医生精准完成介入诊治的重要方法。2018年欧洲心血管介入协会发布了"腔内影像学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第一部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导和优化"。腔内影像学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将对易损斑块
近年来,微小RNA这类转录后调控非编码小RNA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微小RNA-17-92基因簇是目前研究得较为深入的微小RNA之一,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与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以及心脏疾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有着紧密的联系。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于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合并MVD的患者1 433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预测2年全因死亡的最佳临界值,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主要临床终点为2年全因死亡,次要终点是2年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