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杰居然来自西方文学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剧《神探夏洛克》在中国大受欢迎时,党报刊文称“可以尝试让大不列颠岛上的观众知道,我们有个叫狄仁杰的神探,也是不错的。”但狄仁杰的“神探”形象,本身就先出现在英文世界,然后才为“我们”所知。“我们”的公案文学中,只能出“青天”,出不了“神探”。
  现代影视作品中的“神探狄仁杰”形象,主要源于高罗佩创作的文学形象,与清代公案小说《狄公案》基本无关系
   高罗佩1949年将清代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狄公案》)的前三十回译作英文,但和他之前的其他作品一样,限量发行、销路不广,印数不过1200册。《武则天四大奇案》64回,上半部说狄仁杰任昌平县令,破了3起同时发生却不相连的杀人事件,后半部说狄仁杰进京处理武则天淫乱事件,恢复李唐皇朝。无论是正史,还是这本小说的中英版本,都没有把狄仁杰的人物形象传至妇孺皆知。比起中国公案小说中的正义化身“包公”“施公”,“狄公”过于单薄,难以鼎足成三。说现代尽人皆知的“神探狄仁杰”是高罗佩通过《狄公探案集》(Judge Dee Mysteries)自己创造的人物,没有任何夸张。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出版社出版英文“狄公探案集”系列热销百万余册,西方始兴“狄公热”
   即使到了1953年,新加坡南洋印刷社出版了中文版《狄仁杰奇案》(即《狄公探案集》中的《迷宫案》),也并未引起广泛注意与回响。反而是英文版出版后,引起其他书商兴趣,开启高罗佩之后与英国出版社的合作,在1958至1961年间连续出版英文The Chinese Bell Murders(《铜钟案》)、The Chinese Lake Murders(《湖滨案》)、The Chinese Gold Murders(《黄金案》)、The Chinese Nail Murders(《铁钉案》)四书,“神探狄公”(Judge Dee)这才在西方普通读者中大受欢迎。英文“狄公探案集”(Judge Dee Mysteries)系列自此开始畅销百万余册。
   日后高罗佩曾至少2次决定停笔不再写作英文狄公小说,但都在出版商的要求下继续写了下去。最先捧起“狄公热”的是西方一般大众,而不是中文世界。
  
   “神探狄仁杰”形象深入中国大陆人心、被改编成中国影视剧至少是在1981年后,也是基于高罗佩作品而非清代公案小说
   “神探狄仁杰”在中国大陆开始声名大噪,已是20世纪80年代,远迟于英文世界。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学者赵毅衡得知“狄公探案集”(Judge Dee Mysteries)这套书籍,劝其友人、中国外交官陈来元加以中译,由此开始,陈来元等人才着手译出全套小说。1981年,曲艺杂志《天津演唱》的第6至8期连载了高罗佩创作的狄公案故事之一《四漆屏》。
   编者称他们欢迎评书艺术家改编高罗佩的狄公案故事以供舞台表演。由于读者的良好反应,其他3个狄公故事短篇《断指记》《红丝黑箭》《除夕疑案》陆续得以连载。从1981年到1986 年,高罗佩的“狄公探案集”系列小说共在中国 14 家期刊上部分选载,1986年后被陆续出版成册。中文世界最早的狄仁杰题材影视作品——据陈来元译本改编,1986年、1996年分两次拍摄的电视剧《狄仁杰断案传奇》也同步中国大陆上映。可见,狄仁杰在普通中国大众心目中以“神探”形象出现,至少也要等到1981年以后了。
  
   中国公案小说塑造的“狄公”“包公”“施公”等只是中国式的“青天大老爷”,而不是现代文明中的“神探”
   中国公案小说的主题虽然是断狱审案,但重点并不是如何破案,而是就案件描述来进行道德说教、论断是非。台湾散文作家王鼎钧在回忆录中曾概述中国公案小说的缺失:“施公案、彭公案、海公案是本国古典,当然要拜读。这些奇案虽然知名度很高,一拿来跟福尔摩斯比就索然乏味了!
  
   亲华的高罗佩虽然称“中土往时贤明县尹破案之神不亚于福尔摩斯”,但也不得不承认 “阴魂判案”、嗜好酷刑、缺乏悬疑等缺陷,使公案小说塑造不出“神探”
   高罗佩十分推崇中国文化,首次涉足狄仁杰题材、英译《武则天四大奇案》前三十回时,在译者自序中提到:“宋有《棠阴比事》,明有《龙图》等案,清有狄、彭、施、李诸公奇案;足知中土往时贤明县尹,虽未有指纹摄影以及其他新学之技,其访案之细、破案之神,却不亚于福尔摩斯也”。但在同一篇自序中,高罗佩也承认了中国公案小说几个导致其无法真正塑造出媲美福尔摩斯的“神探”形象的恶劣缺陷:罪犯及其犯罪动机在一开始就交代,缺少悬疑;破案过程总要有超自然力量的介入,比如被害者的冤魂向破案的人讲述遇害过程;大量道德说教和冗长的官方文件;为使读者觉得正义得到申张,必然完整描述血腥的酷刑拷虐过程;细节过于繁杂,人物姓名及家族关系不易理解。事实上,高罗佩称正因为《武则天四大奇案》前三十回缺少这些劣处,他才会翻译此书——“这部小说遵循我们习惯的标准:没在开头就泄露罪犯身份,神怪成分不多,人物简洁,情节精练……它甚至满足现代西方标准:文本不仅是侦探的智慧之旅,同时读者也能跟随主角参与一些危机四伏的侦探过程。”
  
   中国公案小说的“狄公”要靠“神鬼托梦”破案,高罗佩笔下的“神探狄公”只靠勘察证据和逻辑推理破案
   在中国传统公案小说中,阴司断案、鬼神托梦等“阴阳共判”情节常常出现,甚至构成破案的主要渠道。而现代侦探小说认为超自然的因素违背理性,所以通常禁止在推理中使用。清代中国本土狄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中,狄公找不到被害者的坟墓时会有鬼魂为他带路,入梦时神人前来启示他整个案情,甚至还留下喻示凶犯名字的一首诗。对于中国公案小说中常见的“狗獭告状,杯锅禀辞,阎王指犯,魔鬼断案”这些情节,高罗佩认为“类此妄说,颇乖常识,不足以引今人之趣”。在高罗佩笔下,“狄公”侦破案件的依据只来自第一手的勘探——“让证据说话”,以及基于此发展的逻辑推理。
  
   依靠“米兰达法则”、与下属辩论案情的“神探狄公”,只存在于西方人笔下而不存在于中国公案小说中
   在古中国公案小说中,主角“青天大老爷”神目昭昭、烛照如电,还有鬼神控诉提供线索,哪里用得着讲究“不合理取得的证据不可采信”,“严谨的逻辑推理论证”?但高罗佩创作的《四漆屏》中,狄公在侦办时对滕侃有这样一番话:“假如你想对这件人命案做出什么说明,摆出什么事实,我都非常欢迎。将来一旦被传到大堂做证,我将引用你的话作为依据,解释案情,以利早日堪破,未知你意下如何?”这和英美法政剧中的“米兰达法则”台词几无二致。
  《狄公探案集》(Judge Dee Mysteries)中还常常有“狄公与众下属交流意见、商榷案情”的情节。陈述、理清论点、确证、反驳样样不缺的“狄公探案”,只有在高罗佩等西方人笔下才有。中国公案小说中,绝不可能出现这些破坏“青天大老爷”半神式英武形象的场景。
  
   中国本土狄公案小说中仅三十回里就细致描写了鞭背、夹棍、掌嘴、凌迟、“木马”、烙膝等酷刑,而高罗佩的十几部“狄公探案”小说中只对嫌犯施行过两次鞭刑
   清代中国本土狄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和其他同时代公案小说一样,毫不吝于细细描述刑讯拷虐场景。在《武则天四大奇案》中,对嫌犯第一次用刑即鞭背四十。第二次用刑使用夹棍。第三次用刑是掌嘴。作者对执行凌迟死刑的描写更细致,还仔细描述了折磨女犯的刑具“木马”。对男犯所用酷刑的描写更为残酷,如夹棍之后,“狄公见他如此熬刑……复又命人取过一小小锤头,对定棒头猛力敲打”。接着还有“命左右取一条铁索,用火烧得飞红,在丹墀下铺好,左右将凶犯绰起,走到下面,将磕膝露出,对定那通红的链子,纳了跪下……”
   而高罗佩自己笔下的“狄公”很少使用刑讯,通常是寻找充足的证据迫使罪犯招认。但刑讯逼供作为中国自古以来的一种“合理”而常见的司法实践,身处大唐的“狄公”无法避免。
  为保有作品的“中国特色”,高罗佩选择了在《铁钉案》中引入刑讯拷问情节,并作了精心处理:刑讯方式止于鞭刑,只有两次用刑,每次是鞭背二十五,最后的死刑执行不描述,其余各案没有再使用刑讯拷问。
其他文献
? 海外汉学家小传  孔飞力(Philip A. Kuhn,1933— ,中文名一名“孔复礼”),美国中国史研究大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于1964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当费正清教授1977年从哈佛大学荣退后,孔飞力由已任教十多年的芝加哥大学转回母校接替费正清留下的空缺,一直任教至今。他曾担任过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化系主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委员会主席;获得过包括古根汉
期刊
“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这句话的前提是先得有三亩地,然后舍得将三亩地卖掉,然后买一床书。   此话是晚唐诗人杜荀鹤所言。杜荀鹤才华横溢,仕途坎坷,壮志未酬,却在诗坛享有盛名。据传他是杜牧妾出之子——杜牧之子,哪怕妾之子,再落魄,三亩地总是有的。或者,就算没有三亩地,也可以借“卖三亩,添一床书”来表达他对于书的痴迷程度。文人嘛,总喜欢来点儿矫情。   与一个朋友曾为这“一床书”争论了
期刊
《三国演义》对于赤壁之战的描写,可谓是浓墨重彩。曹、孙、刘三股势力在这一场战争中的联合登场,让读者不仅看到了在这场战争前前后后,三方的斗智斗勇,更为读者展现了如草船借箭、连环计、苦肉计、借东风等一系列神话诸葛亮的传说。那么,就是这样一场经典的战役,作者罗贯中在写的时候,却搞错了地理方位,在《三国演义》里留下了诸多关于赤壁之战的地理误区。   首先,罗贯中搞错的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地理概念,那就是赤壁
期刊
《媭砧课诵图》序  ◎(清)王拯   《媭砧课诵图》者,不材拯官京师日之所作也。拯之官京师,姊刘在家,奉其老姑,不能来就弟养。今姑殁矣,姊复寄食宁氏姊于广州,阻于远行。拯自始官日,畜志南归,以迄于今,顚顿荒忽,琐屑自牵,以不得遂其志。   念自七岁时,先妣殁,遂来依姊氏。姊适新寡,又丧其遗腹子,茕茕独处。屋后小园,数丈余,嘉树荫之。树阴有屋二椽,姊携拯居焉。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比夜
期刊
一、法在日常生活中   1962年,一位名叫Sybille Vander Sprenkel的英国人类学家出版了一本关于清代法律的书,这部书虽然也谈到地方衙门,谈到大清律例,但是更多的篇幅被用来描述和讨论普通的社会组织和日常生活场景:村社、亲族、家户、市镇、会社、行帮、士绅、农民、商贾、僧道、婚姻、收养、继承、交易、节日、娱乐、纠纷及其解决,等等。如此处理法律史,显然是假定,法律并不只是写在国家制
期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人用情的态度不同,有人的感情像一团柴火,烧起来火苗挺高,可乌烟瘴气也都冒出来了。有人的感情像一片水晶,那么晶莹皎洁。晏殊的词表现的是一种圆融的观照。他是一个理性的诗人。我所说的理性,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理性,而是对于自己的感情有节制,有反省,有掌握的能力,这是理性的诗人。他所写
期刊
提及老子,稍有点儿国学基础的人都会自然地联想到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以至于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和社会名流一度将“无为”视为圭臬,将老子和“无为”划上等号。而事实上,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人们误读了老子。  《道德经》对《老子》更改了几百处   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50多部失传了两千多年的帛书,在其中两张不同形制、不同年代的帛上,用不同的字体抄有《道》和《德》这两篇文章,学者们根据这两部帛
期刊
粗细搭配 膳食平衡  清宫御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最高层次的饮食,膳食品种不乏厚味膏粱,但是杂粮蔬菜、山果野味在御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每年春季榆树发芽的时候,清宫都要烹制榆钱饽饽、榆钱糕、榆钱饼,宫内、圆明园等处“佛堂供榆钱饽饽、榆钱糕”,乾隆皇帝不仅自己爱吃,还将这些粗粮糕点分送后妃、皇子们,并赏给王公大臣们品尝。   粗细搭配、粮菜互补更体现了清宫御膳的特点,如二月二的杂面煎饼、初夏嫩麦压的
期刊
炎帝神农文化  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完成了向农耕时代的过渡。      楚国历史文化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人“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鸣将惊人”的创新意识,“抚夷属夏”的
期刊
说相声,逗人乐。祖师爷,东方朔。  相声是起源于北京,以语言为主要手段,以引人发笑为目的的一种曲艺形式。它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产生,逐渐形成了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的表演形式,一直流传至今。   相声在早期主要用北京话,20世纪80年代后期演员们开始有意摆脱北京方言的影响,用普通话表演。现在,相声已经流行于全国各个省市,可以说,相声是中国影响最大也是最受观众喜爱的曲艺形式。   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