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师华商电灯公司的成立
1906年11月25日这一天,晚清左都御史怀塔布家里实现了从一盏油灯到一盏真正的电灯的质变。北京城里能够点亮第一盏民用电灯,绝非易事,京师华商电灯公司的成立,让电灯走入北京民居成为了现实。
京师华商电灯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纯粹民营资本的电力企业,由史履晋、蒋式惺、冯恕等有官商背景的民族资本家创办,他们断然拒绝了英、德等外来资本的威逼利诱,有着“不收官银一股,不借外债一文”的硬骨气。不过,短短几年间,北京民用电灯的需求量增加到了令京师华商电灯公司感到吃力的程度,他们位于前门的发电厂毕竟功率有限,难以为继,于是乎,到了该做出改变的时刻。可是,能去哪呢?1919年,京师华商电灯有限公司选定了北京西郊的广宁坟村。
晚清建立石景山发电厂历经了辛亥革命的天翻地覆,也赶上了民族危亡的日寇侵略,1948年12月,石景山发电厂由国民党接管,当时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加之国民政府管理混乱,电力事故频出,因此这里被北京市民叫做“黑暗公司”。就在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到来,让这个“黑暗公司”见到了光明。
石景山发电厂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提高发电容量,拥有中国人自己建造的发电机组,成为了石景山发电厂工人们的梦想。1958年,石景山发电厂以“老厂包新厂”、“小鸡下大蛋”的方式,自行设计、施工兴建高井发电厂。高井发电厂的建设堪称一次艰苦卓绝的大战!
石景山发电厂的工人下了班,从厂子里搬搬抬抬,步行来营建高井,那时候,火车运下来的建筑材料,都是靠工人们的双手一点一点卸下来的。
1959年12月,在石景山发电厂黨委书记李锡铭,厂长张桂楠带领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靠工人们的人抬肩扛,卸下3万多吨水泥,1万多吨钢材,7000多立方米木材。
1961年12月,高井发电厂1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整个石景山发电厂所有机组装机容量仅仅有55万千瓦时,而新建成的高井发电厂装机容量达到了60万千瓦时,是当时石景山发电厂的10倍还多,提高了接近1949年时三分之一的装机容量!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高井发电厂才彻底竣工建成,此时,我国的工商业发展较之建国之初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缝纫机、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开始进入了市民生活,居民用电早已不再局限于几个电灯泡。到了七十年代末,中国的经济发展迎来了一次伟大的转折。1980年7月21日,经华北电力管理局批准,石景山发电厂与官厅水力发电厂合并,成立石景山发电总厂。
官厅水电站与石景山发电厂的合并,堪称强强联合,这个消息在当时的石景山发电厂不胫而走,人们奔走相告,传播着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随着总厂体制的建立,石景山发电总厂下设石景山发电厂、高井发电厂、京西发电厂、113电站和官厅水电站、下马岭水电站、下苇甸水电站、模式口水电站。石景山发电总厂成为火力、水力共有,燃煤、燃油、燃气轮机并存的大型综合性发电企业。然而,彩色电视、冰箱、空调等家用电机开始普及,人民逐步开始迈进现代化生活的同时,电器一多,造成用电负荷加大,北京市电力公司数据表明,1972年,北京缺电达30万千瓦,到1992年缺电逾90万千瓦,成为全国缺电最严重的地区。
迁址河北涿州
1993年8月,中共华北电业局党组、中国华北电力集团公司、水利电力工会华北电力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出“告华北电网全体职工书”,号召努力拼搏,到1995年底,初步缓解京津冀严重缺电局面,努力实现首都基本不拉闸。北京市政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参与投资了山西达拉特、河北沙岭子等工程建设,并独资兴建了北京第三热电厂和石景山热电厂两台新机组。
从使用日本人遗留下来的老式发电机组,到建设高井有了自己的发电机组,再到改革开放后,为了保证华北地区用电建设的新四号机组,石景山发电厂的工人集体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由于这里遍布6000伏高压电,平时,工人们巡检到了这里都不敢伸手,因为如果过高,就会有导电的危险,而生产区产生的电能,则通过这些设备,源源不断传输进入华北电网,将光明与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之中。
1995年年底,“9511”工程一期目标实现,北京电力紧缺得到极大缓解,拉闸限电的问题基本解决。与之同时,传输电网的建设也大踏步发展。
当中国大踏步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石景山热电厂紧随着时代的步伐,2000年3月,石景山热电厂改名为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北京市第一家现代化大型股份制发电供热企业。2002年5月10日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标志着石景山热电厂进入了—个崭新的时期。
2015年3月19日,四台机组总发电量可达到764亿千瓦时,工业年产值足足有5.66亿元之多的京能热电全面关停。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了首都的大气环境,京能集团又一次展现了百年国企的企业责任感,毅然关停石景山热电厂。
对于京能人而言,这次关停也意味着一次绿色科学能源发展的转型,早在2011年,京能集团就物色到了一片适宜他们转型发展的土地,河北涿州。
历经两年的建设,涿州热电一期350MW超临界1号机组于2017年11月11日,一次|生通过连续1 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机组完成全部建设、调试任务,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从1919年,中华民族第一代“电力人”在石景山下破土动工,兴建电厂,再到2015年,这座百年历史的电厂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另辟蹊径,寻求更加绿色、节能、高效的发展,唯一不曾改变的,是以电力起家的京能集团不断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
1906年11月25日这一天,晚清左都御史怀塔布家里实现了从一盏油灯到一盏真正的电灯的质变。北京城里能够点亮第一盏民用电灯,绝非易事,京师华商电灯公司的成立,让电灯走入北京民居成为了现实。
京师华商电灯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纯粹民营资本的电力企业,由史履晋、蒋式惺、冯恕等有官商背景的民族资本家创办,他们断然拒绝了英、德等外来资本的威逼利诱,有着“不收官银一股,不借外债一文”的硬骨气。不过,短短几年间,北京民用电灯的需求量增加到了令京师华商电灯公司感到吃力的程度,他们位于前门的发电厂毕竟功率有限,难以为继,于是乎,到了该做出改变的时刻。可是,能去哪呢?1919年,京师华商电灯有限公司选定了北京西郊的广宁坟村。
晚清建立石景山发电厂历经了辛亥革命的天翻地覆,也赶上了民族危亡的日寇侵略,1948年12月,石景山发电厂由国民党接管,当时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加之国民政府管理混乱,电力事故频出,因此这里被北京市民叫做“黑暗公司”。就在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到来,让这个“黑暗公司”见到了光明。
石景山发电厂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提高发电容量,拥有中国人自己建造的发电机组,成为了石景山发电厂工人们的梦想。1958年,石景山发电厂以“老厂包新厂”、“小鸡下大蛋”的方式,自行设计、施工兴建高井发电厂。高井发电厂的建设堪称一次艰苦卓绝的大战!
石景山发电厂的工人下了班,从厂子里搬搬抬抬,步行来营建高井,那时候,火车运下来的建筑材料,都是靠工人们的双手一点一点卸下来的。
1959年12月,在石景山发电厂黨委书记李锡铭,厂长张桂楠带领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靠工人们的人抬肩扛,卸下3万多吨水泥,1万多吨钢材,7000多立方米木材。
1961年12月,高井发电厂1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整个石景山发电厂所有机组装机容量仅仅有55万千瓦时,而新建成的高井发电厂装机容量达到了60万千瓦时,是当时石景山发电厂的10倍还多,提高了接近1949年时三分之一的装机容量!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高井发电厂才彻底竣工建成,此时,我国的工商业发展较之建国之初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缝纫机、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开始进入了市民生活,居民用电早已不再局限于几个电灯泡。到了七十年代末,中国的经济发展迎来了一次伟大的转折。1980年7月21日,经华北电力管理局批准,石景山发电厂与官厅水力发电厂合并,成立石景山发电总厂。
官厅水电站与石景山发电厂的合并,堪称强强联合,这个消息在当时的石景山发电厂不胫而走,人们奔走相告,传播着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随着总厂体制的建立,石景山发电总厂下设石景山发电厂、高井发电厂、京西发电厂、113电站和官厅水电站、下马岭水电站、下苇甸水电站、模式口水电站。石景山发电总厂成为火力、水力共有,燃煤、燃油、燃气轮机并存的大型综合性发电企业。然而,彩色电视、冰箱、空调等家用电机开始普及,人民逐步开始迈进现代化生活的同时,电器一多,造成用电负荷加大,北京市电力公司数据表明,1972年,北京缺电达30万千瓦,到1992年缺电逾90万千瓦,成为全国缺电最严重的地区。
迁址河北涿州
1993年8月,中共华北电业局党组、中国华北电力集团公司、水利电力工会华北电力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出“告华北电网全体职工书”,号召努力拼搏,到1995年底,初步缓解京津冀严重缺电局面,努力实现首都基本不拉闸。北京市政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参与投资了山西达拉特、河北沙岭子等工程建设,并独资兴建了北京第三热电厂和石景山热电厂两台新机组。
从使用日本人遗留下来的老式发电机组,到建设高井有了自己的发电机组,再到改革开放后,为了保证华北地区用电建设的新四号机组,石景山发电厂的工人集体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由于这里遍布6000伏高压电,平时,工人们巡检到了这里都不敢伸手,因为如果过高,就会有导电的危险,而生产区产生的电能,则通过这些设备,源源不断传输进入华北电网,将光明与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之中。
1995年年底,“9511”工程一期目标实现,北京电力紧缺得到极大缓解,拉闸限电的问题基本解决。与之同时,传输电网的建设也大踏步发展。
当中国大踏步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石景山热电厂紧随着时代的步伐,2000年3月,石景山热电厂改名为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北京市第一家现代化大型股份制发电供热企业。2002年5月10日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标志着石景山热电厂进入了—个崭新的时期。
2015年3月19日,四台机组总发电量可达到764亿千瓦时,工业年产值足足有5.66亿元之多的京能热电全面关停。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了首都的大气环境,京能集团又一次展现了百年国企的企业责任感,毅然关停石景山热电厂。
对于京能人而言,这次关停也意味着一次绿色科学能源发展的转型,早在2011年,京能集团就物色到了一片适宜他们转型发展的土地,河北涿州。
历经两年的建设,涿州热电一期350MW超临界1号机组于2017年11月11日,一次|生通过连续1 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机组完成全部建设、调试任务,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从1919年,中华民族第一代“电力人”在石景山下破土动工,兴建电厂,再到2015年,这座百年历史的电厂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另辟蹊径,寻求更加绿色、节能、高效的发展,唯一不曾改变的,是以电力起家的京能集团不断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