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在高龄高危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0110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高龄高危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60例需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高龄高危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全身麻醉(静吸全麻),对照组30例使用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开始手术、手术后30 min以及术毕MAP、HR以及辅助用药、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麻醉前的MAP、HR均较麻醉后有明显的改变(均P< 0.05),两组MAP、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896,5.043, 均P< 0.05);观察组辅助用药、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分别为0.0%、(25.6± 52.8)s、(20.1±5.5)s、33.3%,与对照组的10.0%、(43.2±13.4)s、(11.1±5.4)s、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26.738,t= 4.480,t= 5.397,χ2= 32.027,均P< 0.05)。

结论

对需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高龄高危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早期容易进行容量管理,稳定性好,对维持患者的有效通气和供氧以及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患者的心肺负担有积极作用,但是全身麻醉患者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临床使用全身麻醉时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68例尿道狭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对照组采用冷刀尿道内切开技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最大尿流率、尿外渗、继发出血、直肠损伤及复发和再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1.24±9.71)min,长于对照组的(22.37±9.22)min(t= 3.914,
目的探讨苯妥英钠对偏头痛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偏头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苯妥英钠治疗,对照组予以镇脑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头痛指数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头痛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头痛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t= 7.65、8.21,均P< 0.05);同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患儿生理、情
期刊
@@
期刊
@@
目的探讨在胃肠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中应用皮肤保护膜的效果。方法选取行胃肠造瘘口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每天进行一次换药,在清洁伤口后用5%聚维酮碘对造瘘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后垫以无菌纱布。观察组在消毒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冲洗,干燥后涂抹皮肤保护膜,再垫以纱布。护理5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炎症的痊愈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