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会张载的思想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wangxin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篇文章介绍了张载的主要思想,其中包括对佛道的批判;“太虚即气”与“一物两体”的思想;“民胞物与”的人生境界。借助儒学中的《周易》、《中庸》等思想资料,构建了自己的“气化”论和人生哲学。
  关键词:张载;太虚即气;民胞物与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06-02
  一、张载的生平和著述
  张载(公元1020—1077)字子厚,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张载祖籍河南开封,他的父亲张迪曾在涪州为官。张迪去世后,张家迁居陕西眉县横渠镇,故人称张载为横渠先生,张载曾长期在关中地区讲学,是宋代关学的创始人。
  张载从小独立懂事,无所不学,尤其喜欢谈论军事问题。他年轻的时候,曾经上书范仲淹讨论边防问题。后来在范仲淹的劝导下,研读儒家经典,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张载以“气化”论批判佛、老,论析和拓展儒家的心性理论,在由气学、理学、心学等学术流派构成的宋代道学中,张载是气学的代表人物。张载的哲学著作主要是《正蒙》、《易说》等。1978年,中华书局将张载的著作合编为《张载集》出版。
  二、对佛道的批判
  宋代理学,是儒、释、道三家长期融合交会的结果。因此,宋代哲学家一般都通过批判佛教、道家的哲学,吸纳佛教、道家的哲学观念,来建构自己的哲学思想。张载也是如此。他的学术活动开始于研读儒家经典《中庸》。虽对之很是喜欢,却觉得不能满足自己,于是又访读了许多释老之书,多年精心研究,终无效果,最后转而研究六经。从张载学术思想的演变来看,他是由儒学而进入佛道之学,在研究佛道之学的基础上批判佛老二教,然后回归儒学,借助儒学中的《周易》、《中庸》等思想资料,构建了自己的“气化”论和人生哲学。
  (一)批评佛道的本体观。
  张载对佛道二家的批判,首先表现在他对佛道哲学中的本体观念的否定。这种否定是通过界定“气”与“虚”的涵义和辨析两者关系而进行的。张载认为,道家哲学主张以“无”为本,肯定“有生于无”,把“无”视为宇宙万物生成演化的本原,其错误就在于割裂了“有”与“无”之间的联系,不懂得“有”、“无”都是表征事物存在状态的范畴;离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空泛地谈论“有”、“无”问题,使“无”变成了离开事物的独立存在,从而形成一种错误的本体观念。在张载看来,“有”指事物有形,“无”指事物无形。无形只是指事物不以有形的状态存在,并非表明事物不存在;更不能肯定有离开事物的绝对的虚无。“气”作为宇宙间事物存在的本原,其本然的存在状态即是无形。这种无形也可称作“虚”。就“气”存在的客观实在性而言可谓之“有”,就“气”的本来状况而言则可谓之“虚”,也可谓之“无”。这种理解,使张载强调“虚”不能生“气”,“虚”不是气的主宰者。
  佛教哲学讲缘起性空,在否定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方面,同道家的虚无观念有相通之处。但是,佛教哲学把事物存在的本原不是简单地归之于空无,而是“以人见之因缘天地”,把事物看做是“太虚中所见之物”,将客观现实事物存在的根源归之于人们主观的“见病”。张载认为,要坚持气化论,对佛教的这种观念也必须否定。在张载看来,佛教哲学的错误也在于割裂“形”与“性”、“物”与“虚”之间的联系,把本体与现象、事物与事物的属性对立起来。与道家不同的是,佛教意识到了本体的抽象性,强调本体为没有自性的虚空。但是佛教哲学也不理解“太虚即气”,不知道依据事物生成演化的自然过程和法则去了解事物和事物属性之间的真实联系,这也正是佛教哲学主张“以心为法”,不能正确揭示事物本源的真正原因。张载认为,不理解“一阴一阳”的变化是存在于天、地、人三个领域中的普遍法则,不通过气的聚散来辨析“有”与“无”、“幽”与“明”,儒学便无法真正确立起自己的本体论观念,而只能与佛道哲学“混然一途”。
  (二)批判佛道的生死观。
  张载认为,由于佛教和道家哲学不了解“一阴一阳”的变化是“范围天地”的法则,使得佛道哲学对于人的生死的理解也是违背事理得。佛教主张人生即“苦”,把人生之苦的原因归之于“有生”,要人们将人生的希望寄托于死后,寄托于超越于生死的“寂灭”。在道家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教,宣扬修炼成仙,企求“长生久视”。在张载看来,佛教“厌生”,道教惧死,都没有正确理解人的生死变化。张载以他“气化”理论的气为事物存在的本源,认为人作为物中一物,其生死实际上也是“气”运行变化的表现。在“气”的运行变化的过程中。“气”的聚、散是无限的,“气”有聚必有散,反之亦然。就“气化”的形式而言,也是有始必有终,有往必有反。佛教厌生,实际上是追求“往而不反”。只“往”不“反”,“动”会“有穷”,这是违背“气”运行不息的本性的。道教追求长生,主张“循生执有”,追求“物而不化”,这与佛教的观点相反。张载对佛道哲学中本体观念和生死观念的批判,都达到了较高的理论层次。而他对佛教和道家哲学理论失误的了解和批判,则是他建构自己独特的气化论哲学的认识前提和理论准备。
  三、“太虚即气”与“一物两体”的思想
  张载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基本命题是“太虚即气”在张载看来,客观世界存在的基础不是佛教所谓的“心识”,也不是道教主张的虚无,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气”。实际上张载的这一思想相当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张载认为,有形有象的万物本原于“气”,无形的“太虚”亦是“气”。“气”凝聚时形成有形的万物,万物消散则回归“太虚”即是还原为“气”。“气”聚為物与物散为“气”,都是“气化”过程中存在的暂时状态,“气”的运行变化本身是无穷的。根据这种观念,张载改造中国传统的哲学范畴,对气的属性和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和规定。
  首先,张载把作为事物本原的“气”看做一种至上的实在,他谓之“至实”。在张载看来,由“气化”而成的具体器物在运动变化中有成有毁,“气”虽然也有聚散的变化,但聚散并不是生灭的差别。因为具体器物的消散,是还原为“气”本然的存在状态;“气化”为有形的事物,也体现“气化”的常则。“气”的存在状态虽有差别,但“气”的存在本身是永恒的。“太虚”之“气”的实在性是普遍的和至上的。在张载的哲学中,“至实”之“气”又谓之“太极”。“太极”所表明的正是作为事物本原的“气”的至上的实在性。“气”作为万物的本原,就其普遍性而言是“至实”;就其本然的存在状态——有别与有形的器物而言则是“太虚”。在张载的哲学中,“太虚”一是指“气之本体”,即“气”本然的存在状态,二是指广阔的虚空。这两种含义是统一的。在张载看来,以“气”为宇宙的本原,即不能承认离开气而存在的虚空,虚空只是气存在的一种状态。只有从理论上理解“虚空即气”,才能够从较深的理论层面上认识宇宙间事物的生成演化。张载认为,“气”是“至实”,又是“太虚”,这种虚实统一的特征,使“气”可以转化成各种不同的事物,成为世界的本原。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不论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本质上都是“气”。没有离开“气”的“物”与“有”,也没有离开“气”的“虚”与“无”。   张载还认为“气”是“动”与“静”的统一。对“气”的属性的这些辨析,使得张载从总体上将“气”的性能概括为“合两”,表述为“一物两体”。肯定“气”自身是一个兼含阴阳,包含对立面的统一体。将“虚实”、“动静”等都看做是“气”“一物两体”的具体体现。在张载的哲学中,统一体又谓之“一”,对立面则谓之“两”。张载肯定“一”中涵“两”,“两”在“一”中,强调“一”与“两”之间的联系。在张载看来,没有对立面即不可能形成統一体,没有统一体,对立面则失去了联系的依据,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停止了。而“气”正因为自身是“一物两体”,自身包含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在“气化”中能够形成不同的事物。
  四、“民胞物与”的人生境界
  张载把儒家的人性论建构在自己的“气化论”的基础上。在张载看来,“气”作为世界的本原,人为物中一物,人同天地万物一样都源于“气”,人的本性也同于天地万物的本性。张载在人性问题上,沿袭儒学“天人合一”的传统,把人的至善本性归之于“天地之性”。这种“天地之性”是人物共有的本性。但张载并不否认现实生活中的人性有善恶之别,认为“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所以张载在肯定“天地之性”的前提下,也讲“气质之性”。把人的才性方面的差异,归之于气秉的差异。张载认为“天地之性”是人的本性,人的“气质之性”是可以变化的。人们“为学”的目的,即在于“自求变化气质”,由“气质之性”回复到“天地之性”。做到这些,人们即能够正确地理解宇宙人生,不为生死寿夭所苦,不为贫贱忧戚所累,达到圆满的人生境界。
  张载曾将自己的这种理想生活和人生境界形成文字,谓之《西铭》: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之。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殁,吾宁也。
  从《西铭》的内容来看,张载确实比较完整的表述了儒家的人生理想,将儒学中的《易》、《庸》之学结合起来,以“天地之性”为至善的人性,把“穷神”、“知化”视为弘扬人的至善的本性的前提;用“民胞物与”与“天人合一”的观念,论证自己的“尊高年”、“慈孤弱”、“爱必兼爱,成不独成”的理想和情怀。主张将儒家伦理现实化为人们生活的准则,不计较生活中的坎坷际遇,在有限的人生中,通过道德的自律与践履,超越自我,求取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4.7.
  [2]龚杰:《张载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03.01.
  [3]张载(著)、章锡琛(校):《张载集》,中华书局,2012.06.01.
其他文献
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企业在要素配置、企业组织惯性以及企业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与其它企业的一些特性;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如何构建自身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它需要企业
摘要:新建县成立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地处赣江之滨,鄱阳湖西南岸,又有锦江、修水两条河流经过,湖滨之地最易发生洪涝灾害,千年古县,人杰地灵,王勃还盛赞这一带人文鼎盛,人才济济,翻看明清两代的县志,可以看出在清代以后新建县的中科举的人数相比明代,比旁边的南昌县和丰城县要增长许多。这当中程氏一族就贡献了一大部分的人才,在程氏兴起之后他们又推崇义举,不光赈灾济贫,还时常资质新建的学子上京科举,办私塾广布教
十年文革,无数优秀知识分子的生命玉殒烟消;中华五千年文明近乎毁于一旦。师礼纲常尊卑有序的传统美德被彻底颠覆;党纪宪法的崇高权威地位被蔑视忽略。这场在神州大地上催梁折柱
毛泽东深刻地领会孙子兵法的军事基本原则,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古代兵家的军事理论升华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本文从存留养亲制度入手,初步研究了金元时期存留养亲制度,分析了该制度在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时期的进一步变化,以期对该制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做好铺垫.
摘要:2009年5月持续20余年的斯里兰卡内战结束,长期的内战给斯里兰卡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也使对外贸易发展受到严重地制约。内战期间,斯里兰卡的对外贸易总体来讲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贸易规模始终无法实现新的突破,增长稳定性也很差。内战的结束以后,斯里兰卡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斯里兰卡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贸易失衡
任何税收政策在调整或出台之 前,应辅之于一定的实证分析。在这一方面,国外财税理论界与政府部门的结合较紧;国外学术界普遍重视采用实证方法来分析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并进而对
摘要:近年来,在政府部门、学校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对南音的教育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现如今,随着快速普及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学习方式、学习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APP手机客户端自然成为新的教育战略要地。在此大环境下,开发南音APP手机客户端成为了一种新的尝试,突破了南音教育原有的传播方式和教育手段。本文先审视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APP客户端的社会需求,并介绍一款由
伴随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个税案,人们开始对高收入群体的偷逃税问题进行重新的思考——从“纳税投资化”的角度提出了一项新的个税征收方案,以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偷逃税的意识,进
即使在分税制较完善的国家,税权也相对集中于中央,不过这些国家的地方政府在治理地方税上有一定的自主权。我国的财税体制既要保证中央有较强的宏观控制能力,又要充分调动地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