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共计有83家企业已通过发审会,这些企业也是最先有望登陆资本市场的公司。按照证监会的预计,2014年1月约有50家企业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
通过两轮IPO财务专项检查和一年多的时间检验,83家已过会企业整体质量都不错。同时,优先股、再融资的连环推进,证监会可谓“三箭齐发”,投资者将面临更多的投资决策。
优先股的短期机会
优先股制度出台能对短期大盘走势形成支撑。由于存在大量的过会待上市公司,市场对于IPO重启存在疑虑,对于相关的政策也十分敏感。优先股制度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新规出台的同一天发布,有助于安抚市场情绪,稳定市场短期走势。
中长期来看,由于股票市场的供需关系长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中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买卖股票这一行为的主要目的不是享受公司分红,追逐买卖价差以及股价预期的波动对于股价本身的影响要超过股票分红的变化。
优先股制度的出台有助于缓解这一情况,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股票的供需关系是否由市场所决定,在于股票发行、公司上市的数量是否由市场所决定。如果股票的供需关系不是由市场所决定,则IPO注册制改革和优先股制度出台对于市场投资者的吸引力都不会太大。
单就优先股而言,对银行股为中级利好。理由如下:1.优先股试点时间快于市场预期;2.银行率先试点,以增量方式发行;3.为银行补充核心资本开拓了一条重要渠道;4.因优先股股息率(约7%)低于银行ROE(约20%),相比普通股再融资,优先股避免了对老股东EPS的摊薄;5.浦发、农行和中行有望成为首批试点银行。
针对优先股指导意见,市场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优先股的对比参照方案不是居民存款,而是金融市场的普通股融资,不应该将优先股的股息率和银行储蓄成本进行比较;2.市场需要重点关心优先股的配送将会划归权益部门还是固收部门,这决定了保险机构的权益部门是否会以优先股置换掉部分银行普通股;3.后续将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和同业九号文可能会影响反弹高度。
上述特点可能导致对优先股的配置将集中在两类截然不同的投资者身上:一是大型保险公司;二是普通散户,他们都追求稳定的投资回报。
市场将降低价值性
监管层启动的新股及优先股改革体现市场化方向,改善资本市场定价能力并优化融资效率。国务院和证监会于11月30日分别发布了系列改革意见,大幅改善了新股发行制度,丰富资本市场生态结构,有助于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并促使一级及二级市场合理定价形成。
成长股面临暂时性向下调整压力,低估值板块会受到暂时性关注,但不会改变中期流动性环境及风险溢价。监管层关于优先股、IPO重启等新规的内容符合市场预期,但时点早于市场预期,因此短期内将对市场情绪形成冲击。
新规并不会影响全市场流动性水平的走向以及政策改革向改革推进的大方向,市场的价值中枢以及运行逻辑并不会立即发生改变,新规的公布对市场的影响因此将主要体现在券商、银行和电力等板块可能出现反弹,但持续性有限。
中期市场将继续放大成长性,降低价值性。优先股会吸引投资价值的人转向优先股,普通股唯一价值在于成长。中期资金环境改善后,成长性强的股票估值会进一步扩张。部分成长股和部分转型主题都有这种特征。当前政策主题机会具备持续投资价值,继续推荐国防概念板块。
2014年将是系统性改革措施落地的重要元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是一个起点。金融市场改革和对信用风险的重建是第一波行情的起点。当前风险偏好仍然居高不下,短期市场难于形成趋势性行情。A股第一波反弹的起点仍然建立在信用风险重建的基础之上,这个时点尚未达到。
“非常4+4”战略性布局
IPO重启对整体市场行情的负面冲击影响不大,优先股试点有利于稳定权重股预期,证监会多措施护航IPO重启缓解二级市场资金压力,加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蜜月期仍在继续。但是,成长股行情会进一步分化,新股供给集中在估值偏高的中小板、创业板,存量发行、借壳标准提高等政策都对小盘股偏空。
首先,以金融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资金配置比例低、估值偏低,受新股供给的冲击小,同时受益于优先股试点,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第二,市值配售推出,可以吸引一部分一级半市场资金到二级市场。根据新的IPO指导意见,“持有一定数量非限售股份的投资者才能参与网上申购”。
第三,发行节奏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发行大爆炸。目前过会未发的83家公司中约50家将在2014年1月陆续上市;2014年1月31日前未能过会的企业需要补充2013年财务数据和审计报告,因此预计在3、4月才能再次大规模发行;完成760多家目前排队申请发行的企业的审核工作,需要一年左右。预计760家企业待融资规模达到5000亿元左右,虽然待发行家数和融资规模都是近年最高,但是考虑到市场的自主选择功能提升,实际发行节奏将根据市场状况而变化。
第四,发行人可以选择普通股、公司债或者股债结合等多种融资方式,一定程度上分散A股融资压力。根据新的IPO指导意见,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在审企业,可申请先行发行公司债,鼓励企业以股债结合的方式融资。
改革红利释放将吸引场外增量资金向股市的配置。2014年股市的主要矛盾是改革红利释放,构建更健康、更有资源配置效率和价值发现功能的A股生态环境,吸引场外资金向A股的再配置;次要矛盾是资金价格高企、信用风险、经济增速。
因此,战术上仍然采取运动战、蘑菇战术。而战略上,需要由2011年的战略防御、2012年和2013年的战略相持,慢慢过渡到战略反攻,由此决定了投资者需要摈弃战术性交易思维,而是应该在上证综指2000点这一底部区域树立起战略性布局思维。
首先,优质龙头股往往只有在市场系统性悲观情绪释放时才有好的买点,如果市场阶段性受情绪影响出现震荡调整,恰恰是战略性布局优质成长龙头的时机。在未来扩容的背景下,拥有新的商业模式、高成长的龙头股都将享受溢价。
其次,不要等到总量底部形成后,再去配置龙头成长股。过去投资者喜欢看大盘炒股票的逻辑在于,绝大多数股票的顶和底与指数是同步的,但在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总量的经济底部一定是由做加法和做减法行业合力形成的,这就意味总量底部形成的时点,做加法的成长性行业已经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景气上升,此时再布局成长性行业的股票为时已晚。
因此,建议投资者利用市场震荡,战略性布局“非常4+4”——4个新兴产业+4个传统领域的突破口。
——短期,银行、电力ROE稳定的大盘蓝筹股可能受益优先股试点,券商受益新股发行重启表现活跃。
而我们更建议投资者:
——战略布局转型新经济成长股:1)互联网:互联网渗透率提升空间大,互联网对传统领域的改造,医疗、金融等信息化进程将迎来加速发展期。2)环保产业链:纳入考核,政府支出和民间资本提升。3)新能源(设备):行业面临向上拐点,生产要素改革进程中的受益者即“淘金浪潮时代的买水者”。4)医药:重视研发投入、能有效规避政策风险的创新型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传统领域寻求突破口:1)军工:“国安委”、国家安全战略升级+军工投资“补欠账”+军民融合;2)农业等:供给收缩、产能利用率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3)非银金融:行业创新、加杠杆,金融改革受益者;4)国企改革:竞争型行业的国企股权激励,效率提升,区域性机会首选上海。
通过两轮IPO财务专项检查和一年多的时间检验,83家已过会企业整体质量都不错。同时,优先股、再融资的连环推进,证监会可谓“三箭齐发”,投资者将面临更多的投资决策。
优先股的短期机会
优先股制度出台能对短期大盘走势形成支撑。由于存在大量的过会待上市公司,市场对于IPO重启存在疑虑,对于相关的政策也十分敏感。优先股制度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新规出台的同一天发布,有助于安抚市场情绪,稳定市场短期走势。
中长期来看,由于股票市场的供需关系长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中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买卖股票这一行为的主要目的不是享受公司分红,追逐买卖价差以及股价预期的波动对于股价本身的影响要超过股票分红的变化。
优先股制度的出台有助于缓解这一情况,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股票的供需关系是否由市场所决定,在于股票发行、公司上市的数量是否由市场所决定。如果股票的供需关系不是由市场所决定,则IPO注册制改革和优先股制度出台对于市场投资者的吸引力都不会太大。
单就优先股而言,对银行股为中级利好。理由如下:1.优先股试点时间快于市场预期;2.银行率先试点,以增量方式发行;3.为银行补充核心资本开拓了一条重要渠道;4.因优先股股息率(约7%)低于银行ROE(约20%),相比普通股再融资,优先股避免了对老股东EPS的摊薄;5.浦发、农行和中行有望成为首批试点银行。
针对优先股指导意见,市场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优先股的对比参照方案不是居民存款,而是金融市场的普通股融资,不应该将优先股的股息率和银行储蓄成本进行比较;2.市场需要重点关心优先股的配送将会划归权益部门还是固收部门,这决定了保险机构的权益部门是否会以优先股置换掉部分银行普通股;3.后续将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和同业九号文可能会影响反弹高度。
上述特点可能导致对优先股的配置将集中在两类截然不同的投资者身上:一是大型保险公司;二是普通散户,他们都追求稳定的投资回报。
市场将降低价值性
监管层启动的新股及优先股改革体现市场化方向,改善资本市场定价能力并优化融资效率。国务院和证监会于11月30日分别发布了系列改革意见,大幅改善了新股发行制度,丰富资本市场生态结构,有助于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并促使一级及二级市场合理定价形成。
成长股面临暂时性向下调整压力,低估值板块会受到暂时性关注,但不会改变中期流动性环境及风险溢价。监管层关于优先股、IPO重启等新规的内容符合市场预期,但时点早于市场预期,因此短期内将对市场情绪形成冲击。
新规并不会影响全市场流动性水平的走向以及政策改革向改革推进的大方向,市场的价值中枢以及运行逻辑并不会立即发生改变,新规的公布对市场的影响因此将主要体现在券商、银行和电力等板块可能出现反弹,但持续性有限。
中期市场将继续放大成长性,降低价值性。优先股会吸引投资价值的人转向优先股,普通股唯一价值在于成长。中期资金环境改善后,成长性强的股票估值会进一步扩张。部分成长股和部分转型主题都有这种特征。当前政策主题机会具备持续投资价值,继续推荐国防概念板块。
2014年将是系统性改革措施落地的重要元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是一个起点。金融市场改革和对信用风险的重建是第一波行情的起点。当前风险偏好仍然居高不下,短期市场难于形成趋势性行情。A股第一波反弹的起点仍然建立在信用风险重建的基础之上,这个时点尚未达到。
“非常4+4”战略性布局
IPO重启对整体市场行情的负面冲击影响不大,优先股试点有利于稳定权重股预期,证监会多措施护航IPO重启缓解二级市场资金压力,加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蜜月期仍在继续。但是,成长股行情会进一步分化,新股供给集中在估值偏高的中小板、创业板,存量发行、借壳标准提高等政策都对小盘股偏空。
首先,以金融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资金配置比例低、估值偏低,受新股供给的冲击小,同时受益于优先股试点,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第二,市值配售推出,可以吸引一部分一级半市场资金到二级市场。根据新的IPO指导意见,“持有一定数量非限售股份的投资者才能参与网上申购”。
第三,发行节奏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发行大爆炸。目前过会未发的83家公司中约50家将在2014年1月陆续上市;2014年1月31日前未能过会的企业需要补充2013年财务数据和审计报告,因此预计在3、4月才能再次大规模发行;完成760多家目前排队申请发行的企业的审核工作,需要一年左右。预计760家企业待融资规模达到5000亿元左右,虽然待发行家数和融资规模都是近年最高,但是考虑到市场的自主选择功能提升,实际发行节奏将根据市场状况而变化。
第四,发行人可以选择普通股、公司债或者股债结合等多种融资方式,一定程度上分散A股融资压力。根据新的IPO指导意见,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在审企业,可申请先行发行公司债,鼓励企业以股债结合的方式融资。
改革红利释放将吸引场外增量资金向股市的配置。2014年股市的主要矛盾是改革红利释放,构建更健康、更有资源配置效率和价值发现功能的A股生态环境,吸引场外资金向A股的再配置;次要矛盾是资金价格高企、信用风险、经济增速。
因此,战术上仍然采取运动战、蘑菇战术。而战略上,需要由2011年的战略防御、2012年和2013年的战略相持,慢慢过渡到战略反攻,由此决定了投资者需要摈弃战术性交易思维,而是应该在上证综指2000点这一底部区域树立起战略性布局思维。
首先,优质龙头股往往只有在市场系统性悲观情绪释放时才有好的买点,如果市场阶段性受情绪影响出现震荡调整,恰恰是战略性布局优质成长龙头的时机。在未来扩容的背景下,拥有新的商业模式、高成长的龙头股都将享受溢价。
其次,不要等到总量底部形成后,再去配置龙头成长股。过去投资者喜欢看大盘炒股票的逻辑在于,绝大多数股票的顶和底与指数是同步的,但在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总量的经济底部一定是由做加法和做减法行业合力形成的,这就意味总量底部形成的时点,做加法的成长性行业已经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景气上升,此时再布局成长性行业的股票为时已晚。
因此,建议投资者利用市场震荡,战略性布局“非常4+4”——4个新兴产业+4个传统领域的突破口。
——短期,银行、电力ROE稳定的大盘蓝筹股可能受益优先股试点,券商受益新股发行重启表现活跃。
而我们更建议投资者:
——战略布局转型新经济成长股:1)互联网:互联网渗透率提升空间大,互联网对传统领域的改造,医疗、金融等信息化进程将迎来加速发展期。2)环保产业链:纳入考核,政府支出和民间资本提升。3)新能源(设备):行业面临向上拐点,生产要素改革进程中的受益者即“淘金浪潮时代的买水者”。4)医药:重视研发投入、能有效规避政策风险的创新型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传统领域寻求突破口:1)军工:“国安委”、国家安全战略升级+军工投资“补欠账”+军民融合;2)农业等:供给收缩、产能利用率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3)非银金融:行业创新、加杠杆,金融改革受益者;4)国企改革:竞争型行业的国企股权激励,效率提升,区域性机会首选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