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寻找中国特色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lw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产物。随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在这个文化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中国文化如何立足自我,迎接挑战,保持自我特色,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本文主要立足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探讨研究文化全球化内在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中国文化所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从而进一步在全球视野下探寻中国文化特色之路。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中国特色;双刃剑;全球视野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022-02
  一、文化全球化概述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是各文化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而快速地联系、交融、发展以及变迁的过程。纵所周知,经济决定政治,固然文化全球化必然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是一种世界发展的潮流趋势,同时它也勾勒出了这个时代全球人类文化发展的愿景。文化全球化不是一开始就产生的现象,它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存在。它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科技教育、心理意识、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它在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进行相互的理解与交流。就目前学界的研究发现,文化全球化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已经进入了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这种文化起源于某一个民族或地区,因为某些因素的传播而走向世界。二是某一区域内不同文化对不同民族的相互影响。”[1]针对文化全球化的这个现象,目前,国内学者主要持有种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1、“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一体化或同质化。”[2]如何来理解这样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对此肯定是持有不同的态度和见解的。本文作者通过研读国内几位学者的思想见解,初略地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文化全球化就好比把甲地文化产品移植到乙地后,促使乙地也按照甲地的眼光来看待该产品,这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的过程,也是不同的文化一体化、同质化或趋同化的过程;2、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简单地说,文化全球化实质上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经济、政治主导地位,以便在文化和思想上影响、同化他国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对那些落后的古老民族文化的单向挤压,这可以看作是大国对外的强势殖民文化扩张;3、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全球文化的交流和共享。地球上存在着多个民族与国家,每个民族的背后都有着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特色。文化全球化存在的意义就是,把各民族的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各种范围、各种程度、各种途径相互结合起来,从而在某些方面或某些部分达到一定程度的统一,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将本民族的文化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的财富,从而达成某种价值共识和共享,促成全人类的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通过对比以上三种观点,不难发现,前两种观点所认同的文化全球化是比较极端化、自我化的。站在全球文化发展视野的角度上,本文作者更加倾向于第三种观点。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各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都是在这个整体中进行的,文化全球化不应该是文化殖民化、同质化的过程,而应该是各民族文化站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相互交流与融合,共同繁荣与发展的过程,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新的文化关系模式。
  二、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文化全球化在对中国文化起着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文化全球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我们需要对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有一个深刻、清晰的认识。下文主要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进行的分析:
  (一)实现自我更新,全然接轨世界。
  中国的传统文化模式,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专制主义、宗法制为辅的封建礼制下,外加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长时期导致了人们的思想守旧、观念固化、头脑束缚,缺乏对新事物的正确判断和认识,也严重阻碍了人的创新思维的发挥。随着文化全球化趋势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和扩散,在一些知识分子及有志青年的吸收、引导以及宣传之下,越来越多的新现象、新文化、新观念渐渐地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例如,西方的服饰、电影、歌曲、餐饮、科学技术等等,诸如此类的新鲜的血液和元素,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外加国人的吸收与创新,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氛围。不得不说,文化全球化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密切相连的地球村,这为中国文化实现自我转变和创造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参照体系,尤其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代中国,我们立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努力实现了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变革。随着以通信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各民族各文化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空间,进而实现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全然接轨。
  (二)扭曲人生价值观念,挤压民族文化产业。
  文化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文化起着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众所周知,文化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全球化。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然成为全球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和开放领域。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市场化的趋势,直接导致政府对于媒体的管理、信息的传播、新闻的取舍、舆论导向的控制等变得异常艰难。外加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强烈冲击,例如,西方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极端思想的存在,严重偏移、扭曲、改变着我国民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向。同时,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民族文化产业也受到了强烈的挤压。在以美国为首的世界文化贸易体系中,西方文化占领了绝对主导市场。目前,全世界70%的电视节目及广告节目,都来自于美国。相对于美国而言,发展中国家75%的文化产品都是依靠于美国市场,其文化产品在美国市场所占比例是相当之低的。这样的态势,不仅为美国文化产业提供了极大的全球利润收益,而且在出口产品时,也把其相应的市场准则以及价值观念输入到以我国为主的发展中的弱势文化国家。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才刚刚起步。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的文化产业面临着一种巨大的隐性生存威胁,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警惕,不断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强文化軟实力,努力跻身于世界文化的前列。   三、拥有全球视野 寻找中国特色
  “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自由主义西化派与保守主义现代新儒家的负面影响下,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要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3]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发展过程中,继承自身的传统文化,尊重和关心其他族群的文化,注意汲取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精髓,以寻求自身文化的更新与进步,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把握时代性和群众性、体现先进性、现代性和科学性、张扬民族性。具体来讲,应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坚持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寻找内在的统一。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有专门的论述,明确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4]不可否认,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上各国各民族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与激荡,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给我国的主流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冲击。为此,我们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流文化的同时,要学会甄别与判断,再结合自身实践进行创新,使之融合。就目前而言,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来引领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坚持两者的内在统一。[5]在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多样中形成共识,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文化与非社会主义文化的相互吸收,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融合,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二)坚持弘扬民族精神,整合世界文化。
  在文化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面对如此险恶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我们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保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上也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把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介绍给全世界各国人民。目前我们处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并存的时代,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更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支撑。但是,在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要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过度的自我保护容易导致遭受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强制和文化侵略。面对全球化蓬勃发展的当代世界,各个民族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因此我们更要怀揣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包容天下的胸襟,来积极地与世界各个民族进行对话、交流与合作,从而得以不断的学习、扬弃和发展,形成一种理性的、自觉的、成熟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
  (三)坚持文化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也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必须要立足于国家和人民需求的角度,站在时代的高点之上,自觉地进行文化创新和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激发全社会的创造能力,不断涌现创新成果,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还需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作更多反映时代主旋律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文化及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出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对广大的文艺工作者积极营造创新的時代环境,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符合人类的需求,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展现力及话语权,以至于不被世界文明所淘汰。
  总之,文化全球化已然成为了一种全面趋势,对于中国文化而言,不管是机遇还是挑战,我们始终都要紧跟时代潮流,开拓全球视野,向世界宏扬中国文化及中国特色。借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话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6]这表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它将由内而外增强我国文化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影响力,成为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的智力和情感支持。
  参考文献:
  [1]郑晓云.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J].民族研究,2001(01)
  [2]韦幼苏.文化全球化与构建中国先进文化[J].南开学报,2002(03)
  [3]刘绵锦.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8)
  [4]王伟,张晖.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道德与文明,2007(01)
  [5]任平.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矛盾与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05)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P102
  作者简介:陆素红(1991-),女,江苏南通人,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隧道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项目生命周期中将水利水电隧道工程建设和运进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建
摘要:柴可夫斯基是二十世纪伟大的俄罗斯浪漫派作曲家。他的钢琴作品《主题与变奏》出自作品19号之第六首,由一个主题引发出的12个不同个性的变奏及尾声组成,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主题与变奏》  中图分类号:J65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016-01  一、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风格  柴可夫斯基是二十世纪伟大的俄罗斯浪漫派
作者简介:卢伟丽(1986-),女,汉族,湖南衡东人,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强调“三个没有变”。当前,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什么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和国际地位没有变”?本文是基于“三个没有变”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它产生的意义来阐述我们应怎么样理解“三个没有变”。  关键词:
目的 研究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的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及变化趋势,为正确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本院311例婴儿先心病(根据病情分为复杂先心病组和单纯先心病组)术后下呼吸道分泌物所有分离的细菌、真菌菌株及其耐药性.结果 (1)67例(21.5%)婴儿术后发生VA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资料生产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思潮相互交融和碰撞,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同时思想道德建设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所以在新形势下构建新型的思想道德规范体系,确立科学的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思想道德;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现代城市建设与高速公路不断发展的今天,地图测绘测量以及制作是一项关系到行车安全、城市规划的重要工作.现代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高了地图测绘工作效率与精
摘要:《生死疲劳》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代表性作品,是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本文对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进行纵向研究,试图为研究莫言的作品及文学著作提供一个新视角新思路。  关键词:莫言;《生死疲劳》;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017-02  《生死疲劳》是中国首位
摘要:当前形势下,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务管理在所有的事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不容小觑。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是否良好的关键标准,就在于财务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在一定程度上,财务管理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面貌和办事效率,甚至代表其公信力,但是,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仍然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本文在描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概念和财务管理的具体职能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在新时期,通过新农村的建设一方面能极大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还能促进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农村建设和城
本文论述了市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市政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详细的分析了市政水利工程养护管理与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