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及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以抖音、快手、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各类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固有的传播模式,改变了信息的传播环境,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宣传模式;受众
进入21世纪,随着4G网络、WiFi(无线网络)覆盖等新技术快速大规模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移动互联网时代已毫无悬念地到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称,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
基于数据如此庞大的手机网民,怎样利用新媒体开拓和巩固舆论阵地,掌握话语权,保有和扩大受众群,更好地传递媒体的声音,成为传统媒体人所面临的课题和挑战。
一、传播方式接地气
2016年,美食博主李子柒因在微博以古风的形式发布原创美食视频而走红网络,被誉为“2017第一网红”。
李子柒的走红,没有借助传统媒体的大肆文字或图片渲染,而是在微博开了一个号,默默上传自制的美食视频,视频中的李子柒或以飘逸的纱裙、或以粗布制成棉麻衣服示人,其清新的面容以及干净利落的做菜方式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关注,在网民的关注下,李子柒逐渐走红。
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李子柒走红所用的微博平台比传统纸媒和电视媒体更加接地气,微博平台囊括了各个阶层的群众,无论是文化不高的农民工、留学归国的精英分子,或是活在聚光灯下的明星网红。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发表自己看法或者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每个人可以发表自己独立的观点,批评或者表扬某一个人,因此微博热搜一度影响了全国的舆论场,成为时下全国热门话题的来源地。
与微博一样接地气的新媒体平台,还有抖音。
在抖音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制作的短视频,视频内容五花八门。这个接地气又容易操作的平台,成为万千网民的娱乐阵地。在这里,不用很累就可以看到时下最热的新闻,几秒或几十秒的信息让国内重大事件悉数呈现,民众费劲守在电视机或报摊前才能获取消息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为了吸引受众,重新掌握舆论场的话语权。国内许多传统媒体统一将目光转向了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
除此之外,这些转战新媒体后,曾经的这些传统媒体,一改沉稳古板的传播形式,纷纷用上了网络流行语及现下最受欢迎的传播模式。
例如在抖音注册的人民日报官网,2020年4月12日发布了一则关于鄂州市委书记直播中痛斥干部做派作风问题的短视频,视频中该市委书记直言:本来也不是多大官,还要做蛮大的味。人民日报评论:这番话给力了!该视频两天后点赞超过230万、转发量达到7.6万。
截至2020年4月14日,人民日报的在抖音的粉丝已达到8425万。这说明,并非受众不爱看官媒的信息,而是受众已习惯通过简单的渠道去获取自己能看得懂的消息,与在报纸上看长篇大论的文字相比,受众更习惯于通过轻松简单的视频去了解国家大事。
在这些所有的传播平台中,各个媒体传播信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提供各类第一手新闻资讯信息为主,以生活、娱乐、文化专题为辅,适当设置交互查询功能;在文稿上力求有料、有趣、有情、有效,避免传统媒体用稿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的缺点;通过新奇有趣的语言、唯美鲜活的图片、地域特色浓郁的视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达到了宣传推广,又能有效吸纳听众的目的。
除了内容,幽默诙谐接地气的文章标题是引人入胜的关键,现在的新媒体大都选用多张色彩亮丽的美图搭配少量精炼的文字,大大增强可读性,以此加强了宣传效果。
二、互动性明显
新媒体传播中,最常提到的就是其交互性。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在特定的时间内,传统媒体由信息发布者向受众传播信息,而受众被动地接受,却没有对信息的反馈。这是一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信息不具流动性。然而,如今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可以进行互动。
因此,无论是微博、微信公众号,还是抖音等新媒体传播平台,都会在文章或视频末尾设置有受众参与评论的平台,这些评论是受众对文章内容看法的直接的反映。
例如2020年4月14日,《央视新闻》在微博平台发布了考研国家线,短短一个小时,评论、转发过万,点赞12.7万。评论大致释放出两个信息:第一,关注此类消息的绝大部分为考研的大学生;第二,评论者纷纷表示国家线涨了。
受众直接在文章留言的方式极大增强了与传播者的互动性。这也是一种创新,开放的评价平台,让更多受众参与进来,令各大媒体接受监督的同时又将宣传工作做到深入人心。
为了加强这种互动性,微博通过开设#话题#栏目,吸引了对此类消息感兴趣的人群聚集,大家在话题下相互讨论,实现了编辑和用户的有效互动。事实上,不止是评论,还有私信。目前,凡是注册微博和抖音的媒体,除了可以在评论区看到受众对发布信息的评论,还可以通过接收私信看到另一部分受众的心声。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留言和私信对新闻的发布或传播形式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一般而言,官方传播平台代表了当地的政府。这些媒体通过地气的宣传方式,不仅令政府的形象更加亲民,而且摆脱了以往死板的、一本正经的说教模式,以一种轻松愉悦的,令受众更能接受的方式将湄潭各个领域的新闻事件传播出来,寓教于乐,受众与传播者之间达到了互利共赢的效果。
三、传播成效显著
在运营模式上,几乎所有新媒体都成立了编辑部,把传统媒体的采编资源和各单位、通讯员的信息资源利用起来,坚持每个工作日均编发,每期数条,特殊节点增发的手段,突出地域特色,标题醒目新奇,内容充实具体,避免无效转发、滥发,避免低俗、庸俗,体现和谐亲民、雅俗共赏的特点。
在传播速度上,新媒体可以将信息通过传播渠道快速传播出去,避免了以前传统纸媒对新闻的延期。受制作时间、地域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传统媒体由于让信息的传播范围和接受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但是新媒体却克服了这一问题,消息由传播者的第一时间发出,减少了传播媒体特别是纸媒对信息的印刷、制作等环节耗费的时间。此外,因为新媒体通过交互式传播,让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作者,这减少了传统媒体要求有专业人员制作的信息的時间。
从传播门槛来说,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门槛是较低的,一部手机、平板电脑加上互联网,就可将信息传递出去,在很大程度上,这激起了全民成为信息发布者的热情。从“报纸”到“新媒体”, 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便捷获取, 使得更多政府类的“硬”新闻受到百姓关注。政府需要发布的信息,通过新媒体,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传播效果十分理想。可以说,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生活信息的重要途径。
各类新媒体在新闻宣传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正因为如此,全国各地均在强调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以期通过整合资源,相互借鉴,以自己的风格和渠道加强宣传报道和传播,扩大传统媒体的对外影响力。
四、小结
由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全国主流媒体对新媒体运用日趋成熟。他们利用新媒体这个平台以灵活多变的风格、幽默风趣的网络用语等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让更多受众参与进来,分享信息、发表看法,有效引导了舆论方向的同时也达到了宣传本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佳佳.湖南省博物馆的新媒体传播研究[J].今传媒,2019.03
[2]丁宁.浅析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趋势[J].传播力研究,2018,32.
[3]丁方舟.中国网络行动的动因、过程与影响[D].浙江大学,2015
[4]买雨佳.新媒体传播审美批判[D].东华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马红梅(1991-),女,贵州毕节人,本科,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助理编辑。研究方向:自媒体传播。
关键词:新媒体;宣传模式;受众
进入21世纪,随着4G网络、WiFi(无线网络)覆盖等新技术快速大规模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移动互联网时代已毫无悬念地到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称,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
基于数据如此庞大的手机网民,怎样利用新媒体开拓和巩固舆论阵地,掌握话语权,保有和扩大受众群,更好地传递媒体的声音,成为传统媒体人所面临的课题和挑战。
一、传播方式接地气
2016年,美食博主李子柒因在微博以古风的形式发布原创美食视频而走红网络,被誉为“2017第一网红”。
李子柒的走红,没有借助传统媒体的大肆文字或图片渲染,而是在微博开了一个号,默默上传自制的美食视频,视频中的李子柒或以飘逸的纱裙、或以粗布制成棉麻衣服示人,其清新的面容以及干净利落的做菜方式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关注,在网民的关注下,李子柒逐渐走红。
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李子柒走红所用的微博平台比传统纸媒和电视媒体更加接地气,微博平台囊括了各个阶层的群众,无论是文化不高的农民工、留学归国的精英分子,或是活在聚光灯下的明星网红。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发表自己看法或者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每个人可以发表自己独立的观点,批评或者表扬某一个人,因此微博热搜一度影响了全国的舆论场,成为时下全国热门话题的来源地。
与微博一样接地气的新媒体平台,还有抖音。
在抖音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制作的短视频,视频内容五花八门。这个接地气又容易操作的平台,成为万千网民的娱乐阵地。在这里,不用很累就可以看到时下最热的新闻,几秒或几十秒的信息让国内重大事件悉数呈现,民众费劲守在电视机或报摊前才能获取消息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为了吸引受众,重新掌握舆论场的话语权。国内许多传统媒体统一将目光转向了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
除此之外,这些转战新媒体后,曾经的这些传统媒体,一改沉稳古板的传播形式,纷纷用上了网络流行语及现下最受欢迎的传播模式。
例如在抖音注册的人民日报官网,2020年4月12日发布了一则关于鄂州市委书记直播中痛斥干部做派作风问题的短视频,视频中该市委书记直言:本来也不是多大官,还要做蛮大的味。人民日报评论:这番话给力了!该视频两天后点赞超过230万、转发量达到7.6万。
截至2020年4月14日,人民日报的在抖音的粉丝已达到8425万。这说明,并非受众不爱看官媒的信息,而是受众已习惯通过简单的渠道去获取自己能看得懂的消息,与在报纸上看长篇大论的文字相比,受众更习惯于通过轻松简单的视频去了解国家大事。
在这些所有的传播平台中,各个媒体传播信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提供各类第一手新闻资讯信息为主,以生活、娱乐、文化专题为辅,适当设置交互查询功能;在文稿上力求有料、有趣、有情、有效,避免传统媒体用稿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的缺点;通过新奇有趣的语言、唯美鲜活的图片、地域特色浓郁的视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达到了宣传推广,又能有效吸纳听众的目的。
除了内容,幽默诙谐接地气的文章标题是引人入胜的关键,现在的新媒体大都选用多张色彩亮丽的美图搭配少量精炼的文字,大大增强可读性,以此加强了宣传效果。
二、互动性明显
新媒体传播中,最常提到的就是其交互性。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在特定的时间内,传统媒体由信息发布者向受众传播信息,而受众被动地接受,却没有对信息的反馈。这是一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信息不具流动性。然而,如今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可以进行互动。
因此,无论是微博、微信公众号,还是抖音等新媒体传播平台,都会在文章或视频末尾设置有受众参与评论的平台,这些评论是受众对文章内容看法的直接的反映。
例如2020年4月14日,《央视新闻》在微博平台发布了考研国家线,短短一个小时,评论、转发过万,点赞12.7万。评论大致释放出两个信息:第一,关注此类消息的绝大部分为考研的大学生;第二,评论者纷纷表示国家线涨了。
受众直接在文章留言的方式极大增强了与传播者的互动性。这也是一种创新,开放的评价平台,让更多受众参与进来,令各大媒体接受监督的同时又将宣传工作做到深入人心。
为了加强这种互动性,微博通过开设#话题#栏目,吸引了对此类消息感兴趣的人群聚集,大家在话题下相互讨论,实现了编辑和用户的有效互动。事实上,不止是评论,还有私信。目前,凡是注册微博和抖音的媒体,除了可以在评论区看到受众对发布信息的评论,还可以通过接收私信看到另一部分受众的心声。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留言和私信对新闻的发布或传播形式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一般而言,官方传播平台代表了当地的政府。这些媒体通过地气的宣传方式,不仅令政府的形象更加亲民,而且摆脱了以往死板的、一本正经的说教模式,以一种轻松愉悦的,令受众更能接受的方式将湄潭各个领域的新闻事件传播出来,寓教于乐,受众与传播者之间达到了互利共赢的效果。
三、传播成效显著
在运营模式上,几乎所有新媒体都成立了编辑部,把传统媒体的采编资源和各单位、通讯员的信息资源利用起来,坚持每个工作日均编发,每期数条,特殊节点增发的手段,突出地域特色,标题醒目新奇,内容充实具体,避免无效转发、滥发,避免低俗、庸俗,体现和谐亲民、雅俗共赏的特点。
在传播速度上,新媒体可以将信息通过传播渠道快速传播出去,避免了以前传统纸媒对新闻的延期。受制作时间、地域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传统媒体由于让信息的传播范围和接受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但是新媒体却克服了这一问题,消息由传播者的第一时间发出,减少了传播媒体特别是纸媒对信息的印刷、制作等环节耗费的时间。此外,因为新媒体通过交互式传播,让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作者,这减少了传统媒体要求有专业人员制作的信息的時间。
从传播门槛来说,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门槛是较低的,一部手机、平板电脑加上互联网,就可将信息传递出去,在很大程度上,这激起了全民成为信息发布者的热情。从“报纸”到“新媒体”, 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便捷获取, 使得更多政府类的“硬”新闻受到百姓关注。政府需要发布的信息,通过新媒体,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传播效果十分理想。可以说,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生活信息的重要途径。
各类新媒体在新闻宣传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正因为如此,全国各地均在强调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以期通过整合资源,相互借鉴,以自己的风格和渠道加强宣传报道和传播,扩大传统媒体的对外影响力。
四、小结
由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全国主流媒体对新媒体运用日趋成熟。他们利用新媒体这个平台以灵活多变的风格、幽默风趣的网络用语等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让更多受众参与进来,分享信息、发表看法,有效引导了舆论方向的同时也达到了宣传本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佳佳.湖南省博物馆的新媒体传播研究[J].今传媒,2019.03
[2]丁宁.浅析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趋势[J].传播力研究,2018,32.
[3]丁方舟.中国网络行动的动因、过程与影响[D].浙江大学,2015
[4]买雨佳.新媒体传播审美批判[D].东华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马红梅(1991-),女,贵州毕节人,本科,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助理编辑。研究方向:自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