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犯错时别翻旧账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a_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子之间之所以产生难解的冲突,形成不知从哪里起始的恶性循环,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缺乏就事论事的智慧。
  当我们看见孩子做错事情会很容易生气,然后就去指责,但是没有人喜欢被指责,即便犯了错也不喜欢被指责,于是孩子的对立情绪随之开始。
  有的父母还会想起孩子其它方面或者以前做的不好的地方,于是就更生气地说“你总是……!你从来……!”甚至对孩子整个人做出指责,“我看你就是……!”这对孩子就不公平了,孩子也更难接受了,彼此的不满日积月累就会逐渐形成对立的“模式”。
  一旦形成对立的模式,亲子之间的正常沟通就很难了,小事也可以成为冲突的导火索,好意也不被彼此接受,亲子关系就象一团乱麻一样缠在一起,怎么也解不开了。
  该如何和孩子沟通呢?一个主要的原则:就事论事的提示和提醒。这对那些让我们头疼的问题有非常不错的效用。
  客观地描述你所看见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情境:
  10岁的小男孩藤藤,从洗手间匆匆忙忙出来,哗哗的流水声房间里的人都听得到,这时藤藤的妈妈可能有两种做法:
  A:你真不负责任,总是把水龙头打开,又忘记关。你想发大水啊?
  B:藤藤,水龙头没有关。
  哪种做法更好呢?
  做法A中,妈妈对孩子做出了“你真不负责任”的整个人的指责,并且用了“总是……”,还作出了“你想发大水”的假设。而这三者都是违背就事论事的原则的,三者都可能带来争论和抵触。做法B中,妈妈只是简单的描述了事实,提示孩子去关水龙头。显然后者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对于忘记关水龙头、关灯、锁门、冲马桶等显而易见事情,用这种方法是很适合的。如果孩子又出现这种小错误,我们不妨用简单的词来提示,比如“水”、“灯”、“门”等。描述问题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事情本身,而不是因为被指责、被干扰而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需要提醒的是,体谅别人和照顾自己的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细致周到的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我在2002年托管实验中,培养一个孩子冲马桶、叠被子的习惯,持续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他偶尔记得,时常忘记,不知道提醒过他多少次,但一次我也没烦过,因为我知道习惯的养成需要多次的、长时间的重复。每次提醒,都是用“被子”、“马桶”简单的词,说了之后,孩子会不好意思,我就跟他开玩笑:咱们来看看你需要我提醒你多少次好不好?他不好意思地说,好。这样之后,需要我提醒的时候就越来越少了。当然,如果孩子对这些事根本往心里去,甚至是故意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们随后就会讨论到“如果孩子还是不听怎么办”。
  告诉孩子为什么,提示孩子怎么办
  再来看一个情境:
  妮妮参加完聚会回到家里,穿着她的校服,开始在院子里玩。妈妈喊了三四次,换下校服穿上便装。妮妮却一直在问:“为什么?”妈妈不停地回答她:“你会把校服扯坏的。”接下来妈妈可能有两种做法:
  A 你怎么这么麻烦!不是告诉你了吗?校服会扯坏的!
  B 便装是在院子里玩的时候穿的;校服是上学穿的。
  哪种做法更好呢?或许您的直觉已经告诉您选B了,然而,生活不是选择题,我们需要更为究竟地了解问题的所以然。事实上,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当妈妈采用第二种做法后,妮妮停下手里正干的事儿,马上回屋换了衣服。这让妈妈本人都很吃惊。
  做法A为什么不妥呢?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当妈妈回答“你会把校服弄坏的”之后,孩子的疑问还没有得到解决,孩子可能想难道便装就不会坏吗?为什么一定要换便装呢?两者有什么区别吗?所以,做法A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妈妈的不耐烦对孩子来讲是不公平的,如果态度粗暴一点,一场不愉快就此而生。相反,做法B就说到了点子上,它让孩子明白什么衣服该什么时候穿。孩子明白后也就照办了。
  追究责任不如弥补过失
  最后讲一个我自己身边的故事。
  奥运前夕和几位家长朋友聚会,酒店的人气甚旺,一时没有座位,我们大人就坐在等候区聊天,孩子们则在大厅里玩。
  不一会儿,一个孩子跑过来说:坏了,有人把酒店的东西弄坏了。于是我们就过去看。原来,在酒店的吧台附近有一个装饰,就是用小鹅卵石在一个盘子上摆了“迎奥运2008”几个字。不知是谁把石子弄乱了。
  孩子们看我们过去了,显出一种做错事而紧张的样子,纷纷说,“不是我!”、“我没动”、“都怪××”。有位家长朋友高声说:“别吵!谁弄的自己站出来,大家可都看见了。”另一位家长朋友说:“承认了我们也不说你们,一人做事一人当,快点站出来。”孩子们一听更乱了,有的说:“反正我没动。”有的说:“大家都玩了,不光我一个。”
  或许是大家都有份儿,或许是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始终没有孩子站出来,我看有两个家长朋友都有点着急了,气氛越来越不对,一件小事正在向品德的性质以及孩子和大人的对抗升级。
  于是,我清清嗓子说:我不关心谁弄乱了石子,我只想知道你们当中谁能把它重新摆好。不知是我有点威信,还是因为始终没说话,我一说完,大家突然静下来,把目光纷纷投向我。稍有迟疑,立刻有两三个孩子举手说:“我能!我能!”我说:“你们这么踊跃让我很开心,大家一起来摆,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其实,摆好这几个字对于这几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并不困难,不一会儿他们就摆好了。这场“小风波”就这样结束了。
  反观整个过程,追究责任,要求孩子承担责任,并不是不合理,但效果却不好,究其原因,其一是孩子们可能多多少少都参与了,不容易分清谁负主要责任;其二是追究责任会激起孩子们自我保护的应激反应。这时候我们把重点转移一下,把追究责任转为看谁能弥补过失,孩子们就非常积极。事实上,当大家重新把鹅卵石摆好后,谁也不会再轻易弄乱,无论是谁都会自然地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所以,把问责的模式变为积极的建设模式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
其他文献
电脑为什么不能是学习的工具、时间管理的工具?  小儿子说:“我把瑞蒙的东西抢走了。” 我停顿一下,问:“瑞蒙是你学校里的朋友,还是网络上的朋友?”如果想继续这个话题,我首先要知道瑞蒙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的,靠常识我已经无法判断。  毋庸置疑,必须面对,我们的孩子已经是握着鼠标长大的一代。  关于这一代人的思维特点、优势,有很多详细的研究。优势中提到的“自我学习能力强,有团队精神”等我很赞同并深有
期刊
问:我家女宝宝6个月大,我现在有些怀疑她是自闭症,因为叫她五六次才抬起脸看一眼,接着低头玩她的。听力倒是没问题,和人对视也挺多。是不是自闭症呢?该怎么干预呢?  答:这么小的宝宝还没法诊断是不是自闭症,要到两三岁才行。不管孩子是不是自闭症,都是我们的心肝宝贝啊,在这时候都应该多跟宝宝说说话,逗她玩。比如要出门了,就跟宝宝说:“我们要出去玩了,宝宝开不开心啊?”看见一只小狗,就跟宝宝说:看,宝宝,这
期刊
孩子不合群?先看看家里头爸爸、妈妈和睦吗?  小强的妈妈正在打扫厨房,爸爸正在另一间屋子里看书,小强则蹲在自己的小屋里抠脚指头。这是小强一家人惯常的生活模式,就是每个人呆在屋子的不同地点,互相没有语言交流,也从不一起干什么事情。而9岁的小强则逐渐在学校表现出不合群,不能和同学老师合作完成事情。小强的父母带小强来咨询,希望咨询师能够解决问题。  小强的表现与小强家这种“从不一起做事情”的习惯有很大关
期刊
不怕你笑话,在很多事上老公和我都是针尖对麦芒,唯独在运动这事上简直好成一个人儿了。冲锋衣很贵?没关系,买!早起去爬山,木问题,我陪你!晚上的二人散步,那更是雷打不动的项目,那时,我们扮演得好像新婚小夫妻啊。  有这样的爸妈,闺女自然受影响。从小时候的荡秋千、骑自行车,到后来跟着我们到处跑,运动已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小学四年级时,闺女被选上班级800米运动员,我和她爹激动坏了。  生命在于运动,此话
期刊
一升入毕业班,班主任就开始说体育的重要性,强调强调再强调,体育课也增加到每周三节,每天上午还要跑步二十分钟。班里那帮体育课时爱躲在树荫下聊天的女同学叫苦连天,直呼累觉不爱。让她们更抓狂的是:中考要跑800米、立定跳远等等项目。同为女生,姐很淡定:这都不叫事儿!  姐的从容不是凭空而来的,每次都参加学校运动会的中长跑项目,呃,虽然最好的名次是倒数第五,但应付中考还是绰绰有余的;至于跳远,每天中午回家
期刊
你要放手让他飞一个人的旅程,从杭州到齐齐哈尔  我的家在东北,自打老爸去了江南工作,我就总想着去江南的雨巷里撑把纸伞文艺一下。初二那年夏天,老妈带我去探望在浙江绍兴工作的老爸,淋了几次小雨,终于得到满足。到临走了,老妈突然有事,要我自个回东北。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走那么远的路,你猜得到,老妈和小说电影里的妈妈一样,紧张兮兮,唠叨个没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啦,有事找警察叔叔啦,尤其是,陌生人给的水、
期刊
如何与孩子沟通?既不让他烦,又能帮到他?  心理学家杨明磊的公开课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可以现场帮大家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一位妈妈问:上高三的儿子对学习不上心,马上就要高考了,我很担心,但是一说他就不高兴,我该怎么办呢?杨老师就这个问题,说起了父母与青春期孩子如何沟通。  杨老师找来两位听众,一位扮演妈妈,一位扮演上高三的儿子。杨老师让扮演儿子的听众试着回答一下,作为一名高三的学生,他现在最关心的事
期刊
读书容易吗?那得看怎么个读法。  我爱读科普方面的书,就拿科普书举例子吧。某本书中说,喷气式飞机比螺旋桨式飞机飞得快。很多人“哦”一声,点点头就继续往下翻了。其收获最多是记住了一个“然”,却没有追问“所以然”。我的读法是,为什么快,我得找到原因,我会继续查资料、翻字典,于是一棵知识树在我脑中展开,“音障”“喷气式”“空气力学”等等,我就都学到了。同样一本书,这样读花的时间很长,但收获的也多。这么读
期刊
近了烦,远了怕。怎样把握管理青春期孩子这个“度”?  在台湾,孩子上了高中一年级,很多父母会去买一份“第三人责任险”。青春期孩子没轻没重,喜欢玩摩托,飙车,一旦不小心弄伤别人,就需要赔偿。台湾的父母认为,青春期的孩子遇事不和家里说,就会去找不正常的渠道找钱,借高利贷,和坏人打交道。一场意外事故可能将孩子引入歧途,闯出更大的祸,甚至毁了终生。  为什么出了大事不愿和家长说?本来,父母应该是他们最可依
期刊
请不要教孩子恨家人。  我在父母的互相怨恨中长大  2008年夏,我研究生毕业那天,父亲苦笑着对我说:送你一个“礼物”,我和你妈离婚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并没有多难过——我终于不用夹在他们俩的战争中做人了。  父母离婚之前,母亲像极了祥林嫂,几乎每天都向我诉说父亲的种种不是,还到父亲单位闹,这不免让我对母亲产生烦感,甚至厌恶;父亲则会利用我这一点去“对付”母亲。  某年除夕,因为一句玩笑,他们在一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