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隧道施工属地下作业,浅埋暗挖法潜在不安全因素多,风险性非常大,导致安全事故频率高,给国家和施工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也给职工和家属带来严重不幸和痛苦。所以加强隧道安全控制迫在眉睫。文章列举了隧道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类型,并从技术和管理角度做好安全保障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超前地质预报;预支护;改进
中图分类号: U455 文献标识码: A
一、隧道安全事故的起因
(一)地质灾害
工程地质灾害所引发的事故非常多,这是我们在不清楚前方不良地质情况下,仍沿用不变的施工手段,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造成的。如突水突泥、涌水、瓦斯等情况。
(二)开挖方法不当,支护不及时,监控量测不到位
根据隧道围岩级别,合理确定开挖方法非常重要。全断面开挖、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等方法的选用是区别于不同的工程地质的,如果选用不当,也会导致塌方。但施工中图方便,求进度,而扩大开挖断面,扩大进尺,各工序间盲目的拉大施工距离,封闭不及时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奥法施工要求以监控量测作为辅助手段,对围岩和支护变形,应力变化作动态的量测,对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处理,监控量测流于形式,编造数据的情况还大量存在。
(三)偷工减料,减弱支护强度
隧道围岩压力主要由围岩本身的结构自承力,超前支护加固层、初期支护层、最后是仰拱和二衬围成的拱圈所承载。隧道支护设计是通过计算围岩压力确定支护参数的,但施工中往往会出现:一方面钻爆控制不好,破坏了岩层,致使围岩结构承载能力降低;另一方面超前支护、初期支护施工少放锚杆、钢筋、钢架等材料,施工不规范,降低了支护的强度。最终导致支护不足以承载上部围岩压力时,引发隧道塌方事故。
二、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要点
(一)改进施工方法与工艺
过去对不良地质断层破碎带施工中常用先拱后墙的方法。高在现阶段,随着超前支护与初期支护由顶向下施作,二次初砌先墙后拱整体式砌筑,无论是结构安全度还是防水优势幸免较明显。同时,二次衬砌采用程控式混凝土搅拌,泵送混凝土以及整体式模板台车施工,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做好施工缝和防水层的质量控制公路隧道衬砌防水工程质量控制做好衬砌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是保证隧道不漏不渗的关键,在具体施工中,应特别做好施工缝和防水层的质量控制。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防水带,施工中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止水带不得被钉子、钢筋和石子刺破。加强混凝土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在固定止水带和灌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防止止水带偏移。
(二)采用先进检测仪器
采用先进的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技术与方法是很重要的。目前,一些企业已逐渐采用地质雷达综合测强等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对已完工的公路隧道进行了检测。地质雷达能探测衬砌厚度,衬砌层背后存在空洞或回填不密实以及衬砌存在裂缝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隧道施工初期就应该配置地质雷达等先进仪器进行综合检测。例如,根据地质雷达及综合测强检测结果,对拱部衬砌厚度不足,拱部衬砌背后存在空洞或不密实,出现衬砌开裂或强度不足的隧道均采取了注浆,衬砌补强等措施进行处治,这对控制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做好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就是明确目标,找出哪些因素可能会对项目产生损失。这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前提。整个识别过程包括确定目标、明确最重要参与者、收集资料、风险形势估计、识别出潜在风险因素、编制风险识别报告。通过风险源识别,得出各种因素组成的集合,还可根据事件之间的支配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划分所有因素的层次,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风险评估: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由隧道施工风险估计和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两部分内容组成。隧道施工风险估计是对隧道施工各个阶段的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能出现的后果、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影响范围的大小进行估计,为分析整个工程项目风险或某一类风险提供基础,并进一步为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评价、确定风险应对措施和实施风险监控提供依据;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是对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估算出各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从而找到该项目的关键风险,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为如何处置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风险应对:它是在隧道施工风险发生时实施风险管理计划中预定的措施。風险应对措施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在风险发生前,针对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以消除或减轻风险,具体措施包括风险规避、缓解、分散等。另一类是在风险发生前,通过财务安排来减轻风险对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风险自留、转移和保险等。
(四)隧道施工质量控制
不管是什么工程的隧道施工,铁路或是公路,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主要通过下列方法来控制质量。加强施工前的研究隧道前期工程地质勘察重视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工作及专题研究。隧道工程的地状况,不可能在前期工作中全部查清,隧道设计称为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情况和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不断地变更设计,选用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法及支护形式,这也称为信息化施工。因此,在隧道旌工中应重视和加强施工地质勘探工作,而对于那些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长隧道不仅要重视施工地质,还要开展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专题研究。
三、改进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意见
(一)提高安全文化素质,传播安全文化。塑造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它需要企业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长期的总结、提炼、倡导和强化。为此,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把企业安全文化所确定的价值观全面体现在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和员工行为之中,并利用制度强化企业安全价值观,把它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规章制度、政策及工作规范、标准和要求当中。只有员工把那些安全制度变成了自己的行动指南,从思想上接受企业的安全价值理念,安全素质、安全意识才有质的提高。
(二)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各级领导都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
(三)加强安全教育和制度约束。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要加强安全监管,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坚持标准化作业,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积极推行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建立良好的隧道施工环境和秩序,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施工技术规范,掌握设计标准,正确指导施工;严格要求每个作业人员遵守操作规程,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交底,为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四)提高安全生产资源保障水平,加大安全管理投入。设立安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安全保障。
总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基础工作,改进监管方式,落实各方主体安全责任,建立建设系统安全长效机制,隧道工程的伤亡事故是可以避免或减少到最低程度的。
总结
总之,安全管理没有捷径可走,核心在于预防。搞好隧道施工安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除了上述方法的预防,还要增强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健全应急措施。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撤出工作人员,待险情排除后再继续施工,以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超前地质预报;预支护;改进
中图分类号: U455 文献标识码: A
一、隧道安全事故的起因
(一)地质灾害
工程地质灾害所引发的事故非常多,这是我们在不清楚前方不良地质情况下,仍沿用不变的施工手段,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造成的。如突水突泥、涌水、瓦斯等情况。
(二)开挖方法不当,支护不及时,监控量测不到位
根据隧道围岩级别,合理确定开挖方法非常重要。全断面开挖、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等方法的选用是区别于不同的工程地质的,如果选用不当,也会导致塌方。但施工中图方便,求进度,而扩大开挖断面,扩大进尺,各工序间盲目的拉大施工距离,封闭不及时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奥法施工要求以监控量测作为辅助手段,对围岩和支护变形,应力变化作动态的量测,对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处理,监控量测流于形式,编造数据的情况还大量存在。
(三)偷工减料,减弱支护强度
隧道围岩压力主要由围岩本身的结构自承力,超前支护加固层、初期支护层、最后是仰拱和二衬围成的拱圈所承载。隧道支护设计是通过计算围岩压力确定支护参数的,但施工中往往会出现:一方面钻爆控制不好,破坏了岩层,致使围岩结构承载能力降低;另一方面超前支护、初期支护施工少放锚杆、钢筋、钢架等材料,施工不规范,降低了支护的强度。最终导致支护不足以承载上部围岩压力时,引发隧道塌方事故。
二、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要点
(一)改进施工方法与工艺
过去对不良地质断层破碎带施工中常用先拱后墙的方法。高在现阶段,随着超前支护与初期支护由顶向下施作,二次初砌先墙后拱整体式砌筑,无论是结构安全度还是防水优势幸免较明显。同时,二次衬砌采用程控式混凝土搅拌,泵送混凝土以及整体式模板台车施工,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做好施工缝和防水层的质量控制公路隧道衬砌防水工程质量控制做好衬砌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是保证隧道不漏不渗的关键,在具体施工中,应特别做好施工缝和防水层的质量控制。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防水带,施工中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止水带不得被钉子、钢筋和石子刺破。加强混凝土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在固定止水带和灌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防止止水带偏移。
(二)采用先进检测仪器
采用先进的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技术与方法是很重要的。目前,一些企业已逐渐采用地质雷达综合测强等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对已完工的公路隧道进行了检测。地质雷达能探测衬砌厚度,衬砌层背后存在空洞或回填不密实以及衬砌存在裂缝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隧道施工初期就应该配置地质雷达等先进仪器进行综合检测。例如,根据地质雷达及综合测强检测结果,对拱部衬砌厚度不足,拱部衬砌背后存在空洞或不密实,出现衬砌开裂或强度不足的隧道均采取了注浆,衬砌补强等措施进行处治,这对控制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做好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就是明确目标,找出哪些因素可能会对项目产生损失。这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前提。整个识别过程包括确定目标、明确最重要参与者、收集资料、风险形势估计、识别出潜在风险因素、编制风险识别报告。通过风险源识别,得出各种因素组成的集合,还可根据事件之间的支配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划分所有因素的层次,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风险评估: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由隧道施工风险估计和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两部分内容组成。隧道施工风险估计是对隧道施工各个阶段的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能出现的后果、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影响范围的大小进行估计,为分析整个工程项目风险或某一类风险提供基础,并进一步为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评价、确定风险应对措施和实施风险监控提供依据;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是对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估算出各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从而找到该项目的关键风险,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为如何处置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风险应对:它是在隧道施工风险发生时实施风险管理计划中预定的措施。風险应对措施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在风险发生前,针对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以消除或减轻风险,具体措施包括风险规避、缓解、分散等。另一类是在风险发生前,通过财务安排来减轻风险对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风险自留、转移和保险等。
(四)隧道施工质量控制
不管是什么工程的隧道施工,铁路或是公路,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主要通过下列方法来控制质量。加强施工前的研究隧道前期工程地质勘察重视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工作及专题研究。隧道工程的地状况,不可能在前期工作中全部查清,隧道设计称为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情况和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不断地变更设计,选用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法及支护形式,这也称为信息化施工。因此,在隧道旌工中应重视和加强施工地质勘探工作,而对于那些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长隧道不仅要重视施工地质,还要开展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专题研究。
三、改进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意见
(一)提高安全文化素质,传播安全文化。塑造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它需要企业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长期的总结、提炼、倡导和强化。为此,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把企业安全文化所确定的价值观全面体现在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和员工行为之中,并利用制度强化企业安全价值观,把它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规章制度、政策及工作规范、标准和要求当中。只有员工把那些安全制度变成了自己的行动指南,从思想上接受企业的安全价值理念,安全素质、安全意识才有质的提高。
(二)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各级领导都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
(三)加强安全教育和制度约束。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要加强安全监管,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坚持标准化作业,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积极推行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建立良好的隧道施工环境和秩序,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施工技术规范,掌握设计标准,正确指导施工;严格要求每个作业人员遵守操作规程,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交底,为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四)提高安全生产资源保障水平,加大安全管理投入。设立安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安全保障。
总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基础工作,改进监管方式,落实各方主体安全责任,建立建设系统安全长效机制,隧道工程的伤亡事故是可以避免或减少到最低程度的。
总结
总之,安全管理没有捷径可走,核心在于预防。搞好隧道施工安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除了上述方法的预防,还要增强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健全应急措施。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撤出工作人员,待险情排除后再继续施工,以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